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5157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2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感染药物是一类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药物,广泛地应用于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抗生素是来源于微生物并具有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作用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一)概念,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1,抗感染药物是一类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药物,广泛地应用于治,概念,病原微生物: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病毒、真菌、原虫等,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2,概念病原微生物: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支原体、,二、分类,1、内酰胺类 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毒性最低,疗效确切。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

2、3,二、分类 1、内酰胺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20,青霉素类,窄谱:青霉素(抗G)长效:苄星青霉素耐酶: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广谱: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抗G:哌拉西林、美洛西林、替卡西林,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4,青霉素类窄谱:青霉素(抗G)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青霉素类,1、繁殖期杀菌剂2、时间依赖型抗菌药3、使用前必须做皮试4、应现配现用,快速滴注。5、对酸碱均不稳定,禁止与任何药物同瓶滴注。6、不宜与抑菌药联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5,青霉素类1、繁殖期杀菌剂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202,头孢菌素类,一代(抗G):头孢氨苄、

3、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二代:头孢克洛、头孢呋辛三代(抗G):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四代:头孢吡肟,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6,头孢菌素类一代(抗G):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头孢菌素类,1、一代头孢,有肾毒性。2、三代头孢,有出血倾向,头孢哌酮最易诱发出血倾向;有免疫抑制作用。3、快速滴注。4、繁殖期杀菌剂5、时间依赖型抗菌药6、不宜与抑菌药 联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7,头孢菌素类1、一代头孢,有肾毒性。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氨基糖苷类,作用机制: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奈替

4、米星等,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8,2、氨基糖苷类作用机制: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抗感染药物,氨基糖苷类,1、静止期杀菌剂2、口服不吸收3、有耳、肾毒性,不宜与万古霉素、一代头孢等肾毒性药物联用。4、不能通过血脑屏障5、主要抗革兰氏阴性菌,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9,氨基糖苷类1、静止期杀菌剂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20,3、大环类酯类,作用机制: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50S亚基红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10,3、大环类酯类作用机制: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50S亚基抗,大环类酯

5、类,1、快速抑菌剂2、抗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3、红霉素及克拉霉素禁与特非那丁、息斯敏合用。4、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11,大环类酯类1、快速抑菌剂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202,大环类酯类,5、不能通过血脑屏障6、浓度依赖型抗菌药7、可以与内酰胺类合用,注意先杀后抑。8、抑制生物膜的形成,调解免疫,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12,大环类酯类5、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4、林可霉素类,作用机制: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50S亚基。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

6、023,13,4、林可霉素类作用机制: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50S亚基。,林可霉素类,1、快速抑菌药2、适用于骨组织感染3、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4、可引起伪膜性肠炎5、缓慢静滴(大于1小时),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14,林可霉素类1、快速抑菌药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202,5、喹诺酮类,作用机制:抑制细菌核酸合成三代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四代: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15,5、喹诺酮类作用机制:抑制细菌核酸合成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喹诺酮类,1、快速杀菌剂2、主要抗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衣

7、原体、厌氧菌3、18岁以下儿童禁用、65岁以上慎用4、忌与碱性药物合用5、可引起光敏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16,喹诺酮类1、快速杀菌剂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2022,6、四环素类,作用机制: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等,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17,6、四环素类作用机制: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抗感染药物的合,四环素类,1、快速抑菌剂2、有一定肝毒性、肾毒性3、儿童使用可引起牙齿黄染,孕妇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4、抗菌谱广5、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

8、023,18,四环素类1、快速抑菌剂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2022,7、氯霉素类,作用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氯霉素、甲砜霉素,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19,7、氯霉素类作用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氯霉素类,1、快速抑菌剂2、广谱抗菌药3、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症(孕妇、新生儿禁用)4、可以透过血脑屏障5、治疗伤寒首选,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20,氯霉素类1、快速抑菌剂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2022,8、磺胺类,作用机制:干扰细菌叶酸合成 磺胺甲恶唑SMZ甲氧苄啶TMP(复方新诺明)磺胺嘧啶、柳氮

9、磺吡啶SASP等,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21,8、磺胺类作用机制:干扰细菌叶酸合成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磺胺类,1、慢速抑菌剂2、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3、易引起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禁用,小儿慎用。4、肝脏、肾脏损害,多饮水,加服碳酸氢钠片5、可以透过血脑屏障6、肾功能不全慎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22,磺胺类1、慢速抑菌剂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20222,9、硝基咪唑类,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1、主要抗厌氧菌,还兼抗滴虫、抗阿米巴原虫。2、用药期间禁酒3、可以透过血脑屏障,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23,9、硝基咪唑类甲

10、硝唑、奥硝唑、替硝唑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10、多肽类,作用机制:抑制细胞壁的蛋白质合成杆菌肽、多粘菌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24,10、多肽类作用机制:抑制细胞壁的蛋白质合成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多肽类,1、杀菌剂2、抗菌谱窄,主要作用于MRSA、MRSE、肠球菌属3、有显著的耳、肾毒性,“红人综合症”。4、不作为首选5、能通过血脑屏障,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25,多肽类1、杀菌剂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202225,11、磷霉素,1、作用机制: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早期。2、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活性。3、可以透过血脑屏障4、与其他药

11、物协同5、含钠量较高应用葡萄糖作溶媒。,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26,11、磷霉素1、作用机制: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早期。抗感染药物的,12、抗真菌药,作用机制: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形成 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克霉唑、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等,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27,12、抗真菌药作用机制: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形成抗感染药物的合理,抗真菌药,1、有较强的肝毒性2、克霉唑、制霉菌素、酮康唑因副作用大一般只外用3、灰黄霉素毒性大,已淘汰4、氟康唑在脑脊液中浓度较高,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28,抗真菌药1、有较强的肝毒性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

12、/2/20,11、抗病毒药,1、多数抗病毒药对人体有毒性2、利巴韦林6岁以下儿童口服剂量未定,应慎用,孕妇禁用。3、不要盲目相信中药注射剂4、在临床治疗中常出现耐药性毒株和因基因突变而产生的新毒株。,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29,11、抗病毒药1、多数抗病毒药对人体有毒性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三)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30,(三)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2/202,抗菌药使用误区,1、抗菌药是消炎药、退烧药2、用抗菌谱越广的抗菌药越好3、抗菌药外用4、新的抗菌药物比老的好5、频繁更换抗菌药6、疗程过短、或过长7、输液治疗

13、,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31,抗菌药使用误区1、抗菌药是消炎药、退烧药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按照适应症选药,正确的细菌学诊断是正确选用抗菌药物的基础,选择有效的药物,掌握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使所选用的药物的抗菌谱与所感染的致病菌相适应。,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32,1、按照适应症选药正确的细菌学诊断是正确选用抗菌药物的基础,,抗菌谱,主要抗G+:青霉素G、一代头孢菌素、大环类酯类、磷霉素、万古霉素、林可霉素类主要抗G:氨基糖苷类、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33,抗菌谱主要抗G+:青霉素G、一代头孢菌素、大环类酯类、

14、磷霉,抗菌谱,厌氧菌:甲硝唑、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支原体:四环素、喹诺酮类、大环类酯类衣原体:氯霉素、喹诺酮类、大环类酯类广谱抗菌药: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碳青霉烯类、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帕珠沙星、四代头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34,抗菌谱厌氧菌:甲硝唑、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抗感染药物,2、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吸收口服后吸收程度不一致,青霉素G口服后吸收量为1025,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口服不吸收。,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35,2、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吸收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

15、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分布骨组织: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喹诺酮类前列腺:氟喹诺酮类、SMZ、四环素、大环类酯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36,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分布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血 脑 屏 障,磺 胺 类,氯 霉 素 类,多肽类,甲 硝 唑,大 环 类 酯 类,氨 基 糖 苷 类,四 环 素 类,林 可 霉 素 类,喹 诺 酮 类,磷霉素,内酰胺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37,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血 脑 屏 障磺,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代谢药物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

16、药酶的催化下进行,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肝药酶,该酶系统易受药物的诱导或抑制。大环类酯类、磺胺类、异烟肼、利福平可干扰其他药物代谢而产生中毒症状。,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38,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代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排泄大部分经肾排泄,可以通过碱化或酸化尿液促进药物排泄。磺胺类肾功能减退时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T1/2延长,应调整剂量。通过胆汁排泄的药物: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头孢哌酮、头孢曲松,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39,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排泄抗感染药物的合

17、理使用1,3、针对患者的情况合理用药,由于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不同,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以及制定和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应根据抗感染药物的抗菌谱、药动学特点、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症状、体征、血、尿常规等选用抗感染药物。按病人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40,3、针对患者的情况合理用药由于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不同,应用,针对患者的情况合理用药,老年人抗菌药选用:1、易选用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2、应避免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等 3、慎用喹诺酮类药物 4、避免大剂量静滴,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41,针对患者的情况合理

18、用药老年人抗菌药选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针对患者的情况合理用药,儿童用药注意:1、易选用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罗红霉素等2、禁止使用:诺氟沙星等、四环素类,(新生儿禁用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类、磺胺类),(慎用庆大霉素等)。3、严格按照说明书记载的用量使用(新生儿及时根据体重变化调整用量),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42,针对患者的情况合理用药儿童用药注意: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0,针对患者的情况合理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用药原则:1、可安全应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罗红霉素等2、避免使用:基本同儿童用药,病毒唑、甲硝唑、酮康唑等,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

19、43,针对患者的情况合理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用药原则:抗感染药物的合,4、严格掌握预防用药应用抗菌药物指征,原则1)预防用药指征:患者具有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如果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2)预防用药,不应随意选用广谱、高效抗菌药物、新品种、昂贵药物,或多种抗菌药物联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44,4、严格掌握预防用药应用抗菌药物指征原则1)预防用药指征:患,严格掌握预防用药应用抗菌药物指征,手术科室预防用药 清洁手术:乳房、甲状腺、心脏、骨、头颅,术前30min一次,术后1次,如果手术超过3个小时,术中加用1次。清洁但易污染手术:胃、肠、脾、耳鼻喉、妇

20、产科、口腔颌面等手术以及开放性创伤,原则上手术当日使用抗菌药,必要时可延长至术后4872小时。污染手术:对脓疡切开引流、化脓性胆管炎、骨髓炎、肠穿孔、腹膜炎、烧伤感染等术前已明确感染地手术,从围术期起即按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用药。,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45,严格掌握预防用药应用抗菌药物指征手术科室预防用药抗感染药物的,5、严格控制局部用药,由于局部用药在全身有少量吸收,血药浓度低,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主要用于全身感染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局部用药。,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46,5、严格控制局部用药由于局部用药在全身有少量吸收,血药浓度低,6、联合用药,繁殖

21、期杀菌剂: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典型内酰胺类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快速抑菌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慢速抑菌药:磺胺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47,6、联合用药繁殖期杀菌剂: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6、联合用药,繁殖期杀菌剂 静止期杀菌剂:协同,繁殖期杀菌剂 快速抑菌剂:拮抗,阻断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尽量避免使用,如需联用必须先杀后抑。,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48,6、联合用药 繁殖期杀菌剂 静止期杀菌剂:协同,抗感染,6、联合用药,作用增强: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磷霉素内酰胺类,氨苄青霉素丙磺舒等

22、。作用拮抗:内酰胺类大环类酯类,克林霉素大环类酯类等。毒性增加: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谱重复:氟喹诺酮类三代头孢等。,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49,6、联合用药作用增强: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磷霉素,6、联合用药,联合应用抗菌药物需有明确的指征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 慢性迁延性感染 机体深部组织感染或抗菌药物难渗入者 为减少药物毒性反应,联合用药可将各药剂量适当减少。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有可能发生二重感染的患者,可短期联用抗真菌药物。,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50,6、联合用药联合应用抗菌药物需有明确的指征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7、耐药

23、性,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给予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必要时联合用药,有计划的轮换供药等都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51,7、耐药性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给予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必要,8、严重病原菌感染的治疗,1、MRSA:万古霉素或磷霉素万古霉素2、ESBL: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3、铜绿假单胞菌:首选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可联用氨基糖苷类、大环类酯类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Z、环丙沙星,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52,8、严重病原菌感染的治疗1、MRSA:万古霉素或磷霉素万古,严重病原菌感染的治疗,5、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美罗培南阿米卡星6、不动杆菌属: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7、大肠埃希菌:首选喹诺酮类,耐药菌: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53,严重病原菌感染的治疗5、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美罗培南阿米卡星,严重病原菌感染的治疗,8、肠球菌属:氨基糖苷类氨苄西林、万古霉素9、肺炎链球菌:首选青霉素,耐药菌:三代头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4/2023,54,严重病原菌感染的治疗8、肠球菌属:氨基糖苷类氨苄西林、万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