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18级用)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5193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18级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18级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18级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18级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18级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18级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18级用)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 一 第一章 复习课件,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实验安全与操作,1.实验安全措施,易吸水、易潮解、易被氧化的物质:密封存放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棕色瓶存放在冷暗处金属钾、钠(易与O2、H2O反应):封存在煤油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一起存放,“八防”:防爆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防倒吸、防污染、防炸裂、防烫伤。,习题1下列试剂保存方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难挥发,可以敞口放置B.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可以放在棕色广口瓶中C.酒精应密封存放,并远离火源D.白磷不易挥发,不需密封存放,C,A.浓硫酸易吸水,应密封存放,D.白磷易氧化且着火点低(40),2.常见

2、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酸液:碱液:酸(或碱)流到实验桌上:眼睛的化学灼伤: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 盖灭以隔绝空气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钾、钠(用沙子盖灭)等,水+3%5%NaHCO3溶液,水+硼酸溶液,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水洗稀释,水(边洗边眨眼睛),湿布、石棉或沙子,3.辨认安全标识,H2、CH4等,有机溶剂(酒精、汽油等),白磷、镁粉,Na、K、电石(CaC2)等,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NaOH固体等,CO、氰化物(KCN)、钡盐、汞(Hg)、铅(Pb)等,KMnO4、过氧化物(H2O2、Na2O2)等,习题2.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

3、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是(),A,习题3.下列物质中可以较大量地随身携带乘车、船或飞机的是()A.硝酸钾 B.高锰酸钾C.硫黄 D.硫酸钾,D,4.实验操作,固体称量:托盘天平 调零防腐;左物右码;先大后小;镊子夹取与拨动游码液体称量:量筒加热前:预热直接加热: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酒精灯内酒精不超过体积的1/3;“三不”液体加热:体积不超过试管的1/3 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间接加热:使用石棉网气体收集: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排水集气法,二、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不溶固体和液体的分离,食盐提纯(除去其中泥沙),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用海水制盐,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混合物的分离,用海水制淡

4、水,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从碘水中获取碘,分离互不相溶、密度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油和水,习题4.下列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D,习题5.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 萃取分液 B 蒸发 C 分液 D 蒸馏 E 过滤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_从氯化钠溶液里提取氯化钠。,D,C,E,A,B,稀盐酸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稀盐酸澄清石灰水,产生气泡(无色无味),石灰水变浑浊,AgNO3溶液稀硝酸,生成白

5、色沉淀,不溶于硝酸,AgNO3 HCl=AgCl+HNO3,Na2SO4+BaCl2=BaSO4+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CO2+Ca(OH)2=CaCO3+H2O,三、离子的检验(取少量),操作现象结论原理(题目有要求就写),各取少许溶液;加入少许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2.一般简答顺序为,1.原理: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或化学性质(生成气体、沉淀等特殊现象)进行检验,习题5.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钾。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实验检验其中的 CO32-、SO42-和 Cl-。(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

6、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称取样品 溶解沉降 蒸发结晶(2)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三份,分装在3支试管里: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有 生成,证明溶液中有 离子。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再加入 BaCl2 溶液,可观察到有 生成,证明溶液中有 离子。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再加入 AgNO3 溶液,可观察到有 生成,证明溶液中有 离子。,过滤,无色气体,CO32-,白色沉淀,SO42-,白色沉淀,Cl-,万能恒等式,四、物质的量及其换算,习题6.1gN2中含有N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A.14N B.N/14 C.28N D.N/28,C,NA=N/n=

7、N/(m/M)=N/(1g/28g/mol),习题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AB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Na+数为0.2 NAC标准状况下,11.2L的O2含有 NA个氧原子D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BC,1.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洗涤),定容,(摇匀),移液,主要仪器:容量瓶(不同规格),(振荡),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装瓶,2.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分析的关键:从n和V入手若n偏大,则浓度偏高;反之,则偏低。若V偏大,则浓度偏低;反之,则偏

8、高。,误差分析,增大,不变,偏高,增大,不变,偏高,减小,不变,偏低,减小,不变,偏低,不变,减小,偏高,不变,增大,偏低,减小,不变,偏低,不变,增大,偏低,减小,不变,偏低,不变,增大,偏低,不变,增大,偏低,【方法归纳】定容时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1)仰视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2)俯视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习题8.实验室要配制100mL 2 mol/L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还有_。(2)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其质量为_。(3)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适量

9、蒸馏水溶解;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8.0g,(4)下列操作对所配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变”)?称量时砝码和药品放错盘:;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转入容量瓶中:;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偏低,偏低,偏高,偏高,解题思路:,分析导致浓度发生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这两个变量中的哪个,1.下列溶液中c(Cl-)最大的是:A65mL

10、 1mol/L的KCl溶液 B25mL 3mol/L的NaCl溶液C20mL 2mol/L的MgCl2溶液 D10mL 1.5mol/L的AlCl3溶液,D,2.下列溶液中c(Cl)与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c(Cl)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的NaCl溶液 B75 mL 1 mol/L的FeCl3溶液C150 mL 0.5 mol/L的MgCl2溶液 D75 mL 2 mol/L的NH4Cl溶液,B,3.常温下,取2.86g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求:该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该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取出20.0mL该溶

11、液用蒸馏水稀释,使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4mol/L,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 mL。,0.1 mol/L 0.02 mol 50.0,4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已知C12+2KI=2KCl+I2),(1)浸泡海带灰的目的是为了将海带灰中的I溶解到水中,为提高浸泡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填两种)(2)提取碘过程中的实验操作名称:,。,(1)加热、搅拌、延长浸泡时间(三选二或者其它合理)(2)过滤 萃取,(3)为使海带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和物品,仍缺少的玻璃仪器有。(4)实验过程中如果观察到 时则需要重复操作。(5)若要得到0.2 mol I2,反应需要消耗的C12体积为(标况下)。,(3)(普通)漏斗、分液漏斗(4)水层未呈无色或水层仍呈较明显黄色(或棕黄色)(5)4.48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