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全面版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5314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8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全面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全面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全面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全面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全面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全面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全面版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概念与意义,(一)什么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 悲伤辅导是针对近期丧失亲人的人,协助他们完成哀悼的任务;悲伤治疗是针对那些悲伤反应欠缺、延缓、过度或过久的人,协助他们辨认和解决障碍完成哀悼的分离冲突。,一、概念与意义(一)什么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二)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的意义精神科门诊处的统计数据:10-15%的精神科门诊病人认为自己有未解决的悲伤。大多数丧亲者在头一年内都有忧郁症状,许多人其头痛、心悸、颤抖及各种胃肠疾病的症状会加重。有的丧偶者会复制疾病。男性丧偶者死亡率显著比婚姻中男性高。,(二)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的意义,二、基本原理1、依附理论,英国精神医生 约翰鲍比的依附理论认为:人在早

2、期生命发展中需要安全与保障,于是便对少数特定的个人发展出依附关系,并延续一生。由于依附行为是为了维持情感联结,因此任何危及这种联结的情境对会产生特定的反应。失落的潜在危机愈大,反应就俞强烈,变化也就愈多。,二、基本原理1、依附理论英国精神医生 约翰鲍比的依附理论,(一)什么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愧疚:现实感测试:你做了什么?还有什么?还有呢?愤怒:澄清情绪:针对自己:你有没有因为太痛苦了,而想伤害自己?针对死者:你怀念他什么?你不怀念 什么?运用问题解决方法:了解生者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及如何解决。基本原理2、悲伤是一种疾病吗?特定目标与悲伤的四项任务相符。悲伤辅导是针对近期丧失亲人的人,协助他们完成

3、哀悼的任务;生活中同时出现其他生活危机。注意新的关系的建立,必须生者真正欣赏对方,且没 有阻碍悲伤的完成。很少在一年之内完全解决的。愧疚:现实感测试:你做了什么?还有什么?还有呢?愤怒:澄清情绪:针对自己:你有没有因为太痛苦了,而想伤害自己?针对死者:你怀念他什么?你不怀念 什么?任务三: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环境,基本原理2、悲伤是一种疾病吗?,精神医生恩格认为:人因失去所爱形成的心理创伤,其严重程度相当于一个受伤或烧伤的人在生理上所承受的创痛。他认为悲伤代表脱离健康与幸福的状态,如同身体需要复原,哀悼者也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平衡状态。,(一)什么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基本原理2、悲伤是一种疾病

4、吗,基本原理3、哀悼是必须的吗?,所以,恩格强调:哀悼是必须的。为了重建平衡,并完成哀悼过程,必须要完成某些特定的哀悼任务。哀悼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需要付出心血努力。弗洛依德说:一个人在努力处理他的悲伤,是在做一种悲伤工作。,基本原理3、哀悼是必须的吗?所以,恩格强调:哀悼是必须的,三、哀悼的四项任务,任务一:接受失落的事实一般常见的否认形式:对死亡事实的否定(如木乃伊化、将小孩视为死者替身)、对失落意义的否定(说对方不重要、选择性遗忘等)。接受事实需要时间,葬礼具有帮助接受事实的作用。,三、哀悼的四项任务任务一:接受失落的事实,任务二:经验悲伤的痛苦 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不去感觉是否定

5、该任务的表现,如喝酒麻痹自己、停止思想、将去世的人理想化或地理疗法。社会与哀悼者间存在一种微妙的互动,使得完成第二任务更加困难。,任务二:经验悲伤的痛苦,任务三: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环境 派克斯的观点:任何一种丧亲情境,我们都很难清楚地界定到底失落的是什么。生者不仅需要调整角色,还需要调整自我概念,乃至调整个人的世界观。对抗:不去适应失落、不去发展生存的技巧、从世界退缩而不面对环境的要求。,任务三: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环境,第一天是太快而不适宜的11、对疾病及死亡的恐怖。原则三:协助生者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中活下去由于依附行为是为了维持情感联结,因此任何危及这种联结的情境对会产生特定的

6、反应。悲伤辅导谁来做悲伤辅导英国精神医生 约翰鲍比的依附理论认为:(一)什么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2、看似无关之小事引发强烈的悲伤反应6、亲人死亡,生活有重大改变悲伤辅导是针对近期丧失亲人的人,协助他们完成哀悼的任务;原则五:允许时间去悲伤对逝者或者死亡发生当时情境感到愧疚;2、看似无关之小事引发强烈的悲伤反应悲哀:鼓励表达悲哀和哭泣。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反应:精神医生恩格认为:人因失去所爱形成的心理创伤,其严重程度相当于一个受伤或烧伤的人在生理上所承受的创痛。原则十:界定病态行为并转介生活中同时出现其他生活危机。,任务四:将情绪的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关系上 不再去爱是此项任务为完成的最好体现。辅导员

7、的任务:不是促使生者放弃与逝者的关系,而是协助他们在情感生命中为逝者找到一个适宜的地方,使他们能在世上继续有效的生活。,第一天是太快而不适宜的任务四:将情绪的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关系,哀悼何时结束?,没有现成的答案。四项任务完成之时。很少在一年之内完全解决的。二年并不算长。有些人似乎永远不能完全脱离悲伤。如果想到死者而没有胸口紧缩的感觉,并能够重新将情感投注在生活和生命中,哀悼便完成了。悲伤辅导所提供的基本教育之一是提醒当事人:哀悼是一种长期的过程,而终极点并不一定会达到悲伤前的状态。,哀悼何时结束?没有现成的答案。,四、正常的悲伤反应,林德门的急性悲伤症状报告指出,正常的悲伤现象包括:某种型式

8、的身心症状或生理不适;逝者影像云扰脑海不去;对逝者或者死亡发生当时情境感到愧疚;敌意反应;失去遭遇失落前的生活功能;发展出逝者曾有的行为特质。,四、正常的悲伤反应林德门的急性悲伤症状报告指出,正常的悲伤现,具体的悲伤反应,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反应:感觉生理感官知觉认知行为,具体的悲伤反应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反应:,感觉,悲哀愤怒愧疚感与自责焦虑孤独感疲倦无助感,感觉悲哀,感觉(),惊吓苦苦思念解脱感轻松麻木,感觉()惊吓,生理感官知觉,胃部空虚胸部紧迫喉咙发紧对声音敏感一种人格重组的感觉呼吸急促,有窒息感肌肉软弱无力缺乏精力口干,生理感官知觉胃部空虚,认知,不相信困惑沉迷于对逝者的思念感到逝者仍然

9、存在幻觉,认知不相信,行为,失眠食欲障碍心不在焉的行为社会退缩梦到失去的亲人避免提起失去的亲人寻求与呼唤叹气坐立不安,过动哭泣旧地重游及随身携带遗物珍藏遗物,行为失眠,五、影响悲伤的要素,一,失落的对象是谁二,和失落的对象之间的依附关系的本质(依附关系的强度;依附关系的安全度;爱恨冲突;与去世者的冲突)三,死亡的形式四,过去的悲伤的经验五,人格变数六,社会因素七,其他压力,五、影响悲伤的要素一,失落的对象是谁,六、悲伤辅导目标,终极目标:协助生者完成与逝者间的未竟之事并向逝者告别。特定目标与悲伤的四项任务相符。,六、悲伤辅导目标终极目标:协助生者完成与逝者间的未竟之事,悲伤辅导谁来做悲伤辅导,

10、三种形态:专业服务义务性服务自助团体,悲伤辅导谁来做悲伤辅导三种形态:,悲伤辅导什么时候开始悲伤辅导,大多在葬礼后一周开始第一天是太快而不适宜的并没有任何规定,悲伤辅导什么时候开始悲伤辅导大多在葬礼后一周开始,悲伤辅导悲伤辅导应在何处举行,正式的工作场合并非必要,不一定在办公室里举行非正式场合,如花园等,家庭是最佳情景场合。,悲伤辅导悲伤辅导应在何处举行 正式的工作场合并非必要,不,悲伤辅导谁需要接受悲伤辅导,三种取向:一,遭遇失丧的个人二,自觉有需要的个案三,预防模式:针对高危人群。在危机期间,生者很缺乏支持性社会网络;社会支持并非不足,但死亡情境极端创痛;与死者有极端冲突的婚姻关系,极创伤

11、的死亡情境,以及未被满足的需要;生活中同时出现其他生活危机。,悲伤辅导谁需要接受悲伤辅导 三种取向:,悲伤辅导辅导原则与程序,原则一:协助生者体认失落鼓励生者谈论失落原则二:帮助生者界定并表达情感愤怒:澄清情绪:针对自己:你有没有因为太痛苦了,而想伤害自己?针对死者:你怀念他什么?你不怀念 什么?愧疚:现实感测试:你做了什么?还有什么?还有呢?焦虑与无助:认知再建构:过去能处理事务的事实,及未来的希望。悲哀:鼓励表达悲哀和哭泣。,悲伤辅导辅导原则与程序 原则一:协助生者体认失落,悲伤辅导辅导原则与程序,原则三:协助生者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中活下去.运用问题解决方法:了解生者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及如何解

12、决。针对重要角色即性伙伴的失落,讨论被触摸和被拥抱的需要。不要鼓励新近失落的生者做任何重大改变生活的决定。原则四:将情感从逝者身上转移 注意新的关系的建立,必须生者真正欣赏对方,且没 有阻碍悲伤的完成。,悲伤辅导辅导原则与程序原则三:协助生者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中,原则五:允许时间去悲伤原则六:阐明正常的悲伤行为原则七:允许个别差异原则八:提供持续的支持原则九:检查防御及调适形态原则十:界定病态行为并转介,原则五:允许时间去悲伤,悲伤辅导有效的辅导技巧,换引的语气。使用象征写信绘画角色扮演认知重建回忆录引导想象,悲伤辅导有效的辅导技巧 换引的语气。,为什么不能悲伤,1、与逝者的关系2、失落发生的情

13、景3、过去的经验4、人格因素5、社会因素,为什么不能悲伤1、与逝者的关系,七、不正常的悲伤反应,慢性化的悲伤反应延宕的反应夸大的悲伤反应改装的悲伤反应,七、不正常的悲伤反应慢性化的悲伤反应,不正常的悲伤反应病态悲伤的诊断,拉萨(Lazare,1979)1、谈到逝者就感到无可抑制的强烈及鲜明的悲伤2、看似无关之小事引发强烈的悲伤反应3、会谈出现失落的主题4、不原意搬动遗物5、检查病史时,发现病人会产生类似逝者曾有的生理病症。6、亲人死亡,生活有重大改变,不正常的悲伤反应病态悲伤的诊断拉萨(Lazare,197,不正常的悲伤反应病态悲伤的诊断,7、长期的忧郁,特别是持续的愧疚感及低落的自我价值。8

14、、有模仿逝者的行动。9、自毁的行动。10、每年于固定的某段时间内有巨大的悲伤。11、对疾病及死亡的恐怖。12、了解死亡的过程。,不正常的悲伤反应病态悲伤的诊断7、长期的忧郁,特别是持续,悲伤治疗用于三种情景,过长的悲伤伪装成身心或行为症状的悲伤夸大的悲伤,悲伤治疗用于三种情景过长的悲伤,悲伤治疗目标与方式,目标:解决分离冲突并催化悲伤任务的达成。在办公室内,以一对一的方式,悲伤治疗目标与方式目标:解决分离冲突并催化悲伤任务的达成,悲伤治疗程序,2.建立合约工作关系3.翻新对逝者的记忆4评估四项悲伤任务是否完成5.处理因回忆引发的情绪或没有情绪6.发掘并淡化连接物7.承认失落的终极性8.处理结束悲伤的幻想9.协助当事人作最后的道别,悲伤治疗程序,悲伤治疗技巧和时机,空椅子法角色扮演时机的重要性,悲伤治疗技巧和时机空椅子法,悲伤治疗评估结果,主观经验行为改变症状减轻,悲伤治疗评估结果主观经验,谢谢!,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全面版课件,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全面版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