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课时)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5475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9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课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课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课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课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课时)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课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课时)ppt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为豪放派词人代表,人称“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苏词“豪旷”,辛词“豪壮”。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著有稼轩长短句。,:,辛弃疾(11401207)出生时北宋已沦亡十多年,出生地早已被金兵占领。他曾组织起义队伍,投入抗金斗争。他将恢复中原的希望寄托在南宋统治者身上,但仕途不顺,几经沉浮。1207年9月病卒。当时南宋朝廷一直存在和战之争。辛弃疾是主战派,他智勇兼备

2、,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力主恢复,矢志不渝。但南宋小朝廷长期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战派多般排挤打击,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始终不敢放手使用,使他一生不得重用,最终抱憾而终。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他的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爱国词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满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诗歌背景】,:,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

3、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层楼:高楼。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诗歌朗读】,:,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自主学习】,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词人少年时有没有愁?,少年时没有愁,所谓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作者登上

4、高楼,效仿前辈的文人雅士抒发所谓的忧苦之情,只是故作深沉。,词人少年时没有愁,为什么还要写?,作者描述这一矛盾现象,真实地写出了他少年时的生活,既是回忆,也是自省。,【诗歌感知】,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词人成年以后的愁又是一种怎样的愁呢?请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说一说。,成年以后愁太多了,作者归南宋三十年来,深受投降派的排斥,空有满腔抗金救国热情,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过着闲居的生活,白白地虚度年华,这是一种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哀愁。,合作

5、探究,1、上片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下片中“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其内涵是否一样?2、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3、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4、对比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请写出本词两对对比的内容。,:,上片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下片中“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其内涵是否一样?,问题探究一,本词的上下片里的“愁”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问题探究二,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一方面“愁”到极点无以言表;另一方面,“愁”的是朝廷苟安、投降

6、、国事危机,自己报国无门,直言此“愁”犯忌。,:,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问题探究三,秋色入心即为“愁”,愁而不能直说和尽说,只好道“天凉好个秋”了。表面看似轻松洒脱,实则深沉凝重,令人愁绝。,:,问题探究四,对比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请写出本词两对对比的内容。,第一组:“少年”和“而今”对比;第二组:“强说愁”与“欲说还休”对比。第三组:“不识”与“识尽”对比。,:,全词以“少年”“不识”“愁”与“而今”“识尽”“愁”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以此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小结。,当堂检测,1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_”和“_”、“_”和“_”构成对比。(4分)2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3、爱上层楼,_。(2分)4、欲说还休,_!(2分),1、不识愁 识尽愁 少年 而今 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