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5500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拔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拔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拔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拔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拔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拔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拔罐》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拔罐法,内容,起源与发展 概述 种类 拔罐的方法 拔罐的作用与适应范围 注意事项 怎样避免拔罐烫伤 拔罐留下的罐斑及颜色的意义 拔罐的流程 日常拔罐的误区,拔罐的演进,用具:兽角竹罐陶罐金属罐 玻璃罐,抽气罐,电拔罐,留罐,形式:,拔罐形式,单罐多罐,闪罐,走罐,单独拔罐,综合应用,药罐,针罐,刺血拔罐,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兽角拔血治疮疡记载,唐代出现,清代,起源与发展,方法:燃火排气煮水排气抽气排气,概述,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气等方法造成罐的负压,使之吸附施术部位通过负压、温热等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无痛无创,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定义,特点,罐的种类,罐的种类主要有竹罐 玻

2、璃罐 陶罐 抽气罐,竹罐,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截成610厘米不同长度磨光而成。优点:取材容易,制作简便,轻巧价廉,不易摔碎。缺点:易燥裂而漏气。,玻璃罐,用透明玻璃制成,中央呈球形,罐口厚实平滑。分大、中、小3型。优点:质地透明,能直接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等情况,吸附力大。缺点:容易破碎。,陶罐,陶土烧制而成。罐口平滑厚实,大小不一。优点:吸附力大,易于高温消毒。缺点:质重易碎。,抽气罐,由抽气唧筒和带有活塞的透明塑料罐组成。优点:可随意调节吸附力,不易破损,不会烫伤。缺点:无温热刺激。,拔罐的方法,一、吸拔方法二、起罐方法三、拔罐法的运用,拔罐前的准备 常用物品:各种罐具、燃料、

3、消毒用品、镊子等。应用刺络拔罐、抽气罐、药罐、及煮沸法要准备其他相应物品,以便选用。,吸拔方法,吸拔方法(二)拔罐的方法,操作要领:1火罐法 原理:影响吸附力大小的因素:常用方法:,利用燃烧时的热力,排除罐内部分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皮肤。,罐具的大小与深度;罐内燃火的时间;扣罐的速度。,闪火法 贴棉法 投火法 架火法,轻、快、准、稳,闪火法,用镊子挟住95%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部绕12圈,迅速退出后拔在施术部位。闪火法不受体位限制,吸附力大,较为安全,临床最为常用。,贴棉法,将直径约为2厘米的95%乙醇棉球,贴在罐内壁中段,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注意棉球上的乙醇量要适中

4、,以免滴下烫伤皮肤。本法多用于侧面横向拔罐。,投火法,将折叠的软质纸卷(或95%乙醇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本法多用于身体侧面拔罐。,架火法,取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上置95%乙醇棉球,放在应拔的部位上,点燃后迅速将罐扣上。,将竹罐放在锅里加水煮沸,使用时用卵圆钳倒挟罐底,甩去罐内水,用湿毛巾迅扪罐口,乘热拔在施术部位。本法适用于任何部位拔罐,但吸附力较小,操作时宜快捷。,2水罐法,吸拔方法,3抽气法,(1)连体抽气罐:将连体抽罐扣在施术部位,用抽气筒将罐内空气抽出,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拔罐。(2)分体抽气罐:将抽气唧筒与罐的活塞嘴对接,连续抽拉唧筒

5、至适宜的负压为止。,吸拔方法,二、起罐方法 医者双手配合,一手拿罐,另一手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下罐口边缘的皮肤,或将罐特制的进气阀拉起,空气进入罐内后罐即落下。若罐吸附过强时,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损伤皮肤。,三、拔罐法的运用,1单罐,单罐独用,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部位或压痛点。,2多罐,多罐并用,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3闪罐,将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多次,适用于局部皮肤 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症等疾患。,4留罐,将罐留置于施术部位5min10min。此法一般疾病及单罐、多罐皆可应用。,5走罐,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涂上凡士林等润滑剂,将罐拔住后,往返推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度,本法适宜于面积

6、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6药罐,(1)煮药罐(2)贮药罐,7针罐,即留针拔罐,此法针罐配合,常用于风湿痹痛等病症。,8刺血拔罐,刺血后拔罐,适用于热病、痛证、瘀血证及丹毒、扭伤、乳痈等病症。,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一、拔罐法的作用,中医:温经通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现代医学:(一)负压作用(二)温热作用(三)调节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温热作用 加强新陈代谢 促使 提高免疫功能 疾病 疾病调节大脑皮层功能调节作用 调节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好转 加强淋巴循环,提高淋巴细胞 吞噬能力,提高免疫力,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 良性刺激机体 负压作用 出现自家溶血现象,产生 促使功能恢复正常 类组

7、织胺物质,拔罐法的适应范围,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常用于临床的病种100多种。如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及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中风偏瘫等。,注意事项,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球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罐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在应用留针拔罐时,须防止肌

8、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造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进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按压,出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水泡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

9、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消毒后用注射器将水抽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 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拔罐时,室内需保持20以上的温度。最好在避风向阳处。,拔罐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因难等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将患者取头低脚高卧位,轻者可给予少量温开水或温糖水,重者针刺人中、合谷,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变化,严重时按晕厥处理,怎样避免拔火罐烫伤,临床实践告诉我们;造成火罐烫伤的主要原因是酒精用的过多,滴在罐内皮肤,烫起一片

10、血泡;火焰烧热罐口,容易叫罐口烙伤圆圈。留罐时间过长,容易拔起白水泡。前二种是真正烫伤,后一种不是烫伤。为避免火罐烫伤可采取如下措施:(1)涂水:在拔罐地方,事前先涂些水(冬季涂温水)。涂水可使局部降温,保护皮肤,不致烫伤。(2)火焰朝罐底:酒精棉球火焰,一定要朝向罐底,万不可烧着罐口,罐口也不要沾上酒精。(3)留罐时间短:缩短留罐时间,不要过长,过长容易吸起水泡,一般510分钟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0分钟。,拔火罐留下罐斑及颜色的意义,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拔罐后,罐斑如显水疱

11、、水肿和水气状,表明患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有时拔后水泡色呈血红或黑红,表明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罐斑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现象,触之微痛,兼身体发热者,表明患者有热毒证。如罐斑出现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瘀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淤血症。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明患者有虚寒症。罐斑如出现微痒或出现皮文,多表明患者患有风症。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拔火罐的流程,拔罐: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产生负压,使罐口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以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缓解疾病的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主要适应症:1急慢性疼痛如胃脘痛、腹痛、腰背痛、头痛、痛经、关节痛、

12、软组织闪挫扭伤。2用于感冒、咳喘、痰饮等病症。3外科的疮疡、疖肿、毒蛇咬伤、丹毒 3.禁忌症3.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3.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3.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4.4女性月经期,评估,1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主证、发病部位及相关情况。2病人的体质,局部皮肤的情况,有无妊娠、凝血功能、女性是否在月经期等。3病人的心理状态,对操作的认识及合作程度,解释目的。4病室的温度、光线是否适宜,是否需要遮挡。,准备,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双人核对医嘱转抄医嘱2病人:核对(手腕带、床尾),取合适体位,遮挡病人,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3环境: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护隐私。4用物:

13、治疗盘、95%乙醇酒精棉球、血管钳、火罐、打火机、弯盘、纱布、小口玻璃瓶,毛毯、必要时屏风遮挡。5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破损。,步骤,1核对床头牌后,反问式询问病人姓名,核对患者手腕带。2取合适、舒服体位,做好遮挡,注意保暖。3定穴(同身寸):护士自身做好手的保暖,选取部位或穴位,根据部位选择合适的火罐,再次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破损。5拔罐:乙醇棉球干湿适宜,用血管钳夹紧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下段环绕12周后迅速抽出,嘱病人放松的同时,立即将火罐扣在选定的部位,使其吸附于皮肤的表面,并询问病人的感觉。,7交待及健康宣教:一般留罐10分钟,以皮肤紫红为度。做好宣教(休息、保暖、饮食、锻炼)。8观察:罐口吸附情况,局部皮肤的颜色,询问病人有无不适。9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起罐后用干纱布轻、稳地擦拭皮肤表面水汽,并嘱病人一小时内不 可冷水洗澡。10安置病人:协助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11.终末处理12洗手13记录,日常拔火罐的4个误区,误区1 拔火罐后就洗澡 误区2拔得时间越长越好 误区3同一位置反复拔 误区4拔胸口、肚子,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