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应用原则(讲课)医学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5548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57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应用原则(讲课)医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抗生素应用原则(讲课)医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抗生素应用原则(讲课)医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抗生素应用原则(讲课)医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抗生素应用原则(讲课)医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生素应用原则(讲课)医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应用原则(讲课)医学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基本原则,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基本原则1,从感染部位彻底清除细菌,减少病人个体携带耐药菌数,治愈病人,减少耐药菌的选择性,减少耐药菌的传播,抗生素的作用,2,从感染部位彻底清除细菌减少病人个体携带耐药菌数治愈病人减少耐,目前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普遍、大量、长时间、不规范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药物资源浪费巨大不重视、不了解抗生素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随意制订给药剂量、途径、分配方案和疗程,使很多抗菌药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抗菌药物滥用,不但是造成医药费用增加的重要原因,同时还可引发大量耐药菌产生,对社会造成危害,3,目前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普遍、大量、长时间、不规范地预防性使用,

2、青霉素400万u,bid青霉素200万u,q6h,西力欣1.5g,Bid/3.0g,qd西力欣1.5g,q8h,凯福隆2.0g,Bid凯福隆2.0g,q8h,头孢拉定6.0g,qd/3.0,Bid头孢拉定2.0g,q6h,Bid=q12h,Tid=q8h,医护人员认知不足:各种药物的特性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如果医生完全规范给药,实际上有阻力:造成护士的工作量增加门急诊的病人顺应性差,一天一剂使用的药物-方便,有效,经济,4,青霉素400万u,bid西力欣1.5g,Bid/3.0g,不规范的给药方式给临床带来的危害,5,不规范的给药方式5,临床不规范的给药方式将导致,药物浓度长时间低于细菌MIC值

3、细菌不能彻底清除1可能有助于耐药细菌的产生2,1.Craig WA et al,Pediatr Infect J.1996;15;2562.Craig WA Respir Med,95 Suppl A:S12-19;discussion S26-27 2001,6,临床不规范的给药方式将导致药物浓度长时间低于细菌MIC值1.,细菌学治愈:97%临床治愈临床感染的症状与体症迅速消退防止耐药菌的传播,细菌学清除,规范的给药方式意味着足够的抗生素治疗,规范的给药方式-足量抗生素治疗的结果,敏感菌耐药菌,Dagan et al.Pediatr Infect Dis J 1998;17:776782,T

4、MIC40-50%,7,细菌学治愈:细菌学清除规范的给药方式意味着规范的给药方式,细菌学治疗失败:63%临床治愈临床的症状与体症消退缓慢临床治疗失败的危险性增加临床并发症的危险耐药菌的产生,耐药菌的传播,敏感菌耐药菌,不规范的给药方式意味着不足量抗生素治疗,耐药菌持续存在并繁殖,不规范的给药方式-不足量抗生素治疗的结果,Dagan et al.Pediatr Infect Dis J 1998;17:776782,TMIC30-40%,临床显效不等于细菌学治愈,8,细菌学治疗失败:耐药菌的传播敏感菌不规范的给药方式意味着耐药,不规范的给药方式-不足量抗生素治疗的结果,对于临床医生的潜在威胁:病

5、人治疗失败的可能性明显增加病人病情的延误以及并发症所带来精神和肉体的痛苦。病人病情的延误以及并发症所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整体病房对于此耐药菌株的抗生素敏感率下降,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下降实施医师法及“新条例”后,不规范用药易所造成的医疗纠纷。,9,不规范的给药方式-不足量抗生素治疗的结果对于临床医生的潜,为了保护病人利益、医生切身利益,避免医疗纠纷,必须严格按照各产品说明书处方,并督促护士严格执行医嘱。例如:核糖霉素,在我院,个别医师在应用中存在核糖霉素口服的给药方式,说明书当中唯一给药途径为肌注!还有医师认为硫酸庆大霉素是中成药!,10,为了保护病人利益、医生切身利益,避免医疗纠纷,必须严,发热患

6、者肯定存在感染,应使用抗生素血象升高患者肯定存在感染,应使用抗生素只要有炎症,就应使用抗生素某些免疫力低下患者容易感染,应使用抗生素使用激素患者,应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过程中的某些误区,11,发热患者肯定存在感染,应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过程中的某些误区,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各种药店可以随意购买抗生素 饲料中加用抗生素很常见 医疗处方中抗生素最常见 家庭中常备抗生素 感冒发烧常用抗生素,12,抗生素滥用的现状 各种药店可以随意购买抗生素12,临床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预防用药偏多 抗生素剂量不当 联合用药不当 给药方法不当 用药起点高 频繁更换抗生素,不断升级,13,临床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

7、 预防用药偏多13,细菌耐药 延误治疗 增加医疗费用 破坏机体正常菌群 对肝肾等脏器的毒性反应增加 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抗生素滥用后果,14,细菌耐药抗生素滥用后果14,细菌耐药-全球性难题,19201960年 G+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19601970年 G-菌 铜绿假单胞等70年代末今 G+G-菌MRSA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PRP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ESBLs 超广谱-内酰胺酶(G-)IB 诱导性-内酰胺酶(G-),15,细菌耐药-全球性难题19201960年 G+菌 葡,抗生素应用应了解细菌耐药率,(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

8、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16,抗生素应用应了解细菌耐药率(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抗生素使用理想目标,1.有效控制感染,达到最佳疗效;2.有效预防和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3.剂量和疗程合理,防止产生耐药菌株;4.避免导致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5.选药、给药途径、给药方式合理。,17,抗生素使用理想目标1.有效控制感

9、染,达到最佳疗效;17,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18,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1,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19,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品种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联合应用要有

10、明确指征,20,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原则,(一)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二)给药剂量 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21,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原则(一)品种选择:21,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三)给药途径1.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

11、,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2.抗菌药物宜尽量避免局部应用。,2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三)给药途径2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四)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2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四)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五

12、)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24,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五)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六)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指征: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

13、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25,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六)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指征:25,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26,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三、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四、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14、 五、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六、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一)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27,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肾功能减,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一、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二、病原微生物检测三、管理与督查,28,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一、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28,抗菌药物分级管理,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2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3特殊使

15、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29,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抗生素分级管理办法,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本指导原则,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参照“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

16、物治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30,抗生素分级管理办法 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本指,抗生素分级管理办法,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31,抗生素分级管理办法 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抗生素分级管理办法,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32,抗生素分级管理办法32,病原微生物检

17、测,各级医院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逐步建立正确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与方法,并及时报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作为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的依据。,33,病原微生物检测 33,病原微生物检测,三级医院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配备相应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及细菌药敏试验工作;并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接受室间质量评价检查。二级医院应创造和逐步完善条件,在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后,也应建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正确开展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目前不具备条件的,可成立地区

18、微生物中心实验室或依托邻近医院的微生物实验室开展临床病原检测工作。,34,病原微生物检测 三级医院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临床,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喹诺酮类抗菌药,利福霉素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甲硝唑和替硝唑磺胺类药呋喃类抗菌药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药抗麻风分枝杆菌药抗真菌药,35,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青霉素类抗生素利福,抗菌药物按杀菌活性分类,时间依赖型抗生素浓度依赖型抗生素,36,抗菌药物按杀菌

19、活性分类时间依赖型抗生素36,抗菌药物按杀菌活性分类,第一大类:时间依赖杀菌作用持续后效应-无或轻、中度b-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氨曲南、碳烯类),克林和大环(红、克)、四环、链、万古在MIC4-5倍时杀菌率即处于饱和杀菌范围主要依赖于接触时间血药浓度超过MIC时间(TMIC)是与临床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37,抗菌药物按杀菌活性分类第一大类:时间依赖杀菌作用37,抗菌药物按杀菌活性分类,第二大类:浓度依赖杀菌作用药物持续后效应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甲硝唑投药目标达到最大药物接触,药物浓度越高,杀菌率及杀菌范围也越大24小时AUC(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IC、峰浓度/MIC是疗效相关的

20、主要参数,38,抗菌药物按杀菌活性分类第二大类:浓度依赖杀菌作用药物38,部分抗生素应用举例,患者分层与治疗门急诊的理想抗菌药物门急诊常见感染的诊治误区,39,部分抗生素应用举例患者分层与治疗39,经验治疗,在患者分层基础上,根据流行病学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及敏感性选用药物;建立在概率权衡上,保证有效概率常常以选 用广谱、强效抗菌药为代价;纠正经验治疗是临床水平高的错误认识;门、急诊常常选择经验治疗:培养结果未出或培养阴性;病原谱窄、药敏可推测时的选择;经济考虑;,40,经验治疗在患者分层基础上,根据流行病学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及敏感,41,目标(病原)治疗,根据细菌培养、药敏选择药物;理想之选:更为

21、安全、有效和经济;更少或更窄谱药物;更合理剂量和疗程;更安全、有效和经济;医院感染、重症社区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等)应力争病原治疗;一些培养结果的可靠性值得怀疑;,41目标(病原)治疗根据细菌培养、药敏选择药物;,42,疾病分层,根据相关权威指南,对患者分层(感染部位,医院或社区,年龄,危险因素,严重程度,用药史等);分层推断可能的病原体与耐药性;通过分层控制风险,决定医疗资源的动员程度:检查项目多寡;抗感染方案抗菌谱;治疗场所(门诊、住院与ICU);门、急诊可供决策时间短,可动用资源少,医生常为单兵作战,合理分层在尤其重要;,42疾病分层根据相关权威指南,对患者分层(感染部位,医院或社,不

22、同类别尿路感染,病原体不同;药物选择不同;给药途径不同;疗程不同;急性单纯性膀胱炎:3-5天,如为孕妇或病程长等情况7天;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7-14天;反复发作性、复杂性尿路感染,10-14天,继以预防性应用?,43,不同类别尿路感染病原体不同;43,社区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两者的病原构成迥异: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肺炎链球菌(30%50%);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少见;医院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体: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等糖不发酵G-菌;金葡菌(MRSA为主);两

23、者相同病原菌(如肺克、金葡)的耐药程度迥异;,44,社区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两者的病原构成迥异:44,45,社区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与病原体,45社区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与病原体,IDSA/ATS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分层,门诊患者:既往健康,且3个月内无使用抗菌药物史;存在基础疾病,或3个月内抗菌药物使用史;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链球菌高发地区;住院患者;ICU患者:一般情况;怀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怀疑CA-MRSA感染;,46,IDSA/ATS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分层门诊患者:4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我国CAP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

24、建议,47,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提要,经验治疗、病原治疗与患者分层门急诊的理想抗菌药物门急诊常见感染的诊治误区,48,提要经验治疗、病原治疗与患者分层48,门急诊的理想抗菌药物,有效:覆盖社区感染常见病原体;感染部位组织浓度高;安全(患者、医生均流动性大,很难有持续、详尽观察):不良反应少;适用人群广;抗菌药物选择压力小;经济:日治疗费用低;方便:给药途径方便;给药次数少;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可序贯治疗;,CID 2004;38:1651,49,门急诊的理想抗菌药物有效:CID 2004;38:1651,50,青霉素类,类别:天然(青霉素G),耐酶(苯唑

25、西林),广谱(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抗假单胞菌(哌拉西林);抗菌谱可覆盖多数社区感染病原体,但不包括不典型病原体;可以较大剂量获有效组织浓度;安全,但过敏反应易见;给药不便:青霉素皮试:无论静脉、口服;半衰期短,需多次给药;,50青霉素类类别:天然(青霉素G),耐酶(苯唑西林),广谱(,头孢菌素类,多个类别:第一、二、三、四代;抗菌谱可覆盖多数社区感染病原体,但不包括不典型病原体;可以较大剂量获有效组织浓度。口服头孢菌素尤其三代给药剂量常不足;不良反应少;多数半衰期短,需多次给药;头孢曲松半衰期长,在门急诊具有独特价值!,51,头孢菌素类多个类别:第一、二、三、四代;51,第三代头孢不同品种的

26、差异,52,第三代头孢不同品种的差异52,常用口服头孢菌素的药动学参数,法罗培南口服吸收也很少,用于呼吸道耐药菌感染等同安慰剂,53,常用口服头孢菌素的药动学参数药物剂量给药途径 口服吸收率,头霉素类,抗菌谱相当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厌氧菌;对ESBLs稳定,但治疗产ESBLs菌感染有效性未被证实;部分产品影响凝血功能,戒酒硫样反应;半衰期短,需多次给药;适用于腹腔、盆腔等需氧、厌氧菌混合感染;近年滥用多(社区肺炎、尿感等无需覆盖厌氧菌的感染);,54,头霉素类抗菌谱相当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厌氧菌;54,酶抑制剂复方,抗菌谱覆盖革兰阳性、阴性菌和厌氧菌,对不典型病原体无效;社区感染宜选阿莫西

27、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用于耐药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半衰期短,需多次给药;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需要青霉素皮试;我国有大量基础、临床研究不足的“新酶抑制剂复方”;,55,酶抑制剂复方抗菌谱覆盖革兰阳性、阴性菌和厌氧菌,对不典型病原,氟喹诺酮类,抗菌谱涵盖多数社区感染病原体,包括不典型病原体、生物恐怖病原体(炭疽、鼠疫等);生物利用度、组织浓度高;左氧、莫西沙星可一天一次给药、序贯给药;不良反应:CNS,心脏,肌腱,胃肠道;儿童、孕妇避免使用;非主流品种: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芦氟沙星,曲伐沙星,司氟沙星,加替沙星

28、,帕珠沙星,安妥沙星;,56,氟喹诺酮类抗菌谱涵盖多数社区感染病原体,包括不典型病原体、生,氟喹诺酮类不同品种的差异,*诺氟沙星仅推荐用于下尿路、肠道感染,57,氟喹诺酮类不同品种的差异*诺氟沙星仅推荐用于下尿路、肠道感染,新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对不典型病原体、流感嗜血杆菌有效,肺炎链球菌耐药率高;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联合是治疗CAP经典方案;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浓度高;阿奇霉素可一天一次给药、静脉-口服序贯给药;不良反应少;,58,新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58,提要,经验治疗、病原治疗与患者分层门急诊的理想抗菌药物门急诊常见感染的诊治误区,59,提要经验治

29、疗、病原治疗与患者分层59,错误观念和做法,不加区分的“重锤疗法”;认为经验治疗都应该从窄谱、廉价药物开始;经验治疗精髓是评估病情后恰当火力;认为经验治疗不能使用特殊级药物;抗菌药物分级旨在通过权限限制(谁有权处方)减少滥用;有别于临床“首选、备选”或“一、二、三线”概念(优先选择何种药物);,60,错误观念和做法不加区分的“重锤疗法”;60,61,社区呼吸道感染诊治常见问题,痰培养、血培养送检率低;肺炎链球菌等重要病原菌是久仰却难得一见;检出率低,报告上呼吸道寄殖菌多,并视为病原体(如表葡、粪肠、念珠菌等):送检前用药;标本不合格;微生物室问题(培养基、水平、质控);,61社区呼吸道感染诊治

30、常见问题痰培养、血培养送检率低;,62,社区呼吸道感染诊治常见问题,以咽拭子培养推断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根据临床症状、痰液性状、胸部影像学表现判断病原体;治疗社区RTI使用氨基糖苷类或克林霉素;治疗CAP忽视非典型病原体;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与青霉素配伍治疗CAP:基于对药物抗菌谱的错误认识;前两者已基本覆盖后者抗菌谱,并无必要加用青霉素;,62社区呼吸道感染诊治常见问题以咽拭子培养推断下呼吸道感染病,63,社区呼吸道感染诊治常见问题,各类-内酰胺药物均一天一次给药;二、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剂量偏小;左氧氟沙星一天多次给药;混淆重症感染与耐药菌感染(毒力耐药):过多使用碳青霉烯类;无依据使用抗MRS

31、A药物(社区呼吸道感染MRSA少见);治疗扁桃体炎疗程不足(应10d,保证清除溶血链球菌);,63社区呼吸道感染诊治常见问题各类-内酰胺药物均一天一次给,64,社区呼吸道感染诊治常见问题,呼吸道感染滥用利巴韦林;利巴韦林证实有效或可能有效:丙肝(口服)、出血热(静脉)、小儿呼吸合胞感染(雾化);利巴韦林治疗SARS(冠状病毒)被认为无效;普通感冒(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合胞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肠道病毒):对症处理;流感(流感病毒):早期使用扎那米韦、奥司他韦;,64社区呼吸道感染诊治常见问题呼吸道感染滥用利巴韦林;,65,尿路感染诊疗的常见问题,患者甚至医生有“抗菌药不宜多用

32、”的片面理解,造成剂量不足、疗程不够;医生对尿路感染分类概念模糊,造成治疗不正规;对下尿路感染动辄选择静脉给药,增加患者负担,浪费医疗资源;治疗药物局限于氟喹诺酮类(可选口服药物就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SMZco、呋喃妥因、多西环素、法罗培南等众多药物);阿奇霉素治疗尿感?把二重感染(如霉菌性阴道炎)误为细菌感染未愈,抱薪救火(注意尿标本合格);,65尿路感染诊疗的常见问题患者甚至医生有“抗菌药不宜多用”的,青霉素皮试,青霉素皮试应该以拟用品种做皮试液?我国规定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均需皮试;青霉素皮试主要预告过敏性休克:青霉素皮试液应为青霉噻唑-多赖氨酸 和青霉素G,分别预测大、小抗原决定簇引起的变态反应;以青霉素类其他品种进行皮试意义待明确,更不能替代青霉噻唑-多赖氨酸 和青霉素G;,66,66,青霉素皮试青霉素皮试应该以拟用品种做皮试液?6666,67,头孢菌素皮试,头孢菌素皮试缺乏统一的皮试方法、判断标准,亦无充分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预测作用;我国药典未规定应用头孢菌素需皮试;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交叉过敏发生率约3%,且与第二代及以上头孢菌素交叉过敏更少(侧链);青霉素皮试阳性或非严重过敏反应者,在确有指征可以应用头孢菌素;大幅缩窄患者治疗选择,造成虚假安全感,给临床添乱;,67,67头孢菌素皮试头孢菌素皮试缺乏统一的皮试方法、判断标准,亦,谢谢!,68,谢谢!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