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7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二古代思想领域的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5571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7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二古代思想领域的发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7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二古代思想领域的发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7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二古代思想领域的发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7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二古代思想领域的发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7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二古代思想领域的发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7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二古代思想领域的发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7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二古代思想领域的发展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二古代思想领域的发展,1,B,2,B,3,B,4,C,5,6,B,A,7,B,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8,B,9,C,10,D,11,12,B,B,13,B,14,15,1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吗()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B,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反映了事物相对面的互相转化,这是道家老子提出的思想。,2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属于他的思想是()A仁政 B无为 C兼爱 D法治,老子,

2、主张“无为而治”,B,3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孙武,B,主张无为而治,主张以德治国,主张以法治国,军事家,4面对核战争的威慑和地区冲突,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孔子()A“礼”的思想 B扩大教育对象的做法C“仁”的思想 D因材施教的方法,C,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5韩非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是()A取消文字 B以法治国C整顿吏治 D厚今薄古,B,6追求建立和谐

3、、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传统的主张是()A兼爱、非攻 B仁者爱人C祸福相依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7如图,郑板桥的这首诗反映了()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B,结合题中诗句分析,诗句反映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心,这反映了儒家的“民贵”思想,8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史实是()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B,92018临清期中战国时期,学术思

4、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下列各项不属于“百家争鸣”对我国思想文化影响的是()A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B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C为国家统一提供了条件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10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中国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C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战国时期,秦国国君采用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说,进行变法改革,秦统一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

5、集权国家。,D,11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12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评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大风气”指的是()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尊孔复古 D“打倒孔家店”,B,汉武帝接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13史书记载,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

6、他的墓地,特意下马。汉武帝如此尊重他,主要是因为董仲舒()A率领军队攻打匈奴 B推动实现大一统C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务 D主张削弱侯国势力,B,董仲舒曾经给汉武帝提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促进了思想上的大一统,,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材料二武帝即位时,历经文景之治,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地主阶级及其国家力量的强大,从政治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及君臣伦理观念,又恰恰与汉王朝当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思想终于取代了道家的

7、统治地位。,(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指的是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请说说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帝王对待儒家思想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其共同目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的“焚书坑儒”是打击压制儒家学说;材料二中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将儒家学说立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其共同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维护中央集权。,15阅读材料,探究问题。,【道法自然的思想观念】老子(即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在给老子作注时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法:效法,学习),(1)上述言论

8、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概括材料中的核心观点。,学派:道家学派,老子所著,是道家的经典。,核心观点:要效法自然(或向自然学习);要顺应自然(或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可照抄材料),【巧夺天工的古代工程】为灌溉农田,变水害为水利,李冰总结前人的治水经验,因势利导,就地取材,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今都江堰市,兴修了以防洪为主,兼具灌溉、运输功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整个系统自流灌溉,配套严密,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民。,(2)都江堰的修建体现了什么理念?再举一例中国古代兴利避害、惠及后世的建筑工程。,理念:顺应自然(地理),因势利导。建筑工程:郑国渠、灵渠。(答出其中之一即可),【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9、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印记却悄然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甚至记忆里,而那当中有我们民族的血脉,有我们每个人的根。在这些悄然消逝的文化印记里,有老方言、老职业、老服饰、老工艺、老建筑、老山水、老村镇、老地名、老游戏、老美食、老童谣、老剧种、老用品、老年画,(3)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印记悄然消逝的主要原因有哪两方面?,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文化保护意识不强(或保护措施不到位)。,【遗产保护的现实思考】面对日益消逝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印记,学校历史学习小组准备组织一次“我身边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印记”实践调查,并要求组员完成调查后,撰写调查报告,择优刊登在校报上。,(4)请你围绕法治、和谐这两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为自己的调查报告设计一个标题。(要求:先写出所选关键词,再围绕关键词设计标题;标题要切合所选关键词,主题鲜明,准确凝练),作答示例,以下二者选其一:围绕“法治”关键词:如“加强文化立法,保护历史遗产”;围绕“和谐”关键词:如“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统筹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