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介绍.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5882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8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工艺介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印刷工艺介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印刷工艺介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印刷工艺介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印刷工艺介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刷工艺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工艺介绍.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画册设计,宣传册设计印刷外观式样以及质量要求的提高,印刷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印后加工技术更是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各种印刷工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及多种技术结合使用的不断出现,使画册,宣传册印刷品经烫印后在光泽度、立体感、金属感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画册显得高档精美、富丽堂皇且富有个性,和视觉专业画册设计公司一贯强调巧妙应用各种工艺技术以提高画册的最终品质,现在就几种常见技术做详细介绍,供设计师、客户借鉴参考。常见的工艺有:烫金,烫银,UV,起鼓、压凹,啤,压纹,植绒,金聪,热压,裱,YO,冲形,金边,针孔,过胶,压塑,打孔,鸡眼等等,这里介绍几种最常用的attac

2、h416345/attach画册设计,宣传册设计印刷工艺介绍烫金、烫银1.烫金 烫金就是借助一定的压力和温度,运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烫印版在短时间内合压,将金属箔或彩色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要求转印到被烫材料表面的加工工艺。由于烫印是以金银色为主,所以又常称烫金。这种技术是增加标签、商标、烟包、酒包及各种高档包装盒视觉效果和档次的重要工艺。其从工艺上可分为先烫后印和先印后烫。先烫后印就是在空白的承印物上先烫印上电化铝箔层,再在铝箔层表面印刷图文,多用于需大面积烫印的包装印刷品。而先印后烫则是在已印好的印刷品上,在需要烫印的部位烫印上需要的图案,这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工艺。从烫印方

3、式上,其又可分为热烫印技术和冷烫印技术。热烫印技术就是上面提到的需要一定温度和压力才能完成电化铝箔转移的烫印工艺。冷烫印技术是通过将UV胶粘剂涂布在印刷品需要烫印的部位,将电化铝箔经一定的压力转移到包装印刷品表面的工艺。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2.立体烫金 立体烫金技术是烫金技术和凹凸压印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技术,是利用腐蚀或雕刻技术将烫金和压凹凸的图文制作成一个上下配合的阴模凹版和阳模凸版,实现烫金和凹凸压印技术一次完成的工艺过程。这种工艺同时完成烫金和压凹凸,减少了加工工序和套印不准产生的废品,提高了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由于立体烫金是烫金与凹凸压印技术的结合,形成的产品效果

4、是呈浮雕状的立体图案,不能在其上再进行印刷,因此必须采用先印后烫的工艺过程,同时由于它的高精度和高质量要求,不太适合采用冷烫印技术,而比较适合用热烫印技术。 立体烫金技术及特点 立体烫金技术较普通烫金有很大区别,除了能形成浮雕状的立体图案外,在制版、温度控制和压力控制上都有所不同。 1.制版 普通烫印版 高质量的烫印版是烫印质量的保证,普通烫印版的制作比较简单,主要采用照相腐蚀制版工艺和电子雕刻制版工艺。常用的版材是铜版或锌版。铜版由于质地细腻、表面光洁、传热性能好、耐磨耐压、不易变形,是目前主流的烫印版。采用优质的铜版可提高烫印图文的光泽和清晰度。而对一些烫印数量较少,质量要求不高的包装印刷

5、品烫印时也可采用锌版。 照相腐蚀制版是一种传统的制作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精度较低,主要适用于文字、粗线条和质量要求不高的图像。而电子雕刻制作的烫印版则能丰富细腻的表现图像层次,对精细线条和粗细不均匀的图文都能很好地再现,但是相对成本较高。立体烫印版 立体烫印版的制作原理与普通烫印版一样,但要比普通版复杂,因为其要形成立体浮雕图案,烫印版一般都是凹下的,而且具有深浅层次变化,深度也比普通烫印版深些,精度更高。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是紫铜版照相腐蚀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工艺简单,但是它只适用于平面烫金,由于立体感差、使用寿命短、耐印力只有10万印左右,因此常用在一些对浮雕效果要求不高的包装产

6、品上。 目前国外已经普遍采用雕刻黄铜版,用扫描仪先将要烫印的图案进行扫描,将数据储存进电脑,然后通过电脑及软件的控制进行立体雕刻,形成有丰富层次立体图案的阴模凹版。由于是用电脑来控制,可形成非常精细的图案,对细微部分的表现更为理想,耐印力可达100万印以上,因此非常适合用来制作要求质量高、印量大的立体烫金阴模凹版。当然由于需配备高档的电子雕刻机、扫描仪、电脑及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等等,其制作成本要比照相腐蚀法高。而正是因为其制作复杂,技术难度大,可以较好地防止一些不法厂商的假冒行为,有一定的防伪功能。因此对一些高质量又要求有防伪功能的长版活,如烟包、酒包、保健品包装及贺卡等,很适合采用立体烫金。

7、以前,这种烫印版都需要到国外加工,成本高,交货不及时,设计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目前,国内已有少量厂商能加工这种烫印版,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尤其是加工厂商与设计人员直接交流,能正确理解设计意图,从而获得满意效果。 底模凸版 立体烫金不同于普通烫金,普通烫金的底版是平的,不需要特别制作,而立体烫金的底版必须是与烫印版相对应的阳模凸版,即烫印版凹下的部位在底版上应是凸起的,而凸起的高度与烫印版凹下的深度是相对应的。制作底模凸版的方法与凹凸压印的阳模凸版制作方法是一样的,常用的材料有石膏和玻璃纤维。若采用石膏则须在机器上完成制作,因此工艺较复杂,更换底版麻烦,但成本较低,现在国内较为常用。若用玻璃纤维则

8、可以根据烫金版的模型预先制作,并配合加工的铜版制作定位孔,方便更换定位。 底模凸版是为配合烫印凹版来形成立体浮雕图案的,其必须与烫印版精确对应。但是立体烫金不同于凹凸压印,凹凸压印多数不需要加热,而立体烫金则必须高温加热。在烫印时,随着温度升高,烫印版会发生膨胀,而底模凸版的温度却基本保持不变,这就会造成烫印版与底模凸版的不配套,造成压碎底模或无法烫印的现象。因此在制作底模凸版时要充分考虑烫印版的膨胀率,以制作出精确的底模凸版。 2.立体烫金的工艺要求 电化铝箔 电化铝箔一般由45层不同材料组成,如:基膜层(涤纶薄膜)、剥离层、着色层(银色电化铝没有着色层)、镀铝层、胶粘层。 各层的主要作用是

9、: 基膜层主要起支承其它各层的作用。 剥离层的作用是使电化铝箔层与基层分离,其决定了电化铝层的转移性。 着色层主要作用是显示电化铝的色彩和保护底层。常见的色彩有:金、银、棕红、浅蓝、黑色、大红、绿色等,其中金色和银色是最常用的两种。 镀铝层的作用是呈现金属光泽。 胶粘层的作用是起粘接烫印材料的作用。 组成胶粘层的胶粘材料不同,其粘接性也不同。为适应不同烫印材料的不同表面性能,电化铝就会采用不同的粘接层,从而构成了不同型号的电化铝。 烫印速度和质量主要受剥离层和胶粘层的影响,如果这些涂层对热的敏感度不够,则烫印速度会相应降低。以前,由于受热量传递速度的限制,平压平烫印速度较低,都达不到5000张

10、/时,但目前一些世界领先的电化铝供应商使其生产的电化铝已足以满足业界对烫印速度的要求,瑞士博斯特烫金机已经实现了烫印速度7500张/时。由于立体烫金形成的是浮雕图案,温度、速度和压力的控制与普通烫金都有差别,因此对烫印箔的要求与普通烫金也是有所差异,在选用烫印箔时应选用立体烫金专用的烫印箔,而不能将普通烫印箔用作立体烫金,否则会产生烫印质量不好或其它意想不到的现象。 温度、压力、速度 温度、压力和速度是热烫印技术的三大要素,只有控制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控制好烫印质量,立体烫金也一样。由于立体烫金是一次完成烫金和凹凸压印,对温度的要求就更高,普通烫金温度只要7090,而立体烫金则在150左右才

11、能完成。若温度太低则可能出现电化铝胶粘层和剥离层不能充分熔化,烫印时电化铝箔不能完整转移,产生烫印不上或露底。而温度太高则会出现纸张变形过度,图文糊并,字迹不清,甚至出现电化铝变色的现象,同时还可能会由于温度过高而使烫印版膨胀过多,而不能精确与底模配合,产生烫印不良现象。因此温度的控制是三大要素之首。 烫印压力则是指烫印瞬间烫印版版面所受到的压力。在烫印过程中,熔化后的电化铝胶粘层是靠压力来完成电化铝转印的,因此压力的大小和均匀性就直接影响了烫印的质量。而立体烫金除了要求电化铝箔转移到印刷品表面外,还要用巨大的压力在烫印部位压出立体浮雕图案,因此压力要比普通烫金更大,这也就要求烫金箔的强度要更

12、好,以能经受强大压力的挤压。当然这并不是说压力越大越好,必须要合适,压力的过大过小都不能得到精美的图案。压力过大可能会压破烫金箔,甚至压坏底模和待烫印刷品;而压力过小,则可能会产生烫金箔转移不完全或烫印不上,使压凹凸的立体感浮雕达不到质量要求。因此压力控制同样很关键。 烫印速度实际上就是烫印物与电化铝的接触时间,也即电化铝的受热时间。烫印速度快,受热时间短,烫印温度下降快,造成温度过低,烫印牢度就会受影响;烫印速度慢,受热时间长,烫印温度下降慢,烫印牢度好,但若控制不好则会造成烫印温度过高的故障。因此合适的烫印速度也是获得高质量烫印效果的保证。 3.立体烫金的设备 立体烫金设备通常有平压平和圆

13、压圆两种,圆压平不适合用来立体烫金。 平压平立体烫印设备以瑞士博斯特设备为代表,其正向高速、高精度、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是立体烫金的主要机种。博斯特烫金机已达到7500张/时的烫金速度,精度可保持在0.1mm以内,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烫金机之一。 圆压圆烫金方法通常用于卷筒纸联线加工。由于圆压圆是线接触,可以完全避免在平压平烫金中可能存在的气泡现象,同时速度快,质量好。但是由于其烫金版和底模凸版都是圆的,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圆形烫金版的传热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此使用并不广泛,常在一些产量大、质量高的长版活,如烟包、酒包、保健品等上使用。烫金和凹凸压印技术都是传统的印后加工技术,是包装装潢中不可

14、或缺的工序,现在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用,不仅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商品包装的质量、装潢效果和防伪功能上有了更大的提高。因此这种技术现在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它将会逐渐取代原先须由烫金和凹凸压印两个工序来形成立体金色图案的过程。画册设计、宣传册设计attach416346/attach画册设计,宣传册设计印刷工艺介绍模切压痕模切压痕是印后加工中一道特殊的工序,主要是根据设计的要求来考虑是否应用。本文主要从模切压痕的定义、模切压痕的印版以及模切压痕的制作工艺几个方面,粗略的介绍了模切压痕的整体工艺流程。什么是模切压痕? 模切压痕工艺是根据设计的要求,使彩色印刷品的边

15、缘成为各种形状,或在印刷品上增加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及达到某种使用功能。以钢刀排成模(或用钢板雕刻成模),在模切机上把承印物冲切成一定形状的工艺称为模切工艺;利用钢线通过压印,在承印物上压出痕迹或留下利于弯折的槽痕的工艺称为压痕工艺。 什么是模切压痕的印版? 模切用的印版,实际上是带锋口的钢线,其高度约为23.8mm,把钢线在夹具上弯成各种所需要的形状,再组排成“印版”。经过压印,使承印物裁切成要求的形状。压痕用的印版也是钢线,高度比模切用的刀线略低(约低0.8mm),没有锋品,排组成“印版”后用其压印,使承印物表面出现痕迹。有物殊要求的无缝刀具,是用整块钢制成的,这种刀具的成本较高,但经久耐用

16、。 模切压痕印版的底版有哪几种? 制作模切压痕印版要先做好底版,然后将网线按要求的刀型弯制好,排放在底版内,底版有金属底版和木板底版两种。 金属底版。金属底版有铅空排版、浇铅版、钢型刻版、钢板刻版等多种。铅空排版是用大小不一的铅空组排成版面。浇铅板是用熔化的铅合金液铸成底版。这种方法是先将钢线弯曲成要求的形状,四周留出10mm的边沿,外围用木条固定。再将熔化的铅合金液浇注进去,冷却后即成为一块模切刀版。钢型刻版是先将钢带弯成与模切痕差不多的曲线闭框,接头焊接牢固,两面磨成30mm左右高度。然后准确地刨下所切图形的框线,按线将刀口锉出,最后进行热处理制成模切版。这种模切制作难度大,工艺较复杂。钢

17、板刻版一般选用略大于印件图文、厚度为25mm的钢板,把需要加工的一面精磨加工,然后涂布感光液,翻晒。将图文所需要的刀口线以外部位铣去,再将刀口雕刻出来,最后热处理。这种模切刀版虽然成本很高,但可以长期反复使用,一般适宜图形小且复杂的定型产品。目前较多地采用铅空排版。 木板底版。木板底版有胶合板、木板、锌木合钉板等几种。胶合板一般为913层,厚度为1820mm。它是把设计图案转移到胶合板上,在线条处钻洞锯缝,再把模切刀线和压痕线嵌进去制成模切压痕印版。这种方法模切的质量较高,且模切版重量轻,较空铅排刀制版间要短。木板底版即直接锯成型的硬木板作为底版。锌木合钉板是把模切图案在锌板上制成阴图,将锌板

18、钉到木板上,经修整后嵌上钢刀就可以装在模切机上使用。木板底版常用的是胶合板。 模切压痕版的制作工艺是什么? 模切压痕版的制作,俗称排刀。所谓排刀是指将钢刀、钢线、衬空材料按规定的要求,拼组成模切压痕版的工艺操作目前,国内排刀操作基本使用金属空铅和胶合板两类衬空材料。 胶合版作衬空材料制模板,首先要制做底板,其它各项操作基本相同。 底板的制做。是指按产品的设计要求,采用一定的方式,在底板上绘出或画出冲模轮廓,再经不同的工艺处理,按轮廓线锯出窄槽。底版的制做中,冲模轮廓图的绘制以及锯缝优劣是影响印版质量的关键。底版的制做,起初全部由人工完成,冲模的精确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技术水平,必须先用手在板上画

19、出冲模图形再用线锯人工沿图形线条锯缝;目前已出现了激光制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自动化作业直到最后一个工序,操作中只要把待模切产品的外形尺寸、纸张厚度等参数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便可控制底板制作系统,使底板按照冲模图形在激光束下自动地移动。钢刀(线)的铡切及成型加工。钢刀(线)的铡切及成型加工,是指按设计的规格与要求,将模切用钢刀、钢线铡切成最大的成型线段,然后将其加工成所要求的几何形状的过程。刀型成型时,钢刀、钢线的选择应十分注意,硬性钢刀机械强度高、弹性差,尽量用作直线排刀,不可弯曲过大;软性钢刀,弹性好,尽量用作弯曲度大的弧线排刀。钢刀、钢线选择时,还应考虑被模切产品材质的厚度以及压痕

20、线的宽度等因素。一般规律是:模切产品材质的厚度不同,其钢线的高度及厚度应有所区别,随纸张厚度的减少,钢线的高度增加,厚度降低。 排刀。根据产品设计规格和造型,划好规格样并与印刷图文核对无误后,便可开始排刀操作。根据使用的衬空材料不同,排刀操作略有区别,金属空铅排刀技术要求及工艺难度一般稍高于胶合板衬空材料排刀。使用金属空铅排刀时,是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用空铅直接将刀型固定在模压版的指定位置,完成排刀操作,很类似活字印刷中的排版操作。金属空铅排刀中,要求操作人员能够灵活自如的正确运用各种规格的衬空材料,排出的压印版不能在模切加工中松动或串线。尤其是在排制各类几何图形时,既要保证图形规范,又要保证

21、松紧适宜。一版多图时,相互之间要一致,不能因所加空铅倍率不同,而产生差别。另外,刀排成后印版对边各点的垂线要等距,以利于固刀时夹紧、固牢。使用胶合板衬空材料排刀操作中,钢刀、钢线嵌入底板锯缝后,应同底板平面垂上,间隙要适当,不应在嵌入或加工中出现变形或扭动等现象。如果版面是由多块底板组成,应先将单个底板排好成型后,再逐个排列定型,最后统一夹紧固定。排好后的印版,其纵向和横向线要互成90角,各边线要互相平行,这样整个版面才能平整。另外,钢刀、钢线接口要排放在合适的位置,接口间隙要适当,不能因压力作用而发生重叠或间隙过大等现象。 检查核对与固刀。固刀也有的称为打版或卡版,就是将排好的印版装卡在版框

22、中。排刀完成后,再做一次全面检查,核对无误后才能正式开始固刀。空铅作衬空材料的印版固刀,要在版框四周加放木条后,用固版锁直接固牢;用胶合板作衬空材料的模切版,应根据整个版面的具体情况,加放木条后,由固版锁夹紧固牢。画册设计、宣传册设计attach416347/attach画册设计,宣传册设计印刷工艺介绍UVUV就是使用UV油墨并在最后进行UV上光的印刷生产线,能够使印刷品获得极高的光泽度。UV上光方式有很多,其分类方法也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 按上光机与印刷机的关系分类可分为:脱机上光和联机上光两种方式。脱机上光采用专用的上光机对印刷品进行上光,即印刷、上光分别在各自的专用设备

23、上进行。这种上光方式比较灵活方便,上光设备投资小,较适合专业印后加工生产厂家使用。但这种上光方式增加了印刷与上光工序之间的运输转移工作,生产效率低。联机上光则直接将上光机组连接于印刷机组之后,即印刷、上光在同一机器上进行,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减少了印刷品的搬运,克服了由喷粉所引起的各类质量故障,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联机上光对上光技术、上光油、干燥装置以及上光设备的要求很高。2. 按上光方法分类可分为:辊涂上光和印刷上光两种。辊涂上光是最普通的上光方式,由涂布辊将上光油在印刷品表面进行全幅面均匀涂布。印刷上光通过上光版将上光油涂布在印刷品上,因此可进行局部上光。目前常采用的有凹版上光

24、、柔性版上光、胶印方式上光及丝网上光。3. 按上光产品类型分类可分为:全幅面上光、局部上光、消光上光以及艺术上光等。全幅面上光的主要作用是对印刷品进行保护,并提高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全幅面上光一般采用辊涂上光的方法进行。局部上光一般是在印刷品上对需强调的图文部分进行上光,利用上光部分的高光泽画面与没有上光部分的低光泽画面相对比,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局部上光采用印刷上光的方法进行,其中采用丝网印刷方式上光得到的膜层较厚,效果较其他方式明显,且成本较低,目前在国内使用得较多,但其生产效率一般较低。消光上光采用的是UV哑光油,与普通上光的效果正相反,它是降低印刷品表面的光泽度,从而产生一种特殊效果。由

25、于光泽度过高对人眼有一定程度的刺激,因此,消光上光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上光方式。画册设计宣传册设计attach416348/attach画册设计,宣传册设计印刷工艺介绍起鼓、压凹压凹起凸又称凹凸印,它是一种不用印墨,利用一种吻合的凹凸版,将印刷品压出浮雕状图文的加工方法,多用于壳面、封面、商标、纸盒、贺卡等印刷品的加工。 画册设计,宣传册设计attach416349/attach附件:013626875000050925.jpg(85K)-013751953125041013.jpg(87K)-014054812500058065.jpg(104K)-014128281250063350.jpg(128K)-014327234375069189.jpg(69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