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皮肤病诊治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6475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疱性皮肤病诊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大疱性皮肤病诊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大疱性皮肤病诊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大疱性皮肤病诊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大疱性皮肤病诊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疱性皮肤病诊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疱性皮肤病诊治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疱性皮肤病临床诊治,1,PPT课件,大疱性皮肤病临床诊治1PPT课件,A,B,C,D,2,PPT课件,ABCD2PPT课件,大疱性皮肤病(bullous dermatosis)是指一组发生在皮肤粘膜以大疱为基本损害的皮肤病。,3,PPT课件,大疱性皮肤病(bullous dermatosis)是指一,第一节 天 疱 疮,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组累及皮肤和粘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4,PPT课件,第一节 天 疱 疮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组累及皮,共同的特征有,(1)大疱壁很薄、松弛、容易破裂;(2)组织病理为棘层松解所致的表皮内水疱;(3)免疫病理显示角质形成细胞间I

2、gG、IgA、IgM或C3网状沉积。血清中存在针对桥粒成分的天疱疮抗体。,5,PPT课件,共同的特征有(1)大疱壁很薄、松弛、容易破裂;,大疱是怎样形成的,从二十世纪60年代现代免疫学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位医学生Jordon在微生物学家Bentner指导下,于1965年发表论文指出天疱疮患者的血清中存在有抗棘细胞间物质的自身抗体,即天疱疮抗体,6,PPT课件,大疱是怎样形成的从二十世纪60年代现代免疫学取得了重大进展,,1967年他又首先发现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血清中存在着抗基底膜带抗体,7,PPT课件,1967年他又首先发现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血清中存在着抗基底,研究结果表明:大疱性皮肤病患者

3、的血清中均存在有自身抗体,从而确定这一组疾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8,PPT课件,研究结果表明: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中均存在有自身抗体,从而,八十年代开始,大疱性皮肤病的研究从自身抗体转向自身抗原,从而进入了基因水平的研究,并发现天疱疮抗原为桥粒芯蛋白。寻常型天疱疮抗原主要是桥粒芯糖蛋白3(DG3),而落叶型天疱疮抗原为桥粒芯糖蛋白1(DG1)。,9,PPT课件,八十年代开始,大疱性皮肤病的研究从自身抗体转向自身抗原,从而,天疱疮抗体,角质形成细胞表面抗原,细胞释放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纤维蛋白酶系统活化,导致细胞间粘合物质降解,引起表皮棘层细胞松解,发病机理,细胞破坏形成大疱,补体,10,PP

4、T课件,天疱疮抗体角质形成细胞表面抗原细胞释放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纤维,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疱疹样天疱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仅介绍其中的五种类型,11,PPT课件,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疱疹样天疱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仅,(一)寻常型天疱疮,是最常见的一型,好发年龄:中年人,儿童罕见。好发部位:口腔、胸背部、头颈部,严重者可泛发全身。约60%的患者初发损害在口腔粘膜,表现为水疱和糜烂。46个月后才发生皮肤损害。,12,PPT课件,(一)寻常型天疱疮 是最常见的一型,12PPT,皮损特点:表现为外观正常皮肤上发生水疱或大疱,或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浆液性大疱,疱壁薄,尼氏征阳性。,13

5、,PPT课件,皮损特点:表现为外观正常皮肤上发生水疱或大疱,或在红斑的基,大疱松弛易破,形成糜烂面,渗液较多,部分可结痂,若继发感染则伴有难闻臭味,如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皮损不断扩展,大量体液丢失,发生低蛋白血症,并发感染、败血症而危及生命,14,PPT课件,大疱松弛易破,形成糜烂面,渗液较多,部分可结痂,若继发感染则,治疗,1、一般治疗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全身衰竭者应给予适量的血浆白蛋白、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15,PPT课件,治疗 1、一般治疗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注意纠正,2、糖皮质激素 美国皮肤组织病理学家Lever与1958年首先用于天疱疮的治

6、疗,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天疱疮抗体的产生。诊断一旦确立则应及早应用,开始的剂量要足够,以尽快控制病情。,16,PPT课件,2、糖皮质激素 美国皮肤组织病理学家Lever与1958年,用量:主要根据天疱疮类型、皮损的范围、粘膜有无损害、天疱疮抗体的滴度。一般来说,寻常型、增殖型用量要大,落叶型与红斑型的用量相对较小。以泼尼松来计算,17,PPT课件,用量:主要根据天疱疮类型、皮损的范围、粘膜有无损害、天疱疮抗,对皮损面积小于体表面积10%的轻症患者给予3040mg/d;对皮损面积占体表面积30%左右的患者给予6080mg/d;对皮损面积占体表面积50%以上的重症患者给予80100

7、mg/d。,18,PPT课件,对皮损面积小于体表面积10%的轻症患者给予3040mg/d,对泛发性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当每日口服大剂量激素(100200mg/d泼尼松)有困难时,可静脉滴注相应量氢化可的松或甲基泼尼松龙、地塞米松,19,PPT课件,对泛发性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当每日口服大剂量激素(10020,给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35日后,仍有新水疱出现,应立即增加剂量的1/31/2,直至无新的水疱出现,且原有皮疹开始消退,维持12周,然后逐渐减量,20,PPT课件,给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35日后,仍有新水疱出现,应立即,冲击治疗:少数患者血清中含有高滴度自身抗体,对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无反

8、应,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如用甲基泼尼松龙每日1g静滴,连用35日后,改服泼尼松40mg/d。,21,PPT课件,冲击治疗:少数患者血清中含有高滴度自身抗体,对糖皮质激素常规,3、免疫抑制剂 主要是作为糖皮质激素的联合用药,能提高疗效,减少大剂量激素的副作用。可选用雷公藤多甙,3060mg/d;硫唑嘌呤23mg/kg.d,口服,22,PPT课件,3、免疫抑制剂 主要是作为糖皮质激素的联合用药,能提高疗效,环磷酰胺12mg/kg.d,口服或24mg/kg静脉给药,隔日一次,总量均为6-8g为一疗程;环磷酰胺冲击治疗:812mg/kg.d连续2天,每周1次,总量不超过150mg/kg,23,P

9、PT课件,环磷酰胺12mg/kg.d,口服或24mg/kg静脉给药,甲氨碟呤1025mg,每周一次;环孢素58mg/kg.d,分2次口服,病情改善后改为23mg/kg.d,持续1-2年;应用免疫抑制药物,要密切注意其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等。,24,PPT课件,甲氨碟呤1025mg,每周一次;24,4、对大剂量激素治疗及与免疫抑制联合治疗不能控制的患者。血浆置换疗法:可以快速减少患者血清中抗体水平,每次33.5升,每周3次,连续2周。但停止治疗后有反跳现象。,25,PPT课件,4、对大剂量激素治疗及与免疫抑制联合治疗不能控制的患者。,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可以加速自身

10、抗体的分解代谢,安全性高。但有两个缺点:(1)价格昂贵,国外的治疗价格,每个疗程12000美元,每月重复一次;(2)反复应用会失去疗效。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天疱疮获得成功,26,PPT课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可以加速自身抗体的分解代谢,安全,5、抗感染治疗:天疱疮并发细菌、真菌感染相当常见,尤其是细菌感染,是天疱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密切注意,及时选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27,PPT课件,5、抗感染治疗:天疱疮并发细菌、真菌感染相当常见,尤其是细菌,6、局部治疗 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损害广泛者应给予暴露疗法。用1:8000高猛酸钾溶液清洗创面,合并感染者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软膏

11、。口腔粘膜糜烂者,可用10%的甘草水或多贝液漱口,外涂2.5%金霉素甘油或碘甘油。,28,PPT课件,6、局部治疗 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损害广泛者应给予暴露,预后:在20世纪50年代(无口服糖皮质激素),本病的2年、5年死亡率分别为50%、100%,衰弱、电解质及蛋白质丢失,脓毒血症是死亡的原因。目前,死亡率为5%-10%,免疫抑制治疗的并发症几乎是唯一的死亡原因。,29,PPT课件,预后:29PPT课件,第二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1953年美国著名的皮肤病理学家Lever教授首次提出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概念。

12、,30,PPT课件,第二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病因与发病机制,大疱性类天疱疮也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有抗基底膜带的自身抗体,免疫电镜显示这种抗体结合在基底膜带的透明板,31,PPT课件,病因与发病机制 大疱性类天疱疮也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在补体的参与下趋化白细胞并释放蛋白水解酶,导致表皮下水疱形成。,32,PPT课件,在补体的参与下趋化白细胞并释放蛋白水解酶,导致表皮下水疱形成,临床表现,好发年龄: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好发部位:躯干、四肢伸侧、腋窝和腹股沟,约10%35%的病例出现口腔粘膜损害。,33,PPT课件,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50

13、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皮损特点:在外观正常的皮肤上或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直径约12cm。尼氏征阴性。,34,PPT课件,皮损特点:在外观正常的皮肤上或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有的患者开始表现为风团样、湿疹皮炎样或水肿性红斑,35,PPT课件,有的患者开始表现为风团样、湿疹皮炎样或水肿性红斑35PPT课,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表皮下水疱是本病的特征,疱腔内有嗜酸性粒细胞。真皮乳头血管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36,PPT课件,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 表皮下水疱是本病的特征,疱腔内有嗜酸,免疫病理示基底膜带IgG和(或)C3沉积。皮肤间接免疫荧

14、光检查显示IgG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结合表皮侧。,37,PPT课件,免疫病理示基底膜带IgG和(或)C3沉积。皮肤间接免疫荧光,诊断,1、皮肤上出现壁厚,不易破的张力性大疱。2、组织病理为表皮下大疱。3、免疫病理示基底膜带IgG和(或)C3沉积。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检出结合表皮侧的IgG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38,PPT课件,诊断1、皮肤上出现壁厚,不易破的张力性大疱。,治疗,1、糖皮质激素 一般用中等量的泼尼松0.751.25mg/kg.d,即可有效。2、免疫抑制剂 单独应用有效,也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39,PPT课件,治疗 1、糖皮质激素 一般用中等量的泼尼松0.751,3、氨苯砜 0.1

15、0.15g/d口服,可单独应用或与激素联合应用。4、四环素 1.52.0g/d或米诺环素0.1g/d,40,PPT课件,3、氨苯砜 0.10.15g/d口服,可单独应用或与激素,5、支持疗法 对症状较重的病例应适当补充营养,必要时少量输血、血浆、白蛋白,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加强护理,防止感染,41,PPT课件,5、支持疗法 对症状较重的病例应适当补充营养,必要时少量输,6、外用药治疗 注意创面清洁,可用1:50001:8000的高猛酸钾溶液或清热解毒中药液外洗,每日或隔日一次,42,PPT课件,6、外用药治疗 注意创面清洁,可用1:50001:800,预后,如果不予治疗,病程将持续数月至数年,可出现自发性消退或加重。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75%病例获得长期临床缓解。死亡率相对较低,43,PPT课件,预后如果不予治疗,病程将持续数月至数年,可出现自发性消退或加,表皮内大疱病,表皮下大疱病,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疱疹样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本次课的重点: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大疱病,小结,44,PPT课件,表皮内大疱病表皮下大疱病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疱疹样天疱疮,谢谢!,45,PPT课件,谢谢!45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