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机工程标准范本.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6759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人机工程标准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汽车人机工程标准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汽车人机工程标准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汽车人机工程标准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汽车人机工程标准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人机工程标准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人机工程标准范本.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机舒适性要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乘坐舒适性:前排人员坐姿要求,后排人员坐姿要求;操作舒适性:驾驶员前部手控舒适区,前车门手控舒适区,后车门手控舒适区,座椅下部手控舒适区,机盖开度舒适性要求,后背门(后行李厢)开度舒适性要求;3.1 乘坐舒适性 3.1.1 前排人员坐姿要求前排人员包括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在布置上需要满足相应的布置要求,一般情况下,驾驶员与副驾驶员设计坐姿一致,驾驶员还需特别关注下肢的布置角度要求,下图

2、为驾驶员对人体主要关节角度的一般性要求 95%美国男性5%美国女性关节名称 舒适角度 最佳角度靠背角 20A130 25H: 胯点 95A2110 95G: 膝关节 95A3135 125CH:踝关节 85A4110 87E:肩部点 25A560C:肘关节 80A6165P:腕关节 170A7190M:指关节 T: A点 舒适驾驶姿态-H点根据舒适驾驶姿态进行确定,不同车型的空间、坐姿角度的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表名称腿部空间头部空间臀部角度膝关节紧凑型轿车105597090-95115-120小型轿车106597095125中型轿车107597595-100125-130大型轿车1085975

3、-980100130对于不同车型来说座椅靠背角度一般:25为最佳舒适状态,靠背角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相应的调整;踝关节角度一般:87为最佳舒适状态,关节角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方向盘与踏板之间的关系-方向盘和油门踏板位置根据95%美国男性四肢的舒适角度进行确定图方向盘中心与H点的间距-纵向长度:405-415mm-垂直高度:370-380mm方向盘下端与座椅垫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方向盘间隙-方向盘间隙:最小165mm座椅调节滑轨的行程包括最前位置和最后位置。-最前位置:5%的美国女性-最后位置:95%的美国男性*如果是大中型汽车,H点可以位于最后位置的前方表名称座椅调节范围(m

4、m)微型轿车轿车160-180小轿车180-200中型轿车200大型轿车200-座椅调节滑轨倾斜角:3-5头部间隙-顶盖装饰板与驾驶员视点之间的高度:200mm -230mm视觉-确定H点应在考虑前后视野的基础上寻求良好的视觉效果3-2)横向H点位置应考虑以下因素:-内部乘员宽度-车顶纵梁(横向头部间隙)-方向盘-踏板-等等内部乘员宽度-肩部空间和臀部空间-考虑到车门内饰和副仪表板的有效空间表名称坐垫和门内饰之间的间隙臀部空间坐垫宽度肩部空间紧凑型轿车8013105101310小型轿车801360520-5301335中型轿车9014505401445大型轿车9515005501490H点位置

5、表名称车中心至H点的间距(mm)紧凑型轿车315小轿车335中型轿车365大型轿车380横向头部间隙表名称横向头部空间(mm)紧凑型轿车315小轿车335中型轿车365大型轿车380方向盘和踏板踏板的分类:手动挡踏板和制动档踏板手动挡踏板的外形尺寸制动档踏板的外形尺寸油门踏板、制动踏板、离合踏板的相对位置的确定图*SgRP( 座椅参考点): H点踏 板 间 距(mm)踏板高度差(mm)分 类CB*1) A*2) A-BB-C油门-刹车 刹车-离合器设计指南70-8040-50最小16560-7070-8030-400-5注:*1) 右置: 最小155;*2) 右置: 同样概念 AHP (油门踪

6、点)说明:1.1 1- 2(正常:1.5 ) L ( 方向盘与H点在平面上的长度): 0-10mm注:*2 H点为座椅调节范围 尺寸代码(此尺寸仅供参考)设计要求260-320370-380405-415390-39523-254后H点如果是紧凑型和小型轿车,应考虑到乘客空间比后乘客厢更为重要。但是,大中型轿车则不同。一般来说,后乘客空间是根据车辆等级采用下列一些人体模型建立起来的。表名称百分位人体高度紧凑型轿车10%美国男性167mm小型轿车10/50%美国男性167/176mm中型轿车50/95美国男性176mm大型轿车95%美国男性185mm4-1)沿长度和高度方向的H点位置后H点取决于

7、前H点和后车轮中心正常情况下,地板护面到H点的高度为300mm表名称腿部空间头部空间紧凑型轿车750-800920-1000小型轿车850-900950中型轿车900-950960大型轿车950970检查头部向后摆动间隙4-2)沿宽度方向的H点位置H点的位置应根据95%的美国男性进行确定而不考虑车辆的尺寸-95%美国男性尺寸表名称沿宽度方向的H点位置坐着臀部宽度400mm肩宽490mm-后H点离车中心至少为250mm-后H点离轮罩内侧至少900mm以避免臀部与轮罩进行干涉-后H点应象前H点一样考虑头部间隙表名称肩部空间臀部空间紧凑型轿车13001300小型轿车13501350中型轿车14401

8、450大型轿车14901500表名称乘客肩部至车门内饰的间距汽车中心至H点紧凑型轿车110285小型轿车115315中型轿车125350大型轿车130375-由于造型原因,后排横向头部间隙在正常情况下至少要比前横向头部间隙大5mm3.1.2 后排人员的坐姿要求相对于前排乘客来说,后排乘客对腿部的要求没有前排的那么多,其它关节位置的角度要求可参考前排乘员来进行设计,但后排乘客需要考虑头部后仰空间的要求,要保证后排乘员头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碰到行李舱隔板装置,具体区域如下图所示:图安全带、高位制动灯、行李隔板及其它装饰板布置时要注意满足乘员头部空间的要求,不要超过上图所示的乘员头部轮廓线。3.2 空

9、间要求的具体定义3.2.1 头部空间的定义 头部空间是针对大众人群的,因此定义头部空间时需要考虑95%的人体的头部包络线图图如图所示1. W27头部间隙斜向空间;2. H35纵向空间;3. W35横向空间。设计时为保证人体舒适性需要满足前期策划时定义的工程目标值3.2.2 肩部空间、臀部空间前期策划时要考虑驾驶员、乘员的肩部空间、臀部空间,可以参考竞品车定义其工程目标值。图如图所示1. W3肩部空间;2. W5臀部空间设计时需要满足前期策划时的工程目标值3.2.3 后排乘员膝部空间 前排座椅调整到最后位置时,后排乘员的膝部最小间隙为51mm,如图所示:图3.2.3 脚部空间脚部空间主要是评价人

10、进出车辆方便性的一个指标图如图所示1. L18车门开启最大时,从门槛内饰上方的102mm处测得的座垫与内饰件最小距离2. 四门车前排L18最小值为440mm、后排最小值为300mm。3. 两门轿车前排L18最小值为440mm、后排最小值为200mm3.2.4 小腿与门槛外板的间隙人下车时小腿与门槛外板要留有一定的间隙,主要是考虑5%的女性在下车时小腿与门槛不相撞即可,如下图所示图3.2.5 方向盘与坐垫的间隙考虑人机舒适性,方向盘下端与坐垫要有足够的间隙图如图所示H74方向盘下端和坐垫的最小间隙推荐值为150mm。3.3 车门扶手舒适区域 前、后车门扶手的高度要定义在扶手舒适区域内图后视图 图

11、图1.定位扶手使驾驶员可以紧握方向盘并把胳肘放在扶手上歇息,为适应胳肘要求,可把扶手固定在H点与胳肘舒适区域前部的边缘之间。2外扶手高度应在内扶手高度的25mm之内。3.整个胳肘舒适区域的扶手宽度为:50-60mm4.为了方便前臂,整个前臂舒适区域具有30mm的最小扶手宽度。3.4 车内中间扶手箱舒适区域3.4.1 扶手箱的高度车内中间扶手箱的高度根据车门扶手的高度来确定,车内中间扶手的高度应在车门扶手高度的25mm之内满足人机舒适性的要求。图3.4.1 扶手箱的宽度适用两人的扶手宽度最少为:100mm;适用壹人的扶手宽度最少为:50mm。图图3.5 车门内拉手舒适区域(适合所有类型的车门内拉

12、手)车门内拉手在车门内扶手上面,其高度根据车门内扶手的高度而定。图1. 车门内拉手的最小抓握长度120mm要在B区域内,如果拉手的长度超过120mm可以在C区域内;2. 抓握区域最小半径5mm;3. 建议抓握直径最小25mm,最大50mm。车门内拉手的类型:a. 杯型拉手;b. 全握式拉手;c. 带型拉手;d. 棒式拉手3.5.1 杯型拉手图杯型拉手的尺寸要求为:1. 抓握打开宽度:最小30mm;2. 拉手深度:最小36mm;3. 上部最近接触点的间隙最小30mm。3.5.2 全握式拉手图全握式拉手的尺寸要求为:抓握打开宽度:最小35mm3.5.3 带式拉手图带式拉手的尺寸要求为:1. 最小手

13、指间隙:40mm;2. 上部(斜向间隙)30mm外侧(横向间隙)。3.5.4 棒式拉手 图 图棒式拉手的尺寸要求为:1. 手进入/外侧间隙:最小20mm ;2. 手进入/上部间隙:最小40mm;3. 手进入/下部间隙,棒顶端至罩盖下端:最小30mm。3.4 进车车辆方便性的要求车辆进出高度主要进出车辆方便性的测量方法。前期定义时要全面考虑人机舒适性的要求,定义足够的出入空间进入高度-前(H11):从前H点X平面至H点位置上方装饰车身开启处的垂直尺寸。进入高度-后(H12):从后H点至H点前方330mm的一个截面上部装饰车身开启处的垂直尺寸。出口高度-后(H69):从后H点至上部装饰车身开启处的

14、垂直尺寸。它位于装饰车身开启处与后H点上方483mm一个水平面相交处前方254mm这个位置。图如图中所示车辆进出高度的参考值为1. H11进入高度-前:770-800mm;2. H12进入高度-后:760-810mm;3. H69出口高度-后:710-780mm。设计时要满足前期定义的工程目标值1.2 操作舒适性 1.2.1 驾驶员手控操纵区域 为方便驾驶员在正常驾驶位置时的操纵,仪表台及其周边的按钮装置要布置在驾驶员受控区域内。图1. 曲面A三指手控区域(旋转类按钮例如:空调旋钮、收音机旋钮等要布置在此区域内);2. 曲面A沿X方向前移50mm手指手控区域(触摸类按钮例如电动后视镜开关、除霜

15、加热开关、A/C开关等要布置在此区域内);3. 曲面A沿X方向后移50mm全握手控区域(抓握类机构例如换挡机构、驻车制动机构等要布置在此区域内)。1.2.2 前车门合理手控区域 前车门上面的控制开关、车门开启手柄等控制器要布置在相应的控制曲线之内。上部手控界限以水切为界。图1. 红色线框“无倾斜”控制要求曲线;2. 曲线A沿X方向前移100mm(H点上方128mm)需用手全握进行操纵的控制曲线,例如车门开启手柄;3. 曲线A沿X方向前移100mm(H点下方100mm)无需用手全握进行操纵的控制曲线。1.2.3 前车门下部合理控制区域 随座椅前后移动的控制器要布置在相应的操纵区域内,方便操纵。图

16、图中所示4条曲线随座椅前后移动的控制器的控制曲线。1. 曲线A身体无倾斜时手指操纵的控制范围;2. 曲线B身体无倾斜时指尖操纵的控制范围;3. 曲线C身体倾斜时手指操纵的控制范围;4. 曲线D身体倾斜时指尖操纵的控制范围。*注:安装座椅边侧控制器至少要在正常坐垫以下75mm以确保进出汽车的使用者在坐垫下压时不会接触控制器。1.2.4 后车门合理控制区域后车门内饰上的控制器要布置在相应的操纵区域内 图图中所示的曲线不随座椅前后移动的控制器边界线1. 图中所示红色线框用手全握操纵的控制器边界曲线,例如手动玻璃升降器等;2. 红色线框的I、D两点向下延伸至G点无需用手全握操纵的控制器边界线,例如电动

17、玻璃升降器开关等。1.2.5 后车门下部合理控制区域 座椅上的控制器要布置在相应的操纵区域内图图中所示4条曲线不随座椅前后移动的控制器的控制曲线。1. 曲线A身体无倾斜时手指操纵的控制范围;2. 曲线B身体无倾斜时指尖操纵的控制范围;3. 曲线C身体倾斜时手指操纵的控制范围;4. 曲线D身体倾斜时指尖操纵的控制范围。*注:安装座椅边侧控制器至少要在正常坐垫以下75mm以确保进出汽车的使用者在坐垫下压时不会接触控制器。1.2.6 变速器换挡杆的设计1. 沿X-轴线方向变速器换档杆的设计指南-处于最前位置时与面板或碰撞衬垫的最小间距:120mm-处于最后位置时与H点的最小间距:275mm2垂直位置

18、-变速杆上端的垂直位置:最多在H点之上280mm列间最好在H点之上200mm3手间距-包括超程在内的变速杆所有位置均应保持下距:手间距代号名称在上端或前部无换档按钮/换档按钮换档按钮在侧面A平面图最小135mm最小182mmB乘客侧最小50mm最小50mmC前方最小50mm最小50mmD上端最小55mm最小55mmE俯视图最小110mm最小110mmF驾驶员侧最小35mm最小35mm5变速器换档球头的首选位置注:有关P点上方坐标-包括超程在内的变速器换档球头位置均应处在上图三维梯形之内。手柄-变速器换档杆球头横向宽度:最小50mm,方便驾驶员操纵7按钮尺寸和力量-对于带释放按钮的变速器换档杆,

19、按钮力量取决于按钮的尺寸和位置按钮位置操作方式按钮直径按钮力量边侧拇指最小19mm23N上端拇指最小19mm23N前端一个手指最小19mm11N前端两个手指最小19mm23N驻车制动手柄1确定所建议的副仪表板或地板安装驻车制动手柄的合理手控活动范围。1-1) 在采用座椅布置设计位置(H点)和靠背角度的人体模特时,将人体模特向前移动至H点的最前位置。从人体模特后背线和H点上方200mm一个点的交汇处,向前165mm进行测量以便确定“制动状态”或使用条件下的后部界限。1-2) 确定SAE J287-驾驶手控活动曲线以便对驾驶员的座椅位置进行布置。采用最接近从手刹中心线至方向盘中心线横向(Y-Y轴)

20、测量的间距数值的手控曲线。在H点上方大约200mm高度,从手控活动曲线水平向后175mm进行测量。这就确定了手刹在“没有倾斜”情况下向前的手控活动范围。1-1) 将驻车制动手柄确定在前后界线之间的区域之内。请注意在图中从驻车制动手柄末端50mm测量,有一个手柄参考点。这个手柄参考点在非制动或分离时应位于“无倾斜”向前手控活动界线的后部而在制动或连接时应位于使用状态下后手控活动界线的前方。1-4) 建议制动时H 点上方的最大高度:280mm2建议作用或拉起手柄的最大力量取决于和H点有关的手柄高度。和H点有关的手柄高度(处于起点)最大力量+156mm53N0: H点76N-121mm100N-19

21、8mm109N-226mm105N3.手柄的建议尺寸和力量3-1) 建议拇指释放按纽的最大力量:6.7N3-2) 建议按纽最小直径尺寸:19mm3-3) 建议指关节最小间隙:41mm3-4) 建议手指最小间隙:34mm3-5) 建议手柄下方最小垂直间隙:36mm3-6) 建议前部最小间隙:30mm3-7) 建议直径或抓握宽度:19-50mm3-8) 建议最小抓握长度:110mm遮阳板1 范围1-2) 每辆汽车应为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装配遮阳板。1-3) 所有车内遮阳板应足够长且形状要实用。如果提供规定的最小视觉角度而无需对后视镜重新进行调整,则允许车内后视镜出现部分遮挡。2 位置2-1) 遮阳板处

22、于使用位置的下部边缘与通过参考点投射的水平线之间的视觉角度切勿超过5。参考视点位于H点垂直上方635mm的位置。图2-2) 至少应将25mm遮阳板的摆动边缘定位在SAE J287处于关闭和完全打开两个位置所定义的前方活动区域(带倾斜度)之内。3操作3-1) 遮阳板处于关闭位置后部边缘周围的手指间隙:从遮阳板处于关闭位置垂直中心线测量的最小半径为15mm。该间隙的横向宽度至少应为80mm。图3-2) 建议克服关闭位置初始止动的力量:最好10 N, 最大15N3-3) 建议克服初始止动后垂直摆动的力量:最好6 N, 最大10N3-4) 建议从中心固定器打开遮阳板的力量:最大20N3-5) 建议侧摆

23、动力:最好6 N, 最大15N车顶辅助把手1 定位1-1) 前座椅辅助把手抓握长度最小120mm应位于从前座椅H点后10mm延伸至A柱的区域之内。1-2) 后座椅辅助把手抓握长度最小120mm应位于从后座椅H点前140mm延伸至B柱的区域之内。1-3) 车顶辅助把手应靠近外侧。图2 操作2-1) 建议辅助把手与安装表面之间的最小间隙:30mm2-2) 建议有效抓握的最小长度:120mm2-3) 建议自动跳起铰链式把手的手指最小进入间隙:15mm2-4) 进出车辆时把手不应影响头部间隙或与头部干涉。天窗板把手布置要求天窗板把手应位于驾驶员内侧肩部上方的车辆中心线上。当天窗处于关闭位置时并且如果可

24、能处于打开位置,要将把手定位在SAE J287的手控范围或头顶合理的手控区域之内。建议把手有效抓握深度:最小10mm 建议把手有效抓握宽度:最小20mm建议把手有效抓握长度:最小80mm建议遮阳板操作力:10N-20N2电动太阳天窗控制将控制器安装在车辆中心线的顶衬内饰上所有前排乘员可以看到标志和控制器将控制器安装在头顶合理的手控区域之内避免由于其它控制器或外表的影响而使控制范围出现干涉现象。在正常情况下,有太阳天窗的头部空间比没有太阳天窗的头部空间要小35mm头顶合理手控区域1.2.6 发动机罩开启角度舒适性的要求下列曲线图为5%女性手控范围和95%男性头部活动线路。图发动机罩完全开启之后,

25、发动机罩最底端要求在设计区域内,此区域可以保证5%的女性伸手可以方便关闭发动机罩同时也可以保证95%的男性在弯腰时,头部不会碰到发动机罩,符合人机舒适性的要求。1. 发动机罩二次打开2-1)拉手应装在发动机的中心线。2-2)拉手抓握区域的后部边缘离发动机罩的前部边缘应小于90mm。2-3)拉手最小有效尺寸:20mm高X20mm宽。2-4)发动机罩需要“自动跳起”的幅度取决于拉手的向后位置发动机罩边缘至拉手后部边缘的尺寸(A)2526-6566-9090发动机罩释放机构的“自动跳起”高度(B)253545602-5)对于距离发动机罩边缘65mm的拉手,上述区域的最小宽度应为50mm。2-6)对于

26、距离发动机罩边缘65mm的拉手,上述区域的最小宽度应为110mm。2-7)拉手拉力应小于17N2-8)拉手垂直向下转动的间隙:25mm 3发动机罩支臂3-1)建议支臂在关闭情况下其下面的最小间隙:15mm3-2)建议支臂关闭情况下在任何方向的间隙:最小长度60mm为最小30mm3-3)建议从固定器移开支臂的力量:22N4发动机罩操作4-1)建议打开力量:最好70N, 最大90N4-2)建议关闭力量:最好70N, 最大90N4-3)建议锁栓力量:最大300N4-4)打开和关闭最好一个手操作4-5)发动机罩关闭时,锁栓应一次搞定。1.2.7 行李舱门(后背门)开启角度舒适性的要求 后备箱的设计应在

27、5%女性手控范围以下并且在高度方面确保满足95%男性头部活动线路的要求,见下图。图行李舱盖(后背门)完全开启之后,行李舱盖板最底端要求在设计区域内,此区域可以保证5%的女性伸手可以方便关闭行李舱盖(后背门)同时也可以保证95%的男性在弯腰时,头部不会碰到发动机罩,符合人机舒适性的要求。*注:如果打开的行李舱盖(后背门)不在5%女性的手控范围之内,可以提供一个带子或把手来帮助行李舱盖(后背门)关闭。行李舱设计容积要求2-1)后备箱有效开启长度:至少450mm2-2)下部开启宽度在下接合处应多于1000mm。2-3)后备箱容积因地区不同而不同。车门开启范围的定义1车门活动曲线设计是根据上部人体躯干约束的活动范围(约束系统锁闭)和上部人体躯干约束打开(约束系统打开)的活动范围来帮助确定车内门拉位置和车门打开止动位置。2水平向外,慢慢向前的开启范围适用于H点上方165-210mm平面高度的活动范围。 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