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运行规程(辅机系统部分)XXXX5.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6824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16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运行规程(辅机系统部分)XXXX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运行规程(辅机系统部分)XXXX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运行规程(辅机系统部分)XXXX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运行规程(辅机系统部分)XXXX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运行规程(辅机系统部分)XXXX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运行规程(辅机系统部分)XXXX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运行规程(辅机系统部分)XXXX5.docx(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Q/BFD 107018-2012 替代 Q/BFD 102018-2009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运行规程(辅机系统部分)2012-11-29发布2012-11-29实施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 发 布Q/BFD 107018-2012目 次前 言i1范围12辅助系统设备的运行通则12.1辅机设备启动前的检查12.2辅机启动检查12.3辅机设备启动后的检查12.4辅机设备的正常运行12.5辅机设备的停运12.6辅机设备的定期切换和试验12.7辅机设备的紧急停用条件13补给水系统13.1启动前的准备13.2补给水泵的启动13.3补给水泵的停用13.4补给水泵的维护14循环水系统14.1启

2、动前的准备14.2循泵电机冷却水泵的运行14.3循环水泵的启动14.4循泵运行中的检查14.5循环水泵的停用14.6运行中循环水泵的切换14.7循泵紧急停用条件14.8紧急停泵操作14.9故障停泵条件14.10故障停泵操作14.11循泵隔离检修14.12胶球清洗系统的运行和操作14.13胶球清洗系统的停用保养14.14凝汽器水侧半边停运14.15凝汽器水侧半边停运后的恢复14.16循环水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5空压机系统15.1LS20-125HH性能参数表15.2空压机的运行操作15.3冷冻干燥机操作规程16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16.1闭式循环冷却水泵的运行16.2一组闭式循环冷却水换

3、热器的投用16.3一组闭式循环冷却水换热器的停用16.4运行中闭式循环冷却水换热器的切换16.5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7开式循环水系统17.1开式循环冷却水电动滤网的投用17.2开式循环冷却水电动滤网的停用17.3运行中开式循环冷却水电动滤网的切换17.4运行中开式循环冷却水电动滤网的自动排污17.5开式循环冷却水泵的启动17.6开式循环冷却水泵的停用17.7开式循环冷却水泵的切换17.8开式循环冷却水泵旁路电动阀的作用17.9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8凝结水系统18.1凝结水系统的运行18.2凝结水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9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凝

4、汽器及后缸喷水系统19.1真空泵的运行19.2凝汽器抽真空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9.3后缸喷水系统的启动19.4凝汽器及后缸喷水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10润滑、顶轴油系统110.1润滑、顶轴油系统的启动110.2保护装置与自动设备的常规试验110.3系统运行维护110.4润滑顶轴油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11液压油系统111.1启动前的准备111.2泵的初次(或检修后的)启动111.3泵启动前的试验111.4正常启动111.5备用液压油泵的在线自启动试验111.6停用111.7每周一次维护111.8液压油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12轴封系统112.1启动前的准备11

5、2.2启动前的检查112.3启动112.4停用112.5轴封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13辅助蒸汽系统113.1启动前的准备113.2启动113.3辅助蒸汽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14汽轮机蒸汽旁路系统114.1启动前的检查114.2启动114.3汽轮机蒸汽旁路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15盘车系统115.1启动前的准备115.2启动前的检查115.3启动115.4点动控制盘车装置115.5停用盘车115.6应急操作115.7盘车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16发电机铁芯监视系统116.1启动前的准备116.2启动116.3正常运行116.4系统维护116.5发电机气体监控系统

6、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17发电机H2/CO2系统117.1有关氢气使用的注意事项117.2安全处置氢气的通则117.3假设未知污染物为空气117.4安全处置氢气的规章117.5维修氢气设备117.6发电机H2/CO2 系统的启动117.7正常运行中的注意事项117.8正常停机117.9紧急吹扫117.10发电机H2/CO2 系统的维护117.11发电机H2/CO2 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18发电机密封油系统118.1正常启动118.2正常运行118.3正常停机118.4应急运行118.5发电机密封油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19燃机进气系统119.1正常启动120天然气前置模块

7、处理系统120.1正常启动120.2性能加热器顺序控制 (DCS)120.3性能加热器自动疏水保护(DCS)120.4性能加热器自动脱扣保护条件(DCS)120.5系统运行维护120.6天然气前置处理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21燃料气控制系统121.1启动前的准备121.2启动121.3燃料气控制系统进口滤网的切换121.4燃料气控制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22燃料气清吹系统122.1启动前的准备122.2启动122.3停机122.4燃料气清吹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23冷却和密封空气系统123.1启动前的准备123.2启动前检查123.3启动123.4正常运行123.5停机

8、124燃机加热和通风系统124.1启动前的准备124.2启动124.3正常运行124.4正常停机124.5紧急操作124.6防护和自动设备的例行试验125二氧化碳灭火保护系统125.1启动前的准备125.2启动前检查125.3启动125.4正常运行125.5事故操作125.6保护和自动化设备的例行试验125.7二氧化碳保护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26发电机供氢系统126.1启动前的准备126.2启动127天然气调压站系统127.1投运前的检查127.2天然气调压站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128联锁保护项目128.1相关说明128.2联锁保护及顺控项目128.3DCS光字牌报警含义说明

9、1v前 言本标准是在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的9FA燃机、D10汽机的运行操作手册及图纸、杭州锅炉厂的余热锅炉运行操作手册及图纸、浙江省电力设计院的设计方案和图纸以及各设备厂商提供的运行维护手册的基础上制订的。本标准分第一册(燃机汽机部分)和第二册(辅机系统部分),第二册作为第一册的补充。本标准由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本标准由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本标准起草部门: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 凡、陈福湘、吴革新、赵丽娟、孙亮、赵勇。本标准主要修订人:陈良辰审 核:金建荣。审 定:黄剑雄。批 准:杨 帆。Q/BFD 102018-200

10、9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辅机运行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本公司#1、#2、#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辅机设备的运行操作规定、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1、#2、#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辅机设备的运行操作、定期试验、运行维护及事故分析与处理。2 辅助系统设备的运行通则2.1 辅机设备启动前的检查2.1.1 检修后的辅机设备必须经过联锁试验,合格后再经过试运转,经试运转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行。辅机启动前需经过全面的检查,确认启动条件具备后方可启动。备用辅机应处于随时可启动状态。2.1.2 就地检查检修工作结束,设备周围的杂物应清理干净;设备外观完整,各门、孔关闭严密,地脚螺丝、联

11、结螺丝紧固,与系统连接完好,转动部分的防护罩完好,工作票终结。2.1.3 检查辅机设备和系统仪表齐全,并恢复到运行状态。2.1.4 检查辅机设备的仪用压缩空气系统应恢复运行状态。2.1.5 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并向有关油、水系统和泵体充油、充水或放尽存水。2.1.6 所有可以进行手动盘动的辅机,应盘动转子确认转子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2.1.7 检查有关设备(泵)密封部位有适量的密封水流量,送上有关设备的冷却水。2.1.8 电动机接线和接地线良好,且按规定测量绝缘合格,电动机如经检修,应单独试转正常后方可与辅机连接。2.1.9 各辅助系统有关阀门的控制回路,自动装置,热工联锁保护以及机械装置、

12、气动装置,应按各自的规定事先校验合格。2.1.10 配有强制循环润滑油系统以及液压控制油系统的辅助设备,在冬季时机组停运时间较长时,油系统应提前两小时启动。2.1.11 待辅机设备启动前检查工作完成,启动条件具备,送上所有的动力及控制电源。2.1.12 各辅机的启动必须同有关人员联系。2.2 辅机启动检查2.2.1 各辅机设备的启动应按其操作步骤顺序进行。2.2.2 辅机启动后应监视电流和启动时间,若启动时间超过规定,电流还没有回到正常值,应立即停止运行。2.2.3 大、小修后的辅机设备投运前应进行试转,试转时必须有检修负责人在场,确认转向正确,细听内部没异声,所有设备无异常现象,否则不许再启

13、动或投入运行。2.2.4 对于就地带有选择开关的设备,启停时应确认选择开关的位置,如在就地操作时,应将选择开关置于“LOCAL”位置;若在CRT或程序操作时,选择开关应置于“REMOTE”或“AUTO”位置。机组运行时,应将各辅机的选择开关置于“REMOTE”或“AUTO”位置,就地控制开关置于自动位置。2.3 辅机设备启动后的检查2.3.1 各转动设备的轴承的温度要符合规定。2.3.2 辅机设备的各部振动符合规定。2.3.3 电动机的温升、电流指示符合规定。2.3.4 各油箱的油位正常,无漏油现象。2.3.5 有关设备的密封部位应密封良好。2.3.6 辅机设备和电动机无异常声音及摩擦。2.3

14、.7 各调节装置的机械连接应完好,无脱落。2.3.8 有关输送介质的设备入口、出口压力、流量均正常。2.3.9 确认各联锁和自动调节装置均应投入并情况良好。2.3.10 辅机设备所属系统无漏水、漏汽、漏油现象。2.3.11 辅机设备启动后发生跳闸,必须查明原因并消除故障后方可再次启动。2.3.12 辅机设备的连续启动次数应参照电气运行规程有关章节执行。2.4 辅机设备的正常运行2.4.1 辅机设备正常运行时,应按照有关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发现缺陷应及时填缺陷单并汇报。2.4.2 辅机设备正常运行要求2.4.2.1 电动机及辅助机械部分转动应平稳,声音正常,振动不超限。2.4.2.2 各轴承润滑良

15、好,温度正常,轴承冷却水正常。2.4.2.3 电动机以及线圈温度正常。2.5 辅机设备的停运2.5.1 辅机设备的停用操作应遵照辅机设备停用的操作步骤进行。2.5.2 有关辅机设备在停用前应认真考虑联锁关系以及有关保护装置,防止有关装置不必要的启动、跳闸或联锁动作等情况出现。2.5.3 冬季有关停运的辅机设备应做好必要防冻措施。2.5.4 辅机设备需进行检修时,应根据检修范围的要求进行设备隔离、切断设备电源、放尽管道或容器内的剩水、剩汽。2.6 辅机设备的定期切换和试验辅助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切换和试验。2.7 辅机设备的紧急停用条件2.7.1 紧急停泵条件2.7.1.1 泵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

16、或清楚听出金属噪音。2.7.1.2 任何轴承、轴封冒烟或油温急剧升高,并超极限值。2.7.1.3 泵外壳破裂(停泵后立即关闭进出水阀和空气阀)。2.7.1.4 轴窜动剧烈并有撞击声。2.7.1.5 电动机开关冒烟或起火。2.7.1.6 电动机过负荷,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电动机温度急剧升高。2.7.1.7 发生需立即停止电动机的人身事故。2.7.2 处理2.7.2.1 在联锁投入的情况下,应立即手掀故障泵事故按钮,停故障泵。2.7.2.2 检查备用泵启动,检查出口压力等均正常。2.7.2.3 在联锁未投的情况下,应立即启动备用泵,停故障泵。2.7.2.4 若发现故障泵倒转,应立即关闭出水阀。2.7

17、.2.5 完成换泵的其它操作。2.7.3 厂用电动机故障2.7.3.1 厂用电动机在启动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并通知电气检查2.7.3.1.1 定子和转子间有火花或冒烟。2.7.3.1.2 电动机不转,只发出响声或达不到正常转速。2.7.3.1.3 启动后,启动电流迟迟不返回(应同时检查机械部分有无卡涩)。2.7.3.1.4 电动机在运行中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停用: 2.7.3.1.5 电动机声音异常,电流超过10%的额定电流,电动机温度急剧升高,电机冒烟冒火花,有烧焦气味。2.7.3.1.6 发生人身事故。2.7.3.1.7 机械部分损坏,转、静子相碰。2.7.3.1.8 电动机

18、振动超限。电动机振动超限额定转速r/min300015001000750振动限值(双幅值)mm0.050.090.10.122.7.3.1.9 轴承温度超限。滑动轴承:达70 滚动轴承:达80。2.7.3.1.10 电动机有火烧,水淹等威胁其安全运行时。2.7.3.1.11 直流电动机整流子发出严重火花,损坏。2.7.3.2 电动机故障时,一般应先启动备用设备,只有在故障严重时,可先停用后启动备用设备。2.7.3.3 鼠笼式电动机允许启动次数的规定:2.7.3.3.1 高压电动机可在冷态下连续启动二次(间隔5分钟),热态下启动一次。2.7.3.3.2 低压电动机可在冷态下连续启动三次(间隔5分

19、钟),热态下连续启动二次(间隔5分钟)。2.7.3.3.3 在事故或无备泵的情况下,如无明显短路、危及人身安全及设备损坏时,连续启动可增加一次。否则启动间隔不少于30分钟。2.7.3.4 电动机停不掉的处理2.7.3.4.1 揿操作面板上的停止按钮后,电机仍转动,“启动”灯仍亮,可揿就地事故按钮。2.7.3.4.2 检查操作面板上的关脉冲信号是否发出,联系热工、电气人员到场处理。2.7.3.4.3 若“启动”灯虽熄,但电机转速仍不下降,应通知电气处理。3 补给水系统3.1 启动前的准备3.1.1 确认补给水泵进口前池水位正常;3.1.2 检查清污机及减速箱润滑油满足要求,冲洗蝶阀电源正常并投自

20、动;3.1.3 投入各测量、指示仪表、液位差开关;3.1.4 清污机电机绝缘合格,电源送上。3.2 补给水泵的启动3.2.1 补给水泵投用前的准备3.2.1.1 检查补给水泵进口前池水位正常;3.2.1.2 检查补给水泵电机绝缘合格后,送上电源;3.2.1.3 开启补给水泵进口闸板;3.2.1.4 开启补给水泵进口蝶阀;3.2.1.5 关闭补给水泵出口电动蝶阀;3.2.1.6 开启补给水泵出口母管#1、2联络阀3.2.2 启动补给水泵3.2.2.1 启动补给水泵待电机电流恢复到空载电流后,开启其出口电动蝶阀。3.2.2.2 根据补给水泵出口母管压力及流量调整投用泵的数量。3.3 补给水泵的停用

21、3.3.1 关闭待停用泵的出口电动蝶阀3.3.2 停泵;3.3.3 若需要检修该补水泵,关闭该泵进口蝶阀及闸板。3.4 补给水泵的维护3.4.1 在泵启动及运转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出口压力,电机电流等仪表读数。3.4.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3.4.3 填料温度正常,漏水应该少量均匀,每分钟约60滴。3.4.4 轴承油位应保持在悬架的油镜中心位置,不能高或过低,过低时应及时补充润滑油。3.4.5 如密封环与叶轮配合部位的间隙磨损过大应该更换新的密封环。4 循环水系统4.1 启动前的准备4.1.1 确认循环水泵进口前池水位正常;4.1.2 检查清污机及减速箱润滑

22、油满足要求,冲洗蝶阀电源正常并投自动;4.1.3 投入各测量、指示仪表、液位差开关;4.1.4 清污机电机绝缘合格,电源送上。4.2 循泵电机冷却水泵的运行4.2.1 启动前的检查4.2.1.1 按阀门卡检查确认阀门的位置;4.2.1.2 检查工业水池水位正常,否则应补水至正常;4.2.1.3 检查循泵电机冷却水泵绝缘合格,送上电源,电源开关置“远控”;4.2.2 循泵电机冷却水泵的启动4.2.2.1 启动一台(或二台)循泵电机冷却水泵,检查出口压力正常,泵体振动正常,无异常声音,盘根不发烫;4.2.2.2 将其余循泵电机冷却水泵投入自动(备用);4.2.2.3 检查A、B循泵电机的冷却水温度

23、不超过30(最高不超过33),压力不大于0.3MPa(最低不小于0.2 MPa)、流量正常;4.2.3 循泵电机冷却水泵的停用4.2.3.1 待循泵停运半小时后方可停用其电机冷却水系统;4.2.3.2 将备用循泵电机冷却水泵自动改手动,停用运行的循泵电机冷却水泵;4.2.3.3 若有检修需要,根据检修工作票的要求做好安全隔离措施。4.3 循环水泵的启动4.3.1 启动前的检查4.3.1.1 确认循环水进口钢闸门开启,循泵进口前池水位正常;4.3.1.2 循泵及相关设备电机绝缘合格,电源送上;4.3.1.3 清污机可正常投运;4.3.1.4 循泵电机冷却水压力、流量正常;4.3.1.5 按阀门卡

24、检查确认阀门的位置;4.3.1.6 检查冷却塔水位正常:1.8米以上;4.3.1.7 检查循泵出口液控蝶阀控制柜电源正常,液控蝶阀控制箱的油位在中油位,蓄能器压力大于12MPa;4.3.2 空管启动(两台循泵全停状态)方法一:在系统未充水的情况下,将循泵投手动,解除其出口蝶阀自动(投手动)。先开启出口蝶阀到15开度,再手动启动循泵。待系统充满水后,将出口蝶阀开至全开位置。方法二:空管启动程序(先将循泵投入自动)。手动开启其出口蝶阀,阀开至15自动保持,循环水泵自动启动,之后待凝汽器循环水侧放气阀出口不再有空气,手动全开出口蝶阀。4.3.3 满管启动(一台循泵运行状态)满管启动程序(先将循泵投入

25、自动):手动开启出口蝶阀,到15后循环水泵自动启动,之后蝶阀连续开启到全开位置。机组正常运行中增开备用循环水泵时,为避免出现因备用循泵出口蝶阀动作异常引起循环水母管压力异常,建议选择满管状态,将备用泵出口蝶阀投自动,手动启动备用循泵,观察其出口蝶阀应自动开启。4.3.4 按辅机运行通则进行循泵启动后的检查。4.4 循泵运行中的检查除辅机运行通则中的要求之外,还应检查循泵出口液控蝶阀控制箱的油位和蓄能器的压力。4.5 循环水泵的停用若机组已停机,低压缸排汽温度低于40且机组盘车3小时以上时,可投用辅助循环水泵,停运循环水系统。4.5.1 双泵运行时停用一台停用程序(先将循泵投入自动):手动关待停

26、用泵出口蝶阀,阀关至15泵自动停,之后出口蝶阀继续全关。4.5.2 单泵运行时停用(注意:先解除备用循泵的联锁)停用程序(先将运行循泵投入自动):手动关运行泵出口蝶阀,阀关至15泵自动停,之后出口蝶阀继续全关。4.6 运行中循环水泵的切换4.6.1 解除备用循泵联锁;4.6.2 检查运行和备用循泵出口液控蝶阀蓄能器压力正常;4.6.3 检查备用循泵电机冷却水压力、流量正常;4.6.4 按满管顺控启动程序启动备用循泵;注意:备用泵启动过程中会出现母管压力下降的情况,为避免临机的备用循环水泵自启动,应事先通知临机撤出循泵联锁4.6.5 检查刚启动循泵的电流、出口压力正常并稳定后;4.6.6 按双泵

27、运行停用一台循泵的顺控停用程序停用原运行循泵;4.6.7 检查循环水母管压力应正常,凝汽器真空正常。4.6.8 检查原运行泵可正常备用,投入其联锁。4.7 循泵紧急停用条件4.7.1 泵或电机发生强烈振动;4.7.2 泵或电机轴承冒烟或温升超过极限;4.7.3 电机冒烟着火;4.7.4 泵内有明显摩擦声或异常冲击声; 4.8 紧急停泵操作4.8.1 揿故障泵事故按钮或打开操作面板停故障泵,检查关闭其出口阀。4.8.2 检查备用泵启动,备泵出口阀应开启,否则立即手动开启,检查母管压力应正常。4.8.3 完成换、停泵的其它操作。4.9 故障停泵条件4.9.1 轴承温度异常升高,无法迅速恢复。4.9

28、.2 电流超过额定值而无法降低。4.9.3 出口蝶阀油系统故障,影响设备安全又无法短时间恢复。4.9.4 出口蝶阀关闭,无法迅速开启。4.10 故障停泵操作4.10.1 立即启动备泵,检查其出口阀自动开启,运行正常。4.10.2 迅速按循泵切换操作,停故障泵。4.10.3 将故障泵操作至所需状态。4.11 循泵隔离检修4.11.1 检查循泵出口液控蝶阀关闭。4.11.2 拉掉循泵及出口阀电源。4.11.3 为防止循泵出水蝶阀误动作,还应将该阀的交、直流电源拉掉,或将蓄能罐内油压泄至零。4.11.4 必要时关闭循泵进口钢闸门。4.12 循环水分水器的注水投用4.12.1 确认分水器放水阀关闭。4

29、.12.2 确认分水器压力表隔离阀开启。4.12.3 确认分水器自动透气隔离阀开启。4.12.4 确认分水器至补水管隔离阀关闭。4.12.5 确认分水器1、2、3联通管电动蝶阀关闭后,根据实际运行方式选择开启分水器1、2、3联通管手动隔离阀。4.12.6 以对运行机组影响最小为原则,根据实际运行方式选择缓慢微开某一机组联通管电动蝶阀向分水器注水至全满,待分水器就地压力接近供水机组循环水母管压力后关闭微开电动蝶阀。检查确认分水器无泄漏。4.13 循环水分水器的联络投用4.13.1 确认分水器已注水投用。4.13.2 检查确认分水器1、2、3联通管电动蝶阀关闭。4.13.3 检查确认待联络机组的分

30、水器联通管手动隔离阀全开。4.13.4 确认分水器至补水管隔离阀关闭。4.13.5 检查确认待联络机组的循环水系统已正常投用。4.13.6 缓慢全开受水侧机组的联通管电动蝶阀,观察分水器压力的变化情况。4.13.7 缓慢开启供水侧机组的联通管电动蝶阀5,观察分水器压力变化情况及供水侧循环水压力的变化情况。4.13.8 以保证相关机组安全运行为前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供水侧机组的联通管电动蝶阀开度,观察供水侧和受水侧机组循环水压力的变化。4.13.9 在分水器联络投用的情况下启动联络机组的循环水泵,需关注对相关联络机组的循环水压力的影响。4.13.10 在分水器联络投用的情况下停用相关机组的循环水

31、泵,应以确保机组安全运行为前提。运行工况允许时,建议先将分水器联络隔离,再停用相关机组的循环水泵。 4.14 循环水分水器的联络隔离4.14.1 缓慢关闭一侧联络机组的联通管电动蝶阀,观察相关联络机组的循环水压力变化。4.14.2 缓慢关闭另一侧联络机组的联通管电动隔离阀,观察相关联络机组的循环水压力和分水器的就地压力变化。正常情况下保持各机组联通管手动隔离阀全开,保持各机组联通管电动蝶阀全关。4.15 胶球清洗系统的运行和操作4.15.1 胶球规格开始使用的胶球湿态直径比冷却钢管的内径大1.0-2.0mm(因钢管内径为24mm,因此选用25mm的胶球),使用中球径磨损到等于或小于冷却钢管内径

32、时应及时更换;采用金刚砂球清除冷却钢管内的硬垢时,其湿态球径应比冷却钢管内径小1.0-2.0mm,待硬垢基本除净后应即使用普通胶球,球径及硬度还与循环水量有关。4.15.2 正常投球量投入运行的胶球数量为凝汽器单侧单流程冷却管根数的7%-13%,胶球循环一次不超过30秒。按凝汽器单侧单流程2881根算,投用数量约为300颗。4.15.3 清洗周期和清洗时间胶球清洗系统每天运行(清洗)一次,每次30-60分钟。4.15.4 运行准备投用前开启胶球泵进口阀、胶球装置出口阀,系统中其余阀门均关闭。作准备时,操作程序如下:顺序名称操作备注1胶球水中浸泡24小时规格: 数量:2装球室盖开装入胶球关3胶球

33、清洗控制柜合上电源系统具备运行条件4.15.5 运行操作4.15.5.1 手控操作顺序名称操作备注1胶球清洗控制柜合上电源,按复位所有位置恢复到原始状态,控制选择手动。2收球网开(往收球位置转动)处于收球位置3装球室出口阀开4装球室放气阀开待装球室中充满水、放气管中排出水后关关装球室中充满水后5胶球泵出口阀开6胶球泵启动待水流稳定后7装球室切换阀开球进入循环水中进行清洗30分钟关装球室开始收球30分钟8胶球泵出口阀关9胶球泵停止待胶球泵岀口阀全关后再停泵10装球室出口阀关11装球室放气阀开待装球室岀口阀关到位后再开启放气阀12装球室放水阀开13收球网开(保持收球位置)根据实际收球情况决定是否旋

34、转至反冲位置(收球情况好,应切换至反冲位置;收球情况不好,应保持收球位置),运行结束。4.15.5.2 自动控制按照手控操作编制的程序,把控制选择打到自动,按启动按钮系统运行自行启停或按定时钮进行24小时循环程序控制。准备延时1min切换阀开电源开运行选择延时30min启动切换阀关延时30min收球网收球装球室出口阀开停胶球泵装球室进口阀关放气阀开放水阀开延时2min延时1min放气阀关装球室出口阀关装球室进口阀开胶球泵开延时5min放水阀关24小时循环开始收球网保持收球胶球清洗系统运行流程图4.15.6 检查、补充、更换胶球(系统停运后)顺序名称操作备注1装球室出口阀关截断装球室水源2装球室

35、放气阀开3装球室放水阀开装球室中水放完后关4装球室盖开取出胶球检查、准备补充或更换关5装球室出口阀开待装球室中充水量达一半左右时关6装球室盖开:装入胶球,挤出球中空气使胶球悬浮于水中任意位置或沉入水底关7装球室出口阀开8装球室放气阀开放气管中排出水后关关系统具备运行条件4.16 胶球清洗系统的停用保养胶球清洗系统较长时间停用时,应每三天活动一次各操作轴,若停用期处于冬季,应将胶球管路、球阀、泵及装球室中存水放净。4.17 凝汽器水侧半边停运4.17.1 凝汽器若需要堵漏或半边清洗,可停运半边水侧维持机组运行。4.17.2 适当降低机组负荷(60%额定负荷以下),若两台循泵同时运行,应先停运一台

36、循泵。4.17.3 关闭停用侧凝汽器空气阀。4.17.4 关闭停用侧循环水进、出水电动阀,根据凝汽器真空情况适当调整负荷。4.17.5 凝汽器真空稳定后,开启停用侧凝汽器进水室及背部水室放水阀,注意阀门坑水位,及时启动排水泵。4.17.6 待水室存水放尽后,做好相关安全措施。4.18 凝汽器水侧半边停运后的恢复4.18.1 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终结。4.18.2 关闭停用侧凝汽器进水室及背部水室放水阀。4.18.3 稍开停用侧凝汽器循环水进水电动阀,待放气结束后,开启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电动阀,全开进水电动阀。4.18.4 检查循环水系统运行正常,开启停用侧凝汽器空气阀。4.18.5 逐步恢复增加

37、负荷,若循环冷却水量不够,增开一台循环水泵。4.19 循环水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循环水系统监控参数及定值限额一览表标号名称位置定值限额单位最大正常最小0LIT7701#01冷却塔水位就地/DCSmm2150200018000LIT7702#02冷却塔水位就地/DCSmm215020001800LIT7701A清污机进口水位就地/DCSmm8000LIT7702B清污机进口水位就地/DCSmm8000LIT7703A清污机出口水位就地/DCSmm8000LIT7704B清污机出口水位就地/DCSmm8000PI/PT7701A循环水泵出口压力就地/DCSMPa0.150.12PI/PT7

38、702B循环水泵出口压力就地/DCSMPa0.150.12FT7701循环水泵出口母管流量DCSt/h12852PI/PT7703循环水泵出口母管压力就地/DCSMPa0.150.12TE7701-1A循泵电机上轴承推力瓦温度1DCS75TE7701-2A循泵电机上轴承推力瓦温度2DCS75TE7701-3A循泵电机导轴承瓦温度3DCS75TE7701-4A循泵电机导轴承瓦温度4DCS75TE7701-5A循泵电机下导轴承瓦温度5DCS75TE7702-1A循泵电动机线圈温度1DCS130TE7702-2A循泵电动机线圈温度2DCS130TE7702-3A循泵电动机线圈温度3DCS130TE7

39、702-4A循泵电动机线圈温度4DCS130TE7702-5A循泵电动机线圈温度5DCS130TE7702-6A循泵电动机线圈温度6DCS130TE7703-1B循泵电机上轴承推力瓦温度1DCS75TE7703-2B循泵电机上轴承推力瓦温度2DCS75TE7703-3B循泵电机导轴承瓦温度3DCS75TE7703-4B循泵电机导轴承瓦温度4DCS75TE7703-5B循泵电机下导轴承瓦温度5DCS75TE7704-1B循泵电动机线圈温度1DCS130TE7704-2B循泵电动机线圈温度2DCS130TE7704-3B循泵电动机线圈温度3DCS130TE7704-4B循泵电动机线圈温度4DCS1

40、30TE7704-5B循泵电动机线圈温度5DCS130TE7704-6B循泵电动机线圈温度6DCS130PI/PT7704A循泵电机冷却水压力就地/DCSMPa0.30.2PI/PT7705B循泵电机冷却水压力就地/DCSMPa0.30.20PI7701A#01循泵电机冷却水泵出口压力就地MPa0.30.20PI7701B#02循泵电机冷却水泵出口压力就地MPa0.30.20PI7701C#03循泵电机冷却水泵出口压力就地MPa0.30.20PI7701D#04循泵电机冷却水泵出口压力就地MPa0.30.20PT7701循泵电机冷却水#1母管压力DCSMPa0.30.20PT7702循泵电机冷

41、却水#2母管压力DCSMPa0.30.20PI7702循泵电机冷却水#1母管压力就地MPa0.30.20PI7703循泵电机冷却水#2母管压力就地MPa0.30.20TI/TE7701循泵电机冷却水#1母管温度就地/DCS330TI/TE7702循泵电机冷却水#2母管温度就地/DCS330FT7701循泵电机冷却水#1母管流量DCSt/h190FT7702循泵电机冷却水#1母管流量DCSt/h19PI/PT7706辅助循泵出口压力就地/DCSMPa0.250.15PI/PT6301凝汽器A循环水进口压力就地/DCSMPa0.350.12TI/TE1421凝汽器A循环水进水室温度就地/DCS38PI/PT6302凝汽器B循环水进口压力就地/DCSMPa0.35012TI/TE1422凝汽器B循环水进水室温度就地/DCS38PI/PT6303凝汽器A循环水出口压力就地/DCSMPa0.30.09TI/TE1423凝汽器A循环水出水室温度就地/DCS45PI/PT6304凝汽器B循环水出口压力就地/DCSMPa0.30.09TI/TE1424凝汽器B循环水出水室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