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宗五龙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6929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师宗五龙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师宗五龙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师宗五龙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师宗五龙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师宗五龙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师宗五龙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师宗五龙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师宗县五龙乡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摘要:加速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政府支持保护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的战略性政策措施。山区立体综合开发是实现山区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战略。同时,山区又是我国国家生态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山区农业开发是一个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战略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不能以过分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要把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与促进山区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下面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五龙山区。 一、五龙山区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生态经济

2、学理论认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实质是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进行转化、加工为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产品,这些产品通过人类生产与生活消耗之后,最终以废弃物形式返回到自然生态系统中。人类经济活动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一段过程,它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又反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一切经济活动乃至人类的活动都是依赖自然生态运行的基础进行的,经济发展过程一刻也离不开生态系统这个基础。 境环资源废弃物五龙人人类活动影响环境反馈作用图1生态系统的作用可归结为提供资源与净化环境(污染)两大功能。没有生态系统这两大功能,经济社会发展无从谈起。生态与经济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

3、响。经济取之于自然而求得了发展,经济发展反之可以调控和协调自然力。如果人们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污染环境,这表面经济获得了发展,实际造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甚至毁灭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给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搞好五龙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的几点认识 1、搞好山区综合开发重要性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政府支持保护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的战略性政策措施。根据国家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分为三类:一类是土地治理项目,包括中低产田改造、宜农荒土开垦、生态工程建设等;第二类是多种经济项目,包括种、养、加项目等;第三类是

4、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包括生物、信息、材料等高新适用与先进技术。五龙山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自然、经济、地域单元,山区的发展具有特定规律性。自然资源特点-自然资源丰富复杂多样;生态环境相对独立完整;地形地貌特殊;气候垂直差异变化大等。社会经济资源特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居民分散、经济落后、不便管理;农业生产稳定性差;林、果、姜、薯、畜、旅是主导产业。山区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改土、治水、植树、修路、办电”。具体包括: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前提,严格实行退耕还林(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优质林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积极调整和优化山区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增加山区群众的经济收入

5、;(3)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积极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又能大量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加速山区产业化进程。2、五龙山区综合开发是实现山区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龙,地处南盘江亚热带河谷地带,属师宗县境内一个壮族乡镇,距县城58公里,那里南丹云海,白雾翻腾,烟波袅袅;凤凰谷内,溶洞壁立,地河淙淙;道路两旁,叶片硕大的芭蕉林,迎风点头,摇曳多姿;山上山下,桔园缀红,蔗田成片。这里温暖湿润,四季如夏,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特征,继而造就了秀美的山水和丰茂的植被,众多可看的

6、景点,品质高卓,独步滇东,令你饱览南国胜景。在那绵延逶迤的南丹山下,在那弯弯流淌的五龙河畔,到处回响着壮族同胞的青竹铜鼓,到处都有能歌善舞的壮家儿女在歌唱。她们喜欢把自己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用山歌唱出来。壮族还有一种独特的乐器叫“把乌”,被称为“能说话的乐器”,1988年曾奉调参加首届云南民族艺术节演出。他们的“碗舞”独树一帜,多次获奖。五龙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和旅游资源,同时又是纯天然食品、有机食品、生态产品、珍稀动植物、珍贵中草药材、天然矿泉水等的主要产地,山区正在成为我县生态建设、森林旅游、生态产品等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山区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关系师宗农村

7、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实现山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山区丰富资源,使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促进山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五龙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山区土地面积大、贫困农民多,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等都面临很多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交通、教育、科技等设施十分薄弱,山区经济相对落后。 要把五龙山区综合开发与促进山区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山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过分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山区开发是一个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战略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山区森林生态系统自成体系,森林生态功能性很强;林业是山区的主导产业,又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作为森林生态经济系统中主体的森林,是自然环境及人类生存环

8、境的绿色屏障,在自然环境保护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山区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稳定性的一面,也有其脆弱性的一面。 3、要正确处理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当前五龙山区农业开发普遍存在问题有:一是,当地人民文化素质水平低,认识不够。把山区治理与开发割裂开来,只注重开发,不注重保护,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生态效益,只注重短期利益,不注意长远利益;二是,政策仍不到位。缺少吸引资金、科技上山的优惠政策;三是,科技注入不够。山区综合开发的科技含量以及科技投入明显偏低或没有,缺乏专门人才,“科技兴山”项目模式很难得到有效推广应用。 山区综合开发是:遵守山区发展基本规律,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山区综合开发

9、,追求区域社会发展全过程的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以优化保护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开发与治理相结合,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做到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得开发,防止造成生态破坏为代价,去追求经济的发展。 山区开发原则是:坚持系统统一性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发挥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统一和综合功能。促进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如图2:生态社会经济图2坚持系统集合性原则:以科技为先导,综合利用多学科成果的集成技术。搞好指导设计规划和山区开发;坚持系统相关性原则:协调山区农、林、牧、副、渔的发展关系。促进从单一产品结构向综合产品开发转化。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10、,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坚持系统层次性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允许地区层次、产业层次差别的存在;坚持系统有序、可控性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发与治理相结合。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得开发。 三、积极促进五龙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 1、加强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规划 加强山区开发的总体规划是山区开发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是决定山区建设成败和速度快慢的核心所在。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负责综合规划、协调和管理工作。包括山区开发的方针、政策、规划、计划、设施、结构、体制等,解决山区开发中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脱节

11、的问题。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其次,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以“改土、治水、植树、修路、通电”为目标,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第三,要调整山区经济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在农业中的比例,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例;第四,要重视加强生物资源、环境资源的法律保护。 2、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调生态与经济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是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与人们消费方式的有效方法,可以促进实现人与自然的持续协调发展;制度创新可以调整社会再生产的分配过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再分配向有效资源利用的部门或产品的生产方向转

12、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制度创新可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还可以加强对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产权界定。 技术创新可以改善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可以提高单位资源的生产效益,力求创造每一份效益消耗尽可能少的资源,从而提高自然界的供给能力。技术创新还是促进自然更新与净化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经济手段也是协调生态与经济矛盾的重要举措。第一,经济政策和法律保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经济问题,五龙人由于经济太落后,而导致以破坏植被为求得生存的目的。第二,利用经济措施来加强生态建设,从财政、信贷、税收、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倾

13、斜和扶持。第三,通过经济政策,制定建设农业生态系统的补偿机制,实现公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要依靠科技,努力提高五龙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依靠科技要坚持以小流域开发和治理为单元,综合应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农艺措施,实行综合治理;要坚持集中连片建设,治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要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手段,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促进山区经济繁荣,提高山区人民生活水平。为此,必须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到农业综合开发项且区内,有计划地开展联合攻关,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技术推广;要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新机制”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组织引导农业

14、科技企业进入园区,建立示范基地;要积极推广良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立体种植等新技术,积极推广各种立体种养模式;如基塘生产和山区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山区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4、要积极推进山区经济协作 要从经济整体发展战略出发,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支持山区、发展山区。要把研究和制订山区协作的发展规划,纳入县经济发展规划。要制定促进山区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的优惠政策,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健全山区协作的宏观调控体系,使山区协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加强组织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总之,利用五龙有利的自然环境发展山区立体农业模式,让五龙农业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资料收集:1、高中课本知识2、查阅山区立体农业资料3、查阅五龙相关资料4、中国生态环境书籍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