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6965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江采芙蓉ppt课件.ppt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新课导入,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背景: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文选。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之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流。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相思离别之情,突出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

2、不平以致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4,1,2,3,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矢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诗意讲解,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香草。采摘荷花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长道。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渺渺。感

3、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整体感知:1、诗歌结构及情感分析:情 节 艺术手法 12句:涉江郊游采摘芙蓉以乐衬哀(芙蓉、兰泽、芳草)34句:人在远方心愿难遂自问自答(设问)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动作细节(还顾)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联想想象(黯然消魂),2.找诗眼,抓主旨;,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诗眼”概括主旨。,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本诗的“诗眼”是“忧伤”,离居终老之苦,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天各一方忧伤难遣,“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除此之外,你还能体会到什么?,表达主人

4、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主旨归纳:1、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2、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女子采摘芙蓉想送给在外的丈夫,采摘花草想赠给远方的亲人,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花草无从寄出的痛苦与惆怅之情。,合作探究,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

5、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情感?,明确:抒发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来寄托自己的感情。,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高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同时也是“以乐景衬哀情”。,4、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5、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

6、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他,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他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6、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

7、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总结拓展,1、游子思乡怀人。,2、女子思夫怀远。,问题探究,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因此思念的应该是双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诗中有游子思乡思亲之缠绵,也有闺女思念情人之真挚。,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该诗处处都是未知,究竟故乡何在?诗人身处何处?恋人何如?是否重聚?皆未点出。但当诗人把这一切都淡

8、化后,诗中的情感就很自然地被突显出来,引人想象。,诗歌的艺术特点,这就是诗意所在:含蓄不尽、余味悠长,7、归结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艺术特色,含蓄不尽、余味悠长,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她与众多女子的嬉笑不同,她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画面一,身在“远道”的游子。四处张望着,看着回家的路无边无际,忧愁不已。,画面二(想象 虚写),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女子所想,虚写,(从对方写起),“对写法”(落笔对方)的“悬想”方“对写法”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己。虚写(虚实结合),这种从对方写起的虚写的方式,简单说就是自

9、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思念自己。,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荷的意象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以荷花喻美好纯洁的女子。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看出: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达一种纯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意境高洁、清幽;,诗歌的艺术特点,艺术手法:1、意境高洁、清幽2、含蓄不尽、余味悠长,艺术手法:1.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2.虚实结合 3.对写,艺术手法:1、以乐衬哀2、设问 3、细节描写4、联想想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描摹诗歌的画面,涉江采芙蓉 纵使江

10、水溅湿了衣衫,我依然要采得江中那最美丽的莲。这淡雅的莲花,挺拔的枝叶,像极了你我远方的爱人,记得我们曾许下的诺言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你的思恋,一天又一天,莲花开落,等在季节里的容颜日渐凋零,却依然不见你那熟悉的面庞。为何我回望故乡的双眸这样氤氲?归家的路途遥遥无尽,时光在这条路上设下了重重陷阱,我日思夜想的人儿啊!怎样才能飞到你的身旁?曾经沧海,蜡炬成灰。此生,无法执子之手,就这样孤独终老吧。,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泰戈尔,莲的心事(席慕蓉)我 现在 正是是一朵盛开的夏莲 最美丽的时刻 多希望 重门却已深锁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秋雨还未滴落 无缘的你啊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不是来得太早 我已亭亭 不忧 亦不惧 就是 太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