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疟疾诊疗常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07279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疾病科疟疾诊疗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感染性疾病科疟疾诊疗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感染性疾病科疟疾诊疗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感染性疾病科疟疾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疾病科疟疾诊疗常规.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染性疾病科疟疾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现居流行区,或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居住、工作、旅行等。2 .临床表现:潜伏期最短2天,最长可超过一年。间日疟为13-15天;三日疟为21-30天;恶性疟为7T2天;卵形疟为13为5天。(1)典型发作有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间歇期无症状。(2)非典型发作表现为每日发作或不规则的间歇热。(3)凶险发作来势凶猛、发展快、病死率高。主要见于恶性,偶见于间日及三日疟。有脑型疟疾(昏迷型)、高热型、厥阴型及胃肠型。(4)特殊类型:孕妇疟疾、先天疟疾、婴儿疟疾、输血疟疾。(5)其它症状体征:贫血、肝脾肿大、单纯疱疹。3 .实验室检查(1)血象:发作时白细

2、胞正常或轻度增高。恶性疟或凶险疟疾白细胞数往往增高,分类见中性粒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高。(2)疟原虫检查:反复进行外周血厚滴片寻找疟原虫,薄涂片进行疟原虫分类及分期。一般在寒战期及发热期易检出。必要时做骨髓穿刺寻找疟原虫。(3)血清学检查:间接免疫萤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1.1.SA)。【鉴别诊断】疟疾须与流行性感冒、伤寒、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急性血吸虫病、粟粒性肺结核等鉴别。典型疟疾须与其他病原引起的中枢神经感染,特别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相鉴别。【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寒战时应保暖,高热头痛应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少量镇痛药。2 .抗疟药物使用方案:(1)间日疟治疗药物。首

3、选磷酸氯喋片(简称氯瞳)、磷酸伯氨瞳片(简称伯氨瞳)。治疗无效时,可选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进行治疗。(2)恶性疟治疗药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ACT),包括: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嗤片、双氢青蒿素哌瞳片、复方磷酸禁酚瞳片、复方青蒿素片等。(3)重症疟疾治疗药物。青蒿素类药物注射剂,包括蒿甲醛和青蒿琥酯。磷酸咯蔡咤注射剂。间日疟的治疗。氯嘎加伯氨瞳:氯瞳口服总剂量1200mgo第1日60On1.g顿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mg;第2、3日各服1次,每次300mg伯氨瞳口服总剂量180mg.从服用氯瞳的第1日起,同时服用伯氨瞳,每日1次,每次22.5mg

4、,连服8日。此疗法也可用于卵形疟和三日疟的治疗。恶性疟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方案)。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瞳月F口服总剂量青蒿琥酯和阿莫地瞳各12片(青蒿琥酯每片50mg,阿莫地瞳每片150mg),每日顿服青蒿琥酯片和阿莫地瞳片各4片,连服3日。双氢青蒿素哌瞳片: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哌瞳320mg),首剂2片,首剂后6-8小时、24小时、32小时各服2片。复方磷酸禁酚瞳片: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茶酚瞳50mg,青蒿素125mg),一次服用。复方青蒿素片:口服总剂量4片(每片含青蒿素62.5mg,哌瞳375mg),首剂2片,24小时后再服2片。重症疟疾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方案

5、)。蒿甲醛注射剂:肌注每日1次,每次80mg,连续7日,首剂加倍。若病情严重时,首剂给药后4-6小时可再肌注80mgo青蒿琥酯注射剂: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60mg,连续7日,首剂加倍。若病情严重时,首剂给药后4-6小时,可再静脉注射60mg。采用上述两种注射疗法治疗,患者病情缓解并且能够进食后,改用ACT口服剂型,再进行一个疗程治疗。咯蔡咤注射剂:肌注或静脉滴注,总剂量均为480mg.每日1次,每次160mg,连续3日。需加大剂量时,总剂量不得超过640mg.孕妇疟疾治疗。孕妇患间日疟可采用氯噬治疗。孕期3个月以内的恶性疟患者可选用磷酸哌瞳,孕期3个月以上的恶性疟患者采用ACT治疗。孕妇患重症疟疾应选用蒿甲醛或青蒿琥酯注射剂治疗。(4)间日疟休止期根治。伯氨瞳:口服总剂量180mg,每日1次,每次22.5mg,连服8日。(5)预防服药(选用以下一种方案)。磷酸哌瞳片:每月1次,每次服600mg,睡前服。氯瞳:每7T0天服1次,每次服300mg03 .对症治疗【预防】1 .控制传染源:对疟疾患者及带虫者给予彻底治疗。在疟疾流行区的休止期患者应进行抗复发治疗。凡两年内有疟疾病史,血中查到疟原虫及脾大者应进行治疗。2 .切断传播途径:积极消灭蚊虫。3 .保护易感人群:进入非流行区或高病区的易感者,应服预防药,同时加强个人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