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俗展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7387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族民俗展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满族民俗展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满族民俗展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满族民俗展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满族民俗展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满族民俗展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族民俗展示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外民俗,满 族,满族的风俗,1、满族的历史源流 2、满族的饮食 3、满族的日常礼节 4、满族的特色节日 5、满族的婚俗 6、满族的禁忌,一、民 族 概 况,1、历史源流2、人口与分布3、语言文字,1、历史源流,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传说中的舜、禹时代就和中原王朝建立了联系。禹定九州时,文献所记“肃慎”便为满族先民。汉代以后,不同朝代的史书上分别记载的挹娄(汉、三国)、勿吉(北朝)、靺鞨(隋、唐)、女真(辽、宋、元、明),是肃慎的后裔,也是满族的先人。明代女真分为建州、海西(扈伦)、东海(野人)女真三部。公元1616年,官拜明建州左卫督司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

2、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蒙古、朝鲜、汉、呼尔哈、索伦等多个民族纳入同一族名之下,满族自此形成。,满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辽宁省,共有550万人,占满族总人口的51。另外,满族人口在100万左右的地区还有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3、语言文字,满语来源于古代女真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典型的黏着语。满文是1599年清太祖命满族语言学者额尔德尼借用蒙古字母创制的新型文字。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又命另一位学者达海对满文进行改写,称为“达氏满文”。满族人在入主中

3、原之后,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逐渐学习汉族年代久远的语言、文字。对汉字学习和应用的普遍性,使提高书写艺术性成为必然趋势,一批满族书画爱好者随之出现。到了康、乾盛世,直至嘉庆年间,满族上层社会书法家以群体规模登上文坛。后经辛亥革命、新中国建立至今,满族书法作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文化的一部分,长盛不衰。,二、宗教信仰,满族在历史上长期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萨满”的意思为“疯狂的人”,即指巫师。至本世纪40年代,黑龙江一些地区还有萨满活动。,三、满 族 服 饰,1、满族服饰特点2、满族服饰组成3、满族服饰示例,1、满族服饰的特点,清代满族基本都编入八旗,有旗人之称,故这种

4、满族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服装被人们称为旗装。式样分男女两种。清初男子旗装为圆领、大襟、箭袖(马蹄袖),四面开衩,系扣袢,腰中束带。四面开衩是为了骑射自如,箭袖是为射箭方便,又可御寒保护手背。冬季在棉袍外往往套一件长到肚脐、四面开衩、对襟的短褂,俗称马褂(满语鄂多赫)。亦有外套一马甲(俗称坎肩)者。清末。由四开衩改为左右两开衩,箭袖多改为平袖。女式旗装基本与男袍同,只是在领口、前襟、袖口等处镶饰花边,天寒时则外加马褂或马甲于袍外。民国年间,旗袍多改为胸襟宽松、腰身微紧、臀部稍宽、下摆略收的式样,这种贴身合体的旗袍,更能显示出妇女端庄典雅及身段之美。本世纪五十年代末,男式旗装在满族聚居区才逐渐废弃。

5、,2、满族服饰的组成,礼帽袍子马褂马甲,礼帽,清代朝内朝外部戴帽,只是样式有所不同,一改历代的冠制。帽又有礼帽与便帽之分。礼帽又称“大帽子”,分冬夏二式,冬为暖帽,夏为凉帽,这每年的三月和八月进行更换。,袍 满族较为正式的礼服,而袍是否开衩和开衩的多少是由穿着者的身份而定,一般官吏开两衩,皇族宗室开四衩,一般平民则无衩,俗称一裹圆。,马褂在满服中多是穿于袍之外,所以也叫外褂,以深色,尤其是黑色为主。官服中的褂另在胸背的正中引用汉明代时的补子形式,不过改明式补为绣,直接将补子图案绣于外褂之上,故又称补服。,马甲,满族马甲,慈禧常服,纯妃冬朝服像,慈禧及婉容朝服像,溥仪冬朝服像,载沣父子夏朝服像,

6、四、民族饮食,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等。萨其玛是满族的名糕点,民间传说是一位满族的将军留传下来的。因其好打猎,为携带方便,故制作这样一种糕点。其原料是以鸡蛋和白面做成的细条,过油煎炸,再蜂密、白糖、瓜子仁,成金糕条。糕面撤上青红丝,其味香甜可口。,酸汤子,小窝头,酸菜,萨其马,八碟八碗,满族火锅,满族饮食禁忌,满族饮食之禁忌,最主要的是不杀、不食狗及乌鸦之肉。这是因为满族的先人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狗对人们的经济生活起到过重要的帮手作用。后来人们就不忍心杀食其肉,逐渐形成了忌食狗肉的习俗。另外,忌食狗、乌鸦的习俗也不排除满族受宗教礼祭

7、的影响,与民间流传罕王的传说中黄犬救主的神话故事有关。这种禁忌,始终在东北满族家庭中传无变易。,五、建筑文化,满族住房继承了传统的建筑形式,院落围以矮墙,院内有影壁。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西间称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以西炕为尊,俗称“万字炕”,供有祖 宗神位,西墙上有祖宗神板。,室内陈设,万字炕,满族传统民居,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 满、汉、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沈阳故宫以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浓郁的满族特色而迥异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那金龙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

8、十王亭、万字炕口袋房的清宁宫,古朴典雅的文朔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那极富满族情调的“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更是“别无分号”。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初称大衙门,1636定名笃恭殿,后改大政殿。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其下为须弥座台基。,大政殿,十王亭,在沈阳故宫大政殿两侧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是清朝入关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宫内办公的地方。它们与大政殿构成了一

9、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满族独特的军政体制八旗制度,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堪称独步天下。,凤凰楼,崇政殿北首的凤凰楼,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有三层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文渊阁,文溯阁建于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建筑形式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面阔六间,二楼三层重檐硬山式,前后出廊,上边盖黑色琉璃瓦加绿剪边,前后廊檐柱都装饰有绿色的地仗。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这与其它宫殿红金为主的外檐彩饰

10、迥然不同。,大清门是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正门,俗称午门,它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房顶满铺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尤其是大清门山墙的最上端,南北突出的四个墀头,三面皆用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纹饰为凸出的海水云龙及象征吉祥的各种动物,做工精巧,栩栩如生。此门庄严富丽,与整个宫殿建筑混成一体,显得十分协调,六、岁时节日,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1、颁金节,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

11、成。“颁金节”与金银财宝无关,它缘自满语“颁金札兰”。“颁金”,汉译是“生”、“生成”、“生气勃勃”之意;“札兰”,汉译是“节日”、“喜庆之日”之意,因此“颁金节”即满族“诞生日”、“生气勃勃的节日”。,2、走百病,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德州妇女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俗谚:“爬爬城,不腰疼。”黄县(今龙口市)妇女走百病必须过西关的月牙桥。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3、挂旗过年,满族过年与北方汉族风俗基本相

12、同。满族分“红、镶红、黄、镶黄、蓝、镶蓝、白、镶白”八旗人。春节时,每个旗的人都分别在门上挂上自己的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七、礼仪与禁忌,请安打千抚鬓礼顶头礼叩头擦肩礼抱腰礼,八、满族婚庆习俗,民俗禁忌,(1)狗忌。满族最突出的禁忌为不准杀狗,禁吃狗肉,禁穿戴带有狗皮的衣帽。(2)产忌。怀孕5月以上者,禁入马棚,亦不准牵马。产房内禁放玉器,产妇亦忌见玉器。故产前须把所有玉器拿出来产房或用红布包好。(3)婚忌。旧时满族有不与汉人通婚的禁忌习俗。俗语云:“旗民不交产,满汉不能婚。”此禁忌现已改变。(4)丧葬禁忌。忌棺材从门而出,认为门是为活人所设,死人不可用,故有

13、窗户出棺之俗。孝子治丧后百日内忌剪发,禁止参加宴会及娱乐活动。送葬后,亲人不许在家哭,否则会再死人。禁外人(包括亲友)穿孝孕妇进入住宅。(5)忌老少无别。晚辈对长辈不准触犯,进长辈房间,须面对长辈者垂手而立。长者赐座,只可半坐于北炕稍,双手扶膝。晚辈不得与长辈同桌共餐。路遇长辈或兄长,须问安,并站立路边,让其先过,自己方能动身。,九、特色民俗,满族的体育运动满族的文化艺术,1、射箭,1、射箭练习弓箭有“弓力七斗,箭发如凿,入辄不可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竞技时不仅要射击死靶,还要射击移动目标,命中率高者为胜。,2、摔跤,这是满族的花会行当,也是一种体育活动。表演者为一人,但他穿戴上

14、巧妙制成的道具,就可以扮演两个扎小辫的顽皮儿童扭打摔跤。一人扮两人摔跤,却模仿得维妙维肖,一时难辨真假,显得滑稽、幽默。,3、珍珠球,珍珠球来源生产劳动采珍珠,是满族人民传统的体育项目,现为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珍珠球是在有水区,限制区,封锁区和得分区的场地内,双方运动员各7名和一种体育比赛,珍珠球比赛不仅要求水区内的4名队员具有良好的个人技术良好的配合意识,还要求水区运动员与抄网队员默契配合,珍珠球比赛具有很能高的观赏价值。,满族的文化艺术,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莽势”、“空齐”是传统舞蹈,多在节庆的宴会上跳。舞时二人相对,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称为莽势;舞者歌唱时众人拍手以“空齐”二字相和,叫“空齐”。“清音子弟书”是八旗子弟于18世纪中期创作的一种只有唱词,没有说白,配合鼓板、三弦演唱的新鼓词,是满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十、满族名人介绍,孝庄太后,康熙皇帝,雍正皇帝,PK,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