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7441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罗甸县人民医院 吴 定飞,目录,什么是钝针穿刺法,钝针穿刺法的优点,钝针穿刺法的注意事项,钝针穿刺法的常见并发症,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最能长期稳定使用的血管通路。使用普通穿刺针,可能造成内瘘血流量不足、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出血或渗血、穿刺困难、动脉瘤等并发症。而熟练、正确的穿刺方法可减少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绳梯法 Rope Ladder,区域法 area uncture,扣眼法 Buttonhole Technique,内瘘的三种穿刺方法,它们的优缺点有哪些呢?扣眼法:临床应用广,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 区域法:临床应用广,使用时

2、间短,并发症多 绳梯法:临床应用局限,使用时间长,并发症较少,钝针穿刺法又称为扣眼穿刺法,指每次穿刺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士每次进针采用同样的穿刺点、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深度,重复穿刺10针左右,可形成一皮下隧道,称为“扣眼”以后则将锐针改为钝针穿刺隧道进行透析。,什么是钝针穿刺法,同一进针点同一进针角度同一进针深度病员手臂摆放为同一姿势,扣眼穿刺技术关键点,8,锐针和钝针的区别,锐针,钝针,扣眼穿刺法钝针,因为钝针的结构特点是椭圆形的针尖,不具有切割锋面,因而在进针过程中不会割伤隧道,有效保护血管穿刺点,使扣眼法穿刺能长期顺利进行。,扣眼穿刺法的优点,此法对血管长度要求不高,任何术式的动静脉瘘

3、都可以选用,既增加内瘘美观性,还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减少其痛苦和焦虑。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并发症少。提高了透析治疗效果,保证良好的预后,血肿形成减少,出血压迫时间缩短,血痂形成减少,最大程度的保护血管。该技术的成功开展特别是对于内瘘较局限,自体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也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区域穿刺 8个月的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 20个月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区域,穿刺点,两种穿刺方法比较,病人和血管的选择,病人的选择 依从性好的病人 每周透析三次的病人血管的选择 可以选择比较浅的血管 尽量不要选择血管瘤处,正确的穿刺方法,拇指和食指捏住针翼后面的部位 让穿刺针顺着隧道进入瘘管,钝针扣眼穿刺前,一定要

4、先彻底处理穿刺点的结痂,扣眼部位必须保持清洁、干燥,穿刺前患者清洗穿刺手臂处皮肤,去痂前消毒皮肤,去痂后再次消毒皮肤。,扣眼穿刺法的注意事项,湿润去除血痂后,钝针进入针眼的角度比常规静脉穿刺的角度要大些,约30。一40。,速度要慢,沿着隧道,慢慢进入,如遇阻力,表明钝针不在隧道内,不要强行进入,应退出重新进针,如穿刺困难,隧道感觉不明显,可再使用普通锐针穿刺几次,穿刺时注意沿原隧道进针,感觉有隧道形成后,再改用钝针穿刺,以保护已形成的隧道扣眼,钝针穿刺没有进血管时的突破感。,扣眼穿刺法的注意事项,钝针穿刺常见的并发症,感染,渗血,隧道闭合,穿刺部位硬结,祛痂时损伤到周围的皮肤,个人卫生习惯较差

5、,感染,感染的原因,原因,护理,穿刺针引起的穿刺点渗血去痂引起的穿刺点渗血,调整穿刺针的位置穿刺前软化痂,用无菌针头彻底去痂并注意不损伤周围皮肤,渗血的原因及护理,1,快速进针导致皮下隧道被破坏,2,进针角度不正确,3,皮下隧道的路线改变,4,血管不充盈,入口点不暴露,5,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较多,导致血管壁上的入口点移位,隧道闭合的原因及护理,缓慢进针,感觉有阻力时捻转针头顺势进针,进针角度要略微抬高,每次穿刺时要保持相同体位,针尖朝上与皮肤成2025角进针,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不超过干体重5%,扣眼穿刺法的并发症 穿刺部位湿疹、条索状硬结和瘙痒,穿刺点的周围皮肤出现湿疹、瘙痒和皮肤色素沉着,在治疗过程中发生针管周围瘙痒不适,拔针后症状消失,检查局部无红肿、无渗液等,目前我中心穿刺情况 大部分采用区域穿刺法,使病人透析时容易渗血,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血栓形成。通过学习后,我们将根据病人血管条件合理规划,以绳梯穿刺法为主,扣眼穿刺法为辅,减少内瘘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