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12标标准化施工管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7583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5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12标标准化施工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12标标准化施工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12标标准化施工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12标标准化施工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12标标准化施工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12标标准化施工管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12标标准化施工管理实施细则.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国家高速公路包茂线(G65)陕西境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12合同段标准化施工管理实施细则福建省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1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四年三月目 录一、 编制依据1二、编制范围1三、 编制原则1四、编制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2五、总说明(工程概况)2第一章 路基工程41.1 一般规定41.2 路基填料51.3 特殊地基处理61.4 填方路基81.5 挖方路基91.6 结构物台背、墙背回填101.7 排水工程101.8 防护支挡工程111.9 小型构造物121.10 工程监测121.11 雨季施工121.12 冬季施工131.13 取土场131.14

2、 弃土场131.15 改扩建项目路基工程14第二章 桥梁工程152.1 一般规定152.2 材料152.3 模板162.4 钢筋加工及安装172.5 基础及下部构造172.6 箱梁预制及安装182.7 混凝土养生202.8 桥面铺装212.9 桥面排水212.10 桥梁伸缩缝222.11 桥梁混凝土防撞护栏22第三章 隧道工程233.1 一般规定233.2 洞口与明洞工程233.3 洞身开挖253.4 初期支护263.5 防水和排水273.6 二次衬砌293.7 隧道路面303.8 超前地质预报303.9 监控量测313.10 特殊地质隧道323.11 隧道附属工程33附件135黄延高速公路扩

3、能工程LJ-12合同段施工标准化实施细则标准化施工管理实施细则一、 编制依据1、国家高速公路包头至茂名线(G65)陕西境黄陵至延安公路扩能工程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施工LJ-12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招标设计资料、施工图设计、技术规范及其它资料等。2、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则、规定和标准。3、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编制范围国家高速公路包头至茂名线(G65)陕西境黄陵至延安公路扩能工程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施工LJ-12合同段起止里程为K81+600K87+138.065,线路长度5.538065公里。根据施工图纸,本施组编制范围内容包括:路基、桥涵、隧道、排

4、水及防护工程。三、 编制原则严格遵守国家、交通部关于高速公路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国家、交通部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范、标准、暂行规定、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以及建设单位颁布的有关公路施工的各项规定和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等。严格执行国家高速公路包头至茂名线(G65)陕西境内黄陵至延安公路扩能工程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招标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技术规范与文件、及其它招标资料等。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方案科学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全方位严格监控,以现代信息化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资金、技

5、术、方案、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理,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坚持对进度、质量、安全全方位的管理,坚持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确保实现既定目标。充分考虑不利施工进度的各种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并针对本合同段的施工特点、难点,重点进行组织施工和采取必要的措施。全面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工期、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达到建设单位的要求。四、编制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

6、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6-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试行)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五、总说明(工程概况)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扩能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G65在陕西境内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西安至延安高速公路扩容的一部分,其建设对进一步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网,形成关中连接陕北的独立快速通道,加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实现关中、陕北经济的率先发展和跨越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扩能工程路线南起宜君县崖头庄与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顺接,连接铜川、黄陵、

7、富县等区县,止于富县羊泉峁头村北,按全封闭、全立交、全部控制出入的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全长106.909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3.5米。其中LJ-12标起讫桩号K81+600K87+138.065全长5.538065 公里;主要工程项目包括:隧道、路基土石方、特殊路基处理、排水及防护、桥涵工程等,工程总造价5.78亿元,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3月1日(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发出的开工通知中载明的具体开工日期为准),合同工期22个月。主要工程量:隧道工程1座(府村川隧道左线ZK82+712-ZK84+476长1764m,右线YK83+270-YK84+435长1165m)、路

8、基工程3.176Km(挖方69.79万方、填方121.96万方、防护8.9万方)、桥梁8座(右线 K82+519府村川沟特大桥,左线K82+054府村川沟1号大桥, 左线K82+561府村川沟2号大桥,K86+875.3磨子沟1号中桥,BK0+336B匝道1号桥, BK0+865B匝道2号桥,甘泉服务区联络车道K0+206.406天桥,磨子沟小桥)共计全长2392.2米、涵洞8道。第一章 路基工程1.1 一般规定1.1.1 路基工程开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由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与核对,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完善,提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1 充分调查沿线

9、地质情况,重点对滑坡、高边坡、特殊地基等路段进行全面核查,并取样做进一步测试分析,论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2 核查全线排水系统设计是否完善、合理,核查排水结构物的基础标高和走向,使全线的排水沟渠、管道、桥涵等工程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3 路基及涵洞、挡墙、排水沟等结构物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不满足时地基必须加固处理。1.1.2 路基施工应做好临时排水总体设计和建设,方案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应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与路基外的自然排水系统联结成网。1.1.3 排水、防护工程砌筑用砂浆必须集中拌和,拌和采用能够准确计量的强制式拌和机,砂浆保持适宜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且应随拌随用,砂浆必须在初凝前使

10、用,已初凝的砂浆必须废弃。1.1.4 路基填筑必须水平分层施工,每层上料前均应用灰线打出方格网并严格按方格网规定的数量上料,以控制松铺厚度;按填料类型选择性能优良、吨位足够、匹配的压实设备,严格工艺控制,保证压实质量;路床顶面验收弯沉值为100(单位0.01mm),如达不到要求时,应对路床顶面填料进行改良。1.1.5 路基主体完工后应尽可能留有一年以上的工后沉降期。若工期紧时,应对高路堤或不良地基路段采用增压补强或超载预压等措施,确保路基沉降总量达到90%以上,否则不得进行路面施工。1.1.7 在路基工程基本完成时,由建设管理处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对全线排水系统、边坡防护工程及桥涵工程

11、进行质量回头望,对设计方案进一步核查、优化、完善,并结合路基及水文地质情况对路面工程进行优化完善。1.2 路基填料1.2.1 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宜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处治;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1.2.2 黄土、粉质土不宜直接作为路基填料。1.2.3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用于路基填筑。1.2.4 原则上泥页岩、千枚岩不能用做路基填料。如果条件受限,须通过CBR等试验确定,并应填筑在原地面1.5m以上、路床顶

12、面1.5m以下范围内,其上下及周边应有完善的封闭措施,防止雨水渗入;碾压应选用激振力大于55t的拖式振动碾压设备,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确保压实质量。1.2.5 石灰土路基所用土、石灰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生石灰的颗粒不大于5mm,石灰质量符合级以上标准,活性CaO+MgO含量不小于60%(按干质量计),石灰储存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1.2.6 砂砾路堤应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砾,不均匀系数应不小于5,曲率系数应在13范围内,级配不良时应掺配。天然砂砾含泥量原地面以上2m范围内不大于10%、其余部分不大于15%,砾石含量不少于60%,最大粒径路床不大于100 mm、路堤

13、不大于150 mm。路床顶面30cm厚宜采用掺3%的石灰处理。对台背回填、软基处理垫层等有特殊透水要求的部位,砂砾含泥量、砾石含量、最大粒径要求应适当提高。1.2.7路基填料强度和粒径符合表1.2.7要求表1.2.7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填料应用部位(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mm)路堤上路床(00.30)8100下路床(0.300.80)5100上路堤(0.801.50)4150下路堤(1.50)3150零填及挖方路基00.3081000.300.805100注:1)当路基填料CBR值达不到表列要求时,可掺石灰或其它稳定材料处理。2)上下路堤填

14、料最大粒径150mm的规定,不适用于填石路堤和土路堤。1.3 特殊地基处理1.3.1 特殊地基处理施工应避开雨季,如需在雨季施工,应做好排水措施。1.3.2 湿软地基处理1 局部软基路段深度小于3m采用直接挖除,大于3m采用水泥搅拌桩等措施处理,大面积软基采用抛石挤淤等措施处理。2 挖除换填应选择透水性材料。天然级配砂砾最大粒径小于100mm,含泥量不大于5%,砾石强度为洛杉矶法磨耗率不大于60%,含石量不小于60%;碎石粒径宜为1963mm,含泥量不大于10%,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强度为洛杉矶法磨耗率不大于60%;石渣最大粒径不大于150mm,石料强度不小于30MPa。重点控制压实度

15、、换填厚度,除底层外分层铺筑压实厚度不得超过200mm。3 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应做试桩,试桩不少于5根,以掌握成桩工艺,取得满足设计喷入量的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浆压力、单位时间喷浆量等技术参数,确定搅拌的均匀性,掌握下钻、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地质发生变化,桩长须进行调整时,采用工作密实电流加以控制,当密实电流明显增大,判断进入相对硬层时,进入硬层深度50cm。成桩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如提升过快、送浆道路堵塞、断电等),影响桩身质量时,应在6小时内采取补救措施,补桩喷浆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m,否则应重新打设,新桩距旧桩的距离不得大于桩距的15%。1.3.3 湿陷性黄土地区

16、地基处理1 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或强夯处理。施工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雷达检测,排查洞穴、暗窑、地窖、井等隐蔽地质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灌砂、灌浆、开挖夯填等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2 强夯前应选取有代表性的试验区进行试夯,确定最佳夯击能、夯击次数、遍数、间歇时间、夯点间距等指标。强夯完成后若表土松散或含水量过大造成翻浆,应采用挖除、翻拌石灰土处理。3 灰土挤密桩施工前应通过试桩确定填层厚度、填料方量、夯击次数、夯锤提升高度、桩体压实度、扩径等工艺参数,做好临时排水。石灰、土要过筛,集中机械拌和。夯锤应采用长3m、直径0.3m的重锤,不得采用夹杆锤,应制作专用喂料工具。施

17、工完成后,按段落1钻芯取样验收,检测桩长和桩体完整性,同时应验收桩数、排列尺寸、孔径、孔深、复合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1.4 填方路基1.4.1 路堤施工应整幅填筑,禁止半幅施工。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同一层路基的全宽范围内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1.4.2 台背与路基结合部、分段作业结合部、标段结合部、填挖交界结合部作为路基施工质量关键控制部位。1 对地表横坡大于1:5的斜坡地段,在路基填筑前将原地面开挖成内倾坡度24% ,且宽度不小于2m、高度不大于1m的台阶。2 对于填挖交界地段,应按开挖高不大于2m、宽不小于1m的台阶施工,并按每填筑4m对交界处进行强夯处理。3 对

18、于V型沟槽清表后,应采用强夯作业,直至工作面能够进入大型压实机具开展施工。4 各标段之间和各作业段之间填筑层面,每层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1.4.3 路基每侧应按规范要求超宽填筑0.5m,每填3层应检查边坡坡率。1.4.4 做好临时排水,路基两侧应做挡水埝,每30m用彩条布或砖砌等设置一道急流槽,防止冲刷路基边坡。1.4.5 石灰土路基应采用拖式振动碾压设备压实,如施工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自行式羊角碾,须严格控制压实厚度和质量。石灰土施工应采用连续施工,每层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表面进行洒水;若不能连续施工,每层碾压完成后或石灰土全部施工完后,应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防止表面裂缝。1.4.6 填石

19、路堤不应采用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作为填料;填料粒径应不大于25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路床填料粒径应不大于100mm。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与18t以上重型压路机施工,避免出现粗细颗粒离析,严格控制填筑厚度、压实遍数,用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指标检测压实质量。1.4.7 高填方路堤应优先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材料。对填土高度大于8m的路基,压实度标准应提高1%,并采用强夯等方法加强地基处理。施工过程应进行沉降观测。 1.5 挖方路基1.5.1 土方开挖施工前应完成临时排水设施,确保施工面不积水;边坡应按设计自上而下进行开挖,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20、绿化一级,严禁掏底开挖。1.5.2 硬质岩石挖方路基必须采用光面、预裂爆破技术,严禁大药量的洞室爆破施工。未风化坚硬的岩石路基超挖部分或高低不平部分,应采用级配碎石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砾)石等材料作整平层;风化岩石路床应超挖2040 cm,超挖部分应采用级配碎石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砾)石等材料填筑。1.5.3 高路堑地段应在渗水量大的部位有针对性地设置仰斜式排水孔,在边沟底设置复式渗沟。1.5.4 膨胀土路段挖方的坡面宜采用窗口式骨架护坡、并设置支撑渗沟处理,渗沟深度不少于2m,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5.5 路堑两侧均应设置纵向盲沟,含水路段加大盲沟深度至路床下23m,坡顶截水沟在路堑开

21、挖前必须完成。1.5.6 根据开挖坡面地质、水文情况逐段核实路基防护设计方案,尽量采用边坡自然稳定下的植物防护。1.6 结构物台背、墙背回填1.6.1 对台背基底应采用灰土桩、碎石桩等措施进行处理,必须选用专业队伍和机械,回填施工应采用大型压路机为主、小型压实机具配合进行压实。1.6.2 台背回填慎重选择填料,土质路段应采用8%石灰土填筑,其它路段可选用砂砾、粒径小于15cm的石渣、半刚性材料填筑。1.6.3 台背回填前,八字墙、一字墙以及支撑梁必须完成,梁板架设前最多对称回填至1/3墙高。回填应与路基同步施工,不能同步时应严格按要求开挖台阶。路床范围内应及时采用水泥稳定材料封闭。1.6.4

22、对挡墙背后超挖部分的回填应与挡墙施工同步,优先选用浆砌片石填筑。1.6.5 严格分层填筑,应在结构物墙身上左、中、右位置,用红、白油漆相间划出每层15cm压实厚度控制标线,并标注层位编号。1.7 排水工程1.7.1 排水设施应与路基同步施工,坚持高接远送原则,及时做好路基施工过程中临时排水及永久性排水系统,并应注意排水系统与自然水系的衔接。1.7.2 排水设施断面尺寸应根据实际汇水面积确定,边沟优先选择浅蝶形断面。路基排水沟内侧边缘距路堤坡脚应不小于1m。1.7.3 边沟、排水沟和急流槽等小断面排水设施宜选用水泥混凝土预制或现浇结构。严禁采用软质砂岩浆砌圬工材料。1.7.4 在填挖交界处地下水

23、丰富的地段设置碎石盲沟,根据地形设置截排水组合形式的盲沟。1.7.5 路基施工过程中应随时保持一定的排水横坡或纵向排水通道。 1.8 防护支挡工程1.8.1 防护工程应按照 “安全稳定、环境优美”的原则实施。对滑坡、高边坡、桥梁岸坡、隧道进出口边仰坡等边坡必须按“一坡一图、一坡一景”要求进行特殊设计。1.8.2 有条件的路段,应将路基边坡放缓,进行植物防护。必须采用工程防护的,应采用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方式。1.8.3 风化泥页岩、千枚岩或膨胀土边坡开挖后,应及时护砌封闭,做好排水设施,防止坍塌。1.8.4 高度小于20m的石质边坡,防护时宜选用主动防护形式;高度大于20m的石质边坡,防

24、护时宜采用被动防护形式。高陡石质边坡,被动防护形式能拦截防护区域内落石的应采用被动防护形式;不能拦截防护区域内落石的边坡下部必须采用主动防护,上部根据情况选用主动或被动防护形式。1.8.5 防护工程所用混凝土构件应集中预制。1.8.6 黄土高边坡应按“多台阶、陡边坡、宽平台、固坡脚”原则设计。膨胀土高边坡应按“缓边坡、宽平台、固坡脚”原则设计。综合坡率应满足稳定性要求,分级坡率和高度可采用工程类比法及绿化防护遮挡、美观等合理确定,平台宽度23m。1.8.7 受常水位影响的墙体部分应采用片石混凝土浇筑,高度应高出常水位1m。1.8.8 挡墙工程泄水孔数量、位置及排水坡度应与设计图纸相符,并结合实

25、际适当调整。泄水孔施作同排必须在一个坡位上,间距一致,上下排错开安设,坡度向外、孔底平顺、孔内无堵塞,绝不允许有倒坡现象。挡墙内侧底部应设计横向排水管。1.9 小型构造物1.9.1 原则上不采用圆管涵,一般不使用倒虹吸。确要使用倒虹吸时,必须进行现场水流调查、充分论证后采用;填土覆盖前必须做灌水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填土。1.9.2 综合考虑当地排水情况,原则上被交线采用上跨通过;如下穿通过时应保证通道内排水畅通。1.9.3 盖板涵墙身必须采用钢模施工。1.9.4 纵、横坡大于3%的明涵、通道应设置橡胶支座。1.9.5 小型混凝土构件(边沟盖板、隧道电缆沟盖板、防护混凝土预制块等)应工厂化集中预

26、制,场地必须硬化、平整,采用塑钢模板预制、振动台振捣,土工布覆盖保湿养生。1.10 工程监测软基、高填路堤、高边坡、滑坡、预应力锚固工程等特殊工程必须进行施工过程和工后沉降监测,工后监测时间不少于2年或至工程稳定。1.11 雨季施工1.11.1 路基填筑表面确保3%4%的排水横坡,增加临时排水设施,将水流截、引、排至路基外,保持施工场地不积水。1.11.2 雨季施工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填筑的土层应当天(或雨前)及时完成整平压实,雨后应组织人员及时排除路基表面积水,并在上料前组织复压复检。1.11.3 结构物基坑在雨季开挖后未能及时施工时,应采取防浸泡措施,雨后应对基坑地基承载力重新进行检测。路

27、肩式挡墙施工应适当增加排水口,确保雨水能迅速排出路基。1.12 冬季施工1.12.1 地基处理前后均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换填土地段要及时整平压实。1.12.2 陕北、关中地区路床冬季不允许施工。路基冬季施工时,填料应选用不易冻结的砂类土、碎石、卵石土、石渣等透水性好的材料,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铺厚度应比正常施工减少20%30%,当天填筑应当天完成碾压,冬季过后必须进行复压。1.12.3 土质挖方边坡不得一次挖到设计线,应预留一定厚度的覆盖层,挖至路床顶面以上1m时,待到正常施工季节后再开挖。1.13 取土场1.13.1 路线两侧的取土场,应按设计规定的位置设置,取土深度根据用土量和取土面积

28、确定。取土场应有规则的形状及平整的底部,不积水,边坡应按设计坡率修整。1.13.2 取土场原地面如果属于耕地,应先挖出种植土堆置一边,待工程完工后,用于复耕。1.13.3 取土场应尽量利用荒山、山地,兼顾农田、水利建设和环境保护,力求少占耕地。1.14 弃土场1.14.1 弃土应堆放规则,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平碾压,不得随意倾倒,并按设计进行排水、防护和绿化施工。1.14.2 路基上游、村庄上游、桥孔下严禁设置弃土场,弃土应弃至批复弃土场。1.14.3 弃土场应先做防护工程,弃土堆应分层压实,防止次生灾害。1.15 改扩建项目路基工程1.15.1项目部应组织编写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结合实际对场地

29、清理、地基处理、路基拼接、施工排水等工艺提出要求。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处理应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并督促施工队认真执行。1.15.2 改扩建工程的旧路利用段应实行动态设计,现场优化完善。第二章 桥梁工程2.1 一般规定2.1.1 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且应由项目部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2.1.2 在对工程进行全面施工调查和现场核对后,根据设计要求、合同文件及现场情况等,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2.1.3 对深水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高墩、刚构、特殊结构桥梁等技术条件复杂的工程,应进行多方案比选,编制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方案。经专家会评审通过后方可实施。

30、2.1.4 严格按首件工程认可制进行各项工序施工。2.2 材料2.2.1 钢筋、水泥、粗集料、细集料等原材料必须分批分类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1 钢筋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进行组批,每批的质量不宜大于60t,每增加40t(或不足40 t的余数)应增加一个拉伸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2 水泥应按批次对同一生产厂、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及同一出厂日期的水泥进行强度、细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等性能的检验,散装水泥应以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应以200t为一批,不足500t或200t时,亦按一批计。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时,应重新取样复验。3 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

31、、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个验收批。检验内容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质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4 粗集料的进场检验组批同细集料要求,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等。5 钢绞线每批质量应不大于60t,检验内容应包括表面质量、直径和力学性能试验;螺纹钢筋每批质量应不大于100t,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检查和拉伸试验。2.2.2 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其它材料应按有关标准、规范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2.

32、3 水泥混凝土拌和场堆料坪必须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并应分成两个区,将已检验合格材料和未检验材料分开存放。2.2.4 桥涵混凝土必须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的强制式拌和机集中拌和。应加强桥梁混凝土振捣工艺的控制,尤其是桥梁湿接缝、湿接头、预应力张拉天窗、箱梁吊装孔等小体积混凝土的振捣质量。2.3 模板2.3.1 模板进场应履行准入制度。2.3.2 桥梁混凝土外露面应采用大块模板,并应使用钢模板;预制梁、现浇箱梁端头模板必须采用钢模板。2.3.3 钢模板钢板厚度应不小于6mm,且必须经过铣边处理。2.3.4 圆柱墩、实心方墩模板原则上按一模到顶进行配置,薄壁空心墩翻模使用的模板宜每墩配置一套。2.3.5

33、模板使用前或拆模后应指派专人认真打磨模板,并涂刷专用脱模剂,涂刷要均匀,涂刷后用塑料薄膜附着,不得使用废机油和柴油代替脱模剂。2.3.6 模板使用前应检查校正。2.4 钢筋加工及安装2.4.1 钢筋应集中在大棚内分批、分类存放,垫高30cm,存放不宜超过6个月。2.4.2 钢筋应随用随加工。成盘的钢筋或弯曲的钢筋均应用调直机调直,禁止拉直。2.4.3 采取包裹、刷水泥浆、喷(刷)阻锈剂等措施对湿接缝、护栏等外露钢筋进行防锈处理。2.4.4 高墩、薄壁空心墩、连续刚构桥等钢筋需要现场进行竖向连接的部位,应采用镦粗直螺纹、滚轧直螺纹或套筒挤压连接等机械连接的方式。钢筋直径超过25mm以上的连接应优

34、先选用套筒机械连接。2.4.5 桩基础、圆柱墩钢筋笼制作应采用钢筋滚焊机进行机械加工,预制梁板使用钢筋定位支架进行钢筋绑扎;薄壁空心墩竖向钢筋绑扎时使用简易定型骨架“钢筋定位梳子板”定位。2.4.6 钢筋成型安装1 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不应超过50 % ,应错开配置。2 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应牢固,钢筋位置准确。3 钢筋焊接应符合公路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单面焊搭接长度为10d,焊缝宽度为0.7d,焊缝厚度为0.3d;双面焊搭接长度为10d,焊缝宽度为0.7d,焊缝厚度为0.3d。2.5 基础及下部构造2.5.1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工作平台应充分考虑施工期

35、间受洪水影响情况,浅水区宜采用筑岛法;深水区可采用钢管桩施工平台、双壁钢围堰平台等固定式平台,水位变动不大时也可采用浮式工作平台。对于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合适的成孔设备,陕北、关中黄土台塬地区宜使用旋挖钻机提高生产效率,陕南秦巴山区等地质复杂情况下使用正、反循环钻,冲击钻等成孔设备。 2.5.2 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长度在20m内的桩基础,可采用人工挖孔施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应制订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根据地质、水文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孔壁支护方式,孔口处设置高出地面不小于30cm的护圈。2.5.3 所有钻挖孔灌注桩必须设置声测管,进行超声波无破损检测。设计有规定或对桩的质量

36、有疑问时应采用钻取芯样法对桩进行检测,当需检验桩底沉淀与地层的结合情况时,其芯样应钻至桩底0.5m以下。经检验桩身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研究处理方案,报批处理。2.5.4 积极采用桩底后压浆技术,压浆采取压浆量与压力双控以保证压浆质量。2.5.5 盖梁一般应采用托架法施工;薄壁空心墩一般应采用翻模法施工,模板每节高度应不小于3m。2.5.6 桥梁岸坡应按“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确保高速公路岸坡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陕交函2009709号)要求,从勘察设计、建设管理、施工的全过程严格控制,认真做好稳定性验算和防护工程措施,确保岸坡安全稳定。2.6 箱梁预制及安装2.6.1 预制箱梁施工需采取可靠的措

37、施,防止内模上浮。2.6.2 预应力筋由多根钢绞线组成时,必须预先编束,并每隔11.5m捆扎一次,整束穿入孔道;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应根据设计精确固定波纹管和锚垫板位置;预应力张拉后,对钢绞线应采用机械切割方式切断。2.6.3 预应力张拉、压浆等工序,必须派责任心强的桥梁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旁站,并应现场完成签认手续。预应力张拉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张拉。张拉结束后,重点检查预制梁板的起拱度,对未达到起拱要求的,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2.6.4 预应力孔道压浆1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锚固后,孔道应在48h内尽早完成压浆。2 孔道压浆必须采用真空辅助压浆技术。3 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宜采用专用

38、压浆料或专用压浆剂配制的浆液进行压浆。4 压浆质量必须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压浆效果检测,检测频率预制梁按梁总数的1%进行抽检,现浇梁、连续刚构桥悬浇梁按总波纹管数的1%进行抽检。2.6.5 预制梁板存梁前应对梁板进行全面外观检查,重点为长度、宽度、高度、梁底预埋钢板坡度、有无裂纹、预埋钢筋、梁板拉毛等。2.6.6 构件存放台座必须坚固稳定,且高出地面20cm以上,并定期检查台座地基稳定性;构件多层叠放,层间以垫木隔开,叠放时大型梁板构件不应超过2层,小型构件不应超过3层;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个月。2.6.7 预制梁安装宜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架桥机或龙门

39、架,不得采用人字桅杆架设。架梁前对架桥设备制动系统要认真检查,确保运转正常。支座接触必须严密,不得有空隙,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活动支座必须按规定注入润滑材料。2.6.8 梁板就位后应及时设置保险垛或支撑将构件临时固定,梁板间应先进行可靠的横向连接,防止倾倒。2.6.9 梁板安装时施工、监理单位应重点对支座密贴性进行检查,并及时履行签字手续。桥梁架设完成并进行体系转换后,应对支座逐一检测并拍照编号,及时更换或处理不合格的支座。2.6.10 预制梁湿接缝、湿接头应及时浇筑,湿接缝、湿接头及支座垫石宜采用半干硬性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后用土工布覆盖保湿养生不少于7d,然后进行负弯矩张拉。2.6.11

40、 预制梁翼缘板、梁端、横隔板端头、预制空心板铰缝面、薄壁空心墩浇筑块段顶面、连续刚构悬浇块段端头等需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的部位,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机凿毛时,应达到10MPa;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应采用洁净水冲洗干净。2.6.12 净空高于20m的现浇箱梁应采用钢管支架、桁架式支架等整体性、稳定性较好的支架,用剪刀撑纵、横、平全部加固,基础采用20cm厚的混凝土硬化。支架方案必须经专业设计单位验算,并经专家会评审后实施。2.6.13 严禁货车在未施作桥面铺装的裸梁上行驶;严禁载荷车辆在桥面铺装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桥梁、通道及涵洞上通行。2.7 混凝土养生2.7.1 墩柱、桥台、

41、盖梁、梁板等混凝土工程,特别是大型现浇混凝土工程,在开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分类制订详细的养生方案。2.7.2 墩柱、系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立即进行覆盖喷淋或滴漏养生。2.7.3 薄壁空心墩墩身混凝土采用在墩身周边包裹透水土工布并结合自动喷淋洒水(在底节模板底部周边设置喷淋水管)的方法进行养生。2.7.4 预制梁板和刚构桥悬浇梁浇筑后宜用土工布包裹,利用预埋的蒸汽管道接喷淋水管,采用加压水对梁体进行喷淋养生,顶板使用土工布覆盖保湿养生。2.7.5 现浇梁、预制梁的湿接头、湿接缝混凝土及桥面铺装混凝土采用土工布覆盖保湿养生。2.7.6 混凝土的养生时间一般不应少于7天,且回弹强度不少

42、于设计强度的90。当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包裹保温或蒸汽养生。2.8 桥面铺装2.8.1 梁板顶面应保证平整。预制梁板安装后表面应平整、坡度一致,相邻梁板之间高差8mm。梁板顶面混凝土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并采用高压风机或高压水枪清洗干净。2.8.2 梁板顶面应预埋桥面铺装层钢筋网定位钢筋,可采用纵、横间距50cm100cm的短钢筋或倒U型筋预埋,严格控制铺装层钢筋网的标高定位,钢筋净保护层厚度应控制在设计值5mm范围内,已安装好的钢筋网片禁止施工人员踩踏和混凝土灌车行驶,防止钢筋网下沉。2.8.3 预制梁湿接缝施工完成后应在2个月内施工水泥混凝土铺装层。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平整度要求用3m直尺检查,

43、最大间隙5mm。2.9 桥面排水2.9.1 桥面泄水孔应采用垂直排水形式,桥下有道路或通航时应设置管道连接。立交桥桥面、桥台边坡应采用集中排水。2.9.2 一般复合式桥面铺装,在沥青下面层施工完毕后,须沿泄水孔布设纵向碎石盲沟,宽度一般为15cm。碎石应在上面层施工时填充,并应冲洗干净。碎石盲沟应与桥梁伸缩缝及泄水孔做好衔接,伸缩缝附近泄水孔数量应加密。2.9.3 泄水孔标高应低于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标高。2.9.4 通过水源保护地必跨公路的桥梁应采用集中排水。2.10 桥梁伸缩缝2.10.1 一般应先铺筑沥青路面后开槽安装伸缩缝。铺筑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连续作业,伸缩缝两边各20m范围内不能停

44、机,保证此段路面平整度。2.10.2 伸缩缝切缝开槽宽度应在沥青路面铺筑之前由路面施工、监理单位共同量测确定,在伸缩缝施工技术交底时提供给专业施工队伍。2.10.3 伸缩缝产品实行严格准入制度。2.10.4 伸缩缝施工时,应根据安装温度按设计要求对伸缩缝宽度进行调整。2.11 桥梁混凝土防撞护栏2.11.1 混凝土防撞护栏应在梁体合拢连续化完成后进行施工,并应按照桥面线形调整防撞护栏线形,保证线形顺畅、美观。2.11.2 现浇混凝土防撞护栏宜在顺桥向每隔58m设1道断缝或假缝。防撞护栏的钢筋应与梁体的预留钢筋可靠连接。2.11.3 宜采用坍落度较小的干硬性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宜超过30

45、0mm,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表面密实光洁。 2.11.4 桥梁伸缩缝处护栏的伸缩缝宽度应严格满足设计要求。第三章 隧道工程3.1 一般规定3.1.1 隧道工程施工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3.1.2 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交底和全面现场调查、核对后,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3.1.3 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均应加强隧道控制点的复测和地质复核工作,并根据地质预报、现场地质调查和监控量测信息实施动态管理。3.1.4 隧道施工开挖、初喷、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环节衔接应合理、紧凑,确保各工序连续均衡、整体推

46、进。3.1.5 隧道施工必须保证洞内空气质量良好、设施完善、照明充足、道路平整。凡独头掘进超过150m的隧道必须安装临时通风设备,通风口距掌子面15m左右,施工期间全时段通风。3.1.6 隧道施工洞口值班人员、特长隧道洞内视频监控系统值班人员应确保24小时坚守岗位。进洞施工人员全部配备识别卡、佩戴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否则不得入洞;进出洞口所有人员严格实行登记制度。隧道开挖过程中,应设置直径不小于80cm的逃生和救生管道。施工期间应根据隧道的地质情况做好预防塌方、冒顶、涌水的紧急处理预案,并预备紧急情况下所需必要的设备和材料。3.1.7 工程完工时,严禁衬砌及所用附属设施侵入建筑限界。3.2 洞

47、口与明洞工程3.2.1 隧道进洞坚持“零开挖”原则,避免对山体的大挖大刷,在确保隧道洞口安全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协调。洞口施工前,应组织设计、监理单位,并邀请专家根据洞口段地形、地貌复测结果,对各个洞口进行现场核对,进一步优化进洞方案及洞门形式。3.2.2 洞口永久性挡护工程应紧跟土石方开挖及早完成。3.2.3 隧道洞口处场地应使用20cm厚碎石垫层和20cm厚C20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并做好临时排水。3.2.4 边坡、仰坡外的截水沟或排水沟应于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完成,并与洞外排水系统合理连接,避免地面水侵蚀软化明洞基础或冲刷洞口前路基边坡及桥涵锥坡等设施。3.2.5 开挖进洞达50m、各个工序正常作业后,应回头优先施作洞口、明洞、边仰坡及绿化工程。3.2.6 洞口土石方施工宜避开降雨期,同时加强对山坡稳定情况的监测。3.2.7 偏压洞口施工应根据洞口地质和地形情况对原设计方案进行核查,并做好支挡、反压回填、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