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0kV配电工程分册.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7664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32 大小:9.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10kV配电工程分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2页
10110kV配电工程分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2页
10110kV配电工程分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2页
10110kV配电工程分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2页
10110kV配电工程分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110kV配电工程分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10kV配电工程分册.docx(2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Q/GDW-11-211-2011Q/GDW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Q/ZD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布200-发布200-实施配网工程通用设计10kV配电工程分册送审稿2011-0103-XX30发布2011-0103-XX30实施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布序根据浙江电网“十二五”发展目标,为加快建设与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加快构建“三集五大”体系,浙江省电力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勇于实践、持续改进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两个转变

2、”,深入推进“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必须坚持标准化建设,推广应用通用设计、通用造价、通用设备、标准工艺,实施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组合、工厂化生产、集约化施工。为了进一步落实“尽善尽美、无可挑剔”的设计理念,争创精品工程,实现工程可研、初步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图设计、施工建设集约化,加快电网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浙江省电力公司在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2009版企业标准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按照“纵到底、横到边”的要求,统筹浙江电网和农网改造、配网建设规划,适时开展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网工程标准化设计修编工作。本次修编以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为目标,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为导向,

3、以“三通一标”为基础,“两型一化、两型三新”为载体,内容涵盖了配电网所有专业、设计所有阶段,覆盖了中低压电网20kV220V所有电压等级,并根据浙江特有的地形地貌进行了线路差异化的标准化设计,规范了通用设备技术规范,减少了物料种类。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网工程标准化设计是浙江省电力公司推行标准化建设成果的又一集中体现,是公司贯彻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举措,希望公司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切实有效地推动浙江的一流现代化电网建设,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浙江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编委会主 任:李卫东副主任:石华军 胡列翔委 员:周兴扬

4、 董朝武 董国伦 陈良 李继红黄晓尧 陈 升 陈其森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工作组组长:周兴扬副组长:陈 升成员:傅剑鸣 张 弘 徐峰林 戴 彦 吴锦华 方旭初 徐建国 高志林 朱炳铨 徐 谦 钟 晖 龚坚刚 黄陆明 叶锦树 郑 海 李 明 虞海泓 祝昌团 傅旭华 吴健生马薛理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配网工程通用设计10kV配电工程分册编制组 审 定:陈 升 徐建国审 核:许育敏 校 审:方佳良 舒 恺 周宏辉 章 玮 陈 波 王 化编 制:张 洁 竺 森 金 权 毕卫挺 张旭东参编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设计工作管理办公室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 宁波电力设计院 湖州电力设计

5、院 丽水电力设计院 绍兴电力设计院 温州电力设计院 金华电力设计院 嘉兴电力设计院 台州电力设计院 衢州电力设计院 舟山电力设计院 前 言为了进一步落实“尽善尽美、无可挑剔”的设计理念,争创精品工程,实现工程可研、初步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图设计、施工建设集约化,加快电网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布了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2009版企业标准,在经过广泛调研和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网工程标准化设计修编工作。在公司设计工作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公司设计工作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杭州、宁波、湖州、丽水、绍兴、温州、金华、嘉兴、台州、衢州、舟山电力设计院等

6、单位,从2010年11月起启动了公司配网工程标准化设计修编工作,经过二次征求意见和专家评审,并于2011年3月XX30日发布了配网工程标准化设计成果,同时出版了本套配网工程标准化设计文件。为了方便使用,除常规的设计说明外,还编制了标准化设计使用说明,主要从标准化设计的适用条件、模块选用、主要技术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并且编制了配电线路铁附件加工图集。同时,随书配套CAD、WORD设计文件光盘,便于设计人员直接使用。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网工程标准化设计是浙江省电力公司实施集约化管理的基础工作,是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创新,在短短的数月时间内编写完这套标准化设计文件,错误和遗漏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7、同时,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浙江省电力公司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编委会浙江省电力公司设计工作管理办公室 2011年03月XX30日 目 录第一篇 总论1第1章 标准化设计依据11.1 设计依据性文件11.2 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1第2章 10kV配电工程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22.1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22.2 10kV配电站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22.3 10kV箱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32.4 10kV柱上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4第二篇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5第3章 10kV开关

8、站标准化设计总体说明53.1 技术原则概述53.2 技术条件53.3 电气一次部分83.4 电气二次部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的10kV开关站)103.5 土建部分11第4章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方案K-1)124.1 设计说明124.2 主要设备及材料清册164.3 使用说明174.4 设计图19第5章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方案K-2)23225.1 设计说明23225.2 主要设备及材料清册28275.3 使用说明29285.4 设计图3130第三篇 10kV配电站标准化设计5049第6章 10kV配电站标准化设计总体说明50496.1 技术原则概述50496.2 技术条件5049

9、6.3 电气一次部分53526.4 电气二次部分55546.5 土建部分5555第7章 10kV配电站标准化设计(方案P-1)57567.1 设计说明57567.2 主要设备及材料清册63627.3 使用说明647.4 设计图6766第8章 10kV配电站标准化设计(方案P-2)85858.1 设计说明85858.2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92928.3 使用说明939384 设计图9696第四篇 10kV箱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115115第9章 10kV箱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总体说明1151159.1 技术原则概述1151159.2 技术条件1161169.3 电气一次部分1161169.4 电气二次

10、部分1191199.5 土建部分1191199.6 箱变模块划分和基本使用原则120120第10章 10kV箱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方案X-1)12212210.1 设计说明12212210.2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12712710.3 使用说明12712710.4 设计图130130第11章 10kV箱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方案X-2)13513511.1 设计说明13513511.2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14014011.3 使用说明14114111.4 设计图143143第五篇 10kV柱上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151150第12章 10kV柱上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总体说明15115012.1 技术原则1

11、5115012.2 概述15115012.3 技术条件15115012.4 电气一次部分15215112.5 电气保护部分15415212.6 建筑物及其他154152第13章 10kV柱上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方案Z-1)15415313.1 设计说明15415313.2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15915713.3 使用说明16216013.4 设计图163162第14章 10kV柱上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方案Z-2)17517314.1 设计说明17517314.2 电气部分17617414.3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17717514.4 设计图178176第一篇 总论1第1章 标准化设计依据11.1 设

12、计依据性文件11.2 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1第2章 10kV配电工程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22.1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22.2 10kV配电站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22.3 10kV箱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32.4 10kV柱上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4第二篇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4第3章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总体说明43.1 技术原则概述43.2 技术条件43.3 电气一次部分43.4 电气二次部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的10kV开关站)43.5 土建部分4第4章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方案K-1)44.1 设计说明44.2 主要设备及材料清册44.

13、3 使用说明44.4 设计图4第5章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方案K-2)45.1 设计说明45.2 主要设备及材料清册45.3 使用说明45.4 设计图4第三篇 10kV配电站标准化设计4第6章 10kV配电站标准化设计总体说明46.1 技术原则概述46.2 技术条件46.3 电气一次部分46.4 电气二次部分46.5 土建部分4第7章 10kV配电站标准化设计(方案P-1)47.1 设计说明47.2 主要设备及材料清册47.3 使用说明47.4 设计图4第8章 10kV配电站标准化设计(方案P-2)48.1 设计说明48.2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48.3 使用说明48.4 设计图4第四篇 1

14、0kV箱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4第9章 10kV箱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总体说明49.1 技术原则概述49.2 技术条件49.3 电气一次部分49.4 电气二次部分49.5 土建部分49.6 箱变模块划分和基本使用原则4第10章 10kV箱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方案X-1)410.1 设计说明410.2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410.3 使用说明410.4 设计图4第11章 10kV箱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方案X-2)411.1 设计说明411.2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411.3 使用说明411.4 设计图4第五篇 10kV柱上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4第12章 10kV柱上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总体说明412.1 技术原则

15、412.2 概述412.3 技术条件412.4 电气一次部分412.5 电气保护部分412.6 建筑物及其他4第13章 10kV柱上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方案Z-1)413.1 设计说明413.2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413.3 使用说明413.4 设计图4第14章 10kV柱上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方案Z-2)414.1 设计说明414.2 电气部分414.3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414.4 设计图4Q/GDW-11-211-20102011第一篇 总 论第1章 标准化设计依据1.1 设计依据性文件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66kV及以下输配电工程典型设计指导性意见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0650

16、0号)国家电网公司输配电工程典型设计(2006版)10kV配电工程分册1.2 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GB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4208-1993 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942.1-20061993 低外壳防护等级GB/T22072-2008 干式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50011-2001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年版)GB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3-19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60-2008 3110kV高压配

17、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1-1997 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6450-1986 干式电力变压器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L5027-19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范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DL/T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404-1997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5103-1999 35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

18、设计规范DL/T 52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5216-2005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程DL/T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728-2000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订货技术条件DL/T791-2001 户内交流充气式开关柜选用导则JB/T 10317-2002 单相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B/T10318-2002油浸式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B/T7113-19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1094-1996 电力

19、变压器GB50052-1995 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DL/T 537-2002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JB/T10088-2004 6220kV级变压器声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试行)GBT4623-2006 环形混凝土电杆Q/GDW 463-2010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选用导则第2章 10kV配电工程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2.1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浙江省电力公司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共2个方案,技术方案组合见表2-1。表2-1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类型方案对应国网典设方案电气主接线和进出线回

20、路数主要设备选择设备布置户外开关站K-1KA-3单母线,1进1环出、1314回出线充气式负荷开关柜或断路器柜户外单列布置户内开关站K-2KB-8单母线分段或两个独立的单母线,2进2环出、214回出线充气式负荷开关柜、断路器柜或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断路器柜户内单列或双列布置说明:地下开关站其电气主接线、进出线回路数、设备布置等与户内站相同,仅设备选择、防洪、防潮、通风、排水等方面有区别,所以将户内开关站和地下开关站方案合并,在使用说明中明确开关站布置在地下时应采取的措施。2.2 10kV配电站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浙江省电力公司10kV配电站标准化设计共2个方案,技术方案组合见表2-2。表2-2

21、 10kV配电站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方案对应国网典设方案变压器(kVA)电气主接线和进出线回路数主要设备选择设备短路电流水平(kA)无功补偿P-1PB-32630(油浸式变压器)中压侧:单母线或两个独立的单母线进线:1回或2回低压侧: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812回中压侧:充气式负荷开关柜或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低压侧:固定式开关柜不小于20kA按10%40%变压器容量补偿,按无功需量自动投切。P-2PB-42630(干式变压器)中压侧:单母线或两个独立的单母线进线:1回或2回低压侧: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812回中压侧:充气式负荷开关柜或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低压侧:抽屉式开关柜不小于20kA按10%4

22、0%变压器容量补偿,按无功需量自动投切。说明:地下配电站其电气主接线、进出线回路数、设备布置等与户内站相同,仅设备选择、防洪防潮、通风排水等方面有区别,故将户内站和地下配电站方案合并,在使用说明中应明确若配电站布置在地下时需要采取的措施。2.3 10kV箱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浙江省电力公司10kV箱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共2个方案,技术方案组合见表2-3。表2-3 10kV箱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方案分类对应国网典设方案变压器(kVA)电气主接线和进出线回路数主要设备选择设备短路电流水平(kA)无功补偿X-1XA-2315630高压侧:二位置开关接线方式、一回进线;低压侧:46回

23、出线高压侧:二位置负荷开关;变压器:低损耗、全密封、油浸式;低压侧:空气断路器。不小于20kA按10%40%变压器容量补偿,按无功需量自动投切。X-2XB-1315630高压侧:单母线接线方式、2回进线;低压侧:46回出线高压侧:充气式负荷开关、充气式负荷开关+熔断器;变压器:低损耗、全密封、油浸式;低压侧:空气断路器。不小于20kA按10%40%变压器容量补偿,按无功需量自动投切。2.4 10kV柱上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浙江省电力公司10kV柱上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共2个方案,技术方案组合见表2-4。表2-4 10kV柱上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方案分类Z-1Z-2对应国网典设

24、方案ZA-2变压器(kVA)油浸式三相变压400kVA及以下油浸式单相变压100kVA及以下电气主接线和进出线回路数杆上低压开关箱380V出线12回(可加1回农用出线),采用架空或电缆出线;户内低压开关柜380V出线14回,全部采用电缆出线;10 kV进线1回。杆上低压配电箱0.4kV出线1回,采用架空或电缆出线主要设备选择变压器:低损耗、全密封、油浸式变压器;10kV侧:跌落式熔断器;0.4kV侧:带自动空气开关的低压综合配电箱变压器选用低损耗、全密闭、油浸式单相变压器,并采取防盗措施。10kV侧选用跌落式熔断器;低压侧选用带空气断路器的低压综合配电箱。设备短路电流水平(kA)设备短路电流水

25、平按16kA考虑电流水平按16kA考虑无功补偿及计量装置三相变200kVA及以上变压器按变压器容量的10-40%补偿,按无功需量自动投切,配综合测控装置智能配电终端;30kVA-160kVA的变压器按需考虑无功补偿(可增设计量装置)无无功补偿安装方式100kVA及以上应采用双杆、100kVA以下可以采用单杆单杆柱上式悬挂安装 第一篇 总论3第二篇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第3章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总体说明3.1 技术原则概述3.1.1 设计对象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的设计对象为浙江省电力公司系统内10kV开关站。3.1.2 运行管理模式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按无人值班设计。3.1.3

26、 设计范围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的设计范围是开关站内的电气设备、平面布置及建筑物基础结构;与开关站相关的防火、通风、防洪、防潮、防尘、防毒、防小动物和降噪等设施。本标准化设计不涉及系统通信专业、系统远动专业的具体内容,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开关站系统情况具体设计,可预留扩展接口。3.1.4 设计深度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的设计深度是初步设计深度,可用于实际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3.1.5 假定条件海拔高度:1000m;环境温度:-30+40OC;最热月平均温度:35 OC;污秽等级:III级;地震烈度:按7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1g, 地震特征周期为0.35s;洪涝水位:站址标高

27、高于50年一遇洪水水位和历史最高内涝水位,不考虑防洪措施;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k=150kPa,无地下水影响;腐蚀:地基土及地下水对钢材、混凝土无腐蚀作用。3.2 技术条件浙江省电力公司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各方案技术条件见表3-1。表3-1 浙江省电力公司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各方案技术条件类型方案电气主接线和进出线回路数主要设备选择设备布置户外开关站K-1单母线,1进1环出、1314回出线充气式负荷开关柜或断路器柜户外单列布置户内开关站K-2单母线分段或两个独立的单母线,2进2环出、214回出线充气式负荷开关柜、断路器柜或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断路器柜户内单列或双列布置3.2.1 关

28、于开关站分类和模块划分的说明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方案分类按电气主接线、进出线回路数、主要设备选型、设备布置进行划分。3.2.1.1 电气主接线10kV母线可分为10kV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和两个独立的单母线。3.2.1.2 进出线回路数10kV每段母线一般设1回进线1回环出线(终端开关站可预留出线)、1至7回出线,每段母线配置电压互感器柜或预留电压互感器柜位置。3.2.1.3 主要设备选择10kV开关柜可选用充气式负荷开关柜、充气式断路器柜、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或空气绝缘断路器柜。3.2.1.4 电气平面布置方式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的布置方式可分为:户外、户内、地下开关站三类。地下开关站指

29、布置在地下建筑物内的开关站,其电气主接线、进出线回路数、设备布置等与户内站相同,仅设备选择、防洪、防潮、通风、排水等方面有区别,所以将户内开关站和地下开关站方案合并,在使用说明中明确开关站布置在地下时应采取的措施。3.2.2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模块划分原则10kV开关站可分为10kV配电装置模块、二次设备模块两类“基本模块”。以各种功能的出线间隔、站用电装置等为“子模块”,按照不同的规模和功能配置进行拼接。3.2.3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模块的基本使用原则3.2.3.1 模块的拼接使用者可根据实际工程适用条件、前期工作确定的原则,从各标准化设计方案中选择适合的方案作为开关站本体设计。

30、如参考标准化设计方案不能满足实际工程要求,使用者可从参考方案中选取相应子模块重新组合拼接成合适的开关站设计方案。如仅采用参考标准化设计方案中的拼接模块不能满足实际要求,使用者可将其他开关站的标准化设计方案中的相应模块与参考方案模块组合拼接成合适的开关站设计方案。模块组合拼接成完整的开关站本体设计后,再加入因实际工程条件不同的、标准化设计中未包括的基础处理、站外设施、接地等部分以完成整体设计。3.2.3.2 模块的调整使用者在参考标准化设计方案时,要了解到标准化设计方案的基础是模块,参考标准化设计方案仅提供一种模块使用和组合的思路,在参考标准化设计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一定要对标准化设计方案进行全

31、面了解,这样才能把握住所有模块,根据工程特性合理选用。实际工程中,使用者要深入了解模块的构成和特性,如果实际方案与标准化设计方案有差异,应根据模块的形成特点、技术条件、规模差异等进行调整,并应满足各部分的设计规范要求。3.2.3.3 基本使用步骤和拼接接口部分注意事项工程设计中要结合站址周围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功能和投资的情况下优化调整总平面布置。标准化设计虽然统一了许多因人而异的因素,但诸多因地制宜的因素在方案中不可能统一概括,也无必要以更多的方案来适应,为此标准化设计的构成采用了单元模块标准化、外部条件虚拟化、总体布局组合化的方法,以适应典型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要求。使用者要想在实际工程设计

32、中使用好本标准化方案,必须遵守以下使用步骤:(1)根据批复的站址位置提出勘测任务书;(2)根据具体工程可研批复规定的开关站规模、型式,结合各工程外部特性在子方案中找到最为接近的作为基本模板;(3)明确基本模板后,根据站址区域地形、电缆廊道、出线方向、进所道路及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寻找相应模块,对不适应部分进行修正后再拼接;(4)根据配电网规划及负荷发展进行短路计算;(5)根据线路最大输送容量,核对假定的设备额定电流;(6)根据地区配电网络现状及规划,补充通信及继电保护设计;(7)根据站址区域污秽等级调整设备外绝缘爬距;(8)根据勘测水文气象资料补充竖向布置、给排水、地基及基础设计;(9)根据所有

33、外部条件调整图纸、设备清册完善典设中未涉及或假定的技术条件,完成工程设计。具体工程还应注意补充以下标准化设计未包括内容:电力系统要求、站址地理、地质情况,进出线走廊规划、防洪排水及当地交通供水等公共服务设施情况等情况。3.3 电气一次部分3.3.1 电气主接线3.3.1.1 开关站的功能划分开关站按其在配电网中的功能,可分为环网型开关站和终端型开关站二类。3.3.1.2 环网型开关站(1)电气主接线可分为单母线、单母线分段、两个独立的单母线三种。每段母线1回进线1回环出用于环网,一般为17回出线。(2)电源进线开关一般选用负荷开关。出线开关一般选用负荷开关,可采用熔断器保护;当出线负荷大于12

34、50kVA时,必要时选用断路器配置继电保护。3.3.1.3 终端型开关站(1)电气主接线可分为单母线、单母线分段、两个独立的单母线三种。每段母线1回电源进线,17回出线。(2)电源进线开关选用负荷开关。出线开关一般选用负荷开关,可采用熔断器保护;当出线负荷大于1250kVA时,必要时选用断路器配置继电保护。3.3.2 主要设备选择(1) 10kV开关站宜采用负荷开关柜和断路器柜。根据绝缘介质,10kV负荷开关可选用充气式负荷开关柜或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断路器柜可选用充气式断路器柜或空气绝缘断路器柜。(2) 设备短路电流水平宜按20kA选择。(3)户内开关柜防护等级宜在IP2X及以上,户外开关柜

35、防护等级宜在IP5X及以上。开关柜应具备“五防”闭锁功能。(4)充气式负荷开关柜应满足以下要求:1)充气式负荷开关柜可分为单元式(分体式)和共箱式(全绝缘)二种;户外开关站宜采用共箱式(全绝缘)开关柜;户内开关站宜采用单元式(分体式)柜。2)共箱式(全绝缘)开关箱分为可扩展和不可扩展两种形式,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向左或右扩展。在选择全绝缘可扩展开关箱的组合型式时,应按照使用母线扩展接头数量最少的原则进行选择。3)充气式负荷开关宜使用三工位开关,机构一般采用弹簧储能机构。4)单元式负荷开关柜根据环境条件可配置温湿度控制器。5)熔断器熔管额定电流根据负荷容量选取。6)开关柜进出线宜配置电缆故障指示器。

36、7)所有开关柜体都应安装带电显示器,要求带二次核相孔。8)电缆头选择630A及以下电缆头,并应满足热稳定要求。9)应配置压力指示表或气体密度继电器。(5) 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1)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应选用优质真空负荷开关或充气式负荷开关,操动机构一般采用弹簧储能机构。2)熔断器熔管的额定电流根据负荷容量选取。3)所有开关柜体都应安装带电显示器,要求带二次核相孔。4)电缆头选择630A及以下电缆头,并应满足热稳定要求。5)开关柜进出线应配置电缆故障指示仪。(6) 空气绝缘断路器柜1)空气绝缘断路器柜内宜选用优质断路器,操动机构一般采用弹簧储能机构。2)所有开关柜体都应安装带电显示器。3)电缆头选择

37、630A及以下电缆头,并应满足热稳定要求。(7) 充气式断路器柜1) 充气式断路器柜内选用优质断路器,操动机构一般采用弹簧储能机构。2) 所有开关柜体都应安装带电显示器,要求带二次核相孔。3) 充气式断路器开关柜宜采用独立单元式(分体式)柜型。4) 每个充气单元宜设置气压指示表或气体密度继电器和过气压保护(泄放)装置,充气式开关柜应配置SF6气体监测设备。5)电缆头选择630A及以下电缆头,并应满足热稳定要求。(8) 电气设备布置单母线接线一般按单列布置,两个独立的单母线、单母线分段时根据现场条件可分为单列或双列布置。3.3.3 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1) 防雷设计应满足GB50057-19

38、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的要求。(2)进出线开关柜或母线可根据线路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安装氧化锌避雷器,采用氧化锌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过电压保护。(3)开关站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应符合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开关站采用水平和垂直接地的混合接地网。接地体的截面和材料选择应考虑热稳定和腐蚀的要求。开关站接地电阻、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应满足有关规程要求。具体工程中如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采取降阻措施。(4) 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应满足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要求。3.3.4 站用电、照明系统站用电、照明系统电源来自

39、就近系统0.4kV电源或电压互感器柜,也可装设站用变压器,应设置事故照明。3.4 电气二次部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的10kV开关站)3.4.1 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站控系统可实现对全站的一次设备进行监测,具备测量、控制、记录和报警等功能,并可与保护设备和远方控制中心通信。3.4.2 二次设备布置10kV宜选用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一般布置在开关柜二次小室内。3.4.3 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宜选用微机型测控保护装置,并设有通信接口,需要时所有信息可通过接口上传。3.4.4 电能计量 (1) 电能计量装置选用及配置应满足DL/T 448-2000规程规定。(2)计量方式依据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确定:1)中性

40、点绝缘系统采用三相三线计量方式;2)中性点非绝缘系统采用三相四线计量方式。(3)全站选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就地安装在开关柜二次仪表室内。(4) 互感器采用专用计量二次绕组;(5)计量二次回路不得接入与计量无关的设备。3.4.5 直流系统直流系统额定电压宜为DC110(220)V或DC48V,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和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蓄电池容量按2h事故放电时间考虑。3.5 土建部分3.5.1 站址场地概述3.5.1.1 站址选择应接近负荷中心,利于用户接入;3.5.1.2 站址宜按正方向布置,采用建筑坐标系;3.5.1.3 土建按最终规模设计。3.5.2 标识板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标识板”设

41、计方案,在具体工程设计时必须采用。3.5.3 主体建筑3.5.3.1 独立主体建筑主体建筑设计要具备现代工业建筑气息,建筑造型和立面色调要与周边人文地理环境协调统一;外观设计应简洁、稳重、实用。对于建筑物外立面避免使用较为特殊的装饰,如玻璃雨蓬、修饰性栏栅、半圆形房间等。3.5.3.2 非独立主体建筑建筑设计要满足现代工业建筑要求,外观设计应简洁、稳重、实用。应注意设备运输、进出线通道、防雷、外观等与主体建筑的配合与协调。3.5.4 总平面布置3.5.4.1 独立主体建筑在工程设计中,总平面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运输、防火、防爆、环境保护和施工等方面的要求,统筹安排,合理布置,考虑机械作业通道和

42、空间,检修维护方便,有利于施工。同时要考虑有效的防水、排水、通风、防潮与隔声等措施。3.5.4.2 非独立主体建筑除满足3.5.4.1条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当开关站设于建筑物本体内时,宜设在地上层面,并应留有设备运输通道。当条件限制且有地下多层时,应优先考虑地下负一层,不应设在地下最底层。不宜设置在卫生间、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下方。同时要考虑有效的防水、排水、通风、防潮与隔声等措施。带有变压器的开关站不宜设置在有人居住房间的正下方。3.5.5 排水、消防、通风、环境保护及其他(1)排水。宜采用自流式有组织排水,设置集水井汇集雨水,经地下设置的排水暗管至窨井,然后有组织将水排至附近市政雨水管网中;对于地下的设置排水泵,采用强排措施。(2)消防。采用化学灭火方式。(3)环保。开关站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应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和要求。(4)通风及其他。10k开关站宜采用自然通风,应设事故排风装置,土建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防潮措施。装有SF6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应装设强力通风装置,风口设置在室内底部,宜设置独立排气通道,其装置可由运行人员自主控制,如果排风困难,应选用非SF6设备,并应充分考虑防潮、防洪、排水等措施。第4章 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方案K-1)4.1 设计说明4.1.1 总的部分本标准化设计为浙江省电力公司“10kV开关站标准化设计”户外站部分,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