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考点聚焦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生物组陈靖文章来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7712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7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考点聚焦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生物组陈靖文章来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免疫”考点聚焦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生物组陈靖文章来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免疫”考点聚焦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生物组陈靖文章来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免疫”考点聚焦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生物组陈靖文章来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免疫”考点聚焦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生物组陈靖文章来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考点聚焦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生物组陈靖文章来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考点聚焦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生物组陈靖文章来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免疫”考点聚焦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生物组 陈靖 文章来源:2008年下半年度试题与研究 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将很多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知识从选修内容更换为必修内容,而且从山东、广东等率先进入新课改的几个省份可以看出,高考对本部分内容考查的比例逐渐增大。尤其是免疫调节,作为本部分的重难点之一,几乎每年的高考中都要涉及。本文将结合一些具体的考题探究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方向,希望能对学生备考提供一些帮助。1免疫系统的组成例1下列哪组的内容不全属于免疫系统?( ) A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 B肾脏、淋巴细胞、淋巴因子 C骨髓、扁桃体、胸腺 D抗体、B细胞、T细胞解析:免疫系统在组成上包括免疫器官、免

2、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淋巴结、骨髓、扁桃体和胸腺都属于免疫器官;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B细胞和T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肾脏不属于免疫系统。参考答案:B易错分析:吞噬细胞既能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第二道防线),又能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病原体等,使其隐藏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但吞噬细胞仅仅是免疫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很多同学以为吞噬细胞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不清楚它在免疫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免疫的关系 例2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

3、膜、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解析: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答案选D。参考答案:D 知识总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关系见下表: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来源遗传而来,先天性的出生后形成的后天性的免疫对象对各种病原体都起作用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基础第一道和第二防线第三道防线特点出现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较弱出现较慢,针对性强,作用强度大联系起主导作用的是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

4、基础上形成 3体液免疫的过程 例3下列图解表示某特异性过程(表示细胞,表示过程),请你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解表示的是哪种免疫过程?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2)该过程中,传递抗原的是细胞 ,产生抗体的是细胞 ,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的是 ,在二次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胞 (填写数字)。 (3)请你说出大多数抗原是如何被清除的。 (4)如果没有细胞,体液免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解析:可以根据以下几点判断该图解表示的是体液免疫:有B细胞(细胞)参与;细胞接受抗原刺激的途径有二;细胞(浆细胞)产生的物质与抗原结合。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处理抗原,T细胞的作用是传递抗原,B细胞的

5、作用是识别抗原,当然记忆细胞也能识别抗原。因为大部分细胞需要T细胞的传递才可以刺激B细胞,所以如果没有T细胞则体液免疫将大部分丧失。二次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记忆细胞。 参考答案:(1)体液免疫 有B细胞(细胞)参与;细胞接受抗原刺激的途径有二;细胞(浆细胞)产生的物质与抗原结合 (2) 、 (3)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再通过吞噬细胞作用 (4)体液免疫将大部分丧失 4细胞免疫的过程 例4下列图解表示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 (1)免疫和免疫中,属于细胞免疫的是 ,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 (2)细胞b和细胞c,在胸腺中成熟的是 ,在骨髓中成熟的是 。 (3)能分泌淋巴因

6、子的哪种细胞? ,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哪种细胞? 。 (4)细胞e和细胞g在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5)在图解中的细胞中,能对抗原识别的是 。 解析:本题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结合起来进行考查,需要很强的识别图解的能力。识别图解一般顺序是:识别图解中的结构和物质名称判断图解中涉及的过程寻找过程之间的区别和内在的联系。如本题中,细胞ag分别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物质A、B分别是淋巴因子和抗体,免疫属于细胞免疫,免疫属于体液免疫。参考答案:(1)免疫 免疫(2)b c (3)d f (4)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更多的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 (

7、5)bcegd 易错分析:对T细胞的作用认识不全面。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有:传递抗原,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将经过吞噬细胞处理过的抗原传递给B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分化成记忆细胞,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对记忆细胞的作用认识不全面。记忆细胞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不仅迅速分化出更多的效应T细胞或浆细胞,而且可以自身增殖出更多的记忆细胞。 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例5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淋巴因子消灭 B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

8、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解析:由于病菌侵入到细胞内部,抗体无法发挥免疫效应,这时需效应T细胞识别并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这样病菌就失去了寄生的基础而被暴露出来,然后再通过抗体的作用将病菌消灭掉。 参考答案:D 易错分析:本题易误选C。认为外毒素是抗体,实际上外毒素属于抗原,抗毒素才是抗体,细菌抗原需要抗体来消灭。 6二次免疫 例6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

9、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二次免疫的相关知识。二次免疫的特点是反应更快、更强。当机体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后,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包括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效应。记忆细胞增殖加快,细胞周期变短,效应B细胞也会大量增加并产生大量的抗体,因此,A项正确。参考答案:A知识总结:记忆细胞与二次应答反应 (1)记忆细胞的特点:能分泌抗体,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某些抗原诱发产

10、生的记忆细胞可对该抗原记忆终生,从而使动物或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伤寒等,患者痊愈后可终生具有抵抗力。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4)初次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的浓度变化可用下图表示: 7免疫与人体健康 例7艾滋病(AIDS)是困扰人类的重要疾病之一,它的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图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下列

11、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HIV攻击人体的整个免疫系统,主要攻击T细胞 B在第一年内HIV浓度明显下降的原因是免疫系统摧毁了大部分HIV C第2年道第9年HIV的浓度逐渐增高的原因是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 D下列行为可感染艾滋病:输入含有HIV的血液静脉注射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子叮咬正常人解析:本题以HIV和T细胞的浓度变化为背景,考查了对艾滋病(AIDS)的感染和传染等知识。T细胞攻击的并非仅仅是T细胞(主要攻击),而是整个免疫系统,这是误区之一。分析T细胞和HIV的浓度变化时,要从二者的相互影响进行。D选项中的传播

12、途径中,只有能够传播,所以D错。参考答案:D 强化训练1(08年深圳3月模拟)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I、细胞和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图中细胞I、细胞、细胞代表的分别是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免疫过程比要慢,免疫效应比要强 D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2(08年广州4月模拟)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可发展成为艾滋病。下列表示HIV侵人人体后,体液中的HIV浓度和T细胞数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3(08年青岛)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接种不同的疫苗

13、,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 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 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4(08年郑州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 B当X再次侵入人体时,由于过程的增强,才使得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C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 DY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与Y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5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

14、得免疫力的方法。两种方法均在第1天将某种物质注射进入体。请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要防止该病毒使人体致病,方法较好 C狂犬病病毒的荚膜由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D方法中的疫苗可以由灭活的病毒担当6香港大学生殖及发育研究中心首先发现:10个艾滋病病毒基因之一的TAT,它不仅能像医学界认为的有助病毒在人体内复制,而且更能协助病毒抑制和破坏免疫系统。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与抗原结合并消灭抗原 B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后,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和数量都增大 C抗毒素、干扰素、过

15、敏原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7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 免疫,图中b表示 细胞,c表示 细胞。(2)图中B淋巴细胞(I)是在 中发育而成,抗原可与 (I、)发生特异性结合。(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被 细胞识别。(填字母)(4)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 与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物质d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病。8(08年青岛)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个段。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表示 细胞,判断

16、依据是 。此时正处于特异性免疫的 细胞。(2)图中a表示 ,通过MHC一型分子的作用,该物质暴露在细胞膜表面。(3)由图可知,MHC一型分子的化学本质是 ,细胞中有 种细胞器参与MHC一分子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其中 没有在图中表示出来。(4)若人体受到HIV病毒的感染, (、)细胞最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参考答案1D解析:细胞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过程是通过记忆细胞产生的免疫过程,速度快、免疫效应更强;细胞是记忆细胞,细胞是浆细胞。2A解析:随着HIV的侵入,HIV大量繁殖到一定数量后,会被免疫系统消灭,因此其数量减少

17、,随着T细胞的数量减少,HIV的数量再次增加,最后导致人的免疫系统的崩溃。3B解析:接种特异性的抗原,才会产生与之对应的特异性抗体,所以A错;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C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自身不会增多,所以D错误。4B解析:图解表示淋巴细胞的形成和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二次免疫的反应更强更快的原因是e细胞(记忆细胞)能迅速地增殖分化,形成更多的d细胞(浆细胞)。5C解析:病毒没有荚膜结构。抗体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6B解析:二次免疫反应主要依靠记忆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7答案:(1)体液 效应B细胞 记忆 (2)骨髓 (3)c (4)抗原决定簇

18、自身免疫解析:(1)由图中的B细胞参与,知为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图中a、b、c、d分别为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2)B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抗原与B细胞的结合需有一个识别过程,图示抗原与受体形态相吻合的为。(3)记忆细胞能较长时间地保留对抗原的记忆,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4)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其抗原决定簇,若机体正常细胞某物质表面结构与抗原相似,则抗体也会向正常细胞发起进攻,导致自身免疫病。8答案:(1)吞噬 能吞噬和处理细菌,并将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感应 (2)抗原决定簇(3)蛋白质 4 线粒体 (4)解析:(1)图中细胞正在吞噬细菌,由此判断此细胞是吞噬细胞,使特异性免疫的感应阶段;(2)图中的a表示抗原决定簇;(3)从 MHC一型分子的合成过程来看,属于蛋白质类的物质,合成过程中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四种细胞器的参与;(4) HIV主要寄生在人的T细胞中,而非吞噬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