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陆地巡洋舰第2章发动机及电子控制系统.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7748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田陆地巡洋舰第2章发动机及电子控制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丰田陆地巡洋舰第2章发动机及电子控制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丰田陆地巡洋舰第2章发动机及电子控制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丰田陆地巡洋舰第2章发动机及电子控制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丰田陆地巡洋舰第2章发动机及电子控制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丰田陆地巡洋舰第2章发动机及电子控制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田陆地巡洋舰第2章发动机及电子控制系统.docx(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发动机及电子控制系统第一节 发动机维修工具、材料及维修规范一、维修工具及维修材料1维修工具表21专用维修工具(SST)工 具 编号 名 称 说 明 0920110000 气门导管拆卸器&更换工具 (0920101060) 气门导管拆卸器&更换器6 0920141020 气门油封更换器 0920270020 气门弹簧压缩器 0921354015 曲轴皮带轮固定工具 (9011908216) 螺栓 0922230010 连杆衬套拆卸器&更换工具续表21工 具 编号 名 称 说 明 0922315030 油封&轴承更换工具 曲轴后油封 0922807501 机油滤清器扳手 092485504

2、0 气门间隙调整工具 (0924805410) 气门挺杆钳 (0924805420) 气门挺杆止动器 0933000021 配对法兰固定工具 曲轴皮带轮 0981630010 油压开关套筒 油压开关 0984318020 诊断检查线 0995050010 拆卸器C组件 (0995105010) 吊钩150 曲轴皮带轮 曲轴正时皮带轮 (0995205010) 滑臂 曲轴皮带轮 曲轴正时皮带轮续表2-1工 具 编号 名 称 说 明(0995305020)中央螺栓150曲轴皮带轮曲轴正时皮带轮(0995405010)1号爪形器曲轴正时皮带轮(0995405030)3号爪形器曲轴皮带轮0995070

3、010手柄工具(0995107150)手柄150曲轴后油封气门导管0996010010可变式销子扳手(0996201000)可变式销子扳手臂凸轮轴正时皮带轮凸轮轴副齿轮(0996301000)销10凸轮轴正时皮带轮(0996300600)销6凸轮轴副齿轮0904000010六角扳手组件0909004010发动机起吊装置悬挂发动机续表21 工 具 编号 名 称 说 明 0920000010 发动机调整工具 0925800030 软管插塞组件 用于堵住真空软管,燃油软管等 0990400010 扩张器组件2维修设备表22维修设备 设 备 说 明 设 备 说 明卡钳式测量表活塞环压紧器OOHC检测仪

4、活塞环扩张器压力表塑料间隙规连杆调整器精密直尺量缸表软刷千分表弹簧测量器气门弹簧染色渗透钢角尺气门弹簧正时灯点火正时温度计加热器力矩扳手磁力针气门座刀具千分尺游标卡尺3维修材料表23维修材料(SSM) 编 号名 称说 明 0882600080黑色密封填料或等价物(FIPG)凸轮轴轴承盖气缸盖罩后油封挡圈 0882600100密封填料1282B THREE BOND 1282B或等价物(FIPG)冷却水旁通管 0883300070粘合剂1324 THREE BOND 1324或等价物飞轮螺栓驱动端缸盖螺栓火花塞管 0883300080粘合剂1344 THREE BOND 1344 LOCTITE

5、 242或等价物油压传送表二、维修规范1维修数据表24维修数据压缩压力 在250 rpm STD 最小值气缸间压力差1 200 kPa或更多1 000 kPa 100 kPa或更少气门间隙 冷态进气 排气修理元件的调整垫片 标号2.500 标号2.550 标号2.600 标号2.650 标号2.700 标号2.750 标号2.800 标号2.850 标号2.900 标号2.950 标号3.000 标号3.050 标号3.100 标号3.150 标号3.200 标号3.250 标记3.300 0.130.23 mm 0.270.37 mm 2.500 mm 2.550 mm 2.600 mm 2

6、.650 mm 2.700mm 2.750mm 2.800mm 2.850mm 2.900 mm 2.950 mm 3.000 mm 3.050 mm 3.100 mm 3.150mm 3.200mm 3.250mm 3.300 mm点火正时带诊断连接器的端子TE1E1已连接812BTDC怠速怠速值700+50 rpm进气歧管真空度 怠速时60 kPa或更多正时皮带张紧器 壳侧突起10.010.8 mm气缸盖翘曲 最大值气门座 重修表面角度 接触角度 接触宽度 气门导管孔直径 STD OS 0.05 0.10mm 30、45、60451.01.4mm 10.98511.027 mm 11.05

7、011.077 mm气门导管内径修理元件外径 STD OS 0.05 6.0106.030 mm 11.03311.044mm 11.08311.094 mm续表2-4气门气门全长 STD进气 排气 最小值进气 排气气门工作面角度气门杆直径 进气 排气气门杆间隙 STD进气 排气 最大值进气 排气边缘厚度STD 最小值95.15 mm 94.90mm 94.60mm 94.40mm 44.55.9705.985 mm 5.9655.980 mm 0.0250.060 mm 0.0300.065 mm 0.08mm 0.10mm 1.0 mm 0.5mm气门弹簧偏差 最大值自由长度安装张力 在3

8、3.3 mm时2.0mm 44.78 mm 186206N气门挺杆挺杆直径挺杆孔径间隙 STD 最大值30.96630.976 mm 31.00031.018mm 0.0240.052 mm 0.08 mm凸轮轴轴向间隙 STD 最大值轴颈间隙 SFD 最大值轴颈直径圆跳动 最大值凸轮凸台高度 STD进气 排气 最小值进气 排气凸轮轴齿轮齿隙 STD 最大值凸轮轴齿轮卡簧末端自由间隙0.0330.080 mm 0.12mm 0.0350.072 mm 0.10 mm 26.94996.965 mm 0.06 mm 42.3142.41 mm 41.9642.06 mm 42.16mm 41.8

9、1 mm 0.0200.200 mm 0.30mm 18.218.8 mm进气室翘曲 最大值0.10 mm进气连接器翘曲 最大值0.10 mm进气歧管翘曲 最大值0.10 mm排气歧管翘曲 最大值1.00 mm气缸体气缸盖表面翘曲 最大值气缸孔直径 STD标号1 标号2 标号3 最大值STD OS 0.50 0.05 mm 93.50093.510 mm 93.51093.520 mm 93.52093.530 mm 93.730mm 94.230 mm续表2-4活塞和活塞环活塞直径 STD标号l 标号2 标号3 OS0.50活塞间隙 STD 最大值活塞环槽间隙 1号 2号活塞环端隙 STD

10、1号 2号 机油 最大值1号 2号 机油93.35693.366 mm 93.36793.376 mm 93.37793.386 mm 93.85693.886 mm 0.1340.154 mm 0.174mm 0.0400.080 mm 0.0300.070 mm 0.3000.500 mm 0.4000.600 mm 0.1500.550 mm 1.100 mm 1.200 mm 1.150连杆轴向间隙 STD 最大值连杆轴承中心壁厚参考 标号1 标号2 标号3连杆间隙 STD OS0.25 最大值连杆弯度 最大值每100 mm连杆扭度 最大值每100 mm套筒内径活塞销直径套简间隙 ST

11、D 最大值连杆螺栓外径 STD 最小值0.1500.330 mm 0.380 mm 1.4841.488 mm 1.4881.492 mm 1.4921.496 mm 0.0240.053 mm 0.0230.069 mm 0.08 mm 0.05 mm 0.15 mm 22.00522.017 mm 21.99722.009 mm 0.0050.011 mm 0.05 mm 7.8608.000 mm 7.600 mm曲轴轴向间隙 STD 最大值止推垫圈厚度主轴颈间隙 1号轴颈STD US 0.25 其他STD US0.25 最大值主轴颈直径 STD US 0.25主轴承中心壁厚0.0200

12、.220 mm 0.300mm 2.4402.490 mm 0.0200.038 mm 0.0190.059 mm 0.0240.042 mm 0.0230.063 mm 0.08mm 63.98564.000 mm 63.74563.755 mm续表24曲轴参考 1号标号1 标号2 标号3 标号4 标号5 其他标号1 标号2 标号3 标号4 标号5曲轴销直径 STD US0.25径向跳动 最大值主轴颈失圆度及锥度 最大值曲柄销失圆度及锥度 最大值1.9911.994 mm 1.9941.997 mm 1.9972.000 mm 2.0002.003 mm 2.0032.006 mm 1.98

13、91.992mm 1.9921.995 mm 1,9951.998mm 1.9982.001 mm 2.0012.004 mm 54.98755.000 mm 54.74554.755 mm 0.06 mm 0.02 mm 0.02 mm2力矩规范表25力矩规范 扭紧元件 Nm扭紧元件 Nm1号惰轮油泵 35进气连接器进气歧管 182号惰轮2号惰轮支架 40进气室进气连接器 181号正时皮带盖油泵 9进气室撑条左侧气缸盖 40曲轴皮带轮曲轴 250进气室撑条进气室 18凸轮轴正时皮带轮凸轮轴 110 2号发动机吊钩右侧气缸盖 40正时皮带张紧器油泵 27车架横梁发动机安装支架 582号正时皮带

14、盖3号正时皮带盖 9发动机后安装支架发动机后安装支架 18油尺导杆交流发电机支架 8发动机前安装绝缘体车架 38流体离合器风扇支架 5.4连杆盖连杆 第1 第2 25旋转90凸轮轴轴承盖气缸盖 16后挡板气缸 8主轴瓦盖气缸体 第1 第2 61旋转90气缸盖气缸体 12尖顶式螺帽第1 第2 第3 凹头式螺帽 34旋转90旋转90 18后油封挡圈气缸体 8发动机冷却液排放旋塞气缸体 39发动机安装支架气缸体 44气缸盖罩气缸盖 6机油滤清器气缸体 25排气歧管气缸盖 40油压开关气缸体 15排气歧管热绝缘体排气歧管 8交流发电机调节杆气缸体 42排气交叉管排气歧管 45 2号惰轮支架气缸体 38

15、交流发电机支架左侧气缸盖 18.5旁通水管气缸体 8.5PS泵支架右侧气缸盖 18.5后端挡板气缸体 7.5进气歧管,进气歧管撑条气缸盖 18驱动盘曲轴 833号正时皮带盖气缸盖 9飞轮曲轴 85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右侧气缸盖 8第二节 发动机的检修一、怠速CO的检测与调整1怠速CO的检测(带三元催化剂转换器)注:该项检测仅用于检验怠速COHC浓度是否符合标准。(1)初始条件。发动机运行温度正常。安装空气滤清器。接好进气系统所有的管路及软管。所有附件开关均置于OFF。所有真空管正确连接。EFI系统连接器均可靠连接。点火正时正确。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用手校准转速表和COHC检测仪。(2)起动发动机。

16、(3)使发动机快速升至2500 rpm,并运行约180秒。(4)怠速过程中,把COHC检测仪探针插入尾气管中至少40cm处。(5)即刻检测COHC在怠速和或2500rpm时的浓度。当进行这两种模式(2 500 rpm和怠速)检测时,可根据当地可行惯例,按规定顺序进行测量。2故障排除如果COHC浓度没有达到标准,依下列步骤进行故障排除,见表26,查找可能存在的故障,如果必要,检查并维修相应故障。图21 COHC检测仪的使用表26 COHC浓度故障表 00 HC 故障现象 原 因 正常 高 怠速不良1点火错误正时错误火花塞积碳、短路或间隙不正确高压线断开或交叉2气门间隙不正确3进、排气门泄漏4气缸

17、泄漏续表26 CO HC 故障现象 原 因 低 高 怠速不良 (HC读数不稳定)1真空泄漏PCV软管进气歧管进气室进气连接器节气门体ISC阀制动助力器管路2混合气稀薄造成缺火 高 高 怠速不良 (排气管冒黑烟)1空气滤清器受阻2PCV阀堵塞3EFI系统不良压力调节器不良回油管阻塞水温传感器不良ECU不良喷油器故障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不良空气流量计不良3怠速CO的检测和调节(不带三元催化剂转换器)注:该项检测仅用于检验COHC浓度是否符合标准。(1)初始条件。发动机运行温度正常。安装空气滤清器。接好进气系统所有的管路及软管。所有附件开关均置于OFF。所有真空管正确连接。EFI系统连接器均可靠连接。点

18、火正时正确。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用手校准转速表和COHC检测仪。(2)检查并调节怠速时CO的浓度。在调节怠速混合气浓度时,应使用CO检测仪,多数汽车上,如果车况良好,没有必要通过调整怠速混合气调整螺钉来调节怠速浓度。如果无CO检测仪,不要试图调节怠速浓度。将发动机迅速升至2500 rpm并运行大约120秒。怠速时把检测仪探针插入尾气管中至少40 cm处。图22检查发动机转速测量前至少需等待1分钟,以使浓度达到稳定,在3分钟内完成该项检测。怠速CO浓度(冷却风扇OFF)为1.50.5。如CO浓度不符合规定,用专用工具在可变电阻器上通过转动怠速混合气调整螺钉来调节。怠速混合气调整螺钉可在260。范

19、围内拧紧(怠速调整螺钉在发动机室内右后侧)。如果CO浓度符合规定,调整结束。如果CO浓度不能通过调节怠速混合气来调整,见COHC浓度故障表,寻找可能的故障原因。图23调节CO浓度图24调整螺钉角度范围二、怠速检测1怠速检测前提条件(1)发动机运行温度正常。(2)安装空气滤清器。(3)接好进气系统所有的管路及软管。(4)所有附件开关均置于OFF。(5)所有真空管正确连接。(6)电子燃油喷射系统连接器均可靠连接。(7)点火正时正确。(8)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9)A/C开关置于OFF。2连接转速表(见点火正时的检测)。3检测怠速检测怠速。(1)将发动机迅速升至1000 rpm,并运转约5秒。(2)

20、检查怠速值。怠速值为70050 rpm。如怠速值不符合规定,检查ISC阀和进气系统。4拆下转速表拆下转速表。三、压力的检查如果动力不足,机油消耗过大或燃油经济性较差,测量压缩压力。1暖机后停机将发动机暖机至正常运转温度。2拆下点火线圈和高压线拆下点火线圈和高压线圈。图25检查气缸压力3拆下火花塞拆下火花塞。使用一把16 mm火花塞扳手,卸下6个火花塞。4检查气缸压力值(1)把压力表插到火花塞孔中。(2)节气门全开。(3)发动机起动时,测量压缩压力值。应使用一个充满电的电瓶以使发动机转速不低于2500 rpm。(4)针对每一个气缸,重复步骤(1)(3)。该项检测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压缩压

21、力为1200 KPa或更高,最小压力为1000 kpa,气缸间压力差为100 kPa或更小。(5)如果1个或多个气缸压力较低,可通过火花塞孔向气缸内注入少许机油,对于低压气缸,重复步骤(1)(3)。如果采用填加机油缓解气缸压力,很可能会使活塞环与缸孔磨损或损坏。如果压力始终很低,可能是气门卡滞或落座不正确,也可能是垫片处泄漏。5重新安装火花塞以20Nm的力矩安装火花塞。6安装点火线圈和高压线安装点火线圈和高压线。 四、气门间隙的检测与调整当发动机冷机时,检查并调整气门间隙。1卸下气缸盖罩(见气缸盖的拆卸)。2把1号气缸置于上止点压缩位置(1)转动曲轴皮带轮,将其凹槽与1号正时皮带盖上的正时标记

22、“0”对准。(2)检查凸轮轴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正时标记(1点)是否如图27所示在气缸图26曲轴皮带轮凹槽与正时标记“0”对准图27检查正时标记盖表面上的一条直线上。如果不是,旋转曲轴360,并如上所述对准标记。3检查气门间隙(1)只检查图28中指出的气门。使用厚薄规,测量气门挺杆和凸轮轴之间的间隙。记录规定值之外的气门间隙值,此值用于确定所需调整垫片的尺寸。进气门间隙(冷态)为0.130.23mm,排气门间隙(冷态)为0.270.37mm。(2)把曲轴旋转240,并检查图29中标注的气门,测量气门间隙。图28测量1、2、3、6气门间隙图29测量2、3、4、5气门间隙图210测量1、4、5、6气

23、门间隙(3)再将曲轴旋转240并检查图210中标注的气门,测量气门间隙。4调整气门间隙(1)拆下调整垫片。旋转曲轴,使凸轮凸台朝上。用螺丝刀转动气门挺杆以使凹槽垂直于凸轮轴。使用SST(A),压下气门挺杆,并把SST(B)放在凸轮轴和气门挺杆之间。移掉SST(A)。把SST(B)以很小的角度放在标有“9”或“7”的侧面上,位置如图2-11(b)所示。如将SST(B)插入很深,它会被垫片夹住,为了防止卡滞,应将其以很小的角度从进气侧轻轻插入。用小螺丝刀和磁力针,拆下调整垫片。(2)通过下面的公式或图表确定更换调整垫片的尺寸。使用千分尺,测量拆下垫片的厚度。计算新垫片的厚度以使气门间隙在规定值内。

24、T拆下垫片的厚度A测量的气门间隙N新垫片的厚度 图211拆卸调整垫片(a)调整垫片的拆卸 (b)SST(B)插入示意图 (c)拆下调整垫片进气:N=T+(A-0.18 mm)排气:N=T+(A-0.32 mm)选择一个与计算厚度值最接近的新垫片。垫片从2.500 mm到3.300 mm,以0.05 mm的尺寸递增,共有17个尺寸。(3)安装新的调整垫片。在气门挺杆上放一个新的调整垫片,将其标号向下。用SST(A)压下气门挺杆,并拆下SST(B)。(4)重新检查气门间隙。5重新安装气缸盖罩图212测量垫片厚度图213用SST(A)拆卸SST(B)表27调整垫片选择表(进气)表28 新垫片厚度 m

25、m垫片号 厚 度垫片号 厚 度 1 2.500 10 2.950 2 2.550 11 3.000 3 2.600 12 3.050 4 2.650 13 3.100 5 2.700 14 3.150 6 2.750 15 3.200 7 2.800 16 3.250 8 2.850 17 3.300 9 2.900注:新垫片的厚度以毫米为单位被印在表面上表29 调整垫片选择表(排气)五、点火正时的检查1暖机将发动机暖机至正常运转温度。2把转速表和正时灯连接到发动机上将转速表的检测探针与诊断连接器的端子IG连接。绝不允许将转速表端子搭铁,否则,将毁坏点火器或点火线圈。图214转速表与诊断连接器

26、连接由于一些转速表不能与此点火系统兼容,因此,建议在使用前确定一下转速表的兼容性。3检测怠速值(1)将发动机迅速升至1000 rpm,并运转约5秒。(2)检测怠速值。怠速值为70050 rpm(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且A/C关闭)。4检查点火正时(1)用专用工具,连接诊断连接器的端子TE1和E1。(2)用正时灯,检查点火正时。点火正时在上止点前812怠速(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3)从诊断连接器上拆下专用工具。图215连接诊断连接器的TE1和E1端子图216检查点火正时5进一步检查点火正时点火正时在上止点前1024怠速(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注:正时标记在1024的范围内变化。6拆下转速表及正时

27、灯从发动机上拆下转速表及正时灯。六、正时皮带1正时皮带的拆卸(1)拧松带有液力离合器的风扇和风扇皮带轮。图217正时皮带元件分解(2)拆下交流发电机的传动带。(3)卸下带有液力离合器的风扇和风扇皮带轮。(4)拆下螺栓、油尺、导杆和O型圈。(5)拆下2号正时皮带盖。从2号正时皮带盖上拆下4个高压线夹。拧下6个螺栓,并拆下2号正时皮带盖。拆下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连接器。(6)拆下风扇支架。拆下螺母和PS泵调整杆。拆下螺栓、螺母和风扇支架。图218 2号正时皮带盖的拆卸图219风扇支架拆卸(7)拆下曲轴皮带轮。使用专用工具,松开皮带轮螺栓。卸下专用工具,拆下皮带轮螺栓和皮带轮。注:如有必要,拆下带有专用

28、工具和维修螺栓的皮带轮。 图220拆卸曲轴皮带轮螺栓和皮带轮(a)松开皮带轮螺栓 (b)拆卸皮带螺栓和皮带轮(8)拆下起动机电线支架和1号正时皮带盖。拆下2个螺栓和起动机电线支架。拆下4个螺栓和正时皮带盖。(9)卸下正时皮带导轮。(10)使1号气缸置于上止点压缩位置。图221起动机电线支架和1号正时皮带盖的拆卸图222曲轴皮带轮安装位置暂时将曲轴皮带轮螺栓拧到曲轴上。转动曲轴,把曲轴正时皮带轮与机油泵体上的正时标记对准。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曲轴。检查曲轴正时皮带轮上的正时标记与3号正时皮带盖是否对准,如果没有,把曲轴皮带轮旋转360。拧下曲轴皮带轮螺栓。(11)如果继续使用正时皮带,检查正时皮

29、带上的安装标记。检查正时皮带上是否有3个安装标记和前标记。如果安装标记和前标记消失,在拆下正时皮带前,在皮带上做3个标记使之与正时皮带轮上的正时标记匹配,并在正时皮带上做一新的前标记。(12)拆下正时皮带张紧器。交替地松开并拆下2个螺栓、然后拆下皮带张紧器和防尘罩。图223检查正时皮带上的安装标记图224拆卸正时皮带张紧器(13)卸下正时皮带。(14)拆下右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使用专用工具,松开皮带轮螺栓。拆下螺栓、定位销和带有正时皮带的凸轮轴正时皮带轮。(15)拆下左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使用专用工具,松开皮带轮螺栓。拆下螺栓、定位销和凸轮轴正时皮带轮。图225松开右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螺栓图2

30、26松开左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螺栓(16)拆下螺栓和2号惰轮。(17)拆下1号惰轮。使用10 mm六角扳手,拆下枢轴螺栓、1号惰轮和板垫圈。(18)拆下曲轴正时皮带轮。注:如果皮带轮不能用手拆下,使用专用工具和维修螺栓拆下曲轴正时皮带轮。图227拆下1号惰轮图228拆卸曲轴正时皮带轮2正时皮带的检查。(1)检查正时皮带。检查正时皮带时,不要把正时皮带弯曲、扭转或内侧向外翻转;不要使正时皮带与油、水或蒸汽接触;在安装或拆下凸轮轴正时皮带轮时不要使皮带张紧。如果有图229中所示的任何损伤,按下述各条检查。图229正确检查正时皮带提前分离。a检查安装是否正确。b检查正时盖垫片是否有损坏,安装是否正确。

31、如果皮带牙破裂或损坏,检查凸轮轴是否被锁住。如果皮带表面有显著的磨损或裂纹,检查惰轮锁和水泵侧是否有裂痕。如果仅在皮带的一侧有磨损或损坏,检查皮带导轮及每个皮带轮的对准度。如果皮带牙上有显著的磨损,检查正时盖是否损坏,垫图安装是否正确,以及皮带轮齿上是否有异物。如有必要,更换正时皮带。(2)检查惰轮。目测惰轮的密封部位是否漏油。如果发现漏油,更换惰轮。检查惰轮运转是否顺畅。如有必要,更换惰轮。图230检查惰轮(a)目测惰轮是否漏油 (b)检查惰轮运转是否顺畅(3)检查正时皮带张紧器。目测张紧器的密封部位是否漏油。注:如果推杆侧密封处几乎没有油迹,说明张紧器工作正常,如果发现漏油,更换张紧器。用

32、双手握住张紧器,如图231(b)所示,用力推动推杆,检查其是否移动。如推杆移动,更换张紧器。注:不要将张紧器推杆朝下握住。从壳末端起测量推杆突出长度。突出长度为10.010.8 mm,如果长度不符合规定,更换张紧器。 图231 检查正时皮带张紧器(a)检查张紧器是否漏油 (b)用手检查张紧器 (c)测量推杆突出长度3正时皮带的安装(1)安装曲轴正时皮带轮。将皮带轮上的调整键与正时皮带轮上的键槽对准,并将其滑到正时皮带轮上。在正时皮带轮上滑动,使法兰侧向内。(2)安装1号惰轮。使用10 mm六角扳手以35 Nm的力矩,用板垫圈和螺栓,安装1号惰轮。检查皮带轮支架移动是否自如。(3)安装2号惰轮。

33、以40 Nm的力矩用螺栓安装2号惰轮。检查2号惰轮移动是否顺畅。(4)安装左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使正时皮带轮法兰侧面向外。图232安装正时皮带将凸轮轴上的定位销与正时皮带轮上的定位销槽对准,并将其滑到正时皮带轮上。使用专用工具,用110 Nm的力矩安装皮带轮螺栓。(5)安装右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使正时皮带轮法兰侧向外。将凸轮轴上的定位销与正时皮带轮上的定位销槽对准,并将其滑到正时皮带轮上。使用专用工具,以10 Nm的力矩安装皮带轮螺栓。(6)把1号气缸置于上止点压缩位置。暂时将曲轴皮带轮螺栓拧到曲轴上。转动曲轴,将曲轴正时皮带轮与油泵体上的正时标记对准。使用专用工具,转动凸轮轴皮带轮,将3号正

34、时皮带盖和正时皮带轮的正时标记对准。图233对准正时标记(a)将曲轴正时皮带轮与油泵体正时标记对准 (b)将3号正时皮带盖和正时皮带轮的正时标记对准(7)安装正时皮带。注:发动机为冷态。擦掉皮带轮上的油和水,使其保持清洁。只擦皮带轮,不要使用任何清洗剂。使正时皮带上的前标记朝前。将正时皮带上的安装标记与曲轴正时皮带轮上的正时标记对准。将正时皮带上的安装标记与凸轮轴正时皮带轮的正时标记对准。依如下顺序,安装正时皮带。a左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b2号惰轮。c右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d水泵皮带轮。e曲轴正时皮带轮。f1号惰轮。(8)调整正时皮带张紧器。图234按序安装正时皮带图235正时皮带张紧器的调整

35、使用压力器,用9819807 N的力将推杆压入。将推杆与壳体上的孔对准,将1.27 mm的六角扳手穿过杆孔,以保证推杆的定位位置。取下压力器。把防尘罩安装到张紧器上。(9)安装正时皮带张紧器。图236取下压力器图237正时皮带张紧器的安装暂时用两个螺栓安装张紧器。以27 Nm的力矩交替拧紧两个螺栓。从张紧器上卸下1.27 mm的六角扳手。(10)检查配气正时。转动曲轴,将曲轴正时皮带轮和机油泵体上的正时标记对准。注:应顺时针转动曲轴。检查右、左正时皮带轮上的正时标记是否与3号正时皮带盖上的正时标记对准(如图238所示)。拧下曲轴皮带轮上的螺栓。(11)安装正时带导杆。安装导杆时,使盖侧面向外。

36、图238配气正时的检查图239正时皮带导杆的安装(12)安装1号正时皮带盖和起动机电线支架。检查正时皮带盖衬垫是否裂缝或剥落,如衬垫未裂缝或剥落,按下述步骤更换。a使用螺丝刀和衬垫刮刀,除去所有的旧的密封填料。b彻底清洁所有元件并除去所有松散物。c从新衬垫上取下纸衬,将衬垫匀称地安装到皮带盖的黑影部位,如图240所示。用4个螺栓以9 Nm的力矩安装正时皮带盖。用2个螺栓安装起动机电线支架。图240 No1正时皮带盖衬垫的安装(a)安装位置1 (b)安装位置2图241正确安装曲轴皮带轮(13)安装曲轴皮带轮。将曲轴上的定位键与皮带轮上的键槽对准,并滑动皮带轮。使用专用工具,以250 Nm的力矩安装和拧紧螺栓。(14)安装风扇支架。(a)用螺栓和螺母安装风扇支架。(b)用螺母安装PS泵调节杆。(15)安装2号正时皮带盖。检查正时皮带盖衬垫有无裂缝或剥落等情况。如果衬垫已有裂缝或剥落,按下述步骤更换。a用螺丝刀和薄刮刀除去所有旧的密封填料。b彻底地清洁所有元件以除去松散物。c从新垫片上拆下纸衬,并按图243所示把衬垫均匀地安装在皮带盖中图示的黑影部分。用6个螺栓以9 Nm的力矩安装皮带盖。把4个高压线夹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连接器接到2号正时皮带盖上。图242安装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