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利弊分析报告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8003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水北调利弊分析报告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南水北调利弊分析报告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南水北调利弊分析报告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南水北调利弊分析报告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南水北调利弊分析报告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利弊分析报告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水北调利弊分析报告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水北调的利弊分析,工程简介社会影响利与弊经济影响利与弊生态影响利与弊科学看待南水北调,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与耕地、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相适应。我国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只占全国35.9%,人口数占全国的54.7%,但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总量的81%;人均而北方四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总量的14.4%,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58.3%。由于季风气候的强烈影响,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少水年和多水年持续出现,旱涝灾害频繁,平均约每三年发生一次较严重的水旱灾害。,工程简介,我国水资源分布图,我国人口分布图,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

2、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工程简介,工程简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东线工程开工最早,并且有现成输水道。,东线工程,东线工程,从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扩容的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经陶岔渠首闸(河南淅川

3、县九重镇),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北京。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的20余座城市供水。中线工程已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计划2013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2014年汛期后全线通水。,中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

4、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及时向黄河下游补水。截至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西线工程,西线工程,一、解决北方缺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金融和外交中心;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业基地与重要的外贸港口;河北、河南则处于承东启西的华北经济圈;山东是高速发展的经济大省;西北地区和华北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基地,是西部

5、大开发的重点地区。纵横供水区内的京广、陇海、京浦、焦枝、京九、兰新等铁路沿线有众多的工业城镇,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区域。,社会影响,二、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北方水资源紧缺,南方洪水频发。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能实现现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既保证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又有效地缓解南方洪涝灾害。,社会影响,三、加快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基于工程建设需要,如交通、水利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定带动当地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投资,机械、电器、设备、钢材的投入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社会影响,社会影响的弊端,一、水电

6、的经济投入 南水北调仅西线工程静态投资就高达3040亿元(2000年价),总工程静态投资约5000亿。据不完全统计,南水北调仅对四川三大水电基地损失装机容量671万kw、电量335.5亿kwh。大量的资金和其他方面的资源投入,而工程费效评价却得出否定结果,必定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不利影响。,二、工程沿线大量移民工作 移民问题是南水北调这一大型系统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住房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就目前的统计表明移民对现在住房不满意比例略高于满意比例。尽管库区移民住房问题没有预计的严重,但是住房问题已经开始严重制约移民的生活生产。,社会影响,三、对少数民族居住区文化、宗教信仰的冲击。西线

7、一期工程涉及藏族群众聚居区,这些地区藏 族同胞由于历史原因,迄今基本都信仰藏传佛教。工程的实施对藏传佛教教义宣传内容产生冲击与影响,并进而引起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反应。此外大量外来人员到达这一地区,由于不同的观念、生活方式难免与当地居民产生矛盾甚至冲突,从而引发社会问题,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社会影响,经济影响,一、有效解决严重缺水的局面。缺水不仅使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加剧了地区之间、工农业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安定。有些缺水严重的地区,长期开采饮用有害的深层地下水,使得地方病蔓延,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许多地方大量污水未经处理而重复利用,造成环境恶化以及农副产品的严重污染。南水北调

8、工程则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二、促进潜在生产力。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能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促进潜在生产能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京津塘首都经济圈”是我国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增长重心之一,经济发展极具优势。但由于水资源的短缺,目前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组合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增加华北地区水资源供给,有利于华北地区潜在优势的发挥。,经济影响,三、有利于拉动内需和扩大就业。除了间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外,由于对南水北调工程投入了大量资金,据总体规划阶段初步估算,仅此项每年可以拉动中国经济0.12个百分点。调水工程通水后,我国北方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每年将增加工农业产值500亿元。在

9、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期,随着广大受水区水资源条件的改善,企业生产结构和规模也会随之变化,一些新兴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扩大就业的机会将进一步增多。,经济影响,由投入产出看南水北调(以西线一期工程为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及第一期工程规划中有如下安排:从雅砻江及大渡河支流建引水枢纽5座,输水路线260km(其中隧洞244km),年输水40亿m,估计静态工程投资469亿元(2000年1季度价)年经济效益248亿元,扣除长江中上游发电损失8亿元,经效益240亿元。,经济影响的弊端,但是这里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研究:469亿元静态投资是否包括配套工程投资、淹没损失、移民补偿、调水区生态重建费用?究竟可调

10、用多少水?是否有足够丰富的水资源可供40亿m的调用?经过260km输水路线、水库及1500km黄河干道最终可供水多少?净效益中未计算运营维修等必要费用。,经济影响的弊端,静态投资的估算 规划中写明引水枢纽5座投资68亿,输水隧洞401亿(60页)。但是规划中又说主体工程416亿元,配套工程投资426亿元和年运行费用等。如果不及移民淹没补偿及其他费用,按规划中所述估计静态投资最少为:主体工程469亿元,配套工程426亿元,共895亿(2000年1季度价)。,经济影响的弊端,动态投资估算 据2004中国统计年鉴数据,19912003年投资价格指数从100上升1864,12年中每年平均上升05326

11、,以2000年一季度价格计算的静态投资895亿元,由于投资价格的上升,折算成2010年当年价格应为:89510532610=1503亿元 如一期工程在2020年竣工,l0年内每年平均投入150.3亿元(2010年价),以当年价格计算至2020年累计价值为:150.3(1+0.05326)10-1*(1/0.05362)=1919亿元,经济影响的弊端,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05,而水产业为212。如果以212作为衡量水产业投资利润率的指标,则20102020年每年投入1503亿元资金的资金增量为:150.3(1+0.0212)10-1*(1/0.0212)-150.3*10=15

12、1.8亿元 一期工程包括价格变动和资金利润因素在内的动态投资应为:1919+1518=207080亿元,经济影响的弊端,供水量估算 据中国科学院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考察队调查,在长达7个月的枯水季节,雅砻江甘孜站径流量占平均年径流量的229,大渡河足木足站占平均年径流量的256。阿安、仁达2座引水枢纽年均径流量为23亿m,枯水季节7个月只有5267亿m,折算成全年为9亿m,大渡河上游的上杜柯、亚尔堂、克柯3座引水枢纽年均径流量为36亿m,枯水季节7个月只有922亿m,折算成全年为158亿m。5座引水枢纽基流量为248亿m。如调用80,则可调水198亿m;如加上5座引水枢纽的调节库容136亿m,

13、则可调水量为334亿m。,经济影响的弊端,从引水枢纽输水到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等省37个市、县用水地区,经过水库及260km的输水线路,又经黄河约1500km的干流及支渠,渗漏及蒸发损耗应在15以上。所以可调水量334亿m中实际可供使用的最多只有28亿m左右。,经济影响的弊端,每年可调水334亿岔,实际可供水28亿m3,产生生态、生活供水、工业、发电等社会经济效益共计1717亿元,扣除长江上游发电损失366亿元,年净效益为1355亿元(年维修及营运费用未扣除)。经济净现值-113亿元(小于0),经济效益费用比09(小于1),经济内部收益率65(低于具有公益性的低社会折现率7)。敏感性分

14、析表明,经济内部收益率为51至41,因此一期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项目不具有经济抗风险能力。,经济影响的弊端,生态影响,一、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人类社会的各方各面都离不开用水,而这是建立在平衡的水循环基础上的。当一个地区发生区域性的缺水时,人们的生活、生产、娱乐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强烈得制约。同时缺水还会引发恶性的开采使用水资源破坏环境的平衡性。南水北调通过补充水资源缺口,使得缺水地区预留出合理规划使用水资源的空间,从根本上缓解缺水引发的恶性循环。,生态影响,二、改善北方部分地区饮水质量 北方部分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地下水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例如我国华北平原和关中盆地地下水含氟大量

15、超标,我国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含碱过多,这些对当地饮水造成强烈影响,长期饮用危害人体健康。南水北调能通过调用其他地区水源的水改善部分地区饮水质量。,生态影响,三、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科学发展策略。单就生态一方面来说,受水地区得到水资源补充水循环得到保障,一些生态敏感区如湿地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从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方面考虑,北方少水地区,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如海河流域利用率达到67%,辽河流域达到68%,淮河达到73%,黄河39%,内陆河的开发利用达32%,通过调水工程可有效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生态影响的弊端,一、工程涉及高原脆

16、弱生态环境以长江源头及上游生态环境为例,其主要面临以下问题:森林植被面积由50年代覆盖率26%减少到1974年13.1%,20世纪末的20年也是砍伐有增无减。植被涵养水能力减弱,如川西滇东北原始森林涵水力由50年前的4000亿m减少到如今的1000亿m。干旱、沙漠、荒漠化的面积扩大,湖泊沼泽、草原面积减少,冰川退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影响的弊端,二、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 其影响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条: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容量减少(中线调水145亿m将使汉江中下游总的水环境容量减少l092万ta,损失率为324;如在调水145亿m的同时实施引江济汉工程,则潜江以下江段的水环境容量损失得到较大程

17、度的减少,总的水环境容量损失将是835万ta,损失率为2475)对汉江中下游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影响(在现状的水文条件下,汉江水华的发生概率为92;而调水145亿m3后水华发生的概率为136)对汉江中下游水生生物与鱼类资源的影响(水生生物栖息空间相应缩小,丹江口至襄樊河段主要鱼类产卵场大多会消失,泄低温水对汉江中下游四大家鱼产卵将带来不利影响),科学地看待之,南水北调工程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 要求,是建立在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能满足黄河流域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的,是黄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社会经济承载力不足的直接结果。,从总体上看,将长江源区的水引人黄河源区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改善黄河源区、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必将发挥积极作用。,科学地看待之,但是我们在评估这一重大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不能局限在现今所面临的这些水与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之中,甚至不能局限在过去几十年流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小背景之中,而应该在黄河与长江的自然发展历史角度、站在全球变化的角度分析当今所面临的问题所在,科学地看待之,谢 谢!,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观看!,让我们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