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苦与最乐ppt课件.ppt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出生地主家庭。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他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了解体裁,思考:本文为一篇议论文,那么议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呢?,论点: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但可以有多个分论点。论点和论题的区别:1、定义不同。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有待于证明的命题。2、形式不同。以标题来看,论点
2、的提出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3、位置不同。论点的位置灵活,可在标题、文首,也可在文中,还可在结尾;论题的位置一般在标题或文首。,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请根据文章旁批,说说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一、(1-3自然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二、(4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三、(5-6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讨论第一部分:,1、文章开头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的事吗?为什么?,2、于是作
3、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3、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从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再延伸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有责任,一旦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痛苦无法解脱。,讨论第二部分:,1、从第四自然段得知: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尽了责任,2、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讨论第三部分:,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
4、些话要说明什么?,说明了:人生当勇于负责。,2、作者认为那些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苦还是乐?(表面上看他们一辈子在感受苦痛,其实),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是乐,不是苦呀!,3、第六自然段:当责任向我们走来时,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勇于负责不能逃避,责任是逃避不了的,分论点1: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论点2: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中心论点:,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小结:,讨论:,如果你也身处于作者生活时代那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中,你会认为什么事最苦,什么事最乐?那现在呢?,重要论据,事实论据,人生能排遣之苦(贫、老、死、失意等),不能逃躲之
5、苦(欠钱未还、受恩未报等),“凡属”,负责任之苦,道理论据,古语、俗 语,尽责任之乐,孔子“无入而不自得”,(摆事实讲道理),(引用),理论论据,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尽责任之苦中真乐,事实论据,仁人志士忧国忧民,诸圣诸神悲天悯人,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 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有人说,论证结构,典型议论文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论题,分论证,总结论,本文,分论点一,分论点二,中心论点,(分),(总),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
6、等来证明观点。,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理论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证,(理论论据),举例论证,(事实论据),对比论证,体现,引用了古语、俗语以及孔子、孟子、曾子等名言论证,举了圣贤豪杰、仁人志士等例子,最苦之事与最乐之事进行对比论证,写作特色,语言:,流畅,让严肃的问题亲切化,易于接受,简洁,口语化,“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语言运用,主题延伸,本文中作者提出把万事当责任来尽,便得苦中真乐,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的观点。作为学生,应当把学习当做责任来尽,于尽责任中得乐趣,那么你如何看待“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