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版印刷工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8518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柔性版印刷工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柔性版印刷工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柔性版印刷工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柔性版印刷工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柔性版印刷工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柔性版印刷工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性版印刷工艺ppt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柔性版印刷工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柔性版制版第三节:柔性版印刷机第四节:柔性版印刷工艺,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 柔性版:由橡胶、感光性树脂等弹性固体材料制成的凸版之总称。柔性版印刷机: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柔版(Flexography)印刷:使用具有弹性的凸起图像印版,印版可粘固在可变重复长度的印版滚筒上,印版由一根雕刻了着墨孔的金属墨辊施墨;网纹传墨辊由另一根墨辊或刮墨刀控制输墨量;可将液体和脂状油墨转印到实际是所有种类的承印材料上。,二、柔印的特点1、承印材料广泛。2、印版柔软可弯曲并富有弹性。3、使用新型水性油墨和紫外油墨,既环保又质量。4、

2、生产周期短、效率高。5、短墨路系统、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6、印品质量好、层次丰富、色彩鲜艳、墨层饱满。7、印刷速度快。8、操作及维护简便。,柔性版印版的显微图片,柔性版网点的显微图,三、柔版基本工艺流程,印前设计及图文处理,分色出片,印版制作,贴版、打样,印刷,模切等印后工艺,四、柔印的发展 苯胺印刷:使用苯胺油墨的橡皮凸版印刷。美国那时所使用油墨颜料是从苯胺油中提炼出来的煤焦油的颜料。1952年10月,第四届国际包装学术会议通过了将苯胺印刷改名为柔性版印刷的决议。1974年,美国杜邦(DuPont)公司推出CYREL感光树脂版,大大提高了印版的解像力和网点再现性,实现了柔性版的彩色套印。

3、20世纪80年代,柔性版印刷应用领域广泛。20世纪90年代,随着先进柔性版印刷机的引进、国产窄幅柔性版印刷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陶瓷网纹辊、UV油墨以及制版等技术逐渐成熟,国内柔性版印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五、柔性版与胶印、凹印的比较,第二节:柔性版制版,一、柔性版的类型,柔性版类型,手工雕刻橡胶版,感光树脂版,橡胶版,模压橡胶版,固体感光树脂版,液体感光树脂版,1、手工橡胶版 手工雕刻橡皮布制作流程图:,勾描原图,往橡皮版转拓原图,刻版,制版方法的特点:这种制版方法主要用于简单活件,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等优点。要求制作人员技术娴熟和具有丰富经验,印版质量不高,除少数粗糙的活件还使用外

4、,基本上已经被淘汰。,2、橡皮复制版橡皮复制版制版流程图:,底样(原稿),拍阴图底片,晒金属版,腐蚀铜(锌)版,压制凹模板,压制橡胶版,研磨橡胶版,制作模压橡胶版时,首先制作金属原版(铜锌版),然后用热硬化酚醛树脂热压成凹型铸模作为母型,最后模压成橡胶版。,3、液体感光树脂版 感光树脂版:以感光树脂版为材料,通过曝光、冲洗而制成的光聚合型凸版。感光机理:在一定外界光源的刺激下(一般为紫外光),激发感光树脂中的光引发剂发生分解反应,而产生游离基。游离基具有很大的活性,可以使树脂中的不饱和键打开,打开的不饱和键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一种网状的空间立体结构,这种结构使物质表现出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性质。,液

5、体版的制版过程,液体感光树脂版制版工艺流程图:,放置阴图片,铺流,前曝光,主曝光,后曝光,显影、冲洗,后处理,干燥,液体树脂版特点:液体树脂版成本低廉,制版设备简单。因其树脂光联速度较快,所以容易冲洗。这种印版的分辨率较低,其加网线数一般只能为40-48线/cm,适合于印刷质量要求不高的印件。,4、固体感光树脂版(1)、版材的构成:固体版材的结构因生产厂家的不同会稍有差异,但其结构基本相似,下面一杜邦(DuPont)赛丽板材为例说明其基本结构。,a、聚酯保护膜:保护感光树脂层表面在搬运、裁切和背面曝光过程中免受损伤。b、感光树脂层:版材的主体。c、聚酯支撑膜:是感光树脂层的版基。聚酯膜变形小、

6、尺寸稳定性优良,可减少印版变形,提高套准精度。,a,b,c,单层柔性版结构示意图,(2)、版材的应用及特点 该版材性能优异,印版的分辨率较高,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世界范围内,其市场占有率达到70-80%。主要特点如下:聚酯膜厚度均匀,变形较小,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有利于保证套印精度。印版图文浮雕清晰,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较小的网点和线条仍能进行复制。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够承受多种溶剂的浸蚀,印刷适性好。有较高的硬度,耐印力高。,(3)、固体感光树脂版制版工艺,板材准备,背面曝光,主曝光,显影,烘干,后曝光,去黏,负片准备,、负片的准备:选用磨砂软皮后,应检查负片的尺寸、密度值(4.0)

7、、清晰度、有无划伤。特别是网点图像必须清晰,文字和线条整齐实在,图文部分不能被划伤,乳剂面不能有脏污。、版材的准备:根据要求确定版材的型号和厚度后,即可对版材进行裁切。裁切版材时,应根据负片尺寸大小,版边预留 12mm的夹持余量进行裁切。,、背面曝光:对版材的背面进行全面均匀的曝光,建立印版图文的深度,加强稳定层于感光树脂层的结合力,减少主曝光时间。操作方法:将感光版材放入曝光装置,光源预热5min,把版材正面朝下放在晒版架上吸紧,调节曝光定时器,进行决定浮雕深度的曝光。曝光时间长可使浮雕深度减小,曝光时间短浮雕深度大,浮雕深度约控制为版厚的80%左右。,、正面曝光:通过负片或遮盖层对柔性版材

8、的正面进行曝光,将负片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版材上,版材上的树脂层被UV光照射发生聚合反应而固化。具体操作:,放置版材,贴合阴图片,覆盖聚酯膜,覆盖塑料片,抽真空,曝光,UV-A光源,聚酯支撑层,感光树脂层,聚酯保护层,背面曝光,正面曝光,a、曝光正常,划线上宽下窄,图文清晰b、正面、背面的曝光量都不足c、背面曝光过量,使图文深度不足d、正面曝光不足e、正面曝光过量f、背面曝光量不足,、显影:版面经主曝光后,用显影液除去版面上未受光硬化部分的树脂的工艺过程。显影溶剂多以氯化烃系溶剂(三氯乙烯等)作为主剂。显影时间通常为数分钟至20min左右。如果显影时间过短,易出现浮雕浅,底面不平和出现浮渣等弊病

9、;如果显影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图文破损、表面鼓起和版面高低不平。另外,还要注意保持显影液内感光树脂成分的浓度,否则会因溶液内树脂浓度过高,不仅会影响显影速度,而且还会降低版面的粗糙度,造成版面发黏、发胀等不良现象。为此,每次显影后都应适当补充新鲜的显影溶剂,以保持显影溶剂中树脂成分含量的稳定性。,、烘干:工序必要性:显影后,由于大量溶剂渗入版材内部,造成印版膨胀变厚,线条成波浪形,文字也会有些歪扭现象,这是印版吸收溶剂过多所至,需将溶剂去除即可恢复原状。为此,应采用热风进行干燥。工序控制:烘干一般在烘箱内进行,关键是应合理控制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热风温度一般为50-70,烘干时间为数分钟至30分

10、钟左右。,、去黏(后处理):工序必要性:印版经显影烘干后,版面具有黏性,为了消除黏性,必须对版面进行去黏处理,以增强版面强度。处理方法:a、光处理法:用波长为254nm的短波光源(UV-C)对版面进行短时间照射。b、化学处理法:用漂白粉水溶液或盐酸与溴化物溶液处理版面的黏性。c、喷粉处理法:将细玉米粉或滑石粉喷洒 在版面上。不适合精细产品版材的处理。,、后曝光:对印版表面进行全面、均匀的曝光。工序意义:经后曝光可使印版树脂充分发生光聚合反应,版面树脂全面硬化,满足硬度的基本要求,以保证印版质量,提高印版耐印力和耐溶剂性。注意:但并不硬度越高越好。特别是对细线条印刷和网目调印刷,如果硬度过高,会

11、引起图文变形、小网点丢失等现象。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后曝光的时间和光源强度。,第三节:柔性版印刷机,一、概述(一)、柔印机的基本组成 1、开卷供料部:柔印机的输纸部分,其作用是使卷筒纸开卷、平整地进入印刷机组。当印刷机转速减慢或停机时,其张力足以消除纸上的皱纹并放置卷筒纸拖到地面上。,2、印刷部分:由印版滚筒、压印滚筒、输墨系统组成。,3、干燥冷却部:为了避免未干油墨产生脏版和多色印刷时出现的混色现象,在各印刷机组之间和印后设有干燥装置。,4、复卷部:柔印机的收卷部分。,在现代柔性版印刷机中,除上述基本结构外,还有张力控制于横向纠偏装置、检测装置、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系统等。现代机组式柔印机还配

12、备了连线复合、上光、烫印、压凸、贴磁条、模切、打孔、分切等印后加工装置。,(二)、柔印机的分类 柔性版印刷机大多使用卷筒式承印材料,采用轮转式印刷方式。1、按印刷幅面:以幅面宽度600mm为基准,可分为窄幅柔印机和宽幅柔印机。2、按印刷机组:机组式、卫星式、层叠式。柔印机的发展趋势:多色、高速、多功能连线加工。,机组(排列)式柔印机 特点:a、各色印刷机组互相独立且呈水平排列。b、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产品系列化程度较高。c、可实现多色印刷,通过变换承印物的传动路线还可实现双面印刷。d、配置灵活,操作维修方便,易实现组合印刷与印后连线加工。e、应用范围广,适合各种标签、纸盒、纸袋、礼品包装纸

13、、不干胶纸等印刷。,机组式柔印机结构,层叠(叠加)式柔印机 特点:可进行单面多色印刷,也可通过变化承印物的传送路线实现双面印刷,提高了使用范围。便于操作,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可将其与裁切机、制袋机、上光机等联机使用,以实现多工序加工。占地面积小。层叠式排列使印刷部分具有良好的可接近性,便于调整、更换,清洗等的操作。,层叠式柔印机,层叠式柔印机印刷机组结构简图,卫星式柔印机 特点 各印版滚筒在共同压印滚筒的周围,承印物在压印滚筒上通过一次可完成多色印刷。与机组式相比,卫星式柔印机具有更高的套印精度和印刷速度,且机器的结构刚性好,使用性能更稳定。承印材料广泛,既可印刷29-700g/m2的纸张和纸

14、板,又可印刷铝箔、薄膜等材料,特别适用于印刷产品图案固定、批量较大、精度要求高的伸缩性较大的承印材料。各滚筒之间距离短,要求油墨干燥速度较快。,卫星式柔印机,卫星式柔印机印刷机组结构简图,二、柔印机的基本结构(一)、印版滚筒 传统的印版滚筒由滚筒体、滚枕、传动齿轮等组成。根据滚筒体的结构特点不同可分为:整体式:装版时用双面胶带将印版粘贴在其表面。磁性式:滚筒体表面由磁性材料组成,印版的版基为金属材料,靠磁性吸引装版。套筒式:套筒式印版滚筒由芯轴、气撑辊和套筒组成。,套筒式印版滚筒原理:更换印版滚筒(或网纹辊)时,只要打开印刷机组上的气压开关,压缩空气输入到气胀辊後,从气胀辊的小孔中均匀排出,形

15、成气垫,使套筒内径扩大而膨胀,原来所使用的印版滚筒(或网纹辊)套筒会自动弹出,更换新的印版滚筒(或网纹辊)套筒,新套筒能轻松而方便地在气胀辊上滑动到所要求的位置。关上气压开关,印版滚筒和网纹辊就会固定好。当切断压缩空气後,套简会立即收缩,并与气胀辊紧固成为一体。,(二)、输墨系统 对于柔性版印刷机,采用网纹辊的输墨系统,一般称为短墨路系统。由于使用溶剂型油墨,不需要对墨层进行反复滚压和碾匀的匀墨过程,所以,输墨装置比较简单。通过网纹辊墨穴的不同形状、大小及深浅可以控制传墨量,以达到所需的墨层厚度。输墨部件主要有以下几类:墨斗辊-网纹传墨辊系统(两辊式)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刮刀式)墨斗辊

16、-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综合式)墨槽-刮墨刀系统(封闭式),1、墨斗辊网纹传墨辊输墨系统(两辊式)优点:运行费用较低,网纹辊与橡胶辊表面滚筒摩擦,磨损较轻,使用寿命长。对于速度中等或较低的柔性版印刷机,两辊式输墨系统的传墨质量可以适应大多数印刷品的要求。缺点:不适于高速印刷,否则会出现传墨量过多的故障。很难保证小墨量传递的均匀性,一般不能满足较高网线阶调的单色及彩色印刷的要求,已逐渐被淘汰。,2、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刮刀式)网纹辊与刮墨刀相配合,使得柔性版印刷机可以使用各种粘度的油墨,在更高的速度下获得更高的印刷质量。刮墨系统的作用:把网纹辊上多余的油墨均匀地刮下来,使网纹辊在传

17、递油墨中获得定量传墨的功能。根据刮墨刀相对于网纹辊的安装位置不同,刮墨刀可分为常规角度(正向)刮墨刀式输墨系统和反向角度刮墨刀式输墨系统。,(1)、常规角度刮墨刀式输墨系统,沿网纹辊的转动方向刮墨,刀直接安装在网纹辊上,刀刃与网纹辊在接触处与切线方向成锐角,与印版滚筒分别安装在网纹辊的两侧。刮墨刀可左右移动,其作用是防止印墨中的杂质堆积影响印墨的均匀。,(2)、反向角度刮墨刀式输墨系统,此刮墨刀的安装方向与网纹辊的转动方向相反。相对于常规角度式,工作时刮墨刀与网纹辊之间的压力较轻,磨耗较小,更能准确地传递和控制印墨以满足高质量印刷的要求。,3、墨斗辊-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综合式)在此系

18、统中,网纹辊由墨斗辊供墨。由于采用刮墨刀,墨斗辊的作用仅限于向网纹传墨辊传递充足的油墨,不再对网纹传墨辊传向印版的墨量进行控制。,4、墨槽-刮墨刀系统(封闭式)在全封闭系统中,墨槽配有两把刮墨刀,正向刮墨刀主要起密封作用,反向刮墨刀起刮墨作用。油墨和洗涤剂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处于流动的状态,因而即使少量的油墨也可以循环,用少量的洗涤剂也可以清洗干净,可适应现代柔印高速传墨中仍能保持网纹辊恒定输墨的要求,排除了高速运转时的飞墨现象。优点:采用封闭式刮墨刀系统,可以确保网纹辊和印版得到最佳墨量。高线数陶瓷网纹辊的激光雕刻和封闭式刮刀的应用,可以确保网纹辊和印版得到最佳墨量,提高短墨路系统的传墨性能和

19、印品质量的稳定性。,(三)、印刷网纹辊(印刷计量辊或定量辊)网纹辊是柔性版印机的专用传墨辊,是保证短墨路传墨、匀墨和高速输墨质量的关键部位。网纹辊表面雕刻着大小、形状和深浅都相同的凹坑(网穴),用于储存油墨。网纹辊的作用:向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定量均匀地传递所需的油墨,高速印刷时又可防止油墨的飞溅现象。1、网纹辊的种类和性能 按照表面镀层可以分为:(1)、镀铬网纹辊:由低碳钢或铜板焊接在钢辊体上的一种网纹辊。(2)、喷涂陶瓷网纹辊:在网纹表面用等离子体的方法喷涂上一层50.8微米的合成陶瓷粉末,使格点内充满粉末。(3)、激光雕刻网纹辊:将特殊的陶瓷铬氧化物粉末喷涂到经过一定处理的钢辊体上然后用金钢

20、石抹平后抛光,最后通过激光雕刻机雕刻出着墨孔的网纹辊。,2、网纹辊的主要参数(网纹辊线数、网穴角度、网穴开口度、网穴容积)(1)、网纹辊线数:沿网纹辊轴向方向的单位长度内网穴个数。常用单位为lpi或l/cm(如200线/in,即每英寸2.54厘米内有200个着墨孔)。一般来说,网纹辊线数越高,传墨量越小。在进行网目调产品的印刷时,需采用高线数的网纹辊。这是由于在印版图文的高光亮调区域网点的面积非常小,假如印刷时采用了低线数的网纹辊,此时印版上的部分网点面积小于网纹辊网穴面积,印刷时当印版上的某些小网点正好与网纹辊的网穴相对,由于没有隔墙的支撑,造成网点浸入网穴中,这样不仅使网点表面着墨,而且使

21、网点的侧面也沾上油墨,印刷时形成网点增大。印刷时采用高线数网纹辊可以形成更薄更均匀的油墨膜层,在高速印刷时能减少网点的扩大,并可提高油墨的干燥速度,更准确实现套印,减少油墨的消耗量。,(2)、网穴角度 网穴角度是指网穴的排列方向与网纹辊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激光雕刻的网穴由三种形状(三角形、六角形、菱形)和三种角度(30、45、60)。目前使用最多也是印刷效果最好的是六角形的60网穴。这是因为60六角形的网穴排列最紧凑,在给定的面积上,网穴的数量比其他方式可多排列将近15,并且网穴之间的多余位置可以被最大限度地消除,在传递相同油墨量的条件下,可以把网穴做得更浅,更有利于油墨的传递;而且60六角形

22、的网穴排列方式,可以避免出现沟渠,加工时又易于雕刻,制作的质量稳定性高。,(3)、网穴开口度:网穴的深度与其开口的比值。k(b/H)100 式中k网穴的开口度;b网穴表面的开口宽度;H网穴的深度。从公式中可以得到,如果网穴开口窄而深,那么就无法保证网穴底部的油墨无法很好转移,这样降低了网穴中的油墨向印版转移时的转移率,而且也不利于网纹辊的清洗,久而久之还会造成网穴的永久堵塞。实践证明,网穴的开口度通常在2333之间时,油墨转移比较顺畅,而网穴开口度的最佳值为28,网穴深度在2535微米最为理想。,(4)、网穴容积(网穴载墨量)网穴容积是指网纹辊在正常条件下,单位表面积可容纳的油墨量,单位为BC

23、M/in2(billion cubic microns per square inch十亿立方微米每平方英寸,即指109m3/in2)。相同的BCM,其载墨量相同,而相同网穴线数、相同的网穴深度,其载墨量不一定相同,这是因为载墨量还与网穴的形状等因素有关。,3、网纹辊的选用 选用总原则:当需要传墨量大时,选用低网线数网纹辊;而需要传墨量小时,选用高网线数网纹辊。主要依据:(1)、印刷品精细程度选择网纹辊:网纹辊的线数为印版网目线数的4倍左右(3.8或4.5最佳),对于一些高精度的网纹辊其线数可达到印版网目线数的67倍。(2)、承印材料:承印物表面粗糙,选用线数较低的网纹辊。(3)、不同的输墨装

24、置:应与适当硬度的墨斗辊相匹配才能实现油墨的顺利转移。(4)、不同磨损程度(5)、柔性版印刷机网纹辊的配备,选择网纹辊的最好方法是测试网纹技术,即在一根网纹辊上多段不同网线数和传墨量的网纹,通过对不同承印物以不同种类的油墨在不同的印刷速度下进行测试,以获得最佳的印刷质量效果,来确定选择最佳网线数和传墨量的网纹辊。为了保证测试的成功和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同参数的测试带应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免相互重叠或干扰,影响结论的准确性。(2)、每一测试带的宽度应足够反映要观察的印刷效果。(3)、滚筒的第一和最后测试带(也指复合式网纹辊的两端)应该相同,以便观察测试滚筒两端的压力是否均匀。,4、网

25、纹辊的维护和保养(1)、保护好网纹辊辊面:存放网纹辊时应使用保护套。制作良好的保护套,在保护网纹辊时可以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网纹辊地碰伤;同时使用网纹辊保护套对于保持网纹辊地表面清洁也起到较好地作用。(2)、及时清洗网纹辊地网穴: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网穴内是否有堵塞物的存在。如果有,需进行清洗。清洗分为日常清洗和周期性清洗。(3)、在油墨槽中放置磁性过滤器:避免金属杂质划伤网纹辊。(4)、选用优质刮刀及刀口类型:最好使用塑料刮刀,减少对网纹辊的磨损,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网纹辊。,第四节:柔性版印刷工艺,工艺基本过程:柔性版印刷过程中油墨转移非常简单,低粘度、高流动性的油墨填充到网纹

26、辊细小的着墨孔中,多余的油墨被刮刀刮除,留在网纹辊着墨孔中的油墨,随后转移到柔性版浮雕状的图文上,当印版上的油墨区和承印物接触时,便形成一个“唇印”,轻压唇印就完成了油墨的转移。,一、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1、阅读生产工艺单。2、正确先用网纹辊 首先根据印刷品的各色图文着墨面积,凭日常经验估计选用每英寸多少线数的网纹辊才能满足印迹的墨量。其次是按照承印材料的吸墨量,在初步校版套印过程中,观察每色印迹的色相、饱和度等,选择合适的网纹辊。常用陶瓷网纹辊的线数:实地版100-160线/cm;文字线条版160-240线/cm;网纹版220-320线/cm、280-400线/cm。,3、合理选择油墨 柔印中

27、选择的油墨应具有的性能:(1)、采用色标上已定的色彩,用基本色和混合色的印刷来达到所需的印刷结果。(2)、应具有承印材料相适应的油墨黏度和表面张力。(3)、应具有足够高的油墨固体颜料含量,传墨过程中墨量即使少一点,也不影响色强度。(4)、选择合适的油墨溶剂,绝不能使感光树脂印版有扩张现象,并要保证油墨的强度和不褪色性。(5)、油墨的干燥速度与印刷速度相适应。,4、承印材料表面张力的检查 采用柔版水基油墨在印刷薄膜、铝箔等非吸收性材料上印刷,要注意水基墨的附着能力。一般情况下,塑料薄膜的表面张力达到 3.810-2N/m,即可用于印刷。张力测试可采用达因值测试笔和表面张力测定液。,5、刮墨刀的选

28、择与调节 为了保证供墨效果和提高网纹辊、刮墨刀的使用寿命,必须调整好刮墨刀与网纹辊之间形成的角度,其大小决定网线数的高度和刮墨刀的压力,一般控制在30-40。刮墨刀的压力调节以网纹辊表面多余油墨全部清除干净为准,压力不宜过大,以免损伤网纹辊。对于已经磨损的刮墨刀片应及时更换,否则无法保证传墨质量。,6、双面胶带的选择 柔版印刷需要依靠一种专用的双面胶带粘贴在印版滚筒表面,才能性能一个完整的印刷滚筒。目前普遍使用的双面胶带是一种具有弹性的压敏性粘结材料,由聚乙烯发泡基材,两面图有不同粘性的丙烯酸酯胶粘剂,有双面或单面剥离纸保护。柔性版常用的双面胶的厚度:0.38mm、0.50mm。按基材密度:低

29、密度1115型:适合网线版和细线条印刷;中密度1015型:适合文字、线条和实地印刷;高密度411DL型:适合于实地印刷。,7、确定印刷色序 确定印刷色序需考虑的因素:印刷机种类、印刷品上颜色的重要性、套印精度、纸张的性质、油墨的性质、油墨叠印的方式、颜色的深浅、印版上图文面积的大小等。对四色网线版印刷,常用的色序为YMCK或YKMC。专色版印刷:先浅后深。叠色印刷:先副后主。,二、印刷操作,上卷料,走纸,调整纠偏,装网纹辊,调节三筒压力,上版辊,用墨,压印,套准,张力控制,模切,干燥,分切,收卷,印刷工序中,走纸、调压、张力控制、调节油墨PH值和黏度等是操作要点。1、走纸 制版、贴版、上卷料、

30、纠偏、模切、分切等是按中心轴为基准的。纸路:经过导纸辊、纠偏器、张力辊、印刷压印滚筒、干燥箱、模切辊、分切辊等。走纸要求:走纸平稳,合适的张力控制(既不出现断纸也不出现纸张起皱现象)。纸张纠偏处理:让承印物边缘经过探头传感器时的中心部位,调整时应该使纠偏器保持其处于左右摆动的中间位置,以确保纠偏动作准确无误。,放卷,纠偏,2、调节三滚筒压力 压力调节要求:三滚筒平行度良好;滚筒两端压力相等。压力调节内容:陶瓷网纹辊与印版滚筒之间压力的调节;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压力调节。调节方法:先调好版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再将网纹辊靠向印版滚筒。观察网纹辊对印版滚筒图文表面的传墨情况和印迹转印情况,调

31、节相应滚筒的两端压力微调螺杆进行,由轻到重进行。,注意:柔印是一种轻压力印刷工艺,远远小于平版、凹版印刷压力,无论网纹辊对印版还是印版对承印材料的压印力,都要求以小为好,尤其是网线版印刷品。印刷中的各种工作压力应使印版压缩量控制在3-5mm以内较为适当,当印版压缩量大于5mm时,会对印品的质量产生影响,同时对印版的耐印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张力控制 意义:要保证图文的套印精度,除各色版制作精确、各印版滚筒机械定位得精确之外,使承印材料获得合适恒定的印刷张力也是必须的。张力控制值大小调节因素:承印材料的厚薄、质地、质量要求、印刷速度等。,4、水墨对纸张的伸缩性有影响,最后先印小幅面的网线版,再印大面积实地,以保证套印精度。5、版滚筒调节丝杠要保持清洁,以保证调节精度。6、版滚筒的储存:版滚筒用毕,应抽出版轴,并将其竖放,并用厚纸将其包好,套上塑料袋。7、不可将含有洗净剂的余墨盛入原墨容器中,避免油墨变质。8、气压:每班操作完毕后,应放掉过滤器内的水,两年内更换塑料管,保证气路通畅,不致影响印版滚筒的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