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建设方案讲义.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8589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10.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建设方案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建设方案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建设方案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建设方案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建设方案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建设方案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建设方案讲义.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交警支队控制中心集成平台建设方案2013年3月 1系统概述61.1系统建设背景61.2系统建设原则61.3系统建设依据71.4系统建设目标91.5系统建设内容102需求分析102.1数据源需求分析102.2功能需求112.2.1交通状况监测需求122.2.2交通信号控制需求122.2.3交通信息发布需求132.2.4基于交通设施的综合控制应用132.2.5违法信息监测需求142.2.6设备运行情况分析需求152.3软件技术架构需求分析162.4支撑系统技术架构需求分析183标准建设193.1.1卡口子系统接口协议标准193.1.2电子警察系统接口协议标准203.1.3信号子系统接口协议标

2、准204总体设计214.1系统总体定位214.2系统总体构架图和说明214.3信息统一接入与标准化设计224.3.1数据通讯标准体系管理224.3.2接入/分发/报警监控一体化管理234.3.3接口信息数据的接入254.4软件技术路线264.4.1软件开发先进性及合理性264.4.2产品质量可靠性及性能274.4.3软件总体技术架构274.4.4人机界面交互界面294.4.5地图处理部分294.4.6富客户端技术(FLEX/AIR)314.5支撑系统平台设计334.6系统整体技术特点345应用功能设计355.1地理信息支持子系统355.1.1地理信息支持务子系统的作用355.1.2提供基础地理

3、信息服务365.1.3封装集成的应用级功能性地理信息服务375.1.4封装集成的基于带有地理属性的资源功能385.1.5采用与公安部PGIS平台完全无缝兼容的方式进行设计开发395.2集成管控子系统395.2.1三台合一接入应用专题395.2.2视频监控专题405.2.3交通信号专题415.2.4交通诱导屏专题445.2.5交通流专题455.2.6警车GPS专题505.2.7辅警GPS定位专题515.2.8出租车GPS定位525.2.9非现场专题525.2.10电子警察专题535.3综合应用管理555.4交通流量采集、研判、发布子系统565.4.1交通流量数据采集565.4.2交通流量数据接收

4、575.4.3交通流数据人工校对、模型纠偏575.4.4交通流量研判功能575.4.5交通流量数据存储功能585.4.6交通流量分析研判发布功能585.4.7交通流量统计分析功能655.5非现场处罚705.5.1提取交通违法证据715.5.2流量检测、车辆监测和记录功能715.5.3违法记录关联违法录像功能725.5.4综合查询功能725.5.5综合统计功能725.5.6报警功能725.5.7短信通知功能725.5.8后台服务功能725.6警情接报755.6.1警情接报755.6.2警情处警派发755.6.3处警反馈755.6.4处警监督755.6.5警情分析统计755.7通过警务通指令上传下

5、达755.8占道施工765.9交通管制775.10岗位管理785.10.1勤务岗位设置785.10.2岗位警力部署795.10.3岗位考核805.11特勤管理805.12勤务预案825.12.1预案制作与编辑825.12.2态势参考835.12.3资源关联845.12.4预案警力部署任务下达855.12.5预案警力任务的反馈855.12.6预案执行(启动)855.12.7预案电子沙盘式推演865.13设备分析管理885.13.1设备信息管理895.13.2基于GIS的设施展示915.5.1综合查询935.14系统维护管理功能945.14.1系统安全管理控制解决方案945.14.2系统维护管理基

6、本功能清单1026辅警定位解决方案建议1046.1人员定位系统组成1046.2系统工作原理1046.3系统网络拓扑图1056.4肩咪GPS定位1056.5系统特点106- V -1 系统概述1.1 系统建设背景随着XXX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全市的交通需求不断增长,道路供给和交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交通形势日益严峻,但传统的交通管理手段和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解决交通问题的需要,因此,必须不断改进现有的勤务管理模式和交通管理科技手段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其中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是未来交通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为进一步提高XXX市道路通行能力,方便公众出行,XX

7、X市交巡警察支队计划在XXX市建设动态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工程。系统利用分布于城市道路上的全球眼监测设备采集视频数据,并通过视频识别技术,采集交通流量等数据,数据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后,通过地图展示和交通诱导室外显示屏向社会交通参与者实时发布路况信息,均衡交通流分布,提高车辆运营速度,减少道路交通拥堵,达到交通主动控制的目的。动态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发布系统的建立为交通流信息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同时使交通指挥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保证路网的有序畅通,并改善市区的整体交通状况。1.2 系统建设原则项目建设遵循以下基本原则:l 实用性原则。充分分析现有系统业务,掌握各类数据的特征,以充分保证系统的

8、实用性。l 科学性原则。系统要做到科学、合理,符合公安交通管理科学发展的规律。l 适用性原则。系统应做到制定流程合理,采用的方法科学、实用,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符合公安交通管理实际应用的要求。l 可扩展性原则。能够满足XXX公安交通管理飞速发展的形势要求,满足今后一段时间公安交通管理系统延续建设的发展需要。同时应充分考虑先进性、可靠性、灵活性,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严格遵循安全保密原则。1.3 系统建设依据国家的关于智能交通管理方面的规范和要求既有的各类规划,包括: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发2005第044号);2、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

9、发200611号);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4、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GA-T 527-2005);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6、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DB11/T 493.3-2007);7、公安部公安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管理规范;8、GA/Z01-2004城市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标准体系;9、GA/T 493-2004城市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建设规范;10、GA/T 491-2004城市警用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11、GA/T 492-2004城市警用地理信息图形符号;12、GA/T529-2005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属

10、性数据结构;13、GA/T530-2005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数据组织及数据库命名规则;14、GA/T531-2005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专题图与地图版式;15、GA/T532-2005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分层及命名规则;16、GA/T 669-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技术标准;17、GA/T 792-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管理标准;18、GA/T 793-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合格评定;19、GA/T 497-2009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20、GA/T 4962009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21、GA/T 8322009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

11、取证技术规范;22、GA/T 8332009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23、GB/T 21255-2007机动车测速仪;24、GA 408.1-408.14-2003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25、GA 24.1-24.21-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26、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27、GA/T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28、GA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29、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30、GA/T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31、GA/T651-2006 公安交通指挥系

12、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32、GA/T652-2006 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施工通用要求;33、GA/T6692006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34、GA/T6702006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35、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36、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37、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8、JTJ 074-2003 公路交通安全实施设计技术规范;39、GA/T515-2004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设计制图规范40、DB11/T 493.3-2007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41、GB25280-2010

13、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42、GA/T920-2010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与车辆检测器间的通讯协议;43、GA/T870-2010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验收技术规范;44、GA/T445-2010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45、GA/T515-2011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规范。1.4 系统建设目标基于XXX在交通科技管理方面的基础,“十二五”期间XXX将进一步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充分吸收国内外交通科技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应用,按照“兼容、实用、可靠、先进、经济”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以实战为检验标准,实现

14、对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动态及静态信息进行有效汇总整合、综合分析与深层挖掘,建立起先进实用、反应快速、运转协调、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公安交通监控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交警支队在宏观管控、微观监测和组织协调的能力,为领导决策提供更有效的技术和数据支持,从而达到完整流畅的交通控制,逐步建成一个国际同类城市领先的现代化全方位交通管理体系: 交通信息的动态实时采集与快速整合:第一时间掌握城市交通状态,并把来自不同渠道的各类交通数据进行智能的数据整合,实现交通管理由量变到质变的基础。 多种不同来源数据、多个不同系统的高效整合: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能接受各种不同厂商、不同设备、不同时间频率采集的交通数

15、据,进行清洗、分析、标准化,并融合到统一的交通数据仓库,以最高效率进行数据分析和信息发布,同时方便其他系统的接入与信息共享。 海量信息的智能分析:通过先进的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挖掘的能力,从海量数据中掌握有管理价值的智能信息,提高交通管理的响应速度、效率和整体质量。 交通服务的全面覆盖。通信息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工具,更是为市民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体现城市和交通管理对市民生活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提升市民优化出行计划,减轻道路压力的有效措施。交通服务向市民的延伸将是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特征。 基础架构的动态化。交通已经成为目前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重点,交通信息化将在未来持续高速增长。交管业务的不可

16、中断性要求IT基础架构应规划和建设一个高扩展、高性能、高可靠和高可用的动态信息基础架构,这是支撑XXX交通管理工作的基础。1.5 系统建设内容XXX市交巡警控制中心集成平台是通过对地理信息,交通状态、交通诱导、交通监测、交通信号、电子警察和非现场等系统。实现对道路状态的实时监测,交通诱导信息的发布,交通控制的综合应用。通过对交通参与者的主动控制与诱导,提高XXX市道路通行能力和道路服务水平,方便公众出行,同时为交通管理的各项业务提供系统覆盖区域道路交通流的基础数据。结合视频检测设备完成交通状态监测、交通事件查看、系统设备管理、数据共享处理等功能。2 需求分析2.1 数据源需求分析 系统数据需求

17、分析主要目的是明确支持交通控制集成系统应用软件各类功能所需要的数据源需求、数据质量要求。序号来源系统可提供的数据备注1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基础空间拓扑数据和通用图层数据1:20001:100002交通状态采集路段图层、交通流状态实时信息3室外诱导屏系统XXX市诱导屏位置分布数据,实时查看诱导屏信息可通过集成系统实现数据标注,用于展示与发布。进行接口预留4信号系统全市信号灯位置分布数据、配时数据、灯色变化数据可通过集成系统实现数据标注,用于展示与控制5交通电视监控XXX视频监控点分布数据实时视频监控图像资源可通过集成系统形成了基于GIS的视频监控点分布图层。用于实时视频调用及控制接口6电子警察XXX

18、电子警察点位分布数据,违法数据预留实时视频接口7非现场XXX用于非现场监测的全球眼点位分布数据,违法数据。预留实时视频接口2.2 功能需求3.2.1 地理信息需求交通管理行业,一张地图相当一个电子沙盘,各种警情通过地理信息,在同一张图上进行展示,“敌我”态势了然于心,一张好地图图胜过千言万语,因此,地理信息建设是控制中心集成平台系统建设的根本、基础所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地图上叠加展示影像图,更加直观了解事件周边的情况,更加方便于交通系统的控制。以XXX市公安局PGIS系统为基础,建设XXX市交巡警控制中心地理信息系统,突出路网信息。并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研发交巡警控制中心平台系统。地理信

19、息系统需求详见PGIS需求。2.2.1 交通状况监测需求本次项目计划将XXX市二环路的交通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测,通过对道路上交通流信息的实时采集,获得路网内的车流量、占有率、车流平均速度、排队长度等交通状况信息。并结合地理信息进行直观展示。以红黄绿路段的形式实时展示二环路上的交通状态。为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发布提供数据依据。本期交通控制中心平台建设交通状况监测应满足以下需求:l 已建流量监测点位流量数据的接入l 交通状况(车流平均速度,拥堵、缓慢、畅通)的GIS直观展示l 交通状况的分区展示交通状况l 路段交通状况详情监测并展示,包含路段名称、车流量、车道占有率、平均速度等信息l 利用曲线图、柱状

20、图、饼状图对交通流量进行多视角的统计分析等2.2.2 交通信号控制需求交通信号是交通管理控制的最重要方法和手段,在交通控制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集成信号系统,展示全市信号机的分布,展示单点信号的实时灯色,展示绿波带上的灯色信息,可实时监测绿波带上相关车道的灯色信号,及时发现和纠正红色信号灯,实现对信号灯色的远程控制。本期交通控制中心平台建设交通信号应满足以下需求:l 信号机设备的点位分布GIS展示。l 实时展示信号灯色信息并单点实时显示灯色变化,倒计时时间等。l 根据信号实时数据显示各路口排队长度并能实时监测变化。l 可将有关联关系的信号机进行绿波带方式的直观展示。l 根据交通状况需要

21、,可由控制中心进行人工修改指定信号的配时信息。l 根据勤务需要,可由控制中心进行信号交通管制控制。l 交通信号控制与视频监控联动。2.2.3 交通信息发布需求将系统所生成的交流流量信息通过与诱导屏的接口自动按各点设置的方案实时发布到LED显示屏上。主要功能是通过设置在道路沿线的交通信息发布显示屏,向公众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和其它交通宣传信息。通过GIS的方式发布到控制中心平台上,可为全市的交通控制提供准确到道路交通状况,将来可发布到交巡支队对外网站上,可为市民出行提供交通路线选择参考依据。本期交通控制中心平台建设交通信息发布监测应满足以下需求:l 道路交通信息GIS发布:在GIS上直观展示道路交通

22、状态l 交通诱导信息发布:将道路交通信息通过诱导信息接口发布到LED诱导屏上。l 对外网站发布接口:此部分为预留接口,将来对外网站发布交通信息预留数据接口。l 对外手机交通信息发布接口:此部分为预留接口,将来对外手机发布交通信息预留数据接口。2.2.4 基于交通设施的综合控制应用在同一个地图可视化平台上,凝练了各系统中最精华最常用的功能,多数控制人员可以避免在多系统中切换与复杂功能的查找,直观便捷的调用专项系统功能或有对比的叠加应用专项系统功能;同时结合数据及资源集成的优势,结合指综合需求拓展各系统之间的有机联动功能、综合分析功能、对比分析功能,突出多种资源服务于同一目的综合应用。通过系统在控

23、制过程中各系统之间的有机联动,多种科技资源在同一场景下进行综合应用,例如按需对当前所关心道路/区域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关注的系统监测资源与数据,以利于及时掌握关注区域实时动态、快速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发布诱导信息。综合态势应用最重要的要求是必须确保系统在地理信息可视化展示、实时信息动态展示等方面的稳定性和操作流畅性,支持上万动态资源的流畅实时展示。高效稳定的可视化实时信息展示,可确保各级交通控制人员快速发现警情、实时有效的对警情进行监测。本期交通控制中心平台建设综合应用应满足以下需求:l 交通信号、交通状态、交通诱导、交通视频监测等资源综合叠加展示在同一张地图上l 交通信号、交通

24、状态、交通诱导、交通视频监测等资源随地图操作(放大、缩小、漫游等)同步更新l 交通信号、交通状态、交通诱导、交通视频监测等资源显隐控制l 交通信号、交通状态、交通诱导、交通视频监测等资源功能调用,如视频调用,诱导信息发布,交通信号控制等2.2.5 违法信息监测需求目前,XXX市已建立多处电子警察,监测全市的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充分利用电子警察的路端设备,对经过车辆进行甄别报警,提高对嫌疑车辆的监控程度,提高对违法犯罪车辆的震慑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集成电子警察数据,实现电子警察违法数据上图,违法数据查询浏览;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接入电子警察实时视频数据,实现违法现场实时查看。接入非现场系统数

25、据,(注:XXX市非现场系统是指利用全球眼视频数据,人工系统识别违法数据并进行入库),实现非现场违法数据上图,违法数据查询浏览;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接入非现场实时视频数据,实现违法现场实时查看。本期交通控制中心平台建设违法信息监测应满足以下需求:l 违章数据接入l 违章监测视频数据接入l 监测点位分布展示l 监测分区分布展示l 违法数据统计l 违法数据详情展示l 实时视频联动2.2.6 设备运行情况分析需求系统设备管理和监控维护管理实现所有的设备进行控制、管理、编辑,以及运行状态自动的监控分析的功能,结合报表和图形的方式进行直观的展示,为系统的正常运转、对设备的维护分析工作提供数据依据。运行维

26、护主要对实现联网的下端监控设备、中心服务器和通信设备进行管理,真正实现完全的自动化的对设备进行远程的检测和维护,以便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旅行时间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对下端监控设备、通信设备的运行状态的监测,对监测结果记录并可以生成报表,对前段监控设备和线路可以结合GIS地图平台对监测结果进行直观的图形化展示。提供与下端设备的时间自动校对功能,整个系统时间始终保持一致。具备下端设备、通信故障自动报警功能。提供日志查询查询功能,可以实现对运行状态监控日志的查询,以及对前段监控设备详细运行日志的主动调用查询。本期交通控制中心平台建设设备运行分析应满足以下需求。l 设备信息管理实现多种方式的设备信

27、息录入,如批量导入工具。对于无坐标信息的设备,还应提供坐标标注工具。录入设备的基本信息,如设备编号,设备IP,设备厂商,使用时间,设备状态、检验时间,安装地点等。l 基于GIS的设施展示设备运行状态分布:在地图上展示各种设备的分布点位,并可进行专项设备展示和综合设备展示。设备使用状态分布:可以选定要显示的设备使用状态(正常、故障、停用、在建、虚拟),在地图上显示各种状态设备的分布情况,也可以结合大队、厂商等信息展示各厂商的设备的使用状态情况以及在各支队的分布情况。设备运行状态分布:系统支持对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分布情况的展示。首先通过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功能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并生成检测结果,

28、然后系统根据检测结果在地图上对受检设备进行展示,展示设备分布情况,使用不同颜色区分设备状态,比如使用红色摄像头图标代表设备的网络连接不正常,黄色表示网络正常但是通信不正常,绿色表示设备全部指标都正常。l 设备综合查询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相结合:系统支持精确条件查询,可以通过查询条件筛选出完全匹配的设备,可以通过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相结合的方式逐步缩小查寻范围,最终定位到要查询的设备记录。单条件和组合查询相结合:系统应支持多种条件的查询方式,可以按照设备编号查询精确定位一套设备,可以按照所属支队查询该支队的所有设备,可以按照设备监测事件类型查询某一类型的所有设备,可以以下次检定时间为条件查询最近需要

29、检定的设备和线路等。可以通过各类查询条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查询,逐步缩小查寻范围最终定位到要查询的设备。列表显示和详细信息结合:对查询到的设备和线路信息采用列表和详细信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显示。以列表的方式显示批量的显示记录信息,每一行显示一条记录每条记录中只显示主要的信息。2.3 软件技术架构需求分析 1、 应用软件技术架构要求采用合理的层次结构合理的层次结构是应用软件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可维护性的基础,因此应用软件要明确、合理划分层次,包括客户端软件、用户表现层软件、业务逻辑层软件、数据库层软件、后台软件、接口软件,统计分析软件以及其他所必要的层面,要有合理的划分依据。2、 开发方式、开发

30、语言和环境要求鉴于B/S开发方式的高适用性与高可维护性,应当以B/S开发方式为主要手段开发集成应用系统,出于部分特殊需要(例如涉及到底层设备控制、特殊安全性需求),可以结合C/S方式的优势对开发方式予以补充。鉴于JAVA语言良好的跨平台特性(支持IBM AIX和HP UNIX,LINIX,WINDOWS SERVER、支持多种中间件平台WEBLOGIC、WEBSPHERE、ORACLE IAS等),以及JAVA语言在应用开发市场的主流地位,应当以JAVA语言为主开发集成应用系统。数据库采用ORACLE10G企业版,中间件环境统一采用最新版Weblogic server。3、 地理信息开发技术需

31、求随着当前WEBGIS的快速发展,WEBGIS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并开始成规模的进入应用领域,WEBGIS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显著的。 更广泛的访问范围和可维护性。客户端可以同时访问多个位于多台服务器上的最新数据,客户端不需要安装冗余的产品和应用,不需要频繁升级客户端应用组件,这些优势大大方便了GIS系统的数据管理,使分布式的多数据源的数据管理和应用系统维护更易于实现。 平台独立性。无论服务器/客户机是何种机器,无论Web GIS服务器端使用何种GIS软件,由于使用了通用的Web浏览器,用户就可以透明地访问Web GIS数据,在本机或某个服务器上进行分布式部件的动态组合和空间数据的协同处理与分析,实现

32、远程异构数据的共享。 可以大规模降低系统成本。普通GIS在每个客户端都要配备昂贵的专业GIS软件,而用户使用的经常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功能,这实际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Web GIS在客户端通常只需要使用Web浏览器。其软件成本与全套专业GIS相比明显要节省得多。另外,由于客户端的简单性而节省的维护费用也不容忽视。 更简单的操作。要广泛推广GIS,使GIS系统为广大的普通用户所接受,而不仅仅局限于少数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用户,就要降低对系统操作的要求。通用的Web浏览器无疑是降低操作复杂度的最好选择。 平衡高效的计算负载。当今一些高级的Web GIS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基础性、全局性的处理交由服务器

33、执行,而对数据量较小的简单操作则由客户端直接完成。这种计算模式能灵活高效地寻求计算负荷和网络流量负载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合理分配,是一种较理想的优化模式。因此在本次建设中要充分采用WEBGIS技术来实现高性能、高可维护性、易于操作的集成应用软件。同时应当采用与公安部目前正在推广的PGIS平台完全无缝兼容的方式进行设计开发2.4 支撑系统技术架构需求分析 1、数据库服务器的保障数据库服务,在整个运行平台中是较为关键的软件平台,数据库的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影响着整个集成平台的正常对外服务,所以要求通过系统技术手段,来保证数据库服务的正常稳定运行,也就是要实现数据库服务器的互备冗余结构,以保证数据库能

34、够在物理平台单点故障时,能够继续提供服务。同时要确保系统性能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在总体配置资源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服务器架构,满足不同数据库服务的资源分配的使用2、地理信息服务器的保障控制中心集成平台重要的特点,是将集成、整合、数据分析处理后的信息,通过地理信息软件技术,形成直观、可视的应用。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由多种产品组件构成,例如空间数据引擎(例如ARCGIS的SDE)主要提供对空间数据的维护和服务管理、瓦片数据引擎将结合空间数据引擎实现空间数据发布、空间数据存储接口则由一组底层平台无关的跨平台中间件组件完成。这些GIS支撑环节对系统的可靠性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因此需要在本次建设中充

35、分考虑支持各层面地理信息服务的设备的性能与可靠性保障问题。3、应用服务器的安全保障多层体系结构和B/S模式为主的开发和实时数据通讯处理,决定了应用服务器(业务应用服务器、通讯服务器)在整个运行系统中的任务关键性,无论是集成各种系统和数据库,还是提交服务、跨网络协作,均需要应用服务器的参与,应用服务器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样会影响到整个平台的正常对外服务,因此需要在本次建设中充分考虑应用服务器的性能、负载均衡机制、可靠性保障问题。实施XXX交通控制中心集成系统项目时,应坚持创新和择优的原则,尽量吸收国内外交通科技方面的优秀新技术,确保国内领先地位;应该坚持提高投资效率的原则,讲求投资实效;坚持可持续

36、发展的原则,确保接口的标准化。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智能控制、GIS 技术、模糊识别、人机交互等技术,强化交通管理信息与功能的集成,实现信息共享、综合利用,促进多系统、多部门协同作战,建成为信息掌握及时准确、服务多样、取证快捷,易操作、易扩展、易互连的现代化公安交通控制中心。3 标准建设指挥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集成项目,需要将不同厂家、不同功能的子系统集成到一个指挥调度综合信息平台上来,这么多的系统,它都有自己的运行机制,接口方法,这样不利于数据交互的一致性,相互间容性差。制定一个统一的接口规范,使各系统有一个统一的交互标准,并且这个规范支持异构系统间的交互成为必然。同时也为以后的工

37、程设备建设提供依据。根据XXX的实际建设情况及支队实际建设需求,目前先明确以下几类标准:3.1.1 卡口子系统接口协议标准卡口子系统数据的接入,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卡口基础信息的接入,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卡口点位、卡口名称、所属单位,承建厂商等,该类数据变化量小,可通过Web Service定期从卡口子系统中进行采集。采集频率自动设置一天同步一次即可。也可手动进行批量采集。二是实时视频的调用,主要指通过控件调用流媒体服务器,卡口子系统需要提供相应的视频接口(如ocx控件等)。三是过车数据,一般情况下,只需卡口系统将定时统计的过车量(如每2分钟统计一次)存放在共享数据库中。指挥调度系统从共享数据库中

38、读取统计数据即可。3.1.2 电子警察系统接口协议标准电子警察系统数据的接入,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电子警察的基础信息接入,主要包括电子警察的点位信息,点位名称,所属单位,承建厂商,主抓拍违章类型等,该类数据变化量较小,变化频率低,可主要采取数据库同步的方法,每天同步一次即可。二是视频数据,包括实时视频和历史视频,实时视频可通过控件调用流媒体服务器的方式进行查看,历史视频可通过视频文件下载的方式,现在到客户端进行播放。三是违法数据,包括违法地点,违法时间,违法类型和违法证据等,通过将将上述数据打包成标准数据传输包(XML文件),传输至后台处理服务器,统一进行解析,审核、入库等操作,最后传输至六合

39、一统一进行处罚处理。3.1.3 信号子系统接口协议标准信号子系统数据的接入,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信号机基础数据,包括信号机的点位、品牌、型号、归属单位等,该类数据变化量小,可采用数据库同步的方法,一天同步一次即可。二是实时灯色信息,该类信息要求实时性高,应通过TCP/IP实时通讯的方式获取灯色信息。三是控制信息,该类信息要求实时性高,应通过TCP/IP实时通讯的方式,将远程控制信息发送至远端的信号机。4 总体设计4.1 系统总体定位紧紧围绕“信息主导警务”的中心思想,以“信息服务为核心,宏观管控为手段,增强协调交通控制能力,营造全市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的管理格局”为总体目标,以现有的通信网络、

40、交通管理业务系统及各大队等信息资源为基础,实现支队控制中心“指导、协调、服务”三大核心业务,建立先进实用、反应快速、运转协调、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公安交通监控和服务体系,满足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宏观管控、应急监控以及跨地区、跨警种、跨行业协同合作的实战要求。 4.2 系统总体构架图和说明根据以上架构图,整个系统技术思路以WEBGIS技术、J2EE架构、结合B/S的通讯实现方式,采用组件化指导思路,形成了九大类应用功能集合。l 信息统一接入与标准建设这部分重点是建立集数据、通讯、服务调用、数据交换等标准于一体的标准体系,采用XML技术形式,建立标准、统一的信息接入采集分发预处理规范。同时规范系统间通讯和

41、减少异构带来的复杂性和故障隐患,从状态监控、量化监控上形成可视的预警监控功能,全面提升系统可靠性与故障定位能力。同时对接入信息按需存储、加工预处理,为各类应用功能的实时/历史数据访问、高效数据分析奠定基础。l 集成应用子系统结合各级用户的关注专题、关注系统、关注区域、应用要求开发和处理数据,深化面向专题控制的各类资源的可视化专题功能,实现个性化专题系统的展示与核心功能调用,充分发挥数据及资源集成的优势,实现各类资源的综合监控。建立如电视监控专题、交通信号专题、交通诱导专题、交通状态(交通实时流)专题、等等。同时凝练各系统中最精华最常用的功能,突出多种资源服务于同一目的综合应用,提供综合态势管理

42、功能。4.3 信息统一接入与标准化设计4.3.1 数据通讯标准体系管理针对数据及通讯标准化不足的问题,建立集数据、通讯、服务调用、数据交换等标准于一体的标准体系,标准要做到适用性(适用当前)、前瞻性(有建设指导性)、全面性(框架全面)、结构清晰(模块化易解读),功能要做到标准易检索、易维护。 1) 需要建立的以下类别的相关标准 视频监控相关标准 诱导信息发布相关标准 交通信号信息相关标准 地理信息相关标准 。2) 数据通讯标准的构成包括以下内容: A)实时数据通讯标准B)功能调用标准C)数据交换标准 D)基础数据更新标准E)状态监测标准3) 标准管理服务功能A)标准查询 交通控制集成系统建立了

43、若干数据接入及数据交换的标准,并形成了相关的成熟标准文档,所有的标准文档都以电子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存储,用户可以通过标准查询界面查询相关标准。查询常用的方法有:按系统查询,按时间、版本查询等。对于查询到的标准,可以进行在线浏览。B)标准下载对于查询到标准,不仅可以在线浏览,还可以下载电子文档,进行离线阅读和打印。C)标准更新维护标准在应用一段时间以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升级和维护,新标准经过审核以后,上传到标准管理服务器上,同时形成标准的相关版本,用于记录标准的变迁过程。4.3.2 接入/分发/报警监控一体化管理基于标准,基于统一设计架构的、可靠的、实时的、通讯按需最优化的信息接入分发平台,规范

44、系统间通讯和减少异构带来的复杂性和故障隐患,同时从状态监控、量化监控上形成可视的预警监控功能,全面提升系统可靠性与故障定位能力。1) 数据接入配置管理功能建立通用、灵活的数据接入模块及接入数据项配置模块,实现对数据接入的灵活配置,以期在将来数据接入服务、接入数据、接入服务器发生改变时,进行参数配置即可完成。主要的配置项有:l 接入服务器IP地址及端口号配置l 接入系统类别的配置l 接入系统的身份验证配置(用户名、密码等)l 数据接收频率配置l 数据源类型(数据格式)配置l 数据长度配置l 数据发送协议配置2) 数据分发配置管理功能建立通用、灵活的数据分发模块及配置服务模块,实现对数据分发的灵活

45、配置,以期在将来数据分发对象、分发的数据格式接收终端发生改变时,进行参数配置即可完成。主要的配置项有:l 接收终端IP地址段及端口号配置l 接收终端身份验证信息配置(用户名、密码等)l 分发数据格式定义配置l 数据分发频率配置l 数据分发协议配置l 数据分发端参数配置(如端口号等)l 数据分发协议配置l 分发状态配置(暂停分发、启动分发等)3) 数据接入状态实时报警管理数据接入模块在接入各子系统的数据时,实时对接入的数据进行监测,当发现接入数据异常时,以显式的方式进行报警,并明确出报警类型(中断、超期等),如:数据连接中断报警,超期无数据报警(超过设定阀值),数据格式变更报警等。4) 数据分发报警实时管理 数据分发模块在向各终端分发数据时,应实时对接收数据的终端进行跟踪监测, 当发现接收终端发生异常时,以显式的方式进行报警,并明确出报警类型,如:终端非正常退出,报文验证信息错误,终端应答错误等。5) 数据接收量可视化统计 对接收的数据以滚动数据窗口的方式进行实时监视,同时对数据接入量进行统计(如定时统计一次),并以曲线图的方式展示统计结果,微观上展示数据接收高峰期和持续时长,宏观上展示接入数据的变化趋势数据接收量进行实时统计,并以实时数据6) 数据分发量可视化统计对分发的数据以滚动数据窗口的方式进行实时监视,同时对数据分发量进行统计(如定时统计一次),并以曲线图的方式展示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