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8710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10年3月 武汉1 总 论1.1 编制说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

2、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10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1.2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1.2.1 项目地

3、点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七雄路转向北,再沿七雄路跨东吴大道、金山大道至终点金山大道站。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至终点堤角。西段正线长12.478km,车站10座。东段正线

4、长6.99km,车站6座。本次环评阶段设计中,与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复的环评报告书工程设计的变化情况: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1.2.2 建设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2.1 工程概况2.1.1 项目原设计概况(1)项目范围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解放大道中间布设,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五环路转向北,再沿五环

5、路跨过东吴大道,最后到达终点金山大道站。西段线路全长11.658km,沿线设有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舵落口、额头湾、四明路、东吴大道、金山大道共10个车站,在古田布置一号线车辆段。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至岔路口,沿汉黄路至终点堤角。东段线路全长7.518km,沿线设有头道街、二七路、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堤角共6个车站。二期工程设古田车辆段,在古田四路增设110kV主变电所一座,(2)项目主要工程内容:西段线路全长11.658km,东段线路全长7.518km,均为高架线;16座车站

6、,均为高架站;车辆段1处,即古田车辆段及其出入线、试车线; 1座主变电所。(3)项目投资:44.66亿元。2.1.2 本次设计变化情况概况本次设计阶段,1号线二期部分工程内容设计情况发生变化,具体内容如下: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线路从宗关沿解放大道高架至吴家山开发区;东段线路以高架形式从黄浦路下穿长江二桥后沿解放大道至堤角。增设竹叶海站原可研线路现设计线路远期延伸线路西段调整线路及增设车站路段示意图(1)西段调整线路段:二期工程西段线路工程起点经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至东吴大道站间线路发生变化,线路设计变化里程为YK0+000YK1+308(WK0+130) WK1+824,长度为

7、3.002km;另根据招商项目规划要求,在额头湾站(WK3+479)至舵落口站(WK5+230)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WK4+423),与原可研文件相比,考虑了新设计的汉宜铁路工程净空要求,该路段高架桥设计高度有所变化,该区段长度为2.513km;(2)东段调整路段: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线路进行调整,里程为EK5+735EK6+995,长度为1.26km;现设计线路原可研线路东段调整线路段示意图设计变更后,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共设17座车站,线路全长19.468km。其中西段线路长度12.478km,设11座车站;东段线路长度6.99km,设6座车站。工程变更部分沿线声环境、振动环境

8、及电磁噪声敏感点分布见表2-1,2-3。表2-2 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汇总表 序号声环境敏感点对应工程概况名 称规模建筑层次建筑年代所在区间距声源水平最近(m)桥梁高度(m)对应声源(线路)位置1吴西村220户 37层 90年代以来起点东吴大道站291213.5 YK0+460YK0+690左侧; YK1+130YK1+200左侧2山水星辰小区550户7层 2005年起点东吴大道站4213.5YK0+500YK1+160右侧 3星辰启航幼儿园200名师生12层 2005年起点东吴大道站4413.5YK0+770YK0+825右侧 4武汉警官职业学校3000余名师生28层 90年代以来东吴大

9、道站五环大道站2313.5 YK1+245WK0+320右侧5南山家园小区、博大精品小区1200户78层 90年代以来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4313.5 WK0+210WK0+525左侧6吴家山第三中学2800余名师生 4层 1997年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42.512.7 WK0+600WK0+685左侧7博大学府花园1000户612层 2005年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2112.5 WK0+715WK1+020左侧8幸福园小区、六顺路居民住宅220户27层 90年代以来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1712 WK1+020WK1+285左侧9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7000名师生56层 2006年建东吴大道

10、站五环大道站14312 WK1+000WK1+120右侧10革新小区200户6层 90年代以来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6812 WK1+120WK1+280右侧11陈家湾90户34层 90年代以来额头湾竹叶海2815.5 WK3+650WK3+900左侧12化机宿舍100户37层 90年代以来额头湾竹叶海4719 WK4+350WK4+420左侧13硚口老年公寓400人25层 80年代以来竹叶海舵落口站5220.3 WK4+590WK4+770右侧14堤角小区700户67层 90年代以来新荣站堤角站3113.7 EK5+735WK5+950右侧15美联公元前200户11层楼 90年代以来新荣站堤角

11、站5014 EK6+330WK6+410左侧16堤角公园职工宿舍40户5层 60年代新荣站堤角站2213 EK6+460WK6+520右侧17堤角边50户13层 90年代以来新荣站堤角站2314 EK6+500WK6+780左侧18武汉市江岸区辅读学校180名师生 3层 2005年新荣站堤角站6214 EK6+500WK6+780左侧19江北社区300户5层90年代以来新荣站堤角站15414 EK6+780WK6+970右侧表注:1. 表中水平距离为敏感点与噪声源外轨中心线的水平距离;2.2 工程污染源分析2.2.1 环境影响概要本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施工期环境影响及运营期环境

12、影响,具体如下:施工期环境影响示意图征地、拆迁、施工准备区间、车站施工车站装修、设备调试居民生活影响扬尘噪声交通干扰建筑垃圾交通干扰扬尘噪声工程弃土影响地下水位扬尘噪声交通干扰建筑垃圾废水运营期环境影响示意图列车运行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固废电磁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见表2-5。表2-5 环 境 影 响 分 析时段工 程 内 容环 境 影 响施工期工程征地使征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对居民生活、城市景观、城市绿化、城市交通及社会经济等造成影响。地下管线拆迁1、对车辆、道路两侧居民造成通行障碍。2.、土层裸露,晴而多风天气,造成扬尘,影响环境空气质量,雨天造成道路泥泞,甚至淤塞下水道,污染地表水

13、体。居民搬迁干扰居民工作、生活,产生建筑垃圾。企事业单位搬迁干扰单位正常生产, 产生建筑垃圾。弃土及其运输、材料运输、施工营地活动1、燃油施工机械排放废气,施工材料运输车辆排放尾气,施工人员炊事炉灶排油烟,弃土运输车辆撒落及扬尘。2、施工材料、施工弃土运输干扰城市交通。3、排放生产、生活污水。高架线路及车站施工1、对车辆、道路两侧居民造成通行障碍。2、土层裸露,晴而多风天气,造成扬尘,影响环境空气质量。3、施工泥浆水排放,影响市政雨水管道功能。4、基础混凝土浇筑、振捣,形成噪声源。运营期旅客运输(有利影响)1、改变线路所在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地价。2、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3、轨道交通

14、的建设减少了地面行车数量,提高了车速,减少了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负荷,从而改善了武汉市的总体环境质量。4、方便居民出行,减少居民出行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车站运营1、车站冲洗等废水,职工、旅客生活污水排放。2、列车运行排放噪声。3、车站产生生活污水。4、车站产生生活垃圾。2.2.3 运营期环境影响特征分析高架段(线路、车站)的环境影响:列车运行噪声传播至环境敏感目标;列车运行产生振动通过桥梁传播至地面环境敏感目标;车站清扫水、消防废水及出入口雨水排至地面市政雨水管道,生活污水排至地面市政污水管道;车站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系统收运处置。2.2.4 主要噪声源分析(1)噪声源施工期噪声源本次调

15、整工程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动力式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施工场地挖掘、装载、运输等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类施工机械噪声源强见表2-6。表2-6 施工机械及车辆噪声源强 施工设备噪声源强dBA备 注距声源5m距声源10m距声源30m液压成槽机86-8978-8368-71推土机89-9276-7765挖掘机84-8677-8469-73吊车83-8677-80空压机9288压路机86-92振捣棒797364商品混凝土翻斗车84-8981-8468-72重型运输车868070混凝土泵车78-8173-7666-70风镐9585运营期噪声源轨道交通噪声污染源主要由列车运行时产生的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及桥

16、梁结构振动噪声构成,其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本次评价在充分研究本工程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上海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以及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等作为本次评价的主要类比工点,将主要噪声源类比调查与监测结果汇于表4-8和4-9中。根据类比监测结果,确定本次评价高架线路噪声源强:不设声屏障)距轨道中心线7.5m为90dB(V=70km/h,整体道床,参考点离地高度1.2m)。(2)振动源施工期振动源本次调整工程施工期振动源主要为动力式施工机械产生的振动,各类施工机械振动源强见表2-9。表2-9 施工机械振动源强参考振级 序 号施工设备名称参考振级(铅垂向Z振级,dB)距振源10m处距振源30m处1挖掘机80

17、712推土机79693重型运输车74644压路机82715空压机81716风镐8573运营期振动源高架线路区段列车运行时,由于车轮与钢轨之间产生撞击振动,经轨枕、道床传递至桥梁及其基础,再由基础传递给地面,从而引起附近地面建筑物振动。高架段选择武汉1号线太平洋至硚口路站区间、上海地铁二号线龙阳路站张江高科站区间进行高架线段振动源类比调查和监测,本次预测评价中,高架线路区段振动源强VLz10取值为67dB(列车速度55km/h,距轨道中心线7.5m)。(3)大气污染源施工期大气污染源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源为:一是施工过程中开挖、堆放、运输土方及运输堆放和使用黄沙、水泥等建材所产生的扬尘;另一类是施

18、工机械和重型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燃油废气,其主要污染物为烟尘、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CnHm)。运营期大气污染源本工程建成后,不新增燃煤(气、油)锅炉,列车采用电力动车组无机车废气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只有车辆段配属的内燃机车排放的少量废气,主要污染物有NO2、SO2和烟尘。轨道交通运输客运量大,轨道交通建设可以替代大量的汽车客运量,从而可相应地大大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对改善地面空气环境质量形成有利影响。(4)水污染源施工期水污染源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下雨时冲刷浮土及建筑

19、泥沙等产生的地表径流污水等。如管理不善,污水将使施工路段周围地表水体或市政排水管中泥沙含量有所增加,污染周围环境或堵塞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虽然水量不大,但影响时间较长。根据对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废水排放情况的调查,建设中一般每个车站各有施工人员100人左右,排水量按每人每天0.04m3计,每个工点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4m3/d,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动植物油、SS等;施工还排放道路养护废水、施工场地冲洗废水、设备冷却水。施工点废水排放情况见表2-11。表2-11 每个工点施工废水排放预测 废水类型排水量(m3/d)污染物浓度(mg/L)COD石油类SS生活污水4200300/2080道

20、路养护排水22030/5080施工场地冲洗排水550801.02.0150200设备冷却排水410200.51.01015运营期水污染源本工程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车站。车站排水分两部分,一是清扫水、消防废水等,经排水管集中排至市政雨水管道,这部分废水量较大,但水污染物含量极低;二是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经排水管集中排至市政污水管道,这部分污水量较小,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动植物油、氨氮等。(5)固体废物车站固体废物主要有乘客丢弃的少量生活垃圾,以及工程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中候车乘客在站停留时间极短,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较少,其主要成分为饮料瓶罐、纸巾、水果皮、车票残票及灰尘等。停车场固体废

21、物主要为客车清扫垃圾、生产人员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和少量电力动车用蓄电池。各站、车辆段等生活垃圾由环卫工人收集后,统一交由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置;车辆段机械加工和维修作业固体废物由段内清扫回收利用,不能回用则交由废品收购站,电力动车使用后废弃的少量蓄电池由生产厂家定期(每年12次)运回厂家处置。地铁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很小。(6)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本工程的主要污染物为污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其排放总量如下:污水本次调整工程的污水主要是沿线各车站的生产和生活污水,其主要污染物为油类、COD和氨氮,本次调整段工程后车站污水排放量62m3/d,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OD、BOD5、动植物油分别为:14.

22、45 t/a、4.76 t/a、0.64t/a。废气本次调整工程建成后,不新增燃煤(气、油)锅炉,列车采用电力动车组无机车废气排放。固体废物本工程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旅客及工作人员产生的无毒生活垃圾,其主要成分为饮料瓶罐、纸巾、水果皮及灰尘等。本次调整工程范围所属的4个车站固体废物排放量为0.20.4t/a。3 城市生态及城市景观环境影响评价本次调整工程建设符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关于城市布局规划的要求,同时也符合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因此本次调整工程的建设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相容的。本次调整工程的建设对改善人民的出行条件,提高乘车舒适度,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

23、水平,缩短出行时间,并直接或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加速旧城改造步伐,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景观美学分析及类比调查分析,在设计中如能充分考虑城市性质及土地利用格局,并充分运用融合法、隐蔽法,本工程新建竹叶海车站出入口、调整的高架桥段线路区间等地面建筑物可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4 声环境影响评价4.1 现状评价19处噪声敏感点的环境噪声现状值昼间为52.175.5dBA,夜间为46.570.6dBA,昼间10处敏感点超过GB3096-93的4类、2类标准,其他敏感点昼间均达标;夜间13处敏感点噪声超标。造成声现状监测点超标的原因主要是道路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影响。4.2 预测评

24、价(1)工程实施后,沿线受轨道交通高架噪声源的影响,环境噪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昼间环境噪声初、近、远期分别增加0.17.5dB、0.18.1dB、0.18.7dB;夜间运营时段环境噪声初、近、远期分别增加0.114.7dB、0.116.4dB、0.116.4dB。昼间超标量分别为0.412.7dB、0.712.7dB、0.112.7dB;夜间运营时段超标量分别为2.619.8dB、0.519.8dB、0.519.8dB。(3)本次调整路段沿线周围受轨道交通噪声影响的人数约1.75万居民、12980名学生。4.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方案(1)强化噪声污染防治设计针对沿线噪声敏感点采取以下工程防治

25、措施:对处超标敏感点设置1.76m高倒L型声屏障、设置4m高直立式声屏障或设置5.5m高折板式声屏障措施,降噪效果可达到412dB,措施后敏感点处环境噪声可达标或是维持现状。为降低桥梁结构噪声,结合减振需要,对距离敏感点较近的的高架路段设置弹性支承块、Lord减振扣件的减振措施。(2)城市规划及建筑物合理布局按照表5-15中所列的高架噪声防护距离,在新开发区,限制在轨道交通噪声影响范围内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点;结合旧城区的改造,应优先拆除靠声源较近的居民房屋,进行建筑物合理布局和功能配置。5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5.1 现状评价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环境振动昼间VLz10值在52

26、.164.2dB之间、夜间VLz10值在51.362.9dB之间,可达到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及“混合区、商业中心”标准。其环境振动主要来自道路交通振动和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各种无规振动,其中道路交通振动为其最主要的振动源。5.2 运营期预测评价工程后,沿线各敏感点的环境振动预测值VLz10昼、夜间为56.967.2dB。对照各敏感点相应的评价标准,所有敏感点处环境振动均可达标。5.3 污染防治措施本次调整线路段环境振动可满足相应标准要求,设计对沿线较敏感地段结合降噪要求仍采取了减振措施,主要推荐弹性支承块道床,同时对部分减振地段,进行与WJ-2型扣件配套Lo

27、rd减振扣件试铺,待运营后进行对比测试,积累经验,以备后期更换。6 水环境影响评价本次调整工程涉及的竹叶海站、新荣站、堤角站车站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可以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的要求,经城市污水管网纳入既有污水处理场处理后达标排放。而五环大道站、东吴大道站、金山大道站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放,水质超过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的要求。鉴于当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的现状,且本次调整工程建成后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少,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将不会引起下水道水质的变化,对最终受纳水体影响甚微。建议五环大道站、东吴大

28、道站站、金山大道站污水暂按设计处理深度,随着武汉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而集中深度处理。7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本线所经地区为空气质量二类控制区,根据2008年武汉市环境质量公报,其SO2、NO2年均浓度基本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值要求。(2)由于本工程列车采用电力动车组,没有机车废气排放;本项目投入运营后,也将显著地减缓地面公交压力,有效地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有改善作用。8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轨道交通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工程弃土弃渣,在按照有关要求清运至市政府规定的消纳场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

29、主要有车站生活垃圾,排放总量较少,且分布于沿线各地,所有垃圾的收集、存储,交由城市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因此,本工程施工期间及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10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10.1 电磁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本线工程位于武汉市城市中心区的硚口、江岸二个行政区。经现场调查,除少量临街商铺外,沿线地区居民住宅、宾馆等均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居民反映,使用有线电视天线,电视收视效果不受外来机动车干扰的影响10.2 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地面路段在10m处的干扰场强为1735.5dB,图像信噪比为4148dB,均已满足35dB的要求;将其和E.2.7-7的频道比较,可以推断,沿线地区民

30、用电视图像质量一般不会受到地铁列车电磁辐射的干扰影响。(2)其它电磁辐射源在f30MHz频段内所产生的电磁干扰,测试仪表已无显示,说明它已淹没在环境无线电噪声中;偶发的影响也仅在低频道,干扰增量约为13dB。(3)就全线而言,沿线两侧的居民点、宾馆等均安装了有线电视系统或具备安装条件,可以预测,本工程建成运营后,沿线两侧地区民用电视的图像质量仍可保持现有水平。10.3 治理措施建议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沿线村庄都已具备闭路电视设施,尽管各敏感点采用天线收看电视收看信噪比在工程后过车时有一定下降,但由于居民均采用有线电视收看不受过车干扰影响,因此不必采取专门防护措施。建议增加日常对接触网的维

31、护,以减少列车运行时的离线率,降低列车运行时产生的电磁污染,同时有利于提高受流质量。9 公众参与9.1 公众参与方式、对象及结果2010年2月2日在湖北省环境保护厅网站()上进行了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评第一次信息公示2010年2月2426日,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以发放调查表的形式进行了公众参与意见征询,对位于调整工程周边公众作了重点问卷调查。向沿线单位及居民区介绍本次调整工程概况及预计的环境影响因素、影响强度和影响范围,深入了解公众对工程建设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对本市交通和环境质量状况的看法、以及对拆迁安置和环境影响方面的态度和各种意见,听取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建议。9.2 公众参与

32、信息反馈落实情况 针对公众关心的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环评报告书的环保措施和建议中施工弃土(渣)和建筑统一处置;施工场地周边设置2.54.0m高的围护栏,同时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并结合召开公众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群众的心声。公众参与的主要意见及落实情况归纳如下:(1)保护征地、拆迁居民的合法权利建设单位承诺将严格按环评报告书提出的要求进行征地、拆迁工作: 对于本次调整工程拆迁的单位和居民,将根据国家和武汉市的有关法规及办法,足额、及时地给予合理赔偿。提高拆迁安置方案的透明度。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过程中,自始至终体现协商方式,通过不同层和对象的协商,使受影响人群了解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房屋重新安置地点和

33、重建方式、搬迁时间、人员安置方式等。在家庭资产清算和评估中,应加强与受影响人群的协商,并同他们签订书面协议。(2)施工干扰武汉市建筑施工噪声管理办法、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武汉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办法等有关建筑施工环境管理的法规要求: 在施工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对沿线所涉及的道路和各种地下管线,如供电、通信、给排水管线等进行详细调查,并提前协同有关部门确定拆迁、改移方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确保施工时切断各种管线时,不致影响沿线地区水、电、气、通讯等设施的正常供应和运行,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状态。 为使工程施工对沿线地区居民生活和交通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各工点开工前将与交通管理部门充分

34、协商,除在交叉路口采用“就近便道法”分流外,城市道路交通车辆走行也将进行分流管理,对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走行路线进行统一安排,施工道路上应减少交通流量,以防止交通堵塞。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加强工程沿线区域的地表沉降观测,确保工程沿线地表建筑物的安全。对盾构施工引起的管线、道路路面和建筑物的破坏将及时维修恢复。 合理布置各种施工机具,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敏感点集中路段施工时,结合施工围挡建议设置声屏障。 建筑工地周围设置不低于2.5m的遮挡围墙。围墙采用砼预制板或砖砌筑,封闭严密,并粉刷涂白或美化处理,保持干净整洁美观。(3)运营期环境影响环评报告依据湖北省环境保

35、护局确认的评价标准,对各超标敏感目标均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或治理措施。(4)针对博大学府小区、幸福园小区等居民意见比较集中的地区,地铁公司应加强与小区居民进行交流和沟通,妥善解决居民有关的合理要求。1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是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是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它的建成通车将极大改善了中心城区的交通状况,有利于武汉市整体交通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城市改造、开发和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轨道交通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它以电力驱动,沿线无大气污染及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并由于替代部分公交车,而减少了汽车尾气污染,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可以说轨道交通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对于轨道交通运行产生的噪声振动等环境问题,在采取了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工程及管理措施后,基本可以得到控制。无论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需要和环境保护上衡量,还是从城市发展规划、长远战略目标来考虑,建设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是非常必要的、工程选线符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工程选线是合理的,建设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