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8740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作业设计的编制方法、外业调查表、设计汇总表、造林图式、设计文件的格式。本规范适用于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造林绿化作业设计。城市绿化和工业园区绿化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LY/T 1607-2003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3 术语与定义3.1 绿化类型分类3.1.1山上造林绿化类型山上造林。在因灾林木受损严重的林地或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宜林地上重新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山上补植。在树种单一、林木分布不均匀、郁闭度低的林分内补植其他树种,调整林分结构,提高

2、林分质量。矿区植被恢复。对采矿场、排土场、尾砂库等废弃土地进行综合治理,恢复森林植被。3.1.2山下造林绿化类型城镇绿化。在设市城市、县城、建制镇的街道、公园、单位、公共区域植树造林,实行立体化、园林化绿化。工业园区绿化。在工业园区的道路两侧、湿地、河道、公共绿化区域、厂区空地、居住区空地、待发展地等可绿化地段植树种草。乡场绿化。在乡政府(场)所在地的街道、单位、公共区域、休闲地和外围可绿化地段植树造林。村庄绿化。在村庄内的道路、隙地、庭院、房前屋后和村庄外围等可绿化地段造林。路沟渠(林网)绿化。在村级公路边缘,农田区域的一般道路、生产用道(机耕道)、灌溉渠、排水沟的边缘,植树造林,建设农田林

3、网。荒滩荒地绿化。在滩涂、荒地、废弃土地、沙化土地上植树造林。通道绿化。在铁路两侧,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公路两侧,长江南岸九江段、赣抚信修饶五大河流及其一、二级支流两侧,大型灌溉渠两侧合理范围内造林,建设通道绿化带。3.2作业设计为待绿化地段(小班)制定绿化方案、计划,绘制设计图。4 总则4.1 作业设计目的落实年度造林任务,指导造林绿化施工,为苗木调运和苗木补贴提供依据,为工程建设评价和检查验收提供依据。 4.2 作业设计任务确定造林绿化地段(小班)范围,明确造林绿化技术措施,计算苗木、用工量和造林经费,指导造林绿化施工。4.3 作业设计依据“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规划,年度造林绿化任务。4.

4、4 作业设计单元山上造林绿化以小班为单位设计,山下造林绿化以绿化地段为单位设计。5 技术标准5.1 树种配置5.1.1 树种选择原则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市场需求原则、种苗充足原则,合理确定造林绿化树种。5.1.2 树种选择山上造林绿化以乡土树种和湿地松为主,主推陈山红心杉、光皮树、湿地松、油茶、闽楠。山上补植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城镇绿化实行立体化、园林化绿化,乔灌草相结合。乔木选用樟树、山杜英、乐昌含笑、广玉兰、桂花等树种大苗造林,灌木选用含笑、紫薇、黄杨、石榴等。村庄绿化选用经济效益较高的果木经济树种为主,如柑桔、桃树、枣树、柚子树等,村庄外围绿化可选用杨树、泡桐等。路沟渠(林网)绿化可选择杨

5、树、柑橘类树种。荒滩荒地绿化选择杨树、泡桐、湿地松等树种。通道绿化选用杨树、樟树、山杜英、湿地松、夹竹桃等树种。5.1.3 混交方式行间混交:不同树种隔行栽植。株间混交:不同树种在同一行内隔株栽植,又称行内混交。带状混交:一个树种连续栽植3行以上形成一条带后,另一个树种连续栽植3行以上,不同树种交替栽植。块状混交:不同树种块状交替栽植。零星混交:以栽植一个树种为主,另一个树种无规则点缀栽植。5.1.4 配置方式正方形配置:株距与行距相等,栽植点位于正方形顶点。长方形配置:株距与行距不相等,栽植点位于长方形顶点。三角形配置:相邻两行栽植点错开,栽植点位于三角形顶点。不规则配置:没有株行距,栽植点

6、零星、不规则分布造林地上。5.2 初植密度初植密度应符合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2000)中的造林密度要求。主要造林树种初植密度见附录G。5.3 苗木规格根据林种、树种、立地条件、经营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等确定苗木的规格。苗木规格执行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要求,主要树种苗木规格见附录G。从正规渠道调运苗木,提高良种使用率。使用、级检疫合格苗木造林,提高级苗使用率。工程建设主推的6个树种苗木规格要求见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苗木采购、调运及质量监督办法附件10。5.4 苗木栽植苗木栽植可在入冬后至新梢萌

7、动之前进行,一般要求在每年的12月初至次年的3月中旬。根据林种、树种、苗木规格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栽植方法。栽植时要保持苗木立直,栽植深度适宜,苗木根系伸展充分,并有利于排水、蓄水保墒。一般采取穴植方法,穴的大小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根系。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最后覆上虚土。山下造林、大苗造林浇定根水。5.5 幼树抚育5.5.1抚育年限、次数和时间造林后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与扶苗、除蔓等结合进行,对穴外影响幼树生长的高密杂草,及时割除。连续进行3年,第1年抚育2次,第2年抚育2次,第3年抚育1次。第1次56月,除草、砍杂、表土培蔸、扶正;第二次910月,主要是除草、

8、砍杂以及松土。对于实行林农间作的,可以结合间作作业进行抚育。5.5.2 抚育技术与措施5.5.2.1 松土松土应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为510,丘陵山区可结合抚育进行扩穴,增加营养面积。当年冬季应采取覆土、盖草等防寒(旱)措施。5.5.2.2 除草根据需要,采取适宜的除草措施。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时,执行GB/T 15783的规定。5.6 造林绿化模式(建设模式)造林绿化模式反映绿化类型的建设(设计)范围、树种选择和配置、栽植配置方式。示例详见附录E。5.7 总平面图总平面图反映绿化地段(小班)的位置、地段号(小班号)及周边明显地物标(如道路、河流、建筑物等)的布局。总平面图为A3

9、幅面,比例尺不限。总平面图以乡镇场为单位进行编号,以便查阅。总平面图编号规则为:乡镇场名称+数字序号。如南岭乡第18张总平面图编号为“南岭乡18”。总平面图示例详见附录D。5.8 造林图式绘制栽植配置图,包括栽植配置平面图和栽植配置立面图。栽植配置立面图表示成林后绿化地段的剖面结构,通常绘制与林带走向相垂直的剖面。反映林带横断面的树种配置关系。栽植配置平面图表示水平方向乔灌草在地面的配置关系,通常以成林后的树冠、植丛水平投影为准。反映水平方向的树种配置及株行距。栽植配置图示例详见附录E。鉴于部分绿化地段(小班)的栽植配置图是相同的,为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区域栽植配置方式,编制标准化

10、的栽植配置(图)模式,并统一编号。具体设计时不必每个绿化地段绘制栽植配置图,只填写选择的模式号。栽植配置(图)模式号=绿化类型代码+数字序号如高速公路绿化带建设的第3种栽植配置(图)模式号为K3。5.9绿化地段(小班)编码规则绿化地段编码=行政区代码+地势代码+绿化类型代码+绿化地段号行政区代码=省代码+设区市代码+县代码+乡镇场代码+行政村代码(与林改明晰产权时的行政区代码一致)地势代码:山上为S,山下为X。绿化类型:山上造林为A,山上补植为B,矿区恢复造林为C,县城及建制镇绿化为D,乡场所在地绿化为E,工业园区绿化为F,村庄绿化为G,路沟渠(农田林网)绿化为H,荒滩荒地(含沙化土地)绿化为

11、I,铁路两侧绿化为J,高速公路两侧绿化为K,国道两侧绿化为L,省道两侧绿化为M,县道两侧绿化为N,乡道两侧绿化为O,河渠堤坝绿化为P。绿化地段号为4位,以行政村为单位编号。6 外业调查6.1 造林地点调查实地确定造林绿化地段(小班)的座落位置(县市区、乡镇场、村、小组、小地名),分类经营区域,地形图幅号,绿化地段号(小班号),明确绿化地段所在总平面图编号。6.2 立地条件调查实地调查绿化地段(小班)的地形地貌、土壤、地类、现有树种、林木郁闭度、植被总盖度等现状。调查因子详见附录A。6.3 造林绿化规模调查片林一般按覆盖区域水平面积计量造林绿化规模,其中树种单一、株行距不变的林带片林可按下列公式

12、计算造林绿化面积。林带片林面积=(林带行数-1)行距+4林带长度/667不符合片林条件的四旁树(零星造林、不足1亩的块状造林、单行林带、不符合片林条件的两行或两行以上林带),按栽植总株数计量造林规模,根据栽植株数折算造林面积。杨树、泡桐60株折算1亩,其它树种110株折算1亩。山上造林绿化,采用地形图勾绘造林(补植)小班界线,利用透明方格纸求算造林(补植)小班面积。无法使用地形图或造林面积较小时,采用罗盘仪绕测确定小班造林面积。山下绿化,根据绿化地段特点,统筹考虑选用地形图、皮尺、罗盘仪、GPS等确定绿化长度、绿化宽度,确定林带长度、宽度、行数,根据绿化现状、初定树种株行距确定栽植的总株数。6

13、.4 总平面图绘制山上造林绿化,以110000地形图为底图,标注小班界线及小班号形成总平面图。山下绿化,可利用近期航测照片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为底图,标注绿化地段位置及地段号形成总平面图。无法使用地形图、航测照片、遥感影像图时,徒手绘制总平面图,标注绿化地段位置及地段号,周边明显地物标等。一幅总平面图上可以标注多个绿化地段(小班)。总平面图、外业调查设计卡、作业设计一览表,通过绿化地段号(小班号)实现关联。6.5 现场设计在造林绿化现场确定造林位置,林带走向、长度、行数,进行树种配置,填写外业调查设计卡。6.6 外业调查设计卡填写作业设计卡中,绿化位置按照不同绿化类型的设计范围分别填写。其中,

14、1、城市绿化:街道旁、公园、单位庭院、广场、公共休闲区、居住小区等;2、乡镇场绿化:街道、单位庭院、休闲地、公共区域、外围等;3、工业园区:道路旁、厂区、广场、居住区等。4、村庄绿化:庭院、房前屋后、隙地、村内道路、外围等;5、路沟渠(林网)绿化:村级公路旁、机耕道旁、排水沟旁、灌溉渠旁、田埂等;6、通道绿化:“通道名称类别”+“边沟(隔离网)外”,如泰井高速隔离网外,320国道边沟外。绿化形式一般分为块状、零星、带状三种绿化形式。其它因子参照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规划技术方案要求填写。7 内业设计7.1 树种配置与整地栽植根据外业调查资料,确定造林绿化规模(面积或株数),造林树种及混

15、交比例,混交方式,株行距,整地方式,栽植穴规格,栽植时间等。7.2 抚育设计明确抚育次数、抚育时间、抚育方式。7.3 绿化地段编码按照“行政区代码+地势代码+绿化类型代码+绿化地段号”的编码规则,确定绿化地段(小班)的编码。7.4 设计图绘制清绘总平面图,标注绿化地段位置及地段号(小班号)。绘制栽植配置图(立面图、平面图)。如采用标准化的栽植配置模式,填写模式号。7.5 种苗需求量计算根据造林绿化规模、树种配置、株行距、初植密度,分别确定苗木品种、数量、规格、来源。7.6 用工量计算根据造林绿化规模、劳动定额,确定用工量,结合施工安排测算所需人员和劳力。7.7 施工组织安排根据种苗供应、劳力资

16、源状况,确定施工主体和栽植时间。7.8 经费预算分苗木、物资、劳力和其他4大类计算。种苗费用按需苗量、苗木市场价、运输费用测算。物资、劳力以当地市场平均价计算。造林投资构成见附录G。8 设计文件8.1 作业设计文件组成作业设计文件由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一览表、总平面图、造林图式、外业调查设计卡构成。原则上以乡(镇场)为单位编制作业设计文件。作业设计文件采用A3幅面编制、打印。8.2作业设计说明书说明书内容包括前言、基本情况、造林技术措施、幼林抚育与管护措施、辅助工程设计、物资及工程量、施工组织、经费预算与筹集等。8.3 作业设计一览表分山上造林和山下绿化,分别编制造林小班(绿化地段)作业设

17、计一览表,每个造林小班(绿化地段)为一条记录。山上造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包括造林地点、小班号、小班编码、总平面图编号、土地权属、造林经营主体、绿化类型、造林面积、树种比例、混交方式、栽植穴规格、初植密度(补植密度)、栽植时间,苗木品种、规格、数量、来源,经费预算,栽植配置(图)模式号等因子。详见附录B。山下绿化地段作业设计一览表包括造林地点、绿化地段号、绿化地段编码、总平面图、土地权属、造林经营主体、绿化类型、绿化位置、绿化形式、绿化长度、绿化宽度、林带行数、栽植总株数、片林面积、四旁树折算面积、树种比例、混交方式、整地方式、株行距、栽植时间,苗木品种、规格、数量、来源,经费预算,栽植配置(图

18、)模式号等因子。详见附录B。8.4 作业设计汇总表 作业设计汇总表包括面积汇总表、苗木需求汇总表、经费预算汇总表等。见附录C。8.5总平面图总平面图以乡(镇场)为单位归集,按规则编号。8.6造林图式栽植配置图以乡(镇场)为单位归集,按规则编号。9 设计组织与审批9.1 设计组织作业设计必须在施工作业上一年度或在整地前3个月内完成。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组织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或专业技术队伍编制。9.2 设计审批造林绿化作业设计由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审批,报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备案。林业主管部门可以委托技术协会、学会、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作业设计进行评审。没有作业设计或作业设计未经批准的不

19、得施工。作业设计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和检查验收。如因故需要变更的,须由原设计单位或机构变更设计并提交变更原因说明,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办理审批手续。37附录A 外业调查设计卡外业调查设计卡(山上造林)一、建设地点 县 乡(镇、场) 村(分场、工区、矿区) 小地名 小班号 造林小班(绿化地段)编码 分类经营区 地形图幅号 总平面图编号 二、立地条件地貌 海拔高 米 坡向 坡位 坡度 土壤种类 腐殖质层 厘米 土层厚度 厘米 土壤质地 母岩 地类 主要树种(现状) 林木郁闭度 植被总盖度 三、土地权属与经营主体造林前土地使用权 造林经营主体 四、造林绿化设计绿化类型 造林面积

20、 亩 树种混交比例 混交方式 整地方式 栽植穴规格 厘米 株行距 米初植密度 株/亩 补植密度 株/亩 栽植时间 年 月 旬造林树种(A) 苗木需求量 株 苗木品种等级 苗木来源 造林树种(B) 苗木需求量 株 苗木品种等级 苗木来源 造林树种(C) 苗木需求量 株 苗木品种等级 苗木来源 整地栽植用工量 工日 造林经费预算 元 抚育方式 抚育次数 化肥 农药 五、造林图式 栽植配置图(模式号) (栽植配置立面图、平面图绘制在外业调查设计卡的反面)调查设计人: 设计日期: 年 月 日外业调查设计卡(山下绿化)一、建设地点 县 乡(镇、场) 村 村小组 绿化地段号 绿化地段编码 地形图幅号 总平

21、面图编号 二、立地条件地貌 土壤种类 土层厚度 厘米 现有树种 三、土地权属与经营主体造林前土地使用权 造林经营主体 四、造林绿化设计绿化类型 绿化位置 绿化形式 绿化长度 米 绿化宽度 米 林带行数 行 栽植总株数 株 片林面积 亩 四旁树折算面积 亩树种混交比例 混交方式 整地方式 栽植穴规格 厘米 株行距 米栽植时间 年 月 旬造林树种(A) 苗木需求量 株 苗木品种等级 苗木来源 造林树种(B) 苗木需求量 株 苗木品种等级 苗木来源 造林树种(C) 苗木需求量 株 苗木品种等级 苗木来源 整地栽植用工量 工日 造林经费预算 元 抚育方式 抚育次数 化肥 农药 五、造林图式 栽植配置图

22、(模式号) (栽植配置立面图、平面图绘制在外业调查设计卡的反面)调查设计人: 设计日期: 年 月 日附录B 作业设计一览表附录B 作业设计一览表附录C 作业设计汇总表附录C 作业设计汇总表附录C 作业设计汇总表附录D 总平面图示例山上造林总平面图村庄绿化总平面图路沟渠(林网)绿化总平面图附录E 造林绿化模式一、高速公路绿化1、设计范围高速公路两侧隔离网以外1020米。2、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樟树、山杜英、杨树、湿地松、夹竹桃、紫薇等。高速公路绿化带树种配置应兼顾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靠近公路的13行考虑选择景观效果好的树种,其它行选择经济效益高的速生树种。3、典型栽植配置图高速公路绿化典型栽

23、植配置图二、铁路绿化1、设计范围铁路地界两侧以外1020米。2、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樟树、湿地松、杨树、柏木、樱花、紫薇、夹竹桃等。铁路绿化带靠近铁路的第12行可栽植景观效果好的树种,其他行选择经济效益高的树种。3、典型栽植配置图铁路绿化典型栽植配置图三、国省道绿化1、设计范围国省道两侧边沟以外510米。2、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樟树、杨树、山杜英、夹竹桃、喜树、紫薇、湿地松等。国省道绿化带第1行栽植景观效果好的树种,其它行栽植经济效益高的速生树种。3、典型栽植配置图国省道绿化典型栽植配置图四、县乡道绿化1、设计范围县、乡公路两侧边沟以外35米。2、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杨树、湿地松、

24、苦楝、喜树等。县乡道绿化带栽植速生、经济效益好的乔木。3、典型栽植配置图县乡道绿化典型栽植配置图五、河渠堤坝绿化1、设计范围长江南岸九江段、赣抚信修饶五大河流两侧2030米,五河支流两侧10米,大型灌溉渠两侧10米范围内。2、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杨树、光皮树、湿地松、苦楝等。成行栽植速生、经济效益好的乔木。3、典型栽植配置图河流堤坝绿化典型栽植配置图六、村庄绿化1、设计范围村庄内的道路、隙地、庭院、房前屋后和村庄外围可造林地段。2、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杨树、光皮树、泡桐、桂花、樟树、柑桔、枣树、柚子、桃树、梨、杨梅、乌桕、苦楝、银杏、合欢、板栗、柿子树、杜仲、香椿等。根据村庄内可绿化土

25、地现状,采用零星、块状、带状方式栽植以上果木树种和景观树种。村庄外围营造杨树为主的围村林带。3、典型栽植配置图村庄绿化典型栽植配置图七、路沟渠(林网)绿化1、设计范围村级公路两侧边缘,农田区域的道路、生产用道、机耕道、灌溉渠、排水沟的边缘,适宜栽树地段。2、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杨树、柑桔、光皮树、香椿、湿地松等。成行栽植速生、经济效益好的乔木或果木树。3、典型栽植配置图村级公路绿化典型栽植配置图路沟渠(农田林网)典型栽植配置图八、城市绿化1、设计范围设市城市、县城建成区的街道、公园、单位庭院、公共区域、休闲地,及建成区外围可绿化地段。2、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广玉兰、乐昌含笑等木兰科的树

26、种、樟树、红翅槭、青榨槭、四照花、红叶楠、桂花、杜英、银杏、鹅掌楸、含笑、紫薇、石榴、黄杨、山茶花、海桐、杜鹃、小叶女贞等。造林树种配置应与城镇建筑、构筑物及其环境相协调,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多树种配置,实行立体化、园林化绿化,突出美化、香化效果。3、典型栽植配置图城市绿化典型栽植配置图九、工业园区绿化1、设计范围工业园区的道路两侧、广场、厂区空地、居住区空地等可绿化地段。2、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樟树、桂花、银杏、红翅槭、青榨槭、泡桐、柏树、法国冬青、杜英、梧桐、槐树、含笑、黄杨、山茶花、海桐、夹竹桃、小叶女贞等。工业园区绿化树种选择应注重吸尘、防毒、杀菌、防污染、降噪音等功效,采取以乔木为主

27、,乔、灌、草相结合的模式建设各类绿地,在园区各功能区之间营造以乔木为主的隔离林带。3、典型栽植配置图工业园区绿化典型栽植配置图十、乡镇绿化1、设计范围乡镇政府所在地的街道、单位庭院、公共区域、休闲地,外围可绿化地段。2、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杨树、泡桐、樟树、杜英、广玉兰、鹅掌楸、桂花等。树种配置应与乡镇建筑、构筑物及其环境相协调,采用乔木为主、乔灌结合的配置方式。3、典型栽植配置图乡镇绿化典型栽植配置图十一、荒滩荒地绿化1、设计范围在不影响行洪安全、不破坏湿地的前提下,河流两岸、湖滨地区的滩涂(地),荒地和沙化土地。鄱阳湖区吴淞高程17米以下禁止造林。2、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杨树、湿地

28、松、光皮树、黄竹、蔓荆子等树种。营造杨树或湿地松纯林,沙化严重土地上同时配置固沙能力强的灌木。3、典型栽植配置图荒滩荒地绿化典型栽植配置图1荒滩荒地绿化典型栽植配置图2十二、矿区植被恢复1、设计范围已停产、关闭矿山,因采矿场(采空区)破坏土地,因排土场破坏土地,因尾砂库破坏土地,因采矿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等。2、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马尾松、木荷、杨梅、石楠、黄檀、桃金娘、黄栀子、胡枝子、爬墙虎、葛藤、五节芒、白茅等。采取种子直播与人工植苗相结合的方法恢复森林植被,以灌木、草本为主,乔木为辅。3、典型栽植配置图矿区植被恢复典型栽植配置图十三、山上造林(补植)1、设计范围受雨雪冰冻灾害危害需清理并

29、重新造林的林地,现有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宜林地;雨雪冰冻灾害造成郁闭度严重下降,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的稀疏林地。2、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选择:陈山红心杉、油茶、湿地松、光皮树、闽楠、木荷、南酸枣和枫香等树种。山上造林,用材林实行针阔叶树种混交,经济林营造纯林。山上补植以栽植阔叶树为主,与现有林木形成混交林。3、典型栽植配置图山上造林典型栽植配置图1山上造林典型栽植配置图2山上补植典型栽植配置图附录F 作业设计说明书编写提纲前 言简述作业设计区域范围、设计过程及提交的成果。一、基本情况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国土绿化及林业概况等。二、设计原则与依据三、造林技术措施分造林绿化类型说明:1

30、、树种配置2、造林密度与株行距3、清理整地(清理方式、整地方式、栽植穴规格等)4、苗木规格5、苗木栽植(栽植时间、技术要领)四、幼林抚育与管护措施幼林抚育次数、时间与具体要求,管护主体及管护具体要求。五、辅助工程设计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道等其它工程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六、物资及工程量 苗木品种、数量、来源,栽植穴数量,肥料数量,用工量等。七、施工组织组织形式、施工单位、经营主体、经营模式等。八、经费预算与筹集造林绿化经费包括苗木、物资、劳力和其他(设计费、检查验收费等)4大类构成。说明资金筹集方式。附录G 参考技术经济指标1、参考投资单价参考全国林业灾后重建规划中的造林投资标准,国土、

31、交通、建设、水利等部门绿化投资标准,借鉴外省造林绿化投资标准,综合确定各绿化类型投资单价。造林投资主要由苗木费、整地栽植劳务费、机械工具费、化肥农药费、规划设计费等构成。投资单价表单位:元/亩造林绿化类型单价苗木劳务费工具肥料、农药规划设计检查验收管理费不可预见费山上造林山上造林360 60 200 14 60 3 3 10 10 山上补植160 20 90 10 20 3 3 10 4 矿山植被恢复 (含客土回填)3000 100 2000 500 100 60 50 40 150 山下造林设区市政府所在地和县城绿化20000 10650 5500 200 300 2000 50100 12

32、00 建制镇和工业园区绿化5000 2600 1500 50 100 300 50100 300 乡场绿化2000 1000 550 50 80 150 50 20 100 村庄绿化420 275 70 15 30 5 5 10 10 农田林网建设420 275 70 15 30 5 5 10 10 荒滩荒地绿化360 220 70 14 30 3 3 10 10 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绿化1000 625 200 30 50 20 10 15 50 县乡公路、江河渠堤绿化600 300 150 30 50 20 10 10 30 2、主要造林树种初植密度主要造林树种初植密度树种初植密度(株/

33、亩)株行距(米)备 注杨 树5534泡 桐4244红心杉16722光皮树5534闽 楠7433湿地松11123马尾松16722木荷11123苦楝4244油茶11123枣4244桃4244柚子4244柑桔5534附录H 杨树栽培技术1 整地11月初至12月中旬,采用穴垦方式定点挖穴,推广机械化作业,穴规格为80cm80cm80cm。2 基肥埋施每穴施 0.5kg复合肥,回填表土20cm与之混合均匀后,再回填10cm表土。有农家肥的地方,可每穴施1.02.0kg的腐熟农家肥。3 初植密度单行造林的初植株距为2-3m,两行以上株行距为3 m4 m,品字形排列。 4 苗木苗木必须为工程建设的目标品系2

34、年生带蔸大苗。起苗时保全苗木根系,防止出现伤裂、脱皮现象。苗木装车后,最好在苗木上面铺一层湿稻草。苗木到达造林点后,如造林任务大,持续时间较长,应将苗木先浸到水中保湿,再逐步从水中取苗栽植。5 栽植杨树栽植时间通常为春季树液流动之前(1月初至3月上旬)。将苗木根系放在回填土的上面,加土分层压实,一穴一株,做到根舒、苗正、土实,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颈处与地面齐平或略低为宜。切忌将苗木根系栽入含肥的底层中。栽后复一层松土。12月中、下旬造林的,应浇定根水。6 抚育管理6.1松土、除草松土、除草对幼林(树)生长影响很大,它能防止杂草与幼树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提高土壤通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和土壤有机物分解,改善杨树根系呼吸作用。杨树纯林每年需松土、除草13次。复合经营的杨树林可以耕代抚。6.2 修枝、整形整形与修枝应在秋冬与初春树木停止生长时进行。整形应在第1年生长结束后或第2年春天开始, 直到35年树高1014m形成通直的主干时为止。剪去影响顶部主梢生长的竞争侧枝,随着树木长高还要修去树冠下部和中部粗大的竞争枝,直到 8m 以下通直无杈。13年少量修枝,45 年修枝到树高 1/3 处,6年以后修枝到树高的1/22/3处。6.3 杨树病虫害预防加强杨树病虫害管理,做好黑斑病、叶锈病、溃疡病、腐烂病、杨尺蠖、草履蚧、杨白潜叶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瘿螨、钻蛀类害虫等病虫害防治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