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升职记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8808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则天升职记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武则天升职记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武则天升职记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武则天升职记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武则天升职记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则天升职记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则天升职记ppt课件.ppt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代女皇武则天,组员:熊开琴 杨晓青 李世秀 杨梦瑶 管君 白丽媛 卢琴,目录,人物生平历史功绩相关景点,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带大家一起领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政治上的雄才伟略,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等名臣。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朝令夕改、兵略多有失地、文化承贞观之模、百姓富庶,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艺术上造诣极高,也是一位女诗人、书法家。,人物生平,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出身于隋朝皇室,父亲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本名:珝,后改名为曌,山西文水人。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

2、在位时间:690年705年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升职简述,Step1 初次入宫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武则天十四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她仪容举止美,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武则天入宫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的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武则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 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Step2“移情别恋”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开始建立了感情。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即位的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Step3

3、 再次相遇永徽元年(650年)五月,李治在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Step4 再次入宫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入宫前,武则天已怀孕,入宫后便生下儿子李弘。至次年(652年)五月,武则天便被拜为二品昭仪。Step5 狠心杀女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安定思公主出生后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玩,王皇后走出去后,武则天趁没人将女孩掐死,又盖上被子掩饰。正好李治来到,

4、武则天假装欢笑,打开被子一同看孩子,发现女儿已经死了,武则天啼哭。问身边的人是怎么回事,身边的人都说:“皇后刚刚来过这里。”李治勃然大怒,说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则天于是哭泣着数落王皇后的罪过。,Step6 统一战线永徽六年(655年)六月,在后宫有谣言说王皇后与其母柳氏行厌胜之术,李治得知后大怒,将柳氏赶出皇宫。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李治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李治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于是,武则天开始成为李治政治上的“战友”。,Step8 废王立武同年十月十三日

5、,李治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七天以后,李治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Step9二圣临朝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麟德元年(664年),李治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墨迹未干时,武则天及时发现,软硬兼施,废后之事只好以失败告终。于是,武则天向李治建议让她一起上朝,临朝听政。二人合称“二圣”。此后,武则天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增长。,step10 太后称制杀安南王李颖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唐之宗室被杀戮殆尽,其中幼弱幸存的人也被流放至岭南。Step1

6、1 自立为王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政治: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逐出朝廷。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开创了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和武举 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大隋以来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以乡贡(贡举)即由州县保举为主的科举制度,不仅科目增多了,录取人数也大为增加,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起贞观年间增加一倍以上;而且还首创殿试制度,如天授元年(690年)二月,“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

7、殿试自此始”武则天称帝后,还破例开了武举,即在科举考试当年同时进行武举考试,内容有骑射、步射、负重等内容,考中的可以任用为武官等等。,经济: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武则天称“天后”时,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议“劝农桑,薄赋役”。为贯彻诏命,朝廷规定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如果州县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开辟,家有余粮”者则予以奖赏;反之,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则加以惩罚。武则天掌权以后,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又延揽农学家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

8、的政策。,文化:武则天曾召集文学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人编纂要览字海乐书要录等书。其中字海收录有所有武则天首创的则天文字,全书已散佚。乐书要录为唐代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乐律文献,多富实践意义,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唐诗收录有其诗46首,如如意娘、曳鼎歌、唐享昊天乐(第一至第十二)等。,则天文字武则天为改革文化,创造了则天文字。部分则天文字还传到日本、韩国,甚至成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武则天称帝前一年,改名为“曌”(zho)。曌是“照”在则天文字中的写法,取“日月当空”之意。又作“瞾”,取“双目当空”之意。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军事:收复西

9、域失地,发展航海事业北边击退突厥,西边收复安西四镇,东北平定营州之乱。,武则天却显现出了成熟的政治家的一面,力排众议,认为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才是上策。她的这一果断决策促使唐朝直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对安西四镇长达近百年的稳定统治,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字碑,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

10、,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龙门石窟 卢舍那佛,相传,龙门石窟最著名的卢舍那佛是依照武则天面貌雕琢而成。卢舍那佛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其面相丰满圆润、广额方颐,神态祥和恬静,慈祥中有威严,然而芸芸众生多以卢舍那佛面貌似女性而认为是依照武则天面貌雕琢,真可谓扑朔迷离、众说纷纭。,传说是她撒娇,让高宗开凿这尊大佛时依自己形象为模特的;也有传说是她慷慨捐助了两万贯脂粉钱(大佛左侧束腰部位碑刻记有捐钱事),工匠们受感动后主动依她

11、为模特的,总之,这尊佛和其他佛像确实不同,的确是位貌美的女性模样。,明堂亦称天宫,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筑”中最高大的两个建筑之一,是武则天时期洛阳太初宫的外朝正衙主殿。据资治通鉴“唐纪”中记载,明堂共三层,底层为四方形,四面各施一色,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个时辰。顶层为圆形,四周环绕九龙雕塑。中间有周长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贯,故此又名为万象神宫。明堂是史上体量最大之木构建筑,基底正方90米X90米,高88.88米,唐代建筑技术之巅峰巨作。其建筑技术和施工技术惊世骇俗。它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

12、护的大遗址之一。,民间有传说,一天武则天有位贴身女官急匆匆地来到大殿,说有祥瑞表奏。原来,有人亲眼看见了有一只凤凰从明堂之上飞出,落在了上阳宫的肃政台的梧桐树上。武则天急忙率众登明堂观看,只见凤凰看到武则天后便向东南飞去,身后的朱雀却云集朝堂,翩然起舞久久不肯离去。看到此景,一个大臣立即跪倒在地,向武则天解释道:“凤凰象征的就是武后您,它飞到肃政台,见到您后才离开,就是在暗示您登基大宝;这些朱雀代表的正是臣下我们,您如果还是不登基,就是违背天意,朱雀们便不会离开,我们也将长跪不起呀!”看似万般无奈之下,武则天顺应天意,昭然登基,朱雀也果然飞走了。公元696年9月19日,武则天登上则天门,宣布开始登基大典,并下令大赦天下。武则天对于明堂可谓钟爱有加。其实,这座盛极一时的大唐建筑正是这位女皇帝为自己登基准备的,包括明堂前面的则天门,也都有着象征皇权的特殊意义。洛阳明堂,也和武则天的大周政权一样几经曲折。据史料记载,这座明堂几次失火,更是几次重修。这座代表着武则天政权的建筑,始终是屹立不倒,风采卓绝。,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