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8889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污染控制工程,主讲老师:胡忠明,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第三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第五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二),第六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第七章 污水的化学处理,第八章 污水的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和膜析法处理,第九章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第十章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第五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二节 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池,第三节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第四节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第五节 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第六节 二次沉淀池,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工作机理,基质+O2,CO2+H2O+N2+P,新细胞sludge,自

2、身氧化率(内源呼吸),自身耗氧率(呼吸作用),二、基本流程,定义:曝气池内的SS。单位:g/L,mg/L。内容:sludge自身氧化残留物,未降解无机物,未降解有机物。实质:相对的sludge量,曝气池中一般控制g/L。,三、sludge的特征(指标),、混合液SS(MLSS),、MLVSS,内容:除上述无机物以外的个内容实质:更能反应sludge活性。但其不易测定,固定的污水MLVSS/MLSS是固定的,所以可以测MLSS代替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体积),定义:,意义: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数量,用它可以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衡量污泥的质量,SV大,不好,一般(城市污水),、污泥

3、体积指数或,定义:分钟沉淀后,克干污泥所占的体积(ml计),实质:反映疏密程度,SI低:紧密,无机物多,sludge活性,SI高:膨胀不易沉淀,一般控制在50150ml/L之间(城市废水)工业废水SVI正常值可能偏高,第二节 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池,一、原理:气体由气相向液相的传递原理,这里是指O2由气相传向废水相 液相对气相的溶解度是关键,双膜理论,寻出方式:,(氧的传递速率),注意:m是气体的溶入量(溶质),对上式积分:,污水与清水由差距,修正:,:原生生活污水,0.40.5 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0.91.0,溶解在水中疏水性有机污:增加O2进入水中的阻力,影响KLa溶解的无机物:影响S0(

4、越浓,S0越小)溶解的有机物:影响KLa(越浓,KLa 越小)温度也影响KLa和S0值,从图14-3可以看出KLa上升,而S0下降时对传递速率影响不大。,影响因素,二、曝气设备:(无氧和混合作用),鼓风曝气:水下,机械曝气:表面,1、鼓风曝气,2、机械曝气,(1)竖式曝气机:,淹没深度,水跃,一般深10100mm,转速20100r/min(可变速),(2)卧式曝气机:用于氧化沟,3、曝气设备的性能指标,氧转移率,动力效率,氧利用率,指溶入水中的氧气,mg O2/lh,转入氧气量,但未必会溶入,kg O2/kwh,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气;动力效率与氧转移率的比例,标准状态:清水,水温20,大气压1

5、01.325KPa DO=0现场:污水水温15,海拔150m,=0.85=0.9,三、曝气池型,推流式,平移,旋流,底部曝气,侧面曝气,平面:LB=5101,横断:B h2=12 1,h2:39m,实验室,逐渐淘汰(圈型或短型),易堵,需回流污泥(现实中应用少),二池结合型,一池多个表曝气,单池看是完全混合,整池看是推流,四、曝气设备的性能测试(曝气池建好后,或投入运行后),目的是验证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举例:清水中的测试,原理,清水,消氧,复氧,根据复氧过程中的测定。求出KLa和氧传递速率,步骤,开启设备(混合均匀之目的),加Na2SO3消氧(过量50%)约100mg/l加CoCl2催化约

6、0.5mg/l,b,不可以过量,防干扰DO测量,监测0(每隔一定时间),得0随t变化数据。监测取样应多点取样测定后平均,上述步骤重复3次以上,第三次后不需加Na2SO3,结果分析,目的:,(1)求氧转移率EA(氧的传递速率),(2)求动力效率Ep(kg O2/kwh),EA,积分:,以t 作曲线,K La即斜率,直至池水达到S0时,测试结束,此时应注意:,表面曝气:以接近于表层水0 达S0为准,鼓风曝气:以表层到半池深之间0 达S0为准,mg O2/lh,EP,kg O2/kwh,如:叶轮功率=电压 V电流A电机效率齿轮箱效率功率因素换算单位,矫正:如测定不在20进行:,如测定不在1个大气压下

7、:,第三节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传统法称普通活性污泥法,1、渐减曝气:(调整进气),合理布置扩散器,沿程变化,但总气量不变(分散不均匀曝气),2、分布曝气:(调整进水),曝气均匀,多点进水,3、完全混合法:,是1和2的综合:在分布曝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进水点,同时增加污泥回流,使全池需氧于供氧达到平衡,特征,微生物种类数量,生活环境完全一样入流出现冲击负荷,可化解在全部混合液上,特别适合工业废水的处理。池中各处需氧量相同,使曝气变得简易,4、浅层曝气,1953年Pasveer发现,池的浅层大量曝气,利用气泡破裂时氧传递速率最大可获较好的充氧效果而形成此法。可省功力。,参数,h2:34m浅

8、为好HB=1.01.3 1供气量:3040 m3/m3(水)hEp:1.82.6 kg O2/kw h扩散器:水 F0.60.8m,适用,中、小型厂,布气系统维修难,未推广(现我国很少见),5、深层曝气,为节约用池而生,池深10-20m,甚至150-300m 50-150m,直径1.0-6.0m,特征,KLa值增大,S0增大节约用地动力消耗大,经济效果布好对池下水有威胁,值得关注,6、克劳斯(Kraus)法,碳水化合物高,泥膨胀,加消化池(厌氧池)上清液,增加了N(NH3),C N合适,利用C代谢,解决问题,(对污泥膨胀池的改进方法),7、延时曝气,40年代末50年代初,特点,曝气时间厂,但同

9、时给予高负荷MLSS较高,36g/l剩余污泥少(强曝气使部分sludge处于内源呼吸状态)适用于水量少,浓度高的情况(高层建筑生活污水、旅社)可以间歇运行,从而省去沉淀池,即:,曝气运行,沉淀,放空,20h,2h,2h,8、接触稳定法(吸附再生法),运行时缩短曝气时间到1545min,获BOD5低之出水(本质是吸附非降解)但回流污泥失活(不能再吸附),解决方法:,回流污泥预先曝气,使之在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降解,从而再生出活性,特点,曝气池体积变小(只需完成吸附,不需降解)无沉淀池也可(SS多时吸附更好)不增加池体积的情况下,增加了负荷量,即处理能力吸附池与再生池可合建,9、氧化沟,延时曝气的特

10、殊形式,50年代至今,我国也有一些应用池体浅而狭长,(多折)靠表面曝气充O2混合合推流,E95%,N、P去除效果也不错,10、纯氧曝气,优点:处理速度快、效果好、污泥沉淀性能好,曝气时间短1.53h,MLSS 48g/l,缺点:昂贵、复杂要求高、易爆炸,11、活性生物滤池(ABF工艺),曝气池前加一塔,可与曝气池串联(为主)或并联(少),塔是充氧器,12、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70年代始于德国,我国也有部分利用(金陵石化),A级曝气短,完成吸附,3060min,高负荷,2.0kg BOD5/kg MLSSd,B级曝气长,完成降解,24h,低负荷,0.10.3kg BOD5/kg MLSS

11、d,无初沉池,A、B的池中各有自己的污泥回流系统,特点:耐冲击负荷、PH变化;可分段建设,A级出水优于一级,1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优点:简单(无二沉池,无回流污泥,表面曝气);耐冲击负荷(完全混合流态)、无须调节池;出水水质高,获得较高水平(与连续进水比可时间长点);可脱N、P,靠自动控制完成,第四节 活性污泥的设计计算,一、曝气池,内容,选择池型(负荷,曝气设备,场地大小,经验能力等),体积尺寸,所需供氧量,剩余污泥量的排出量,方法,经验法应用较多,理论方法正在探索,有机负荷法容积负荷法,有机负荷法,活性污泥负荷法,曝气区体积负荷法,容积负荷,以上两式可用于计算体积,参数可参考

12、表14-5,有些参数需经试验确定,特别试工业废水,经验很重要。,劳伦斯和麦卡蒂法,理论计算,相关公式,(1)曝气池中污染物去除与微生物浓度的关系,(2)微生物增长与污染物去除的关系,如不考虑内源呼吸,完全混合曝气池的计算模式,(1)泥龄,(2)池体积,根据物料平衡原理,稳定平衡时=0 而 很小,简化后,两边除以,并以 代入整理后得:,(3)剩余污泥量,注意:Px为纯VSS,实际排除量会比此值大,(4)所需空气量,污染物转化得需氧量(理论BOD,称作BODc),因为,形成剩余污泥得需氧量:1.42Px,需考虑氧利用率和混合要求,即出气口的静水区,第五节 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些重要问题,1、水力负荷:

13、,Qv有变化,一般使高峰流量是平均流量的200%,低峰流量是平均流量的50%,日变化,白天高夜晚低季变化,雨季高旱季低,一般难控制,对运行不利(如停留时间,二沉效果),调节方法:,调节池(泵前集水井)+泵组合进行调蓄,只考虑用泵提升污水而不考虑流量会有很多问题 如影响停留时间处理效果,2、有机负荷,高:可使池体积变小(如1以上),但出水水质较差,剩余泥量增加,低:可使池体积变大(如0.1),水质稳定,基本无剩余泥量增加,总的来说F/M影响E,一般取0.5kg BOD5/kg(MLSS)d,不主张高负荷,0.3时N将转入NO-3化阶段,一般取0.3,称常负荷,3、微生物浓度(MLSS),泥量活细

14、胞量,泥龄c长,MLSS高,但其中活细胞比率减小,所需曝气量增加,而一定曝气设备的EA和EP是一定的,超出范围EP减小,一般取MLSS=2g/l左右为宜,但不同废水的合适MLSS需试验,4、曝气时间,由F/M决定,一定的F/M下,需氧量一定,长:浪费,短:不够用,要找合适的匹配关系,5、泥龄(平均停留时间)MCRT即c,F/M MLSS浓度一定c也就定F/M 越高c就可越小但c至少大于水力停留时间(回流污泥可使之成立),6、PH,.适宜,6 抑制细菌增长,但霉菌增长,丝状真菌生长,7、DO,0.52/mg/l,、回流污泥,控制曝气池MLSS(x),以常量回流为好,讨论与入流量,曝气池MLSS,

15、回流污泥中的MLSS,趋近于 r也愈大,回流污泥量决定曝气池中MLSS,9、污泥膨胀及控制,经验判断值:SVI200为膨胀,(1)丝状菌生长性膨胀:,常见,易发,菌种很多,有100多种,常见的使2类,鞘细菌,C/N高时,硫化物多时,硫细菌,原因,水质:,成分上高如上述,还有N、P不足易膨胀,N过高也会膨胀,PH低时易膨胀,水温高时易膨胀,15物膨胀,运行条件:,F/M有争议,DO也有争议,但DO小时丝硫菌优势值得注意,工艺方法,从难到易:间歇式推流式完全混合式,无初沉池较有初沉池的曝气池不易发生膨胀,叶轮式曝气比鼓风曝气易膨胀(完全混合的原因),(2)非丝状真菌膨胀,使多糖类粘性物附着污泥导致

16、表面附着水,使之难沉淀表现出仍是SVI高,负荷高:养分充足,来不及代谢,积蓄大量高粘性多糖物(内因)低温:使微生物代谢速率下降(外因),原因,(3)控制对策:,适当曝气,使DO:14mg/l之间,一般2左右调节PH:调节水质中C/N/P比例设计时注意选择工艺流程:如初沉池问题,二段式 气浮二沉池(已膨胀),第六节 二次沉淀池,进水布水要均匀限制出水溢流堰,流速,防止污泥整体带出泥都容积适当,过短不利于浓缩;过长,泥缺氧失活,反硝化加强,一般浓缩时间2h,一、构造:,注意,二、设计:,A=qV/,V=rqVt,沉淀效率参数(等于成层沉淀时的沉速,一般取0.30.5mm/sMLSS高时取低值,沉淀时间取1.52.5hr,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