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根据文体确定教学基本问题.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09086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根据文体确定教学基本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根据文体确定教学基本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根据文体确定教学基本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根据文体确定教学基本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根据文体确定教学基本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根据文体确定教学基本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根据文体确定教学基本问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论文:根据文体确定教学基本问题一、根据文体确定教学基本问题的理据文体是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或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是写作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文体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内容与形式特点。阅读教学应该根据文本“是其所是”的文体原则来进行。所谓“是其所是”的教学,就是按照课文本来的文体和样貌进行教学。阅读教学需要防止“变体而教”“易体而教”“混体而教”。“变体而教”,是指在同一文体内,改变文体的独特个性而教文体的普遍性或相关性内容。如把自传体小说当作虚构小说教,虽然是在教“小说”这一文体,但却没有抓住自传体小说的文体特征。把节选自萧红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

2、的祖父的园子当作纯粹虚构小说教,把杨绛的散文老王当作记叙文来教,就是“变体而教工“易体而教”,是指变更文体进行教学,即把一种文体当作另外一种文体来教学。例如,把散文当作小说教。把祖父的园子完全当作散文教,把散文老王当作小说教,就是“易体而教”。“混体而教二是混杂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体内容进行教学。如教学散文,既有散文的内容,又有小说的内容。教学祖父的园子一会儿分析人物形象,一会儿体味作者情感,就是小说与散文“混体而教二若用“变体而教”“易体而教”“混体而教”,就会出现教类同内容、错误内容、混杂内容等混乱而扭曲的局面,导致“似是而非”的结果,从而使学生不能真正把握文章本旨,远离语文教学的正道。因此

3、,语文教学须先辨体。辨体,即辨别文体,是阅读、写作、语文教学的前提。对阅读而言,辨体意味着按照文体特征进行阅读才是正确的。对写作而言,辨体意味着按照文体要求来写作才是正确的,如把“小说当小说写”“把散文当散文写”之类。对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辨体意味着按照文体特征来教学才是正确的,如“把小说当小说教”“把散文当散文教”辨体施教、辨体而教,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常识。凡涉及文体的教学,都先需辨体。对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学也一样。因为文章的题目是威尼斯的小艇,且行文中对威尼斯小艇也多有介绍,因此这篇课文容易被当作说明文,而不是散文来教。那这篇文章到底是说明文,还是散文呢?这就需要辨体,先搞清楚说明文与散

4、文的文体区别,进而确定本文的文体。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的特征,而散文重在分享独特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感情、独特的认识等。因此,教说明文的内容重点就会落在所说明的事物上。教散文内容重点则应落在作者独特的经历、独特的感受与独特的认识上。换言之,一个指向事物的特征,一个指向作者的感知,重点是不同的。如果当作说明文来教,则只关注事物的特征即可;如果作为散文来教,则不仅关注事物特征,更关注事物特征对人的影响,即作者眼中、心中、笔下之物,此事物并非可以客观说明的事物,而是附着了作者感情色彩的事物。换言之,说明文要教“物之为物”,散文则要教“物之于人工教学威尼斯的小艇,如果落脚在“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二落脚

5、在“小艇有哪些特点”上,就是把它当作说明文来教;如果落脚在威尼斯的小艇给作者带来什么样的观感和认识上,则是作为散文来教。二、对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基本问题的确定威尼斯的小艇是游记散文,作者通过威尼斯的小艇来传达与分享自己的经历、见闻、感想,所以阅读时不能被威尼斯的小艇给牵扯跑了,而要透过作者所描述的威尼斯小艇读到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独特见闻与感知。因此,教学基本问题的确定要指向作者的情感与认识。根据全文内容,可以把教学基本问题确定为:威尼斯的小艇给作为游客的作者留下了一些怎样的印象?1.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第一段,交代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作者作了个类比,威尼斯的小艇“等于是大街上的汽车”。恰

6、恰是在这个类比中,展示了作者对威尼斯小艇的独特认识:威尼斯的小艇,就像大街上的汽车。他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入了对威尼斯小艇的认识之中,以此来消化对一个满城尽是小艇的城市一一威尼斯的认识。2 .小艇是独特而美观的。第二段,作者介绍了小艇的构造、形状与行动特点。在构造上,“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在形状上,“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在行动特点上,“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J这里运用了三个比喻进行形象的描述,既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小艇,也呈现出小艇在作者心目中的独特与美观。3 .坐艇游览情趣说不完。第三段,作者讲游览的感受。“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

7、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坐在这样的皮垫子上感觉怎么样?舒服吗?舒服!“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J从这“说不完的情趣”里,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如何?这样的游览惬意吗?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语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4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第四段,作者说“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注意,这不是一般的说明,而是饱含了作者情感的夸赞。这一段里作者运用了很多程度副词、连词等。比如“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中的“特别”,不是好艮”好、“非常”好,而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中的“极”。“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中的“毫

8、不”。“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中的“飞一般”“忙极了”“不知”等。作者表面是表现船夫驾驶技术之高超,实则在表达对船夫驾船技术的赞赏之情。赞赏甚至不足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应该用“激赏教学中要抓住这些词语,可以运用换词比较等方法,使学生细细品味,体会作者内心的激赏之情。5 .人们生活离不开小艇。第五段,写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这一段的关键词是什么?是“小艇二围绕着关键词“小艇”的是什么人?男女老少。这些人在干什么?干什么的都有。这说明什么?威尼斯的男女老少,不论做什么,都离不开小艇。教学中,可让学生寻找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小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小艇

9、在威尼斯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的表达。6 .小艇与人与城同动静。第六段,写小艇与人与城市的关系。半夜,小艇等候着戏院散场的人们。人们散去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小艇停泊,守候着明天的到来。明天又将是热闹的新的一天。人动艇动,人停艇停;人动艇动,城市喧闹;人停艇停,城市静寂。人、艇、城三者就这样密切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作者对威尼斯的认识。最后一段是作者对威尼斯小艇认识的升华。注意上述六个方面不是在客观地说明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而是威尼斯小艇给作者留下的独特印象。教学过程中,围绕“威尼斯的小艇给作为游客的作者留下了一些怎样的印象”这一教学基本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就六个自然段的任一部分或全部作答;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作进一步的提问,推动学生深入理解,最后总结梳理全文内容,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情感与认识。由上可见,在辨体的基础上,根据文体确定教学基本问题时,就会把威尼斯的小艇作为散文来教,而不是当作说明文,或者其他文体来教。准确辨析文体,根据文体确定教学基本问题,才能把握语文教学的方向,准确施教、科学施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