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生物必修三.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9243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科版生物必修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科版生物必修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科版生物必修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科版生物必修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科版生物必修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科版生物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科版生物必修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科版生物必修三第一章 重难点【知识体系】一、植物的向性运动: 1、向性运动的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 。2、向性运动的意义: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二、生长素的发现:1、1880年,达尔文研究光照对金丝雀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弯曲生长胚芽鞘对光刺激敏感的部位是:尖端切去尖端的胚芽鞘既不直立生长,又不弯曲,说明:尖端决定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达尔文推想: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产生某种影响。2、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温特的实验说明: 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

2、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在顶端喷洒生长素:生长、不弯曲3、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并且鉴定这种物质是吲哚乙酸,因为它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故取名生长素。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杀死植物。1、对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光使生长素背光侧比向光侧分布得多生长素促进生长2、植物的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3、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四、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促进

3、扦插的枝条生根。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历年真题解析】1(08山东卷)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的作用以及学生对于题干信息的把握能力指点迷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有很多,生长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生长,特别是细胞的伸长,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另外,生长素还可以促进花和果实的发育。因而花的发育一定与生长素有关。而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对于生

4、长素有一定影响,也可能导致花的发育异常。而该物质如果诱发基因突变的话,是不定向的,不一定导致花异常。参考答案:D2(08江苏卷)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指点迷津:顶芽生长占优势时,合成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部位,导致侧芽生长受阻,但是生长素的合成并没有影响。光照只是改变生长素的横向分布,对于它的极性运输并没有影响。草莓果实的自然

5、生长主要是生长素的作用,而乙烯则是促进草莓的成熟。生长素在细胞间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但是进入琼脂块则是自由扩散。参考答案:B3(08广东高考生物)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两重性指点迷津:在植物体中,不同部位对于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其次是芽,最后是茎。将植株水平放置,靠近地面一侧的生长素浓度高,则对于根是

6、抑制作用,对于茎是促进作用,远离地面侧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则对根来说是促进作用,对茎来说也是促进作用,但是没有近地侧的促进作用强,因而根向下弯曲生长,茎向上弯曲生长。参考答案:A4(08重庆理综)下列有关番茄代谢或调节的变化趋势图,正确的是( )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指点迷津:光照对于植物的影响主要是光合作用,稀植接受的光照多,因而光合作用强。根部完全水淹会导致影响根部的呼吸,从而影响了矿质元素的吸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很大。钾离子属于可再利用的元素,当缺乏时会导致老叶中的钾离子转移到幼叶中,从而含量下降。在植物果实成熟过程中,生长素逐渐减少,乙烯逐渐增多。参考答案:A5

7、(08广东高考生物)将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其生根状况是( )A形态学下端生根 B两端都生根,形态学下端数量较多C形态学上端生根 D两端都生根,数量基本一致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生长素对于根的作用指点迷津:将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置于适宜的条件下,两端都生根,形态学下端数量较多。由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因而形态学下端较多,生根也较多。参考答案:B6(08广东高考生物)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的过程中,会出现下列生理现象:出现一个呼吸速率迅速上升的阶段;香蕉果皮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果肉甜味逐渐增加。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通风不良,催熟的香蕉会产生酒昧,请解释原因。(2)在催

8、熟的过程中每日取样,提取果皮中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色素带会出现什么变化?出现该变 化的原因是什么?(3)果肉变甜是因为(A果胶;B多糖;C可溶性糖)积累的结果,这种(类)物质是由什么物 质转化而来的?是如何转化的?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察了果实成熟过程的生理变化。指点迷津:在贮存果实的时候,应当注意通风,这样就避免了因缺氧而导致的无氧呼吸,避免了水果品质的改变。在成熟过程中,果皮逐渐发黄,是由于叶绿素分解的原因,而叶黄素相对较多。果实糖分的变化都是从可溶性糖变成淀粉,再由淀粉变成可溶性糖。参考答案:(1)如果通风不良,催熟的香蕉会产生酒味:这是因为通风不良,香蕉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2)催熟的香蕉

9、果皮由绿变黄,果皮中的叶绿素逐渐被分解后不再合成,叶黄素相对增多所以,第 二条黄色的色素带逐渐加宽,第三、第四条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色素带逐渐变窄。(3)变甜是因为可溶性糖积累。它是由淀粉转化而来。淀粉在酶的催化下转化成可溶性糖。7(08天津理综)莠去津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莠去津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阻断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影响NADP+形成_,进而影响在_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最终抑制杂草生长。从使莠去津的农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莠去津杂草,将它与敏感型植株杂交,结果见下表:杂交亲本后代中耐药型植株比例(%)后代中敏感型植株比例(%)耐药型敏感型1000敏感

10、型耐药型0100由表推断,控制该耐药性状的基因位于_。(3)据图回答:由于莠去津的_作用,在长期使用莠去津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目的菌。下图是A-C瓶中三类细菌的最大密度柱形图。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目的是_;甲类细菌密度迅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从A瓶中应选择细菌生长处于_期的菌液加入到B瓶中,培养效果更好。在固体培养基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考点定位:本题是一个综合题,考察了植物代谢、遗传、微生物等内容指点迷津:在解决本题时,首先要求学生对于光合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能熟练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在判断遗传方式时,要学会区分

11、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特点。细胞质遗传一般表现为母系遗传,正交反交结果不同。另外,对于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应当注意各阶段的变化。参考答案:NADPH 叶绿体基质细胞质中 自然选择初步选择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并提高其密度;培养液中缺少甲类细菌可利用的氮源或(和)有氧条件抑制了甲类细菌的生长 ;对数氮气 莠去津8(2006四川卷)植物具有向重力生长的特性,下列是研究根向重力生长机理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空白琼脂和含EDTA的琼脂做成帽状,分别套在甲、乙两组玉米胚根的根冠外 (示意图如下)。提示:EDTA的作用是去除与其临接部位的 Ca2+。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甲组胚根向重力

12、(下)生长,乙组胚根水平生长。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_。 实验二:水平放置的胚根弯曲向下生长,与根冠近地侧的Ca2+浓度明显高于远地侧有关。研究表明,根总是朝着Ca 2+浓度高的方向弯曲生长。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 (1)实验材料和用具:胚根等长的萌发玉米种子,含EDTA的琼脂帽,含Ca2+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 培养皿等。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若干个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放置适量的萌发玉米种子,按实验一中乙组的方法处胚根一定时间后,移去根冠外的琼脂帽。 第二步: _。第三步:_。

13、第四步:_。(3)实验结果:_。 (4)科学家进一步证实,根冠中生长素的分布受Ca2+浓度影响,当胚根水平放置时,重力诱导Ca2+向根冠下侧移动,导致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高。请分析胚根的生长素分布与向重力生长的关系:_。考点定位:考查植物的向性运动。本题重在研究Ca2、生长素分布与作用原理。指点迷津:首先要搞清楚已知的试验一中甲、乙两组的试验不同条件和引起的不同现象。甲组没有改变胚根的任何物质(比如Ca2)的含量和分布,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乙组中含EDTA的琼脂帽除去了胚根尖端周围与之临接部位的Ca2,胚根水平生长,由此可知胚根向重力生长与否与胚根尖端Ca2分布和含量有关。其次,根据题

14、目要求由已知的结论要做论证试验,必须注意试验所用材料、用具的选择及设计过程中对比试验的作用。已知水平放置的胚根弯曲向下生长与根冠近地侧的Ca2浓度明显高于远地侧有关,研究表明根总是朝着Ca2浓度高的方向弯曲生长。那么我们就要设计一个试验将根制造出两侧不同Ca2浓度的材料,并且要对照即两侧浓度仍相同的情况。好在需要突破的是对于未处理的相同胚芽鞘而言,可能其根冠均有Ca2分布,这会造成试验的误差与结论的错误,试验第一步已经处理了,就是所有的胚根都用含EDTA的琼脂帽处理胚根,去除根冠周围的Ca2。那么接下来就要继续做的是试验中要有对照处理,即一组要使胚根两侧Ca2浓度不同,一组则相同。所以第二步:

15、将培养皿均分成两组,编号为A组和B组,在A组的胚根上方放一个空白琼脂块(仍保持两侧Ca2浓度一致),在B组的胚根上方放一个含Ca2的琼脂块(使上侧远地侧Ca2浓度高于近地侧)。最后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胚根的生长方向。试验结果预测的是:A组胚根仍水平生长,B组已弯曲向上生长。此时应该注意的是所得结果应该符合需要论证得试验结果,否则试验就是失败的。这就是论证性研究试验与在不知结论情况下做的研究试验的不同处了。前者要符合已知结论才能算试验的成功,后者则是不定向的,据正确的试验过程所得结果而定。最后,把生长素与Ca2关联起来就要注意了。我们知道生长素的作用由双重性,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长素

16、浓度的升高,表现出促进植物生长,超过这个浓度则抑制生长。植物的不同部位生长素作用的最适浓度不同(根所要求得最适浓度1010mol/l,茎要求的最适浓度104mol/l),即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生长表现为抑制,而对茎的生长则是促进;超过一定浓度,茎的生长亦将受到抑止。)由上胚根水平放置时,重力诱导Ca2向根冠下侧移动,导致胚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高,则我们可以得出胚根的生长素分布与向重力生长的关系简述如下: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生长素可促进生长,高浓度则抑止生长。对根来说,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慢;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较低,生长快,因而胚根弯曲向下

17、生长。参考答案:实验一结论: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与(根冠部位的)Ca2+有关。 实验二 (2)实验步骤: 第二步:将培养皿均分成两组,编号为 A组、B 组。 第三步:在A组的胚根上方放一个空白琼脂块,在B组的胚根上方放一个含Ca2+的琼脂块。 第四步: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胚根的生长方向。 (3)实验结果:当A组胚根仍在水平生长时,B组胚根已弯曲向上生长。 (4)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生长素可促进生长,高浓度则抵制生长。 对根来说,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慢;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较低,生长快,因而胚根弯曲向下生长9(08全国二)香蕉果实成熟过程

18、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I、II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_,两管中被 检测的物质是_,图A中标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2)在b、d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_,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3)已知乙烯利

19、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I将呈现出 _(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II将呈现出_(加快、减慢)上 升的趋势。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察了植物代谢的有关内容指点迷津:碘液是用来检验淀粉的存在,斐林试剂是用来检验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的。依据题意可知,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经代谢转化为有甜味的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等)。在第X 天(较早)得到的果肉提取液(试管a、b)含淀粉(曲线)多还原糖(曲线)少,而在第Y 天(较晚)得到的果肉提取液(试管c、d)含淀粉少还原糖多。乙烯利是乙烯的类似物,可促进果实的成熟,从而加快淀粉转化成还原糖的过程。参考答案:(1)浅 淀

20、粉 (2)深 还原糖 (3)加快 加快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一、选择题:1科学家做过如下的试验: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生长素比多,含生长素比多B、含生长素比少,含生长素比多C、在小块中,含生长素最多D、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中含生长素多2、下列各项运动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A、向日葵的花盘随太阳移动而移动B、植物叶片表面的气

21、孔在高温强光下关闭C、在雨点的刺激下,含羞草的小叶合拢D、在触摸等刺激下紫薇的枝条微微抖动3、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B、成熟的叶片和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C、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作用,往往有两重性D、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4、对4株具顶端优势的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四种处理,有一株长出侧芽,请指出是哪种处理( )A、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上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B、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C、不去顶D、不去顶,在侧芽涂以低浓度的生长素5、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主要是由于 A、植物生长素类

22、似物对双子叶植物不起作用B、生长素类似物能够强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C、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D、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6、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科学家曾做了下列实验:切取燕麦胚芽鞘的顶端,按下图所示分别插入云母片;把A和B分别置于完整的琼脂块上,C和D分别置于中间分开的琼脂块上;再把A放在暗处,B、C、D沿箭头方向照光。若A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相对值为100,则B、C和D的各值如图所示。下述关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合成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C

23、、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D、背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少7、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生长C促进果实发育 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8、番茄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获得无籽番茄,其果实细胞内含有染色体 A12条 B24条 C36条 D48条9、将四株长势相似具顶芽的健壮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其中侧芽能发育成枝条的是 A去顶芽后,不作其他任何处理 B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C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低浓度的生长素 D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高浓度的生长素10、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

24、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现象的是( )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 B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C顶端优势 D含羞草的应激性11、切开凸凹不平,发育不均匀的西瓜,发现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A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 B无种子的子房绝对无法发育成果实C光照不均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12、如下图,有4根月季枝条,将它们扦插后问哪根枝条最易成活,且其下端生出的根最多? 13、茶农每年秋季修剪茶树的主要目的是 A使树冠扩大,增加下年采摘量 B减少养料消耗C防止病虫害和冻害 D除去无采摘价值的枝条,方便采摘14、如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的

25、下部插入云母片,从右边用光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直立向上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 D不生长15、下图是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插入三株燕麦胚芽鞘尖端部位,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情况将是 A 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B 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C 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 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16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17在农业生产上,可通过移植促进植物侧根的生长,这是因为

26、在移植过程中能( ) A破坏根的顶端优势 B促进侧根的生长素形成 C促进侧根细胞分裂 D破坏侧根的生长素形成二、简答题:18某生物兴趣小组种植的黄瓜分成A、B、C三组并作如下处理:A组和B组开花前进行套袋,开花时,在A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B组仍套袋,C组不作任何处理。将实验结果和原因填在下表中:组 别实 验 结 果原 因ABC由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19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 (1) 图甲中,供应块是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_,这一现象说明:_。(2) 图乙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现象,这说明_。(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

27、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_,运输方式是_。20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下图)。其中第2号和第4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请据图回答: (1)选择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选择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3)装置 中的蚕豆幼苗的茎尖生长情况是_。如将的幼苗放在匀速旋转器上,茎尖生长情况是_。 21下表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在不同的比例时的实验结果,6BA属细胞分裂素类的激素,IBA属于生长素类的激素。请分析回答:实验组别1234激素种类及浓度关系6BA6BAIBA6BA

28、=IBA6BAIBA结果组织块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愈伤组织不断生长愈伤组织有长根趋势(1)由表中可看出6BA的作用是_。(2)由实验(1)(3)可知_和_共同使用时能强烈刺激愈伤组织的形成,促进_分化过程。(3)再分化时可用的激素组合是实验_和_,IBA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4)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22甲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乙图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丙图中表示a、b二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依次是:A和B和C和D和参考答案DADBC DABAC DCABA BA18.(1)A 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 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B 子房不发育 缺少生长素 C 子房发育成正常(有籽)果实 传粉后,生成幼嫩种子产生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2)生长素有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功能 19.(1)生长,向左侧弯曲 生长素可由胚芽鞘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2)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形态学下端向上端逆向运输 (3)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主动运输 20、(1)3,4 (2)1,3 (3)向右弯曲生长 (4)直立生长21(1)促进细胞分裂和芽的分化 (2)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脱 (3)2,4,促进根的分化 (4)研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影响22、D窗体顶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