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药复方制剂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中的应用研究.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9282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中药复方制剂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物中药复方制剂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物中药复方制剂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物中药复方制剂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物中药复方制剂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中药复方制剂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中的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中药复方制剂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中的应用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中药复方制剂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贾原1 薛振卫1 温文弛11.华诚睿光(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乳房炎是一直困扰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疾病,其治疗一直以来主要以抗生素为主,而抗生素残留又一直困扰奶牛养殖户。中药治疗乳房炎成为目前的主要方向。通过实验群体细胞检测,配合牛博士奶牛保健散的使用,达到了降低体细胞数,减少乳房炎发病率,提高奶产量,提升奶质量的效果。结果显示:饲料添加中药后,实验群的体细胞下降了24万/mL左右,下降率达40.35%,隐性乳房炎降低30%,而临床乳房炎降低80%以上,其发病率比中低产群低50%左右。用药一周后,几乎看不到临床乳房炎症状,淘汰牛情况不再发

2、生。目标群的奶产量有所提升,与正常泌乳牛比较,产奶量可提升1公斤/头*日,同时牛奶品质也得到保障。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蛋白质、脂肪、总干物质、非脂类物质、乳糖等都有不同程度增加。结果表明,通过检测奶缸体细胞数以反映牛群整体健康,并采取及时有效地防控方案,是有效治疗乳房炎,提升牧场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关键词:乳房炎 体细胞 牛博士 中药 奶缸监测 正文奶牛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后发生的一种炎症反应。其特点是乳中体细胞增多,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乳性状品质发生异常。乳房炎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1-2。研究显示,造成乳房炎的微生物至少有20种,国内外学者对引起乳房炎的致病菌进行

3、了大量的研究3。Booth J.M.研究发现牛棒状杆菌,无乳链球菌以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造成隐性乳房炎的重要病原。马保臣等4将其扩展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菌、棒状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炎症是体细胞(Somatic cell)特别是白细胞在感染部位增殖和聚集,对抗疾病和感染的自然过程。乳房内的嗜中性粒细胞能吞噬多种颗粒性物质,包括微生物、乳脂球以及酪蛋白5,6。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指乳中每毫升体细胞的数量,主要是白细胞和少量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计数是广泛用于表示个体或一群体感染程度的标志7。同时,体细胞数水平和奶产量及品质有直接的关系,

4、体细胞数量越高,奶产量及品质就越差8。当体细胞水平在30万个/mL50万个/mL时,单头日产量损失达2公斤,占全日奶产量的6%左右,而当体细胞水平持续上升至100万个/mL时,奶损失占到18%,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当体细胞在200万个/mL以上时,奶损失达4.1公斤/日,乳腺组织开始发生病变,这表明,即使其乳房炎治愈,奶损失也不可能得到恢复。过氧化氢酶产生的氧化自由基会分将脂肪和蛋白分解为小分子游离脂肪酸和多肽,并分解乳中的芳香类物质(如醇类物质,酚类物质等),使牛奶产生酸腐味,苦味9,10。王希春等11通过DHI方法分析了牛奶中体细胞与品质之间的具有显著相关性。乳房炎导致的乳腺血乳屏障开放会引

5、起Na+、Cl-离子增加,K+离子减少,由此又会产生咸味12。Verdi等13研究表明,体细胞升高时乳中蛋白水解酶活性增加,由此会降低乳中酪蛋白含量,导致奶酪产量及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乳房炎导致的高体细胞数是反映奶牛乳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14。临床上针对乳房炎主要采取抗生素注射,进行消炎杀菌,但长期滥用抗生素会造成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极大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如何长效、安全、高效、低成本治疗乳房炎,成为目前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将中药开发作为乳房炎研究目标,改变一般“有病治病”的思路,将奶牛保健作为研究重点,结合我国传统中药技术,开发针对奶牛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纯中药制剂

6、,真正做到“上医医未病”。针对此项产品效果,我们在牧场得到验证,并制定一整套牧场防控体细胞方案提升牧场经济效益。一、实验对象及材料:。验炎光 选取呼和浩特市某牧场奶牛350头为研究对象,使用牛博士快速体细胞检测仪、牛博士体细胞检测试纸、激活剂(华诚睿光公司)和乳理化指标检测仪,进行乳房炎检测,采用牛博士奶牛保健散(华诚睿光公司)作为饲料添加剂进行奶牛乳房炎预防实验。二、实验过程1、实验安排:30天为一个周期,分为前期中期末期。对所选样本群体进行体细胞水平普查,检测奶样乳理化指标及产奶量并记录目标群临床乳房炎发病状况及淘汰牛情况。2、实验日期:2010-11-9日至2010-12-6日3、实验方

7、法:(1)前期:对泌乳牛进行体细胞普查,采用牛博士体细胞检测方法监测牧场泌乳牛群体细胞水平。(2)针对目标群体,采清晨奶样,编号后进行乳理化指标检测,并记录目标群产奶量。(3)对目标群进行中药饲料添加,持续时间为30天。将牛博士奶牛保健散与TMR日粮混合饲喂,饲喂量为20g/日*头。(4)中期:15天后对目标群体细胞数进行普查,并检测乳指标及产奶量。(5)末期:30天后再次检测目标群体细胞数及乳指标,产奶量。(6)数据统计及分析。三、实验结果1、普查结果及目标群体选择对选定牧场110头泌乳牛进行体细胞普查,其中高产群54头,中产群40头,低产群16头。结果显示,该牧场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较高,体细

8、胞数量平均水平在94.48万/mL,超过标准化牧场体细胞水平。当群体体细胞水平在60万/mL以上时,乳房炎发病率一般在70%左右(图1)。其中高产群体细胞数SCC简单=86.27万/mL,加权平均数SCC加权=57.4万/mL(图2)。图1 体细胞数与乳房炎感染率的关系表1 牧场体细胞普查结果05万/mL 520万/mL2050万/mL50100万/mL100300万/mL300万/mL全群61923212614高产群411127133注:高产群乳房炎发病率达67%2、高产群体细胞水平降低,乳房炎发病率持续降低结果显示(图2),实验初期高产群体细胞数保持在较高水平(SCC加权=57.4万/mL

9、),乳房炎发病率维持在67%左右。在中药添加后4天内,连续淘汰8头牛,每日淘汰两头。在使用中药14天后,其整体体细胞水平明显下降,SCC加权=40.71万/mL,乳房炎感染率降至51%。在饲喂中药5天后临床乳房炎开始减少,淘汰牛的情况不再发生。Table.2阶段日期头数体细胞加权平均数(万/mL)乳房炎感染率临床乳房炎发生率淘汰牛发生率前期2010-11-95457.467%14.80%降低80%中期2010-11-224740.7151%2.13%末期2010-12-64633.740%0Fig. 2 Table.2 and Fig.2 体细胞水平及乳房炎感染率 不同泌乳期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统

10、计结果显示,早期牛群(13头)体细胞加权平均数降低21.32万/mL(实验前为66.48万/mL),乳房炎感染率降低约25%;泌乳中期牛群(18头)体细胞加权平均数降低26.47万/mL(实验前为59.21万/mL),乳房炎感染率降低约30%;泌乳后期牛群(14头)体细胞数降低30.11万/mL(实验前为56.67万/mL),乳房炎感染率降低25%左右。Table.3泌乳期实验前期体细胞数实验结束体细胞水平乳房炎感染率降低泌乳早期40150天66.48万/mL45.16万/mL25%泌乳中期150210天59.21万/mL34.74万/mL30%泌乳后期210305天56.67万/mL31.5

11、6万/mL25%Fig.3Table.3 and Fig.3 高产群不同泌乳期牛群体细胞水平及乳房炎降低率3、产奶量、奶品质测定记录显示,高产群中大部分奶牛已过泌乳高峰期,奶产量处在下降期。高产群平均奶产量持续下降,从25.4公斤/日*头,降低至24.62公斤/日*头;2010-11-9日奶产量为24.13公斤/日*头,与上次结果对比呈现线性下降,而到11月22日单产为24公斤/日*头。从曲线来看,下降幅度明显降低,呈现平缓走向(0.01P0.05),属于有效增加;11月30日曲线明显回升,表现为显著增加(P0.01),单产提升到24.67公斤/日*头。中低产群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期间中低产

12、群平均单产降低2公斤,其泌乳高峰期奶产量降低远大于泌乳末期。日期产奶量(公斤/天)2010-10-2025.42010-10-3024.622010-11-924.132010-11-2224.002010-11-3024.67Table.4 Fig.4泌乳期头数较用药前提升奶产量提升泌乳早期40150天130.8公斤/天*头泌乳中期150210天180.44公斤/天*头泌乳后期210305天14-0.12公斤/天*头Table.4 高产群泌乳量记录 Table.5 高产群不同泌乳期个体单产变化Fig.4.高产群产奶量变化曲线图4为2010年10月20日起45天内选定牧场高产群产奶量,中药添加

13、后20天,产奶量有明显提升,而当用药达到25天后产奶量显著提升。在实验期间,当地出现明显的气温降低,气温剧烈变化会造成乳导管血管收缩,显著影响奶牛泌乳功能。本实验结果表明,在用药一周时间内,泌乳量在降低的情况下有所回升;在11月30日用药20天后,奶产量明显恢复。三次乳成分检测数据显示,在用药期间各项乳成分得到提升,其中蛋白含量提升3.84%,脂肪含量6.87%,总固体物质3%,非脂类物质3.1%,乳糖0.5%。同时,冰点降低8.6%,说明乳中矿物质,蛋白质,脂肪等确实增加。Table.6乳指标前期中期末期脂肪(mg/Kg)3.3543.583.54蛋白 (mg/Kg)3.443.513.57

14、总固 (mg/Kg)12.2813.0312.63非脂 (mg/Kg)8.739.208.99乳糖 (mg/Kg)4.785.084.81冰点 ()-0.54-0.59-0.58酸度15.3515.4016.64Fig.5Table.6 and Fig.5.乳指标分析结果三、讨论乳房炎导致的高体细胞数一直是困扰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病症之一。目前国际市场对生鲜奶收购标准有严格控制,体细胞数是重中之重。体细胞检测对乳品加工业具有实质性指导意义,当体细胞水平控制良好时,奶中其他检测指标也普遍符合国家指标。通过检测体细胞,可以反映奶源的整体品质。在本研究过程中,针对CMT及DHI的检测体系进行了有效补偿,

15、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以每日大缸体细胞数作为每日必须的检测指标,整体反映牛群的健康状况,利用CMT方法做有效筛查,避免了DHI检测周期过长,CMT检测繁琐的弊病。通过每日监测(或设定频次)奶缸体细胞数,可以减少CMT筛查的次数,掌握牛群第一手资料,有效防控疾病引起的牛群损伤。在一定时间内体细胞有波动,说明牛群中有乳房炎疑似病例;连续两天持续升高时,证明有乳房炎发生,这时再进行筛查、治疗,可以有效减少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及淘汰牛。事实上只要减少一头淘汰牛,其成本就可以与一年检测奶缸的费用相抵,而除此之外的奶量及产犊都将算是额外收益。本试验结果显示,虽然高产群体细胞数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但全群体细

16、胞水平仍然居高不下。但是经过一个月的改进和牛博士奶牛保健散的使用,使高产群的乳房炎发病率比低产群更低,反映了药物的良好效果。国际上临床型乳房炎治疗成本普遍为800元/例,国内一般为300元/例,本实验中每例治疗成本仅100150元,明显降低乳房炎的治疗成本,同时采用中药可显著减少因乳房炎而造成的淘汰牛,更是极大节约牧场的生产成本。目前国内用于治疗乳房炎的药物众多,一般干奶期药物效果较好,而泌乳期内药物基本采用西药抗生素,抗生素的残留会大大损伤奶农的经济利益。利用我们的牛博士奶牛保健散,每日抗生素检测都低于国家标准,表现了良好的效果,这也体现了我们的产品的创新性及高效性。牛博士奶牛保健散属于纯中

17、药制剂,性状稳定,可以混合到日粮中与饲料共同饲喂,以调理为主,通过提高奶牛自身抵抗力,达到自身完善乳腺功能,恢复乳腺细胞活力,从而消除炎症,降低体细胞水平。此中药添加纯天然植物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止疼、消肿等多项功能,特别适合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隐性乳房炎。在国内类似的中药制剂中,通常使用剂量很高,有些甚至高达200g/头*日,而牛博士奶牛保健散却可以做到在小剂量下达到高效果,在药物创新上不得不讲是一项巨大的贡献!此外,使用牛博士奶牛保健散不仅只是降低乳中体细胞,更重要的是增加泌乳单产,提高牛奶品质,而这一结果恰恰可从经济利益上体现出来。综上所述,有效监测牛群体细胞数,掌控牛群健康水平,利用每

18、日监测奶缸方法,再加以中药保健散进行调理,提高奶牛抵抗能力,在实际奶牛养殖及管理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而一整套科学检测办法的建立及补充,其价值远大于单纯的治疗,产生的利益及价值也是难以估量的。参考文献1 Howard D. Tyler, M. E. Ensminger. 奶牛科学,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7.2 杨爱君, 阮征, 曾庆孝. 控制体细胞数在优质生鲜奶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乳品工业,2005,11,1:5356.3 马保臣,秦卓明, 李建基等. 奶牛隐性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体细胞数及酶的想关心研究. J .家畜生态学报,2006 ,27 (3):6367.4 马

19、保臣,牛家华,高玉君等. 奶牛乳腺炎的细菌学研究.J . 家畜生态学报,2005 ,26 (6).5 潘虎, 刘纯传. 我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 J中国兽医科技, 1996 26(2):16-17.6 赵立香, 吴艳玲.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调查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5,14(3):14-15.7 田树清, 范艳平. 乳体细胞数(SCC)在奶牛养殖业中的应用J. 中国奶牛, 2009,(07): 46-47.8 体细胞数对奶牛临床的影响与应对措施J. 养殖技术顾问, 2006, (05):26-27.9 郭昌明,张乃生,周昌芳,等.髓过氧化物酶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

20、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6):54-57.10 汤伟, 王明伟, 董文宾等.牛奶主要营养成分的数学模型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05, (2):50- 56.11 王希春, 李培, 吴金节. 奶牛隐性乳房炎对牛奶中体细胞数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奶牛,2008, 4: 49-51.12 李睿文, 李铁拴, 关鸣, 等.康贝防治奶牛乳房炎疗效观察及对乳汁体细胞数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 2002, 38( 2):11- 13. 13 VERDI R J, BARBANO D M. Properties of proteases from milk somatic cells and blood leukocytes J. J Dairy Sci,1991,74:2077-2081.14李波,孔保华,郑冬梅, 董晶莹.体细胞数对乳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 中国乳品工业2005,33(1) 57-59.在线文档:.(.)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企业管理培训。提供60万企业管理资料下载,详情查看:./map.htm提供5万集管理视频课程下载,详情查看:./zz/提供2万GB高清管理视频课程硬盘拷贝,详情查看:./shop/2万GB高清管理视频课程目录下载:./12000GB.rar高清课程可提供免费体验,如有需要请于我们联系。咨询电话:020-.值班手机:.网站网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