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生物与非生物》第二.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9282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生物与非生物》第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生物与非生物》第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生物与非生物》第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生物与非生物》第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生物与非生物》第二.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云和三中 林珍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列举常见生物和非生物,并概括生物的基本特征;能列举常见动物和植物,说出动物和植物并区别。技能目标:通过列举事物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对比的能力;初体会分类要建立明确标准、分类可以逐级进行的分类理念。培养学生步归纳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思想,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与建议;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保护环境。 教学思路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所以在这节课的安排上,我对教学目标的落实

2、最终都落实在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和表达上,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这节课充分体现开放式教学的特点,不要求学生统一的标准答案,而要求学生充分动脑思索,也要求教师能够随机应变,及时加以指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对本班同学分类,引出新课“对周围的物体也可以进行分类,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让学生对熟悉的事物分类,体会分类的思想,再过渡到新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二、设置疑问:投影五张图片(婴儿、小狗、茶杯、石头、椰子树、蘑菇),要求同学们指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前四种物体学生可以很快判断,对于椰子树和蘑菇,若

3、有争执,先设下悬念。 三、小组游戏1、把班级同学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活力组”、“朝气组”,选一位学生当计时员(负责计时),一位同学当小老师(负责板书)。2、活力组的每位同学在3分钟内按次序说出一种生物名称,不得重复(重复者,则看作弃权),时间有剩再自由补充;朝气组的每位同学则在3分钟内按次序说出一种非生物名称,规则同上。3、记分。一个生物或非生物按1分计算,分数最高组赢。(采取小组比赛形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同时让其体会合作的必要)四、头脑风暴1、活力组指出朝气组不正确的“非生物名称“,并适当说明理由;朝气组指出活力组不合理生物名称,也要说明理由。2、错误的名称数量作为他组分数,(一个名称1

4、分)(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激发学生产生新思想)五、深入研究1、学生在小组比赛的基础上,根据所例举的生物和非生物实例,讨论生物与非生物有什么区别。最后由教师归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1、具活细胞;例如枯枝败叶是生物吗化石是生物吗2、需要营养 ; 问:电动玩具车会活动,是生物么? 3、能生长;问:气球变大是否属于生长?椰子树和蘑菇是生物吗?(呼应前面的悬念)4、能繁殖;问:汽车的生产是否属于繁殖呢?5、有应激性;投影:含羞草、雷鸟、变色龙图片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例“龙生龙,凤生凤”、“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7、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影响环境;2、(给出一个小资料阅读):长颈鹿的脖子又细又长,这样

5、它就可以吃到高大树上的嫩叶;非洲鸵鸟的腿很长,这样它可以高速奔跑;在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往往树高叶茂,而沙漠地区,则树稀少且都是矮小的灌木,像仙人球等树木,树叶甚至严重退化到基本消失了。自然界的这些现象,其实都是生物的结构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通过图片和游戏,使学生对生物和非生物建立感性认识,再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聚合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六、应用概念(投影):有一群海鸥在海滩上轮番攻击一个不明物体。该物体是花瓶状的,外壳上还有一些粉红色的小圆点。你如何判定它是不是生物?(藤壶不动,是生物,所以不要被生物的外表所迷惑,应从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判断) 七、点拨训练给出一组图片,判断下

6、列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八、交流合作四人小组从上面生物图片中找出植物和动物,并说明植物和动物的区别,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学生会从多角度说明植物和动物的区别,教师对他们智慧的火花应及时给予鼓励。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去粗存精,归纳出植物和动物的区别-能否进行光合作用,能否自由快速运动,并强调最根本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九、课外延伸你还知道什么植物和动物?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两组再次进行接力赛,一个学生接着一个学生说出其他植物或动物的名称,不能重复。(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感悟到生物的多样性,为第七节作铺垫)十、课堂总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生物动物:靠摄取食物获得养料物体非生物 十一、情感升华教师渗透“和谐伦理学”观点:对地球上的生物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它们,地球上的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神圣的,人类要善待生物,与生物为善,乃至要善待非生物,与万物为善,这是人类伦理道德的至高境界。否则,当最后一棵树被刨,最后一条鱼被捕,最后一条河中毒,我们才会发觉,钱财不能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十二、布置作业作业本寻找周围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