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水利规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9494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闵行区水利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闵行区水利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闵行区水利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闵行区水利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闵行区水利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闵行区水利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闵行区水利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闵行区水务规划水利篇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11月院 长: 周 建 国 分管副院长: 胡 欣 总工程师: 徐 貴 泉 审 核: 卢 鼎 元 徐 贵 泉 项目负责人: 张 海 燕 计算负责人: 徐 貴 泉 苏 成 斌 陈 长 太 制 图: 苏 成 斌 陈 长 太 张 海 燕 俞 谞 华 其它主要工作人员:丁 国 川 李 丽 李 学 峰 俞 谞 华 钟 黎 平目 录第一章 概况第二章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第三章 水安全保障规划第四章 水资源调度及水质现状第五章 水景观构想第六章 分期实施建议第七章 几点意见和建议第一节 区位特征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第三节 存在问题第四节 规划依据和规

2、划内容、范围第五节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年限第一节 防洪(潮)规划第二节 区域除涝规划第一节 规划目标和水质现状第二节 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调度第一节 景观水系布局总体结构第二节 重要节点第三节 水景观实施策略前 言闵行区水务规划水利篇上海市属太湖流域最下游的低洼感潮河网地区,历史形成的河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综合的功能,如行洪、除涝、水资源调度、水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小气候调节、内河航运等,但河网的布局、数量与规模,主要受行洪、除涝等防汛安全条件控制。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建设,河网综合功能已提升到人居环境质量要求达到舒适、安全的高度。闵行区地处上海中心城区西南部,地跨黄浦江东西和淀浦河南北两岸,总面积

3、372.73km2。本区域原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地区,河流众多,河网纵横。近年来,闵行区的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了飞速的进步,行政区划、人口、用地性质、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河网水系变化更大;水务一体化的新机制从“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对水利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一轮的闵行区城市总体规划提出闵行要成为100城市化地区,要成为具有现代化城市形象的经济强区、文化大区、生态城区。面对城市化的新格局、新形势、新机制、新机遇,原有已被不同程度打乱的区域水利规划有必要进行调整和修编,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等综合目标,使之符合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此,受闵行区

4、水务局的委托,我们依托太湖流域规划,立足区域水利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针对闵行区的区位特点、城市规划特点、水利分片特点,以提高地区的水安全保障能力,改善水环境,营造水景观,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展现闵行生态城区形象,本着“安全是前提,环境是核心, 生态是基础,景观是发展的必然要求。”的指导思想,编制了较宏观的控制性规划。1第一章 概 况2第一节 自然概况一、区位特征闵行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部,位于东经1211512134、北纬30583115之间,形似一把钥匙,东与徐汇区、浦东新区、南汇区相接,南与奉贤区隔江相望,西和青浦区、松江区接壤,北邻嘉定区、长宁区,总面积372.73平方

5、公里,见图11、图12。吴淞江流经闵行区北沿,黄浦江纵贯南北,把全区分成浦西、浦东两部分,淀浦河又将浦西部分分成淀北、淀南两部分,因此,闵行区在水利分片上分属“淀北片”、“淀南片”、“浦东片”三个控制片,见图13。“淀北片”位于苏州河及老市区以南,淀浦河以北,青松大控制线以东,黄浦江以西,总面积179.28平方公里。片内包括长宁区全部,徐汇区大部分和闵行区一部分以及青浦区与松江区的一小部分。“淀南片”位于淀浦河以南,青松大控制线以东,黄浦江以西,总面积186.75平方公里,片内主要是闵行区,此外尚有徐汇区的龙华、松江新桥、九亭的少量土地。“浦东片”位于黄浦江以东,东临长江口,南枕杭州湾,西靠黄

6、浦江和浦南东片,总面积1976.6平方公里。片内包括浦东新区、闵行区、南汇区、奉贤区。二、地形闵行区全境为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地势低平,呈东南向西北微倾,平均地面高程约4.0米,大部分在3.54.5之间(上海吴淞基面,下同)。 “淀北片”地形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原是近郊低洼地区之一,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至3.6米左右,高的在4米以上,低于3.5米的面积约占15。“淀南片”地形趋势是西南隅低东北高,低洼地集中在马桥西部。除低洼地区外,地面高程一般在4.0米以上。“浦东片”的浦江镇地势平坦,平均高程4.3米,靠近黄浦江的区域平均高程达4.5米。三、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润,日照较多,

7、无霜期长,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5,冬季1月份平均气温3.1左右,夏季8月份平均气温27.8左右。雨量丰沛,降水季节明显,但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为1114.7mm,年平均雨日133.6天,集中在夏秋季节。汛期降雨总量约占全年60以上,出现暴雨灾害的几率较高。灾害性天气主要是热带气旋、龙卷风、暴雨、冰雹等。四、水文闵行区的河网为黄浦江感潮河网水系。黄浦江将整个闵行区分成浦东、浦西两块,淀浦河又将浦西部分分成淀北、淀南两块,在水利分片上,闵行区分属“淀北片”、“淀南片”、“浦东片”三个控制片。“淀北片”、“浦东片”控制线已建成,“淀南片”大控制工程即将形成。对闵行区来说,片外大水体是黄

8、浦江、苏州河及淀浦河。黄浦江属中等强度的潮汐河流,为长江口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型的影响,每日两次高潮,两次低潮,受潮汐和上游径流影响,河道水流的流态呈往复状,水位沿程变化复杂。近年来,随着太湖流域治理和地区性防洪排涝配套治理工程的不断完善,洪水归槽,排水强度加大,黄浦江潮位明显抬高,吴泾站历史最高潮位达4.82m,详见表11。表1-1 黄浦江沿程主要测站水位特征值表 基面:吴淞 单位:m站位吴淞黄浦公园吴泾历史最高潮位5.995.724.82出现时间1997年8月18日1997年8月19日1997年8月18日历史最低潮位-0.250.240.74出现时间1969年4月5日1914年4月1日1968

9、年1月6日平均高潮位3.243.122.83平均低潮位1.021.291.58平均半潮位2.142.212.20平均潮差2.311.931.25平均落潮历时7h52m8h08m8h43m苏州河吴淞路闸桥建成以后,苏州河及周边水系属有控水系,原自然状态的感潮河网特性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闸桥属防御千年一遇高潮位的挡潮闸,原设计关闸时间较少,故苏州河仍似一条自然的中等感潮河流,其潮流界在黄渡附近,潮区界在赵屯以上。其沿程有关站的特征水位见表12表12 苏州河沿程有关站特征水位表 站名水位(米)及时间项目赵 屯黄 渡北新泾曹家渡备 注实测历史最高水位3.643.934.094.49资料系列自建站始

10、至1998年止出现时间1977.8.221957.7.41991.8.71989.8.4实测历史最低水位1.911.801.040.79出现时间1968.3.101968.3.101976.2.121968.1.15历年最高潮位平均值3.163.313.603.98历年最低潮位平均值2.142.041.461.191999年梅雨期最高水位3.933.974.094.15出现时间1999.7.11999.7.11999.7.11999.7.2注:本表资料由市水文总站提供随着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深入开展,水资源调度频次的加大,苏州河的水文特性也将会随之发生明显变化。淀浦河闸下段潮位变化同黄浦江,闸

11、上段水位主要受青松大控制片排涝控制。随着“淀北片”南排能力的增强,也将影响淀浦河闸下河段潮位的变化。各控制片的内河水位受降雨、潮汐、泵闸调控等因素影响,常水位2.5m左右。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闵行区现辖9个镇,三个街道,一个市级工业区。200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1.6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3%。2002年,全区全年实现增加值230.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增长15.3%。增幅比上年提高2.8百分点。根据新一较闵行区总体规划修编稿,闵行区城市发展目标是:经济强区、文化大区、生态城区。城市规划布局:一心,一轴,六组团。用地规划见图14。城市发展规模: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180万

12、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49平方公里,城市化率100%,用地规划见侧图。近期2005年为82.58%,中期2010年为91.17%,远期2020的为100%,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预测见表13。表13 闵行区城市人口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表年 限常住人口(半年以上)户籍人口城市建设用地(平方公里)建设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2002年124.57万71.64万135.591902005年137.50万81.75万164.083802010年152.30万98.98万199.076502020年180.00万249.07230 337第三节 存在问题1 区域可调蓄水面锐减本地区地处江南水乡,河道

13、纵横密布,据1991年水利规划统计,全区各种河道(不包括黄浦江等外河)水面积占总面积的9%,在暴雨期间有很强的调蓄和排泄能力。近十年来,城市化发展迅速,而市政基础设施尤其是城市雨水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开发建设与河争地的矛盾也很突出,1995年闵行区水利局编制的闵行区长期保留河道规划仅要求对区内市、区级河道22条、部分镇级河道184条作长期保留,水面率仅为3.75。2001年水资源普查数据显示,闵行普查河道879条,其中镇管189条,村管671条,另外还有2393多条宅河。不计宅河,全区水面率6.86 。本次规划资料调查显示,随着开发强度的加大,河道萎缩的趋势仍在加剧,村、宅河道成片被填没,有些长

14、期保留河道也被填没,还有的变成断头浜,河道被蚕食、侵占,河网的调蓄和排泄能力减少。大面积的开发又使下垫面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暴雨径流的关系也发生明显变化,排水强度增加。因此,内河最高水位不断攀升,加重了区域内涝的威胁,造成了一些地区一下雨或雨量稍大一些就积水的恶性循环。2 黄浦江水位不断攀升随着太湖流域和各区域的加快治理,工情、水情、下垫面情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片外围大江大河的水位也有明显抬升,上游的洪涝水压向下游的都是洪水。围湖造田、填没河道、抽排机泵动力的增加以及下垫面情况的变化,又减少了各自然区域自身的调蓄能力。上游大面积的洪涝水和下游区间排水都挤到了越来越少的排水通道中,加之高潮的

15、顶托,黄浦江上游米市渡的高潮位多次超历史记录,并存在继续抬高的趋势,区域防汛的形势日趋严峻。3水质严重恶化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治污工作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现代社会对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要求不相适应。治污跟不上,填河造成水域及水环境容量的降低,同时又造成不少断头浜,使本来水力坡度就十分平缓的平原河网的水动力条件进一步恶化。当然,这是一种发展中的问题,但从牺牲环境的角度看,还是应该认真反思的。4水工程与水系统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工程性建设不是目的,要管好用好工程,挖掘更大的效益。要从单纯的单项工程管理向科学的、现代化的水工程系统、水的系统管理转变;从单纯的防灾减灾向寓防灾减灾于兴利之中

16、转变;从行政区域管理向自然区域管理转变;从与洪涝对峙向与洪涝共融和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水资源方向转变。为此,必须进一步研究管理体制,理顺管理机制,通过水的系统管理,达到效果的最大化。第二章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第一节 规划依据和规划内容、范围 一、规划依据及相关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上海市防汛条例4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5沪府200279号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规划局、市农委关于推进上海郊区城镇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6闵行区总体规划修编(区规划局20022020年讨论稿)7上海市水功能区划(上海市水务局)8上海市水利分片综合治理规划(上海市水利局)9上海市城市防洪排水

17、规划汇编(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10上海市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上海市水务局)11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上海市水务局)12黄浦江干流新增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13闵行区长期保留河道规划(闵行区水利局1995年9月)二、规划内容本次闵行区水务规划水利篇的内容主要包括水安全保障(含防洪(潮)、区域性除涝)、水资源调度及水环境保护、水景观构想三个方面。 三、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闵行行政区域372.73平方公里;直接研究范围:“淀北片”179.28平方公里 ,“淀南片”186.75平方公里、“浦东片”1970平方公里,合计2336.03平方公里;水利边界条件:受制于太

18、湖流域与长江口潮汐影响。第二节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年限一、规划指导思想以安全为前提,环境为核心 ,从与洪涝对峙转变为和谐共融,寓除害于兴利之中,达到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有机结合与和谐,降低治水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为提升城市品味,营造东方水都的生态型城市创造条件二、规划原则1服从全局、团结治水、远近结合;2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充分发挥河、湖水系的综合功能;3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小区排水模式;4保护并尽量找回水域、沟通水系、合理布局、综合利用;5雨污分流、调活水体、水绿相依。三、规划年限本规划期限至2020年,近期至2005年,中期至2010年。第三

19、章 水安全保障规划水安全保障规划主要涉及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防止客水入侵、高潮倒灌的防洪(潮)规划;二是以解除暴雨引起区域内河网水位过高的区域性除涝规划。第一节 防洪(潮)规划一、标准1沿黄浦江及淀浦河东闸闸下段防洪标准采用千年一遇的高潮位(1984年批准的标准); 2苏州河:河口已建闸。闸下可防御黄浦江千年一遇的高潮位。闸内按国务院已批准的太湖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近期50年一遇流域洪水并向百年一遇过渡,同时应考虑上海城市雨水泵站的影响。二、防洪规划闵行区防洪规划依托“淀北片”、“淀南片”、 “浦东片”统一的外围控制线,涉及闵行的防洪(潮)有三条线:黄浦江一线、苏

20、州河一线和淀浦河一线。三条线防洪工程建设先后已在208公里上海市城市防汛墙加固加高工程、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黄浦江干流新增防洪工程中安排。目前,大部分已完成,防御标准已达到目前市防汛的标准。因此,重在加强养护与管理。即将完成的黄浦江干流新增防洪工程布置参见图31。第二节 区域除涝规划陆域排水不管采用何种模式,最终还是汇流到河网。区域除涝规划就是通过对降雨标准,边界及下垫面条件,河网水位、水量平衡和生态环境等情况的研究,合理确定区域河网数量、布局及规模,由竖向设计包括室外地坪高程、道路高程以及控制河网最高水位、河网的布局,在区域统一除涝的条件下,确定小区的排水模式,能自排的尽量采用生态型缓

21、冲式的自流排水模式,按照分散、多头、就近入河的原则,确定收集系统的布置、规模。由于陆域排水收集系统的规划闵行区水务局已委托相关专业部门编制,本报告不再赘述。一、区域除涝标准1区域除涝标准:采用1963年型相当于二十年一遇最大 24小时面雨量,“淀北片”、“淀南片”均为192.9毫米,“浦东片”为204.6毫米。2小区排水强度标准:一般地区一年一遇,小时降雨强度36毫米;重点地区35年一遇标准,小时降雨强度为49.6毫米56.3毫米。二、排水模式的比较区域除涝解决的是较大区域的内涝问题,其中城镇小区雨水排水,视具体条件,可分为:强排水和缓冲式自流排水两类,其流程有五种:1城市小区强排水式模式流程

22、:(1) 雨水支管干管城市雨水泵站区域外围水体和湿地;(2) 雨水支管干管城市雨水泵站区域内河网及湿地区域外围泵闸区域外围水体和湿地;2城市小区自流排水模式流程:(1)雨水沟(管)区域内河及湿地区域外围泵闸区域外围水体及湿地;(2)雨水沟(管)城市圩区内河及湿地城市圩区泵闸区域内河区域外围泵闸区域外围水体及湿地;(3)雨水沟(管)城市圩区内河及湿地城市圩区泵闸区域外围水体及湿地。地面排水的方式不同,入河的强度也就不同,入河强度越大对区域排水的影响和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也就越大。采用生态型缓冲式排水模式,充分利用了河道的蓄、排功能,缓解了排水矛盾,一方面减少了强排对河道水位的影响,另一方面雨水就近自

23、流出浜取消了雨水总管并减少了市政雨水管路的长度、提高排水效率,减少了泵站流量的配置,大大节省了区域除涝工程与市政雨水排水系统的投资和年管理运营费用,还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小区强排水模式和缓冲式排水模式的比较已有较多的研究和论述,应用也不少,这里只作一个简单比较:强 排:排水强度大,投资大,抗风险能力弱,内河水位高,生态环境差;缓冲式排水模式:排水强度小,投资省,抗风险能力强,内河水位低,生态环境佳;强排水模式有诸多弊端,是历史形成的城市雨水排水的工程措施,一般适用于水面率低、水系不发达、无法自排的地区,市中心城区基本上采用这种模式,造成内河水位升高,街坊易积水,防汛墙顶高程居高不下,城市景

24、观差的状况。 闵行区已建城市化地区较多地采取了这种模式,但新城建设应积极推广并不断完善缓冲式自流排水模式,从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城市品味的角度去克服以牺牲生态环境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的低水平开发,使之符合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符合生态城区的建设目标。三、保护和尽量找回水面率的主要措施水是城市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水面率也是采用生态型缓冲式排水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结合区域规划,总结近年来的开发建设实例,提出以下三条提高水面率的主要措施:1连、通、畅、活,沟通水系、保护河网适当增加河、湖水面率是根本性措施;2结合沿河绿带,采用沿河下沉式绿地的河道断面型式是水绿结合,增加高水位时实际水面率的灵活

25、措施;3结合片林、生态绿地、公园及小区水景建设按连、通、畅、活的要求开河挖湖是增加水面率的有效措施。四、分片规划在第一章中已介绍过,闵行区在水利分片上分属“淀北片”、“淀南片”、“浦东片”三个控制片。以上三片,除所在的区位不同外,其地形、水文、自然环境、城市化建设进程、水系现状和工况以及河网水质等多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布置,贯彻“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在防汛安全的基础上,全面促进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在排水体制方面,严格执行雨污分流,并尽量选用“生态型缓冲式自流排水模式”,采取分散多头、就近自流入河的方式,节省开发成本,改善环境效益,达到

26、双赢的效果,分述如下:(一)、淀北片闵行区域1区位闵行部分闵行行政区划上属于“淀北片”范围的是七宝镇、华漕镇、虹桥镇、龙柏街道、古美路街道全部地区及莘庄镇、梅陇镇的淀浦河以北地区,总面积96.38平方公里,占“淀北片”总面积的54,下图黄线所围部分为闵行行政区划上属于“淀北片”的范围。地面高程见图32。2现状及特点分析 控制片已建成,洪、涝分治已可实现; 城市化建设进程快,开发密度高,已建或在建的雨水排水系统基本已采用强排水模式; 腹地较大,距离区域外大水体较远,排水干河、口门少; 河网萎缩且受开发性破坏较严重,整个片现状水面率已不足3,远低于原规划确定的6以上;“淀北片”的防洪控制工程已全面

27、完成,洪、涝可分治。本片因地处上海市区西南位置,地处腹地,距离区域外围大水体较远,现状仅有张家塘港、龙华港、新泾港、北横泾等少数骨干河道直接与黄浦江、苏州河、淀浦河相通,且排水口门受两岸建筑所限。这一片又是城市化进程最快、也曾是与水争地最甚的地区,河网数量锐减,河网的密度与分布也遭到较严重的破坏,城市雨水均采取了传统的强排水模式,已建21个强排系统,总流量219.44m3/s, 规划48个强排系统,总流量615.57m3/s(对应108.23km2),除少部分面积直接向片外大水体排放外,绝大部分仍排入片内河网,强排系统规划示意图见图33。据最新调查表明,除华漕镇外,其它地区的骨干河网中很多河道

28、也都被填埋,剩下的河道有很多是断头浜,现状河网示意图见图34,图中左上角蟠龙港以北的河网为闵北工业区规划河网。水面率的急剧下降,直接导致内河最高水位的攀升,加重了区域内涝的威胁,造成了恶性循环。1999年梅雨季节,华漕等地内河水位平均达到了4m左右,北横泾河水漫堤,虹桥机场告急、上海动物园受淹。图34 “淀北片”闵行部分现状河网示意图图中宝蓝色和绿色线条均为河道,左上角蟠龙港以北河网为闵北工业区规划河网。3规划方案区域排水的核心是确保城市在规划标准暴雨条件下不积水,因此必须是控制河网最高水位,否则第二级的内河防汛墙就不可能降低,甚至还可能抬高,这是一种很不合理的恶性循环。“淀北片”现状外围排涝

29、泵站只有71.4m3/s,水面率不足3%,经计算在规划除涝标准下面平均水位4.46米,节点最高水位超过4.5米,也就是说河水将漫过防汛墙。要控制河网最高水位是与区域水面率多少密切相关的,增加外围排涝泵站数量也必须有足够的河道规模相配,因此这些都是相互制约的因素。图35是经过水力模型计算得出的面平均水位与水面率关系曲线。计算中圩外下垫面情况按有覆盖80,绿地与水面20估算。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外围排涝泵站规模为301.4m3/s的前提下(闵北工业区融入大片调度),区域水面率与面平均水位的关系,对目前地面平均高程4.0米左右的情况,水面率控制在6左右为宜,这与目前该片现状水面率不足3的现实相差

30、较大。因此,从该地区的现实情况出发,规划方案为:严加保护该地区现存河道,按规划疏拓整治骨干河网,梳理保护现存支河,做到“连、通、畅、活”,增加河网调蓄、输水能力,同时增设外围排涝泵站,以削低水位峰值。闵北工业区城市圩区泵站总流量31.4,当外围排涝泵站达到一定规模,工业区建设成型时,可将闵北融入大片调度,对整个片的除涝是有利的。图36为在外围排涝泵站达到301.4m3/s时,水面率分别达到3.71、5的条件下,片内最高水位的平面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水面率在区域除涝规划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因素,片内水面率3提高到5,虽然只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但最高水位可下降50多厘米,也就是说片内可以考虑取消内河

31、防汛墙。从图36中还可看出最高水位的平面分布是不均匀的,凡是局部水面率低的,离排水口门远的或水系布置不够合理的地块,水位较高。在水面率一定的情况下,最高水位随外围排涝泵站规模的增加而降低,但外围泵站的规模并不是可以无限增大,它受制于河道的规模、河网的输、排水能力。因此,要实现规划方案,达到规划目标,规划河网的确定至关重要。河面率5.0外围泵站301.4m3/s 节点最高水位平均值3.6米河面率3.71围泵站301.4m3/s 节点最高水位平均值3.85米图36 最 高 水 位 的 平 面 分 布因为水的自然属性和系统性,本次规划根据河道在片内的地位和作用将河道分成一级干河、二级干河、三级干河及

32、其它河道等四个层次。河道按自然属性来划分等级,而管理等职责则由行政确定。一级干河是最为重要的引水、排水大通道;二级干河一般均为跨行政镇域的重要河道,是主干河网的延伸;三级干河的河道一种是已编制好水利规划采用城市圩区自排模式区域内的河道,如闵北工业区、紫竹科学园区、马桥森林体育城及其配套用地等地区,还有一种是一级、二级干河网的细化补充,为雨水的直接自流出浜创造条件;其它河道的河道均为河网水系的末梢河道,对雨水的容蓄等有较大的作用,是保证规划水面率的重要要素,可以结合各区域、各地块的开发需要进行调整和归并,不能再填河或作涵管,并应创造条件,在沟通水系的同时,放宽河道,增加水面,以缓解七宝等地区的防

33、汛排水压力。只有做到水系的“连、通、畅、活”,才能保证水体的良性循环,才能为外围泵站的扩大规模,提高汇流供水能力。本次规划确定的仅是骨干河网,详见图37,包含一、二、三级干河,是在原“淀北片”规划骨干河网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和新一轮城市规划,进行了调整补充。一、二、三级干河的河道规模通过河网水力学模型计算和各条河道两岸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详见表3-1,骨干河道按河口宽统计河面率为4.38;其它河道原则上保留原状规模,在地块开发中需要调整、归并的,另行研究论证,严格执行有关审批程序,确保区的总水面积不再减少。河道是水资源的载体,河道水面率是影响除涝及地面雨水排水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火无情,事实证明

34、,随意填没河道、破坏水系,会引起严峻的防汛安全问题和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4规划控制指标 规划河面率:5; 规划外围排涝泵站流量:301.4 m3/s(包括闵北工业区31.4 m3/s ),其中闵行区涉及北横泾、华漕港、南新泾、许浦、龙尖嘴、盐仓浦6个口门计111.4m3/s,(其中盐仓浦泵站11.4m2/s已建) ; 规划除涝最高水位:3.6米; 预降水位:2.0 米; 河道护岸顶高:4.2米。“淀北片”现状外围排涝泵站仅占规划的26%,河网也未全面整治,因此,现状区域排水能力远低于规划标准。规划工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故片内河道护岸顶高现仍以4.5米为宜。(二)、淀南片闵行区域1区位闵行行

35、政区划上属于“淀南片”的是颛桥镇、吴泾镇、马桥镇、江川路街道全部地区及莘庄镇、梅陇镇的淀浦河以南地区,总面积173.37平方公里,占淀南片总面积的93。下图黄线所围部分为闵行行政区划上属于“淀北片”的范围。地面高程见图38,图中可明显看出冈身一线地形特高在4.5米甚至5.0米以上。地势较低洼的地区集中分布在冈身以西近松江区一边,现已建立了圩区。2现状及特点分析 紧靠黄浦江,潮差较大,排水条件较好; 有17条骨干河道与黄浦江连通,排水口门较多; 区域内河道控制相对较好; 地面高程一般在4.0米以上,西部局部低洼地区已建立圩区; 开发密度相对较低、水平高,强调生态; 基本处于统一行政区内。“淀南片

36、”总面积186.8平方公里。其中除华泾独立排水区以及个别松江区面积外,全部属闵行区,随着太湖流域配套工程的完善及黄浦江干流新增城市防汛墙及支河控制工程的抓紧实施,沿黄浦江边各支河的控制工程预计在明年汛前可完建,淀南片防洪控制工程即将全面完成,即可实现洪、涝分治,提高“淀南片”的防洪、除涝能力和加大水资源调度的力度,并为水资源的有序定向调度和灵活、实时调度创造了条件。 这一片在排水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黄浦江自西、南边流经该区域,潮差较大,片内现有17条骨干河道与黄浦江连通,排水口门较多,排水条件较好,详见图39;从图38可以看出,闵行淀南片区域内低洼地主要集中在西南部马桥地区,而该地区已建立圩

37、区(旗忠、沙溪、铁路、邻松四个圩区),其他区域地面高程一般在4.0米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室外地坪还有抬高的趋势。根据本次内河疏理的情况,闵行淀南片区域的河道控制相对较好,河道分布、密度尚属合理,加上高水平的开发和水景观的连通性建设,完全有条件提高内河水面率和调蓄能力。 3规划方案充分利用上述地形、河网、乘潮排水优势及水务一体化优势,规划方案为:梳拓完善现状河网,做到布局疏密有致,间距合理,并设置外围泵站,从而控制区域内最高水位,使区域内街坊、道路的雨水排放能采用生态型缓冲式排水模式,从而大大降低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投资,并可充分发挥已建女儿河38米节制闸的引黄浦江上游水源的功能,促进

38、河网水系、水环境的良性循环。图310为原雨水采用强排模式的规划,原规划排水系统分57个,总装机流量850m3/s,已建11个系统,泵站总装机流量115.7,收益面积25.24km2,现在建的有5个系统。采用自流排水模式后,整个区域不需再新建小区雨水排水泵站,只需在区域外围统一设置相关河口的水闸及排涝泵站,基本可实现一级排放。 要实现自流排水的规划目标,就要根据区域的地面高程及河道的间距研究区域排水最高水位、水面率、外围排涝泵站的关系,确定经济合理的控制指标。“淀南片”现状无外围排涝泵站,水面率不足6%,经计算在规划除涝标准下面平均水位将达4.16米。计算中圩外下垫面情况按有覆盖75,绿地与水面

39、25估算。 图311、312是经过水力模型计算得出的面平均水位与水面率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规划降雨标准下,当外围排涝泵站规划设定后,水面率越高,区域河网面平均最高水位越低。反之,如果在规划降雨标准下,区域河网面平均最高水位确定,那么水面率越高,外围排涝泵站总装机流量越小,图313说明了这一点,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面率与排涝泵站总装机流量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由于区域中各个地块的水面率及开发情况不同,最高水位的平面分布是不均匀的,图314综合反映了水面率、外围排涝泵站、最高水位及其平面分布的相互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莘庄工业区水面率低,水位明显偏高。 “淀南片”河网的组成与“淀北片”一

40、样,也分一、二、三级干河及其他河道,本次规划确定的仅是骨干河网,详见图316,包含一、二、三级干河,是在原“淀南片”规划骨干河网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和新一轮城市规划,按照缓冲式排水对河网的要求进行了补充完善。河道规模详见表31,骨干河道按河口宽统计河面率为3.73,按总占地宽统计河面率为5.65;其他河道的处理原则同“淀北片”。4规划控制指标 规划河面率:8; 规划外围排涝泵站流量:198 m3/s; 规划室外地坪标高不低于4.24.4米; 规划除涝最高水位: 3.60米; 预降水位: 2.0 米; “淀南片”雨水排放采用生态型缓冲式排水模式,泵站总规模比强排减少70,由于采用分散、就近、自流

41、排河,雨水收集系统管径也可大为减少,根据测算,强排模式每平方公里排水设施建设费用约50006000万元,自排可降低到3000万元左右,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运行管理费用可大为降低,并可在整个区域实现不设内河防汛墙,桥梁梁底标高也可降低,从而降低了开发建设成本,并为营造一个宅河相间、水绿交融、相映成辉、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美好环境创造条件。当务之急要确保该片的骨干河网布置真正得到行之有效的控制和执行。局部河道与道路红线有矛盾的,可在“工可”或“设计”中进行适当调整,但不能填埋或作涵,在确保骨干河网的同时还应控制一定的可调蓄水面,并切实控制外围排涝泵站工程用地。只有符合缓冲式自流排水模式对排水间距及水面率

42、等有关指标的要求,才能经济有效地确保地区的防汛排水安全,并最终实现水生态修复,建设优美的水景观。表3-1 闵行区骨干河道规划控制要素表分级序号河 道 名 称起 迄 地 点河道最小控制断面河底宽(m)河底高程(m)边坡河口宽(m)平台(通道)宽(m)总占地宽(m)备注淀 北 片一 级 干 河1西界河苏州河纪翟浦7.00.52.5226342盐仓浦苏州河区界8.0-0.52.52628638403青虬江纪翟浦北青公路4.50.02.522634北青公路蟠龙港7.00.03.0226344蟠龙港苏州河区界8.0-0.52.5276395许浦港苏州河区界9.00.52.5196316华漕港苏州河周家浜

43、8.002.5246367华漕北潮港小涞港北横泾6.50.52.5206328周家浜区界北横泾8.00.52.6226349三泾港小涞港北横泾6.50.52.52063210唐家浜小涞港北横泾5.50.52.51963111战斗河杨树浦港北横泾8.002.524636北横泾虹莘港6.002.11963112西刘家浜小涞港杨树浦港8.002.52463613梅陇港虹梅路淀浦河8.003.02063214新泾港延安西路淀浦河8.010.0-0.52.52864015北横泾蟠龙港淀浦河10.0-0.52.528306404216横新港北横泾新泾港10.0-0.52.528.5640.517杨树浦港庙桥港淀浦河15.8-0.53.03865018蒲汇塘小涞港区界9.011.00.03.024286364019小涞港蟠龙港淀浦河6.00.02.52263420张家塘港虹梅路新泾港8.0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