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第一讲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9624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PPTX 页数:8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防治第一讲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生物防治第一讲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生物防治第一讲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生物防治第一讲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生物防治第一讲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防治第一讲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防治第一讲ppt课件.pptx(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防治的原理与方法,张 古 忍84112299,,明确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概念了解生物防治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生物防治因子如节肢动物和病原微生物等的应用范围与注意事项懂得现代农业中多种生物防治措施的协同应用了解新技术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课程目标,生物防治的原理与方法,绪 论,原 理 篇,方 法 篇,有害生物,概念特点,历史起源,相关学科,自然种群调节,生物防治因子,生物防治技术,生防方案制定,生物防治过程,生防效果评价,害虫生物防治,杂草生物防治,植病生物防治,参 考 文 献,1、生物防治专著 任顺祥、陈学新主编生物防治,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包建中、古德祥主编中国生物防治,山西科技出版社,1

2、998 蒲蛰龙主编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第二版),科学出版 社,1984 2、杂志 中文杂志: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学报、中国生物防治、环境昆虫学报等 英文杂志:Biological Control,BioControl,Bio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Entomophaga等3、网络资源 有关生物防治的中英文网站 网络数据库:进入中山大学图书馆主页,可进行免费检索,第一章 绪 论,农业有害生物及其防治生物防治的概念及其特点生物防治的意义生物防治的发展历史与生物防治相关的学科生物防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

3、、农业有害生物及其防治,农业有害生物是指虫、病、草、鼠等有害生物,即包括有害昆虫和螨类等的害虫、植物病害、草和鼠类等。,农业有害生物,最早的害虫,最早的农业害虫,卫生害虫:吸血昆虫如蚤、虱及蚊类等仓储害虫:由渔猎生活发展到定居的结果,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中国:历史上记载的蝗灾不下千次,严重有数百次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中东及非洲:埃及古文献记载了8次由沙漠蝗造成的大灾害,农业活动是农业有害生物产生的主要原因,单一作物种植给某些害虫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如更多的食物等),有些害虫便大量发生,繁殖为害。如马铃薯叶甲(L

4、eptinotarsa decemlineata)本来是吃一些野生的茄科植物的,由于马铃薯的大量栽植,它逐渐成为了马铃薯上主要的害虫。,人类的其他活动,仓库害虫的产生:来自鸟类及啮齿类巢穴卫生害虫的产生:废弃的垃圾,农业害虫森林害虫蔬菜果树害虫城市害虫家庭害虫(蛀食衣服、纸张、呢绒、家具等)卫生害虫为害牲畜的兽医害虫等为害电子设备、电缆等的害虫:如竹木蜂(Xylocopa nasalis)、芒果长蠹(Xylopsocus capucinus)、二棘长蠹(Sinoxylon anale)等。,67000种有害生物,有害生物种类数,9000种昆虫和螨类50000种植物病原体8000种杂草,主要有害

5、生物低于5%,农药产量:250万吨的农药,投资260亿美元食用和纤维作物损失:35%42%,价值达到2440亿美元。虫害损失约13%-16%病植损失约12%-13%杂草为害损失约10%-13%,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如果没有农药和非化学方法的防治,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将比现在更惨重。Oerke等(1994)估计,世界作物损失将上升到70%,估计每年导致经济损失4000亿美元,将对世界的粮食供给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美国的作物损失同样地将上升到63%,折算经济损失为900亿美元。,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美国作物损失约37%,虫害占13%植物病害占12%杂草占12%,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植物检疫,植物检疫

6、的概念,植物检疫就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有时是一个区域内的几个国家的政府)或政府的一个部门,通过立法,颁布具有强制性的植物检疫法规,对植物、植物产品、土壤、生物活体以及它们的包装材料、容器、填充物、运载工具等依法加以限制和实施检验,必要时采取各种除害处理或安全措施。,特点:宏观性、法制性。目的:保护农业和环境免受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为害,以保证其安全。作用:隔离、防止、排除和制止农业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植物检疫的特点,植物检疫面临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的机会许多国家的植物检疫机构都随之加强,制定了严格的检疫条例,国内检疫也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使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并

7、进一步要求达到彻底消灭其危害的目的。,我国自1954年建立植物检疫制度,多次制订并修改了我国对内外的植物检疫办法、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和对外植物检疫操作规程,对于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和促进国际贸易起了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有害生物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传入我国,直至造成了巨大损失。如林业害虫松突圆介、湿地松粉介、松材线虫;花卉害虫如蔗扁蛾等。,我国的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农业防治的概念,根据害虫、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整个农事操作过程中土、肥、水、种、密、管、工等各方面的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地改变某些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或是直接消灭、减

8、少虫源,达到防治有害生物保护农作物的目的。由于结合农事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防治有害生物,其防治作用上常是多方面的。对于控制田间生物群落,控制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作物危险期与有害生物盛发期的相互关系等均有可能发挥作用。,农业防治法结合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不需要为防治有害生物增加额外的人力、物力的负担。可以避免因大量地长期施用化学农药所产生的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以及杀伤有益昆虫的不良影响。,农业防治的优点,物理及机械防治,物理及机械防治的概念,物理防治是根据有害生物对某些物理因素的反应规律,利用物理因子的作用进行防治。机械防治则包括用人工或采用适当工具,以捕杀或消灭有害生物的各种措施

9、。主要包括捕杀法、诱杀法、阻隔分离法和辐射处理等。,物理及机械防治的特点,优点:经济、简便、有效,缺点:比较费工,有些情况下只能作为辅助措施,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法是利用化学药剂的毒性防治农业有害生物,是当前国内外防治有害生物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化学防治的概念,用来防治害虫的化学药剂,一般称之为农药。除杀虫剂外,农药还包括防治农作物和农林产品的螨类、鼠类、病菌、线虫、杂草的药剂,以及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和使植物的叶子干枯脱落的药剂等。,收效迅速,急救性强,无论在害虫大量发生为害以前,或是已经大量发生为害,化学药剂一般都可以及时取得显著的效果。可以进行大量工业生产和供应,与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相比较,

10、受地域性和季节性的限制都很少。便于机械化操作。现代化的植保机械的发展,更可充分发挥化学药剂的杀虫作用和施用效率。低投入,高回报。一般来说,在防治上每投资1美元仍可获得3-4美元的回报。在美国,通常每年在农药防治上的投入约50亿美元,大约可挽回200亿美元的损失,即每投资1美元可获4美元的回报。,化学防治的优点,化学防治的缺点,污染环境与农药残留:长期大量的连续施用农药对农产品、空气、土壤和水域的污染,即农药残毒和公害问题,使人类健康和野生动物资源受到威胁;害虫产生抗药性:有些有害生物尤其是在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很快形成抗药性;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施用农药、尤其是使用广谱

11、性农药既杀死害虫,同时又杀死害虫的天敌,当害虫经一定时间后再发生时,由于天敌数量的增长速度慢于害虫,导致这种害虫再猖狱,它的发生为害反而超过原有水平,或使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直接中毒:由于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作物的药害以及对人畜的直接中毒事故。,二、生物防治及其特点,生物防治的概念生物防治的原则与方法生物防治的优点与缺点 生物防治的发展历史,生物防治的概念,利用生物或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生物:昆虫天敌、病原微生物、植物抗虫性及相关功能基因;代谢产物:昆虫病原微生物代谢产物制剂、昆虫不育剂、昆虫信息素、生长调节剂、行为调节剂等。,生物防治,害虫生物防治,植

12、物病害生物防治,杂草生物防治,自然生物防治:利用本地天敌,应用生物防治:人为引进天敌,增强生物防治:人工大量繁殖释放天敌,调节病原物种群:用生物因子将病原物种群控制在允许的阈值水平下,保护性排除:以有益微生物通过位点竞争排除病原微生物,自身防御:以寄主植物抗性预防或抑制病害发生,传统生物防治:从杂草原产地引进天敌,助增式释放生物防治:常规释放天敌,淹没式释放生物防治:大量繁殖释放,提高自然界害虫天敌的效能增加自然界害虫天敌的种类和数量,生物防治的原则与方法,生物防治的缺点,见效较慢专一性太强不能完全代替其它防治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单独使用一种或几种天敌去抑制一种或几种有害生物的发生。,生物防

13、治须与农业防治法、物理和机械防治法、化学防治法以及其它新技术结合使用,构成取长补短、互相补充的综合的有害生物防治,更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发生。,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有些天敌,可对一些害虫的发生有长期的抑制作用,收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天敌是一种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生物防治的优点,通过不断提高的天敌效能和降低利用天敌的成本,生物防治可以成为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防治措施。,三、生物防治的意义,(一)、生物防治的重要性,生物防治技术符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生物防治技术符合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战略生物防治技术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及环境安全的战略,(二)、生物防治的地位和作用,生物防治可大幅减少化学农药的

14、用量生物防治可克服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生物防治可有效控制外来生物的危害生物防治可突破国外技术壁垒生物防治可提供无污染的农产品生物防治可保护生态环境,四、生物防治的发展历史,我国早期的生物防治西方的害虫生物防治,18-19世纪西方害虫的生物防治20世纪西方的害虫生物防治,天敌的引进和移植天敌的大量繁殖和释放天敌的保护利用病原微生物的利用,我国早期的生物防治,(1)利用 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2)以法令形式保护天敌 防治害虫,(3)利用脊椎动物 防治农业有害生物,害虫生物防治的历史,以我国最为悠久。,(1)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公元304年,晋代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就有记载:“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

15、(yu)街市者,其巢为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巢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桔若无此蚂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至公元304年,我国已成功地用蚁防治柑桔害虫;至公元304年,我国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的天敌已成为商品;从简单的描述,可粗知这种蚁就是今天仍在利用的黄猄蚁;如所记述的蚁的来源可靠,这又是较远距离引进天敌的最早事例,所用方法也是非常科学的。晋代以后,也还有过较为详细的记述,而且这种蚁至今仍在广东省四会市还用于防治柑桔棱蝽(Rhynchocoris humeralis)、绿粉象甲(Hymomeces squamosus)等害虫,在福建省华安县应用面积就更广了。,(2

16、)以法令形式保护天敌防治害虫,宋乾佑(948950)年间发生蝗灾,阳武、雍丘、襄邑“三县蝗为鸲鹆(八哥)聚食,敕禁罗戈鸲鹆,以其有吞食之异也”;渊海类涵有“蛙能捕虫,必应禁捕”;墨客挥犀(彭乘,1063)记载:“浙人喜食蛙,沈文通(10251067)在钱塘日切禁之。”,(3)利用脊椎动物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记载,始于明代,霍韬(14871540)曾记述以鸭子防治水稻害虫的蟛蜞(螃蟹);陆世仪(16111672)的除蝗记记载:“蝗尚未解飞,鸭能食之,入稻畦中,蝻顷刻尽。”,西方的害虫生物防治,(1)18-19世纪西方害虫的生物防治(2)20世纪西方的害虫生物防治,天敌的引进和移植天敌的大量繁殖和释

17、放天敌的保护利用病原微生物的利用,公元1200年,也门曾将山上的一种蚁连巢迁到椰枣树上防治害虫。到了18世纪,逐渐提出害虫生物防治的观点。法国人Ren Reaumur在17341742年出版的昆虫备忘录中提出把草蛉的卵移到温室来防治蚜虫;此外,他也注意到熊蜂的寄生线虫。DeGeer于18世纪60年代提出用昆虫来防治昆虫。著名生物分类学家林奈曾提出和实行利用欧洲广肩步甲(Calosoma sycophanta)来防治果园害虫。,(1)1819世纪西方的害虫生物防治,印度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于1762年引入毛里求斯,成功地防治甘蔗害虫红翅蝗(Nomadacris sep

18、temfasciata),这也是从国外引进天敌防治害虫的先例。约于1776年,臭虫猎蝽(Reduvius personatus)和二齿益蝽(Picromeris bidens)曾利用于防治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进入19世纪,害虫生物防治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达尔文的祖父Erasmus Darwin在1800年观察到姬蜂消灭菜青虫并强调生物防治的可能性。Hartig(1840)建议人们把被寄生的毛虫放进大养虫笼,收集和散放羽化的大量寄生昆虫。Kollar(1840)阐明寄生昆虫和捕食者在抑制某些害虫数量过度增长的重要性,并讨论自然制约(natural cont

19、rol)的因素。,Boisgiraun(1840)在乡村利用欧洲广肩步甲防治杨树的舞毒蛾(Porthetria dispar)的幼虫,利用排臭隐翅虫(Staphylinus olens)防治欧洲球螋(Forficula auricularia),均获成功。Ratzeburg(1800)将那些被严重寄生的欧洲松毛虫(Dendrolimus pini)幼虫迁移到害虫猖獗区的边沿地带,结果害虫被森林绒茧蜂(Apanteles nemorum)寄生的数量大增;他也曾建议将红林蚁组(Formica rufa-group)定居林中,可在其定居周围的树林减少毛虫的为害。,Fitch(1856)建议将寄生生物

20、由欧洲引进到美国,防治麦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Fitch在1854年主张要从欧洲引进天敌来防治害虫;因此,他曾被誉为建议国际间迁移有益昆虫来抑制害虫的第一人。另一昆虫学家Walsh(1866)年也预言:引进外国天敌将成为后代所采用的防治方法。约在1870年美国将附着有被黄蚜小蜂(Aphytis mytilaspidis)寄生的蚧虫的苹果枝条移到其它果园防治蚧虫。,约在1873年法国从美国引进了根瘤蚜粉螨(Tygoglyphus phylloxerae)防治葡萄根瘤蚜(Phylloxera vilifoliae);约在1874年新西兰从英国引进十一星瓢虫(Coccin

21、ella undecimpunctata)防治蚜虫;约在1882年加拿大从美国引进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防治茶蔗黄叶蜂(Nematus ribesii);,1888年美国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Icerya purchasi)获得巨大成功。,自此以后,以引进天敌作为害虫防治的一种方法,引起了各国的重视,研究工作大大加强。这一方法还较成功和较多地用于杂草防治。引进天敌的类群,也不断扩大,除天敌昆虫外,还有食虫的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昆虫病原微生物等。,(2)20世纪的害虫生物防治,天敌的引进和移植天敌的大量繁殖和释放天敌的保护利用病原微生物的利用,天敌的引进和移植

22、,天敌的引进天敌的移植天敌的助迁,各国对天敌引进得工作,十分重视,设立专门机构,系统研究及开展天敌引进工作。据DeBach和Rosen(1991)的统计,164种有害昆虫通过引进天敌得到了永久控制,其中75种完全(complete)成功,74种实质上(substantial)成功,15种部分(partial)成功。到1988年,世界范围内共有384个天敌引进项目获得了成功。在世界范围内引进过的4226种天敌中,只有1251种建立了种群并定殖成功,2038种失败,932种命运未卜,定殖成功率为38。,天敌的引进,我国从国外引进天敌用于生物防治的起步较晚。1929年由外国人引进澳洲瓢虫到上海租界防

23、治海桐花上的吹绵蚧。1932年从台湾省将澳洲瓢虫移殖到浙江省黄岩防治柑桔吹绵蚧,遗憾的是未能广为扩散,华中、华南数省在20世纪50年代仍缺采得标本得记录。1955年在从国外引进到广州,在广州繁殖散放定居后,分寄全国柑桔区,据记载已广泛分布于华南、华中、西南、甚至西北的一些地区。1955年还从国外成功地引进了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到广州防治粉蚧,引进日光蜂(Aphelinus mali)到青岛防治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我国过去引进的天敌种类数不多,直到1980年之后,才系统地开展从国外引进天敌的工作。,防治温室粉虱(Tri

24、aleurodes vaporariorum)的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防治李始叶螨(Eotetranychus pruni)的西方盲走螨(Typhlodromus occidentalis)防治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防治12种贮粮害虫的黄色花蝽(Xylocoris flavipes)防治多种蠾类的苏云金杆菌戈尔斯德亚种HD-1(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kurstaki HD-1),天敌的移植,除了从国外引进害虫天敌之外,也从国内不同地区引移天敌,也

25、有从附近地方引移天敌的。为了区别国际、国内和附近地方的引移,分别称之为引进、移殖和助迁。移殖成功的例子在地区辽阔的国家是不少的。,澳大利亚(19011902)从该国塔斯马尼亚岛移植到该国南部地区防治黑蚧(Saissetia oleae)的异色瓢虫(Leis conformis),1902年从新南威尔士移殖去的钢蓝瓢虫(Orcus chalybeus),均能建立种群。美国方面移殖成功的事例更多,如1929年成功地从美国东北部移日光蜂至西北部防治苹果绵蚜,1936年成功地从俄亥俄移殖啮小蜂(Tetrastichus asparagi)去华盛顿州防治芦笋甲虫(Crioceris asparagi),

26、19431944年成功地从佐治亚州移殖梨圆蚧蚜小蜂(Prospaltella perniciosi)去加州防治梨圆蚧(Aspidiotus perniciosus),19501952年成功地从亚利桑那州移殖绒茧蜂(主要为Apanteles harrisinae)去加州防治葡萄雕叶虫(Harrisina brillians)。,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于1917年成功地从新不伦瑞克省移殖半蚧螨(Hemisarcoptes malus)防治榆牡蛎盾蚧(Lepidosaphes ulmi),1938年该省又成功地从新斯科舍省移殖广腹细蜂(Allotropa utilis)防治苹果粉蚧(Pseudoco

27、ccus aceris)。前苏联成功地从远东移殖中华圆蚧蚜小蜂(Casca chinensis)去阿普哈济和阿查利防治梨长白盾蚧(Leucaspis japonica),从中亚细亚成功地移殖粉蚧斑腹蝇(Leucopis bona)去高加索防治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天敌的助迁,1953年从浙江永嘉移殖大红瓢虫(Rodolia rufopilosa)去湖北宜都防治柑桔吹绵蚧,1954年又从宜都移殖去四川泸州防治这种害虫;以后又从海南岛移殖白茧小蜂(Bracon greeni)去广东东部紫胶产区防治寄生紫胶虫的白虫(Eublemma amabilis)。助迁七星

28、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防治棉蚜(Aphis gossypii),助迁黄猄蚁防治柑桔害虫,助迁蚂蚁防治松毛虫,助迁胡蜂防治棉田害虫等。,天敌的大量繁殖与释放,进入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害虫天敌的大量繁殖与释放受到各国的重视。通过繁殖释放达到利用目的的天敌以赤眼蜂最为普遍。繁殖利用赤眼蜂的想法,始于英国的Enock(1905),而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的田间试验,则始于1913年俄国的Radetzky和Troitsky,他们利用昆虫卵繁殖显棒赤眼蜂(Trichogramma semblidis)防治苹果蠹蛾(Lespeyresia pomonella)。应

29、用赤眼蜂防治害虫,20年代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防治对象是多种鳞翅目害虫,20至50年代曾在美国南部,秘鲁,巴巴多斯,印度,中国等进行了较大规模防治蔗螟的试验。,天敌的大量繁殖与释放,前苏联在近数十年来,大量应用赤眼蜂防治多种害虫,如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甘蓝夜蛾(Barathra brassicae)、棉夜蛾(Chloridea obsoleta)等。近二十多年来,德国、法国、美国等开展繁放赤眼蜂防治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的工作。美国早在20年代曾大量繁殖孟氏隐唇瓢虫,这一工作延续至今。40年代曾繁殖草蛉(Chrysopa spp.)防

30、治棉花害虫。近年来,欧、美等国的天敌公司无论是数量和规模上都有很大的发展,饲养并商品化的天敌主要有赤眼蜂、孟氏隐唇瓢虫、草蛉、捕食螨类和其它一些寄生性天敌。,自1982年以来,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系统地开展了大突肩瓢虫(Synoncha grandis)防治甘蔗绵蚜的试验,防治效果显著。,如1985年自9月下旬至10月初放瓢治蚜,9月18日放瓢区的蚜株率为48.12%,对照区为49.87%,其后,放瓢区蚜株率逐渐显著减少,到了11月1日,放瓢区已查不到有蚜株,而对照区则株株有蚜。大突肩瓢虫体型大,食量大,成虫平均每天捕食绵蚜241.2头,每头幼虫捕食2069.2头。应用代饲料饲养这种瓢虫已基本成

31、功,为日后进一步提高放瓢治蚜工作提供了重要条件。,在我国推行过以虫治虫并取得一定成绩的还有,防治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的黑青小蜂(金小蜂)(Dibrachys cavus);防治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的平腹小蜂(Anastatus sp.);防治甘蔗螟、甘薯茎螟(Omphisa illisallis)的红蚂蚁(Tetramorium guineense);防治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温室粉虱的草蛉(Chrysopa spp.);防治蚜虫的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防治青杨天牛(S

32、aperda populnea)和皱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的肿腿蜂(Scleroderma sp.)。在稻田放养青蛙防治水稻害虫;繁殖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防治蚊幼虫;人工饲养中华鳞鲤(穿山甲,Manis pentadaris)防治森林害虫等。,天敌的保护利用,保护利用天敌防治害虫也是生物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方法一般简单易行,效果也好。,保护黑卵蜂和跳小蜂防治桑蟥(Rondonia menclana);保护赤眼蜂、黑卵蜂和啮小蜂等防治水稻三化螟;保护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防治蚜虫;保护

33、捕食螨,包括尼氏钝绥螨(Amblyseius nicholsi)、拉哥钝绥螨(A.largoensis)、纽氏钝绥螨(A.newsami)防治桔金爪螨(Panonychus ciitri);保护稻田蜘蛛如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八斑鞘蛛(Colesoma octomaculatum)、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等防治水稻害虫;保护棉田蜘蛛如草间小黑蛛、八斑鞘蛛、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管巢蛛(Clubiona hummedi)等防治棉花害虫。,我国保护益鸟防治害虫,尤其是森林害虫,1950年代以

34、来,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绩。吃森林害虫的益鸟种类,十分丰富,如在江苏的茅山林区,就发现了27种鸟吃松毛虫;辽宁省1965年以来,调查到森林有40多种食虫益鸟。国外许多国家,也十分重视保护益鸟防治森林害虫。我国许多地方重视保护青蛙防治水稻害虫。,国外保护害虫天敌措施,曾着眼于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既治了害虫又保护了它们的天敌,效果比单独用药为佳。如1940年代以后的加拿大新斯科舍(Nova scotia)的果园,通过使用农药结合天敌保护这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这项措施,发展为综合防治(integrated control),随后发展成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co

35、ntrol,IPM)。,昆虫病原微生物的利用,尽管人类认识昆虫疾病已有很长的历史,如公元前645年或更早管仲已重视蚕病的防治,公元前330323年亚里士多德已记载有关蜜蜂德疾病,但提出并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却是近100多年的事。,1873年Leconte向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建议试用昆虫的真菌流行病来防治害虫;1874年巴斯德提示利用微粒子病防治葡萄根瘤蚜。1879年Mitchnikoff在俄国进行奥国塞丽金龟(Anisoplia austriaca)的防治研究,发现了一种致病的细菌(Bacillus solutarius),并认为可能用于防治这种害虫。同时他还发现这种金龟甲的病原

36、真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并提出用啤酒酵母培养这种真菌,防治该种金龟甲及甜菜象(Bothynoderes punctiventris);18871898年Forbes和Snow在美国较大规模地试用白僵菌防治麦长蝽(Blissus leucopterus),但未能持续。,Balbiaoni(1884)曾论及有关利用真菌防治害虫的一些问题,但当时有人对此提出各种异议-主要是人畜安全问题,到1902年用真菌防治害虫这一办法几乎被放弃了。,19111914年dHerelle用蝗球芽孢杆菌(Bacillus acridiorum)防治沙漠蝗(Schistocerca s

37、p.),在好几个国家,如哥伦比亚、阿根廷、塞浦路斯、阿尔及利亚等,颇有成效,但以后的利用效果不好,也就终止应用了。以后约10年间,利用微生物防治害虫工作颇为沉寂。,1926年及1927年美国的Spencer开始研究美国的日本丽金龟的疾病,后经White及Dutky的进一步研究,这种名为乳状病的病原体为丽金龟芽孢杆菌(Bacillus popilliae)及缓病芽孢杆菌(B.lentimorbus)1939年美国农业部开始推广前一种杆菌防治日本丽金龟1948年美国批准该杆菌制剂Doom的注册。,1930年代初期,加拿大为控制外来森林害虫云杉锯角叶蜂(Gilpinia hereyniae)的猖獗为

38、害,在引进该叶蜂天敌的同时,也引进了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1938年在林间观察到感染该病毒的叶蜂幼虫,1939年以后,将得病幼虫移殖到未出现该病的林区,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19271931年国际玉米螟研究设施开展苏云金杆菌的应用试验和制剂化,成为应用该杆菌防治害虫的先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微生物防治害虫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各类昆虫病原微生物,包括昆虫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线虫等,已陆续在生产上应用,其中不少种类已在许多国家成为商品制剂,并有些已在其所在国家注册。,美国的苏云金杆菌制剂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制剂Elcar杜格

39、拉斯冷杉毒蛾(Hemerocampa pseudotsugata)NPV制剂,舞毒蛾得NPV制剂等前苏联的苏云金杆菌制剂及白僵菌制剂日本的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的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CPV)制剂已先后注册尤其是近20多年来,许多昆虫病原微生物制剂,已成为微生物杀虫剂。,近10多年来,遗传工程技术得迅速发展给提高昆虫病原微生物的效能带来了新的概念和新技术,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理论和新途径。通过原生质的转化作用、转导作用和接合作用将外源特定基因转入苏云金杆菌。外源基因也可插入昆虫的杆状病毒,且得到了表

40、达。这些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增加昆虫病原微生物的杀虫效能,扩大昆虫病原微生物的杀虫谱及更经济地生产昆虫病原微生物制剂。,我国虽早在1940年代初曾进行利用杆菌防治菜青虫的试验,但微生物治虫的试验研究,多年未受到重视,直到1953年才开展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玉米螟的试验。随后,陆续开展了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农业害虫、森里害虫、蚊虫的试验研究,并用于生产实践,且成为商品化制剂;其它主要的有防治金龟甲的丽金龟芽孢杆菌;防治蚊虫的球形芽孢杆菌(B.sphaericus);在抗菌素方面,有由杭州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lus var.hangzhouensis)产生的防治桔蚜的抗菌素

41、杀蚜素。,昆虫病原真菌的应用:,昆虫病毒的利用:,1959年应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Grapholitha glycinivorella),是我国应用真菌防治害虫的开端大面积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及适当地用于防治其它害虫,如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茶黄毒蛾(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等防治柑桔锈螨(Phyllocoptes oleivorus)的汤普森多毛菌(Hirsutella thompsonii)防治萝卜蚜的强力虫霉(Entomophthora virulenta),防治棉铃虫、舞毒蛾、斜纹夜蛾的核多角体病毒NPV防治小菜粉蝶、

42、黄地老虎、茶小卷叶蛾的颗粒体病毒等,昆虫病原线虫的应用:,防治稻褐飞虱的两索线虫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格菲提尔线虫,四、生物防治的相关学科,系统学病原学病理学生态学行为学信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其他学科及现代生物技术,遗传学核物理学与辐射不育化学生态学分子生态学转基因技术,五、生物防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问题,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关键工程技术难度大,产业化进展缓慢,生产企业规模小,品种单一,应用推广难度大,技术服务滞后,对策,协调科研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实现产学研集合,加大投入,构建生物防治研究平台,政府补贴,实施和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蒲蛰龙院士题词:生物防治 造

43、福人类,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顾问,中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昆虫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中南昆虫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国际有害动植物生物防治组织东南亚分部理事,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三届主席、名誉主席。第三届至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和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中山大学昆虫学科和生物防治学科创始人,国际同行称他为“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新时期全国侨界十大新闻人物”。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南粤杰出教师”。,蒲蛰

44、龙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原中山大学农学院改为华南农学院,蒲在华南农学院任教授,兼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1956年蒲蛰龙教授调回中山大学任教,建立昆虫学教研室、昆虫生态实验室。1962年教育部批准成立了昆虫生态研究室(与复旦大学谈家祯教授的遗传研究室同一批成立)。1978年创建了教育部直属的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下设昆虫分类、昆虫生态、昆虫生理、昆虫病理4个研究室。之后在“昆虫学”重点学科、第一批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基础上,创建了“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蒲蛰龙院士既重视理论研究,也强调理论联系生产实际,在农村建立多个试验示范点。在他带领下,中山大学的昆虫学、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病理学、昆虫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都有很大发展。,在中山大学创建昆虫学研究所、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害虫生物防治领域的主要成就,利用大卵繁殖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并取得显著田间防治成效的的奠基者;引进国外害虫天敌防治农作物虫害获得成功实例的首创者;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害虫;发掘和传承“以黄猄蚁治虫”的祖国文化遗产;以发挥天敌效能为主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发展微生物农药研究的重要倡导者。,水上升明月,又是月圆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