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病例分析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9669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状腺疾病病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甲状腺疾病病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甲状腺疾病病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甲状腺疾病病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甲状腺疾病病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状腺疾病病例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状腺疾病病例分析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甲状腺疾病,汇报人:杜巍2014.03.06,主要内容,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是生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TH)的场所。生理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提高神经兴奋性 促进生长发育,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即指甲状腺腺体本身或以外的原因引起的TH增多,作用于全身,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组织暴露于过量甲状腺激素条件下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疾病简介,疾病简介,非甲状腺功能亢进型 指甲状腺滤泡被炎症破坏,滤泡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过量进入循环引起的甲状腺毒症,甲状腺功能

2、亢进型 即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的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1.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80%-85%2.桥本甲状腺毒症3.新生儿甲亢4.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5.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Plummer病)6.滤泡状甲状腺癌7.碘致甲亢8.HCG相关性甲亢(绒毛膜癌、葡萄胎等)9.垂体TSH瘤或增生致甲亢,1.亚急性甲状腺炎2.无痛性甲状腺炎3.桥本甲状腺炎4.产后甲状腺炎5.外源性TH替代6.异位TH产生(卵巢甲状腺肿等),病因与发病机理,以遗传易感为背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由于自身免疫的参与产生了 TRAb(促甲状腺激素的抗体),不断的刺激甲状腺分泌TH,导致体内TH过多

3、所致。,一般甲状腺毒症甲状腺肿眼征,临床表现,特殊 甲状腺危象 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 淡漠性甲亢T3型甲状腺毒症亚临床甲亢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胫前粘液性水肿,甲状腺毒症表现,甲状腺毒症表现,药物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的产生,治疗,三种疗法各有利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以保留甲状腺产生激素的功能,但是疗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131I 和甲状腺次全切除都是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来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疗程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但是甲减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治疗原则,治疗-抗甲状腺药物(ATD),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甲亢的基础。治愈率40%左右,复发率50%-60%。也用

4、于手术和131I 治疗前的准备工作。适应症:(1)病情轻、中度患者;(2)甲状腺轻、中度肿大;(3)年龄20岁;(4)妊妇、高龄、其他严重疾病不能手术者;(5)术前及放射碘治疗前的准备;(6)手术后复发且不宜放射碘治疗者。,摄入含碘食物,碘浓集于甲状腺,活性碘与甲状腺球蛋白(TBG)结合,一碘酪氨酸(MIT)二碘酪氨酸(DIT),过氧化物酶,T3,聚合,T4,丙硫氧嘧啶,硫脲类作用机制及特点,MMI特点:半衰期长,血浆半衰期4-6小时,可每天单次给药。PTU特点:血浆半衰期为1-2小时,起效迅速,控制甲亢症状快。6-8小时给药一次。,抗甲状腺药物的给药方式与剂量,剂量与疗程(PTU):(1)初

5、治期:300450/d,分23次口服,持续68周,每4周复查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ATD发挥作用需4周左右。症状缓解后减药。(2)减量期:每24周减量一次,每次减量50-100/d,34个月减至维持量(3)维持量:50100/d,维持治疗11.5年,给药方式:,逐渐减量方式,控制期,减量期,维持期,PTU半衰期短,抗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效能为MMI的1/10,故10倍于咪唑类的剂量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常见副作用:粒细胞减少 一般不需停药 减少抗甲状腺药物 加用升白细胞药物 皮 疹 抗组胺药物 皮疹严重者应停药严重副作用:粒细胞缺乏(白细胞2.5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病例分析,现病史

6、,患者因心悸症状加重于2013年9月9日于我院诊断为甲状腺腺机能亢进症,血常规示白细胞4.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6.8%,遵医嘱口服甲巯咪唑片、普萘洛尔片、十一味参芪片、监测血常规及甲功。9月18日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9月21日出现颈前压痛,于我院化验血常规白细胞3.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0%,自服布洛芬混悬液、双黄连口服液后可热退。9月22日颈前压痛消失,每日仍发热,口服上述退热药物体温可恢复至正常。10月01日19时开始发热,未口服退热药物,10月02日晨起觉咽痛,且仍发热,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1.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中性粒细胞数0.1109/

7、L,遂就诊于我院。,1.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粒细胞缺乏3.上呼吸道感染4.发热原因待查,入院诊断,病例分析,入院后处置:1、停止口服甲巯咪唑片。2、停止使用非甾体类药物。3、给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静脉补液,以及应用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4、给予抗病毒口服液、以及感冒清热颗粒。5、静滴头孢呋辛钠,2g+0.9%NS100mL,2/日。6、控制心室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mg,口服,2/日。7、升白治疗: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100ug,皮下注射。8、保肝治疗:谷胱甘肽,1800mg+0.9%NS100mL,1/日。,病例分析,入院第五天(10月6日):,病例分析,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