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肛管疾病护理常规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9771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9.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肠肛管疾病护理常规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直肠肛管疾病护理常规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直肠肛管疾病护理常规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直肠肛管疾病护理常规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直肠肛管疾病护理常规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肠肛管疾病护理常规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肠肛管疾病护理常规ppt课件.ppt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皖医二附院 普外科 胡世琴,解剖直肠和肛管,直肠肛门生理,直肠的主要功能是短期间储留粪便,如此可允许在适当的时候随意排便。肛管的功能:保持排便节制,控制排便。,概述,直肠肛管疾病包括,1、肛裂2、直肠肛管周围脓肿3、肛瘘4、痔,概述,直肠肛管检查方法 体位:1.膝胸位2.左侧卧位3.截石位4.蹲位 5.弯腰前俯位,检查步骤:1.肛门视诊2.直肠指诊 先试验肛门括约肌的松紧度,然后对肛管直肠四周依次进行检查3.肛镜检查 肛镜涂润滑油,缓慢插入肛门,抽出芯子,边退边观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上述三项检查发现的病变,采用顺时钟定位法予以记录。如截石位11点或胸膝位5点处。4

2、.结肠镜检5.影像学检查6.直肠肛管功能检查,学习目标,了解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 了解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诊断及手术 掌握直肠肛管疾病病人围手术期的护 理 掌握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一、肛裂,定义: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病因:长期便秘,粪便干结,排便时机械性创伤是肛裂形成的直接原因。病理:肛裂三联症(肛裂、“前哨痔”、肥大乳头)。,临床表现,1、疼痛 2、便秘 3、出血 4、肛裂三联征,处理,1、非手术治疗 a、保持大便通畅;b、坐浴 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 c、扩肛治疗,2、手术疗法 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手术方式:a、肛裂切除术 b、肛门内括约肌

3、切断术,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a、疼痛:与肛管裂伤及感染有关 b、便秘:与肛周疼痛惧怕排便有关 c、潜在并发症:感染,护理措施,1、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a、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 b、坐浴 c、疼痛护理 主要是适当应用止痛剂,2、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a、肠道准备:术前3日少渣饮食,术前一日流质饮食,术前晚灌肠。b、术后观察:有无出血、红肿、肛瘘、脓肿、尿潴留等的发生。,健康教育保持大便通畅,术后510日内进行扩肛治疗。若有大便失禁者应进行第二次手术。出院后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检查。,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定义: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

4、急性化脓性感染。病因:主要由肛腺感染引起,也可由肛周皮肤感染、损伤、内痔、药物注射等引起。,病因和病理 绝大部分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由肛腺感染引起。肛腺多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肛腺感染后易发生括约肌间感染。直肠肛管周围间隙为疏松的脂肪结缔组织,感染极易扩散。感染向上可达直肠周围形成高位肌间脓肿或骨盆直扬间隙脓肿;向下达肛周皮下,形成肛门周围脓肿;向外穿过外括约肌,形成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向后可形成肛管后间隙脓肿或直肠后间除脓肿。,以肛提肌为界将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分为肛提肌下部脓肿和肛提肌上脓肿。前者包括肛门周围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后者包括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高位肌间脓肿。,临床表现:a

5、、肛门周围脓肿 最常见 b、坐骨直肠窝脓肿 较常见 c、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少见,处理:1、非手术治疗 a、抗感染治疗 b、温水坐浴 c、局部理疗 d、保持大便通畅 2、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疼痛 2、便秘3、潜在并发症,护理措施:1、急性炎症期应卧床休息;2、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3、保持大便通畅;4、发病早期,脓肿切开引流后期坐浴;5、病情观察。,健康教育: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腹泻时及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出现肛门不适、疼痛及时就诊。,三、肛 瘘定义是肛管或直肠下部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常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在

6、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反复发作。,病因: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理:按位置高低分为:a、低位肛瘘;b、高位肛瘘。按瘘管多少分为:a、单纯性瘘;b、复杂性瘘。按肛瘘口位分为:a、外瘘;b、内瘘。,临床表现:1、症状 反复自外口溢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污染内裤;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潮湿、瘙痒,有时形成湿疹。2、体征 肛周皮肤可见单个或多个外口,呈红色乳头状或肉芽组织突起,压之有少量脓液或脓血性分泌物排出。,辅助检查:1、肛门镜检查 可发现瘘口2、X线 可明确瘘管走向3、肛门指检,处理:肛瘘不能自愈,只能手术切开或切除。手术方式:a、肛瘘瘘管切开术 b、肛瘘切除术 c、挂线疗法,C.挂线

7、疗法,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的药线的机械性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的方法。适用于距肛门35cm内,有内外口低位或高位单纯性肛瘘,或作为复杂性肛瘘切开、切除的辅助治疗。,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a、疼痛 与感染有关 b、便秘 与肛周疼痛惧怕解便有关 c、潜在并发症 肛门失禁,护理措施:1、保持大便通畅;2、急性炎症期,术后早期应用抗生素;3、坐浴 术前每日1次,术后每日23次;4、病情观察;5、肛门失禁的观察和护理。,健康指导:1、保持会阴部清洁,常更换内裤;2、术后观察排便有无变细、大便失禁,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定义,痔(heamorrhoids)是直肠下段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扩张

8、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四、痔,民间的观念“十男九痔”传统的观念静脉曲张理论现代观念肛垫下移学说,肛垫下移,痔的分类按(部位分为),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由直肠上静脉丛形成,表面覆盖的是直肠粘膜。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由直肠下静脉丛形成,表面覆盖的是肛管皮肤。混合痔:由直肠上下静脉丛相互吻合、曲张形成,位于齿状线上下,表面覆盖直肠粘膜和肛管皮肤。,临床表现:便血、痔核脱出、疼痛、瘙痒内痔:表现为便后出血和脱出分度度:仅排便后出血,痔核不脱出肛门外,度:排便时痔块脱出,便后自行回纳度:痔脱出后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帮助才能回纳度:痔核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立即脱出外痔: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瘙痒。

9、发生血栓时疼痛混合痔: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可出现环状痔。,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适用痔初期和无症状静止期的痔注射疗法:治疗1,2度出血性内痔的效果较好。红外线凝固疗法:适用于1、2度内痔。胶圈套扎法:用于治疗1、2、3度内痔。手术治疗 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痔块脱出严重者。痔切除术/血栓外痔剥离术/痔环行切除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主要适用于2、3度内痔、环状痔和部分4度内痔。其方法是环行切除齿状线上2cm以上的直肠粘膜 2-3cm,使下移的肛垫上移固定。,手术原理示意,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舒适的改变 与痔核脱出、嵌顿、感染或手术创伤有关。疼痛 与内痔嵌顿、血栓形

10、成有关。便秘 与惧怕排便或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潜在并发症 术后出血、伤口感染、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知识的缺乏 缺少有关疾病治疗和术后预防和康复知识,护理评估,预期目标,疼痛减轻。保持大便通畅。并发症得到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人能叙述痔的预防知识。,非手术病人的护理,调节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观察便血情况缓解疼痛肛门坐浴 作用 减轻水肿和疼痛,防治感染 方法 1:5000高锰酸钾液,2次/日,水温 40度,时间1520分钟。内痔脱出 及时复位,水肿者50%硫酸镁湿敷,术前准备:肠道准备 术前3天少渣饮食,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术前1天半流质饮食。术前清

11、洁灌肠。皮肤准备 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女性已婚病人术前冲洗阴道。,手术病人的护理,术后护理1 一般护理2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伤口渗血或出血3 疼痛护理 应用止痛剂,放松填塞物,降低伤口张力。,手术病人的护理,术后护理4.尿潴留的观察和护理 尿潴留的原因 护理:诱导排尿、导尿5.饮食管理 开始23天流质饮食。6.控制排便 术后48小时内减少肠蠕动 3天内避免大便 禁忌灌肠,术后护理7.温水坐浴 每次排便后或换敷料前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8.预防并发症 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肌肉收缩舒张运动 防止肛门狭窄:扩肛,健康教育,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介绍保持肛门清洁的方法。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少进辛辣食物。避免久站或久坐。便秘:清晨饮水、腹部按摩等。出院每次排便后仍需坐浴。出现排便困难,及时去医院就诊。,护理评价,病人疼痛不适是否减轻。病人是否保持大便通畅。病人的并发症是否得到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人是否掌握痔的预防知识。,课后思考题,内痔与外痔的区别要点肛门坐浴的作用和方法 什么是肛裂三联症 肛裂的临床表现,谢谢!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