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10,1,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一、种子生活力的概念和测定意义二、种子生活力四唑染色测定三、种子生活力的其他测定方法,2023/1/10,2,1、种子生活力(seed viability)的概念 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一、种子生活力的概念和测定意义,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能发芽的种子暂时不能发芽而具有生命力的休眠种子,2、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意义,(1)休眠的种子必须进行生活力测定(2)快速预测种子发芽能力,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023/1/10,4,
2、二、种子生活力四唑染色测定(TTC test or TZ test)1、发展简史,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1942年由德国H.Lakon发明1950年ISTA成立四唑测定技术委员会 1953年ISTA世界大会第一次将四唑测定列入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四唑测定手册(Handbook on Tetrazolium Test),Moore,1984年,650多个属和种1995年我国将四唑测定列入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2023/1/10,5,无色的的三苯基四氮唑被种子吸收后,在胚部活细胞中脱氢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为红色的、稳定、不扩散的三苯基甲,这样,就可根据染色的部位和深浅来区分种子红色的有生活力
3、部分和无色的死亡部分。,2、原理,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023/1/10,6,3、特点,原理可靠结果准确(与标准发芽率误差一般不超过3-5%)不受休眠限制简便快速 6-24h Vitascope 20-30min成本低廉,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023/1/10,7,测定休眠种子的发芽潜力测定收获后马上要播种的种子的发芽潜力测定发芽缓慢的种子的发芽潜力测定发芽末期未发芽种子的生活力测定种子收获或加工期间损伤种子的生活力解决发芽期间遇到的问题查明种子贮藏期间劣变衰老程度时间紧迫,调种时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4、适应范围,2023/1
4、/10,8,5、所需试剂,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四氮唑:2,3,5-氯(溴)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 or Bromide)简称:四唑或红四唑 缩写:TTC,TTB,TZ 理化性质白色或淡黄色的粉剂,熔点243;当温度达到245时就会分解,易溶于水,具有微毒;遇到直射光线时会被还原成粉红色,,所以该试剂需用棕色瓶装盛,并用黑纸外面包装。已配好的四唑溶液应装入棕色玻璃瓶里,存放在暗处。在进行种子染色时,也许将其放在暗处和弱光处进行。,2023/1/10,9,5、所需试剂,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测定方法,建
5、议使用 0.1%1.0%四唑盐的水溶液,切开的种子用 0.1%0.5%浓度的四唑溶液;整个胚、整粒种子或斜切、横切或穿刺的种子需用 1.0%浓度的四唑溶液;种子染色时间与四唑溶液浓度有关。,浓度增加,染色反应所需时间也随之缩短,从染色效果看,以较低浓度为宜;测定时,要求四唑溶液的 ph 值在 6 7 范围之内。,2023/1/10,10,5、所需试剂,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配制方法,称取 1 g 四唑粉剂溶解于 100 ml 磷酸缓冲溶液中,即配成 1.0%四唑溶液;称取 0.1 g 四唑粉剂溶解于 100 ml 磷酸缓冲溶液中,即配成 0.1%四唑溶液;可用 NaOH 或 Na
6、HCO3 溶液调节 ph 值。,2023/1/10,11,5、所需试剂,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磷酸缓冲液,ISTA TZ手册法 AOSA 规程法,母液:称取 9.078 g 磷酸二氢钾(KH2PO4)溶解于1000 ml 蒸馏水中;母液:称取 9.472 g 磷酸氢二钠(Na2HPO4)或 11.876 g Na2HPO4 2H2O 溶解于1000 ml 蒸馏水;然后取 2 份母液和 3 份母液混合即成。,在1000 ml 蒸馏水中加入 5.45 g NaH2PO4 和 3.79 g Na2HPO4,充分溶解即成。,2023/1/10,12,5、所需试剂,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
7、原理和方法,乳酸苯酚透明液 用于小粒豆类种子或牧草种子,染色后种皮、稃壳或胚乳变为透明。过氧化氢溶液 用于某些牧草种子(黑麦草)的预湿浸种,加快酶的活化和吸胀。杀菌剂和抗生素 延缓衰弱种子的劣变进程。胶液硬化剂 有些种子浸种后,种皮表面出现胶液而变得非常光滑,难以拿牢进行样品准备。,2023/1/10,13,6、测定程序,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1)预处理,预措:是指在种子预湿前除去种子外部的附属物和在种子非要害部位弄破种皮。预湿:为加快种子充分吸湿,软化种皮,便于样品准备,以提高染色的均匀度,通常种子在染色前要进行预湿。,2023/1/10,14,6、测定程序,第六章 种子生活
8、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预湿,(1)预处理,水浸快速预湿:适合于水稻、大豆和花生等作物种子纸床缓慢预湿:适合于葱、玉米和小麦等作物种子 纸床预湿(小粒豆类种子)纸卷预湿(大豆、菜豆、豌豆)H2O2溶液浸种:(为了加快种子吸胀和促进酶的活化以及缩短预湿时间)0.3%,2030,1 h,农作物种子四唑染色技术规定,2023/1/10,15,不需预湿和附加准备:如苜蓿种子采用缓慢预湿后不需样品准备:如大豆种子等穿刺或切开胚乳:小粒牧草等种子沿胚纵切:水稻、玉米、和麦类等近胚纵切:松柏和伞形科等植物种子上半粒纵切:莴苣和其他菊科等植物种子,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染色前的样品准备,目的:
9、使四唑溶液快速和充分渗入种子全部活组织,加快染色反应,采用适当方法使胚的主要构造和活的营养组织暴露出来。,2023/1/10,16,g)切去种子基端:茜草科等植物种子h)斜切种子:菊科、十字花科和蔷薇科等横切胚乳:黑麦草、羊茅等植物种子剥去种皮:矮牵牛、茶籽和棉花等植物种子剥开胚乳取出胚:杜仲等林木种子横切胚轴和盾片:大麦和小麦等从果实内取出胚:桃等横切种子两端:山茱萸和胡颓子等平切果种皮和胚乳,露出胚的构造:洋葱和菠菜等植物种子,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染色前的样品准备,2023/1/10,17,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1.禾谷类:通过胚和约在胚乳四分之三个纵切
10、2.燕麦属:靠近胚部横切3.牧草:通过胚乳末端部分横切和纵切4.牧草:种子刺穿胚乳5.莴苣属:通过子叶末端一半纵切6.第5种方式进行纵切时的解剖刀部位7.伞形科:沿胚的旁边纵切8.针叶树:种子沿胚旁边纵切9.两端横切,打开胚腔,并切去小部分胚乳.,2023/1/10,18,(3)染色温度和时间,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将准备好的种子样品放入染色盘中,加入适宜浓度的四唑溶液完全淹没种子,移置于一定温度的黑暗控温设备内或弱光下进行染色反应。所用染色时间因四唑溶液浓度、温度、种子种类、样品准备方法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在 2045 范围内,温度每增加 5,其染色时间可减少一半。达到规定时间或
11、染色已很明显时,倒去四唑溶液,用清水冲洗。已达到规定时间,样品的染色仍不够充分,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以便证实是由于四唑溶液渗入缓慢引起,还是由于种子本身的缺陷所引起的。,农作物种子四唑染色技术规定,2023/1/10,19,(4)鉴定前处理,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直接观察,不需处理轻压出胚,观察鉴定扯开营养组织,暴露出胚切去一层营养组织,暴露出胚和活的营养组织沿胚中轴纵切沿种子中线纵切剥去半透明的种皮或种子组织剥去种皮和残余营养组织切去切面碎片或掰开子叶乳酸苯酚透明液的应用(便于小粒种子观察),2023/1/10,20,目标:,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5)观察鉴定,
12、计算种子生活力百分率按染色程度和组织特性,判断种子活力强弱,并分级查明种子劣变和生活力丧失的原因,2023/1/10,21,裸眼或在解剖镜下逐个鉴定,分清健壮组织,衰弱活组织,衰弱死组织和死亡组织并综合判断种子活力,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鉴定:,(5)观察鉴定,2023/1/10,22,凡是胚的主要构造及有关活营养组织染成有光泽的鲜红色,且组织状态正常的,为有活力种子凡是胚的主要构造局部不染色或染色成异常的颜色和光泽,并且活营养组织不染成部分已超过二分之一,或超过允许范围且组织软化的,为不正常种子凡完全不染色或染色成无光泽的淡红色或灰白色,且组织已腐化、虫蛀、损伤、腐烂的,为死种
13、子。各种植物的种子活力判别标准参照种子检验规程。,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一般的鉴定原则:,2023/1/10,23,水稻:凡是胚的主要构造染成正常鲜红色,或胚根尖端2/3不染色而其他部分正常染色的种子为有生活力种子。大豆:凡是整个种子染成明亮红色,或仅胚根尖端1/3不染色,或子叶表面有小范围坏死,或子叶顶端1/3不染色,为有生活力种子。,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023/1/10,24,(6)计算和结果表示,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计算各重复有生活力种子百分率,重复间误差不得超过最大允许误差结果计算到近似整数,生活力测定重复间的最大容许差距,种子检验结果报告单,2023/1/10,29,三、种子生活力的其他测定方法甲烯兰法溴麝香草酚兰法(BTB法)红墨水染色法软射线造影技术,第六章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