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标准化指南.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0265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1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标准化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隧道标准化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隧道标准化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隧道标准化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隧道标准化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标准化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标准化指南.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铁十七局集团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隧道工程2012版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二年五月1 总则41.1编制目的41.2编制依据41.3与相关规范的关系41.4适用范围42施工准备52.1一般规定52.2场地建设72.3拌和站82.4材料加工场92.5试验室102.6技术准备112.7隧道施工供风、供电、通风、通讯122.8弃碴场172.9危险品库173洞口与明洞工程193.1一般要求193.2施工准备203.3施工工艺213.4施工要点214洞身开挖264.1一般要求264.2开挖方法284.3连拱隧道364.5钻爆424.6超欠挖控制495初期支护、辅助工程施工515.1一般要求515.2喷

2、射混凝土515.3锚杆575.4钢筋网635.5钢架645.6超前锚杆支护685.7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支护695.8超前管棚支护725.9超前预注浆735.10地表砂浆锚杆765.11地表注浆766仰拱与底板786.1一般要求786.2施工工序796.3施工要点797防水与排水827.1一般要求827.2施工工序827.3施工防、排水施工要点837.4结构防、排水施工要点868二次衬砌938.1一般要求938.2施工工艺流程938.3施工要点939路面及附属工程999.1一般规定999.2路面999.3电缆沟1069.4蓄水池1069.5预埋件10710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10810.1一般规

3、定10810.2超前地质预报10810.3监控量测114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较好的贯彻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认真落实省厅开展“五化”管理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内在质量,消除质量通病,延长公路使用年限,在总结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指南。1.2编制依据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4)十天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指南细则,本行业国内通行的先进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1.3与相关规范

4、的关系本指南是对隧道工程规范的细化、补充,在使用过程中凡未涉及的内容,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等执行。1.4适用范围适用于西秦岭隧道。2施工准备2.1一般规定2.1.1材料的采备1)隧道施工前应做好水泥、砂石料、钢筋(材)、外加剂、防水板、透水管等材料的招标订购工作,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材料供应计划;特别是做好隧道前期施工支护需材料的采备工作,如:水泥、中(粗)砂、钢筋等材料以及早强锚固药卷、钢拱架等成品、半成品等。2)材料采购应严格按材料招投标程序进行,选择供应能力强、质量合格、价格优惠的供应厂家。3)材料进场前严格进行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料,

5、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4)材料样品及有关技术资料应列入建设档案备查。2.1.2机械设备进场1)隧道进洞前,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必须进场。2)隧道前期所需机械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土石方施工设各: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和自卸汽车等。隧道开挖及出碴运输设备:凿岩机、台车(架)、装载机、大吨位自卸汽车等。隧道支护设备:湿喷机、管棚钻机、注浆机等。混凝土施工设备:搅拌机、运输车、输送泵、捣固设备、衬砌台车等。钢筋加工设备:钢筋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机、弯拱机、电焊机等。风、水、电供应设备:内燃空压机、电动空压机、水泵、变压器、发电机等。相应阶段配备的检测仪器和设备。3)机械设备应本着性能优良、配套合理的原则

6、配备,满足污染小、能耗低、效率高的要求,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分阶段、分期组织上场,以满足施工需要。2.1.3组织人员进场1)应根据工程规模、工期和技术难度配备相应的管理、技术、测量、试验、环保、专职质量检查和安全管理人员。2)隧道施工的钻爆、运输、支护、模筑衬砌等作业均宜安排专业化队伍进行施工,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技术水平等制定详细的劳动力计划,及时组织上场,以满足施工需要。3)应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包括劳务人员)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每年不少于两次、不低于40学时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新进人员和作业人员进入新的施工现场或者转

7、入新的岗位前,施工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考核。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或者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人员须持证上岗。 图2-1防护服装4)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必需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口罩、耳塞等)和防护服装其使用、采购和管理应符合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2.1.4施工便道1)施工便道在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及时组织施工,以满足物资、材料运输需要。2)施工便道采取利用既有便道和新修便道相结合的方案,拓宽既有便道及新修便道应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保护生态环境。3)高位水池、施工便道和临建设施建设不得影响隧道施工,更不得影响隧道安全。4)新修便道标准如下

8、:路基宽度5.0m,路面宽度4.5m,两侧应设置临时排水边沟。线路纵坡控制在12%以内,根据通视条件每100m200m设置会车道,纵坡较大路段长度控制在100m内,相邻较陡路段之间设置2030m不大于5%的坡段,供车辆换挡。一般路段路面填筑20cm厚砂砾石或弃碴并压实,设置5%横坡;拌和场、生活区、加工场等作业区道路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面层。在急转弯、长陡坡地段设置警示标志,确保行车安全。图2-2施工便道应加强日常维护,确保便道畅通无阻。2.2场地建设2.2.1生产区、生活区的选址、布置和配套设施,应保障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各类疾病发生。2.2.2靠近现场,便于指挥管理,减少干扰。

9、水、电、路、通信便利畅通,满足生管理和指挥要求。2.2.3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点搭建的临时生活、办公用房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规定;生活、办公区应与施工区域划分清晰,并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图2-3现场生活及办公区2.2.4生产区可采用彩钢板棚及砖砌房屋,必须搭设稳固,室内外地面采用1020cm厚的C15混凝土进行硬化,四周排水通畅。图2-4现场生产区2.2.5施工单位应做好生活、生产区内的安全用电和防火工作,必须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配套设施。2.2.6施工现场“八牌二图一彩门”“八牌二图一彩门”具体为工程公告牌、合同起讫标示牌、工程标示牌、工程质量举报公告牌、质检标示牌、材料标示牌、配合比标示牌

10、、民工工资发放告示牌和施工平面示意图、场区平面示意图及桁架式彩门。 图2-5施工场地规划及标牌标语 图2-6桁架式彩门2.3拌和站2.3.1拌和站建设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办公区、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及运输车辆停放区等。绘制详细的现场布置图,设置明显的标示牌。2.3.2选址宜在交通方便、周围无村庄的区域。拌和站应根据工程情况集中设置,宣采用封闭式管理,站内设置工地试验室。2.3.3拌和站站界应用砖砌围墙封闭,材料堆放区、拌和区、作业区应分开或隔离,场内主要道路应作硬化处理。2.3.4拌和楼按全封闭设置,减少或防止灰尘污染空气。图2-7封闭式拌和楼2.3.5拌和站内应设置污水

11、处理池,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或者用于场内洒水。2.3.6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供应,采用具有两仓自动计量的拌和设备其建设应符合相关要求。2.4材料加工场2.4.1材料加工场应合理选择设置地点,减少进入现场的二次搬运量,同时做到加工与施工互不干扰。2.4.2应实行封闭管理,可根据需要设围墙或围栏防护,四周排水通畅;在场(棚)内应悬挂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4.3场内施工用电应规范管理,各作业区用电回路分开设置,加设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2.4.4实行工厂加工,现场整洁有序,分为加工区、原材料堆放区、半成品、成品区,各类标志牌醒目。图2-8材料加工厂2.5.3试验室的条件应满足其工作

12、任务的需要,且布局合理。2.5.4试验室应通过监理、建设单位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2.5试验室2.5.1施工单位试验室人员的配置应满足试验检测工作的需要;检测人员应具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培训经历,并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2.5.2试验室仪器设备依据施工规范及建设管理单位具体要求经行配置,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状态、量程及精度(分辨率)应满足标准要求。 水泥室 留样室 力学室 土工室 标养室 标养室控制设备图2-9工地实验室2.6技术准备2.6.1施工前的调查和核对工作。1)调查施工区域及其周边的地理、地形、地貌和沿线水文、气象及地质资料。2)了解当地及周边地区建筑材料情况,考察材料的质量

13、、数量、运距及供应能力。3)了解工程所需机械、人力、水、电、通讯等资源及价格信息。4)调查隧道施工对地表和地下既有结构物的影响。5)了解施工场地布置与洞口相邻工程、弃碴利用、农田水利、征地等的关系。6)核查建筑物、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和电信、电力线路等设施的拆迁情况和数量。7)了解施工中和运营后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8)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做好图纸审核工作,核对几何尺寸,复核工程数量。9)在施工调查和设计文件核对完成后,应将结果及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呈送相关单位。2.6.2施工测量1)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图纸和有关资料,对交付使用的隧道轴线桩、三角网基点桩以及

14、水准点等,进行详细的测量检查和核对,并将测量成果报送监理工程师。2)施工单位在进行复测时,必须与相邻标段闭含。平面控制应覆盖相邻标段2个桩,高程与相邻标段闭合。3)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要加桩,在工程实施中隧道中桩最大间距直线上不得大于l0m,曲线上不得大于5m,并明确标出用地界桩、路面和排水沟中心桩、辅助基准点以及其它为控制正确放线的水平和垂直标桩。2.6.3施工方案1)施工单位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工期要求、施工队伍、机械设备、施工中的现场监控量测等因素,正确选定施工方案,制订施工顺序,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须报监理、建设管理单位审批。2)施工组织设

15、计编制内容要求如下:文字部分主要包括: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工程概况、组织机构及施工部署、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进度安排、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含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质量管理措施、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措施、环境管理和文明施工措施)等。图表部分主要包括:资源动态配置表(主要工程数量表、机械设备及检测试验设备配置表、物资供应数量表、分季劳动力用量计划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计划图(网络图)。3)对于长大隧道、地质复杂的隧道(如不良地质隧道、高瓦斯隧道),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编制、论证、审查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程师审查同意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16、。2.6.4第三方监测建设管理单位可在工程开工前委托有资质单位开展“第三方监测”工作,宜进行公开招标。2.7隧道施工供风、供电、通风、通讯2.7.1施工供风1)风压站应在洞口选址修建,并宜靠近变电站,有防水、降温、保温和防雷击设施。图2-10洞口空压机房2)风压站供风能力须满足隧道正常施工要求,供风管路布置应尽量避免压力损失,保证工作面使用风压不小于0.5MPa。3)供风管道前端至开挖面距离不应大于20m。 2.7.2施工供水1)施工单位应确保施工和生活用水设施的安装和保养满足施工及生活需要,生活用水应符合用水标准。2)寻找水源,按施工需要的供水压力(水压不小于0.3MPa)合理选址修建高位水

17、池,安装上、下水管路。3)对于修建高位水池困难的隧道,宜采用变频高压供水装置以满足施工需要。4)管道前端至开挖面一般不超过30m。2.7.3施工临时供电隧道施工临时供电的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及维护除应符合国家及甘肃省的相关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对于短隧道应采用高压输送至洞口,再低压进洞;长隧道及特长隧道应考虑高、中压进洞,以满足施工需要。2)隧道施工供电应采用400/230V三相五线供电系统;动力设备应采用三相380V;照明电压一般作业地段不宜大于36V,成洞段和非作业地段可采用220V,瓦斯地段不得超过110V,手提作业灯为1224V;选用的导线截面应使低压线路末端电压降不应大于10%;

18、36V及24V线不得大于5%;高压分线部位应设明显危险警告标志;所有配电箱和开关应全部标示责任人和用途。3)洞外变电站应设置防雷击和防风装置,且宜设在靠近负荷集中地点和电源来线一侧;当变电站电源线需跨越施工地区时,其最低点距人行道和运输线路的最小高度应满足;电压35KV时7.5m,电压610KV时6.5m,电压400V时6m;变压器容量应按电气设备总用电量确定,当单台电动设备容量超过变压器容量1/3时,宜适当增加启动附加容量。图2-11洞外变电站及控制柜4)洞内变电站应设最在干燥的紧急停车带或不使用的横通道内,变压器与周围及上下洞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00mm,同时应按规定设置灯光、轮廓标等

19、安全防护设施。洞内高压变电站之间的距离宜为1000m,由变电站分别向相反两方向供电。洞内高压变电站应采用井下高压配电装置或相同电压等级的油开关柜,不应使用跌落式熔断器,应有防尘措施。5)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应采用绝缘良好的胶皮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应采用橡套电缆;瓦斯地段的输电线必须使用密封电缆,不得使用皮线;涌水隧道的电动排水设备应采用双回路输电,并有可靠的切换装置;动力干线上每一分支线,必须装设开关及保险装置;严禁在动力线路上加挂照明设施。6)照明和动力线路安装在同一侧时,必须分层架设。电线悬挂高度应满足:110V以下电线离地面距离不应小于2m,400V时应大于2.5m, 6l0kV时

20、应大于3.5m。供电线路架设一般要求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上、支线在下,动力线在上、照明线在下。图2-12洞内照明线路及应急灯布置2.7.4施工通风1)施工长度超过150m以上的隧道采取机械通风。150m以下的隧道一般情况下采取自然通风。2)隧道施工作业环境卫生标准参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3)瓦斯隧道装药爆破时,爆破地点20米内风流中瓦斯必须小于1.0%;总回风道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0.75%。开挖面瓦斯浓度大于1.5%时,所有人必须撤离至安全地点。4)机械通风方式应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施工方法、设备条件等综合确定。当主风流的风量不能满足隧道掘进要求时,应设置局部通风系统,并尽量利

21、用辅助坑道。5)通风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送风式的进风管口应设在洞外,宜在洞口30m以外。集中排风管口应设在洞外,并应做成烟囱式。通风管靠近开挖面的距离应根据开挖面大小确定,送风式通风管的送风口距开挖面不宜大于20m,排风式风管吸风口距开挖面距离不宜大于10m。混合通风方式时,当一组风机向前移动,另一组风机管路应相应接长,并始终保持两组管道相邻端交错20-30m。局部通风时,排风式风管的出风口应引入主风流循环的风流中。通风管的安装应做到平顺,接头严密,每l00m平均漏风率不得大于2%,弯管半径不小于风管直径的3倍。通风管应设置专人定期维护。当采用软风管时,靠近风机部分,应采用加强型风管。送风

22、管宜采用软管,排风管应采用硬管。6)隧道施工必须采用综合防尘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隧道施工应采取通风、洒水等防尘措施,并按规定时间测定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钻眼作业应采取湿式凿岩,当水源缺乏、容易冻结或岩性不适合湿式凿岩时,可采用带有捕尘设备的干式凿岩,采用防尘措施后应达到规定的粉尘浓度。凿岩机钻眼时必须先送水后送风。除黄土、膨胀性围岩外,爆破后必须进行喷雾、洒水,出碴前应用水淋湿石碴和附近的岩壁。 施工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2.7.5施工期间“三管两线”应架设顺直、整齐。 图2-13管两线布置示意图2.7.6 通讯1)施工单位对外联络采用程控电话与移动电话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配备传真设备,有条件的

23、开通网络通讯。2)现场联络可以采用对讲机或内部电话,隧道内可以采取增设移动信号转换机等设备保证通畅,长及特长隧道施工应设置视频监控、逃生诱导标志。图2-14安全警示标语2.8弃碴场2.8.1隧道弃碴必须运至确定的弃碴场,不得随意乱弃。 2.8.2隧道施工前应详细调查,选择出碴运输方便、环保的场所作为弃碴场,场地容立可容纳隧道弃碴量。2.8.3弃碴场选址不得占用其它工程场地和影响附近各种设施的安全;不得影响附近农田水利设施,不占或少占农田;不得堵塞河道、河谷,防止抬高水位和恶化水流条件;不得挤压桥梁墩台及其它建筑物。2.8.4弃碴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必要防护、排水、绿化,当设计要求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24、或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对弃碴场的防护进行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复。2.9危险品库 2.9.1火工品库房的建设及管理除应符合有关规定,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库存量不准超过公安机关批准的容量,不准混放,爆炸物品堆码应垫高200300mm,置放雷管时必须铺设胶质皮垫。 图2-15火工品库2)药、管要分库设置,距离不小于30m。仓库内要设置灭火器、砂等消防器材以及自动报警装置。3)工作人员住房和看守房必须设置在库外,看守房位置、高度的确定,以能嘹望全库和周围情况为准。 2. 9. 2其它危险品,如氧气、乙炔、油料及剧毒、放射性物品等应单独建库存贮,库房建设及管理应符合国家及陕西省的相关规定。3洞口与明洞工

25、程3.1一般要求3.1.1积极推广“零开挖”进洞理念,减少植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隧道洞顶及分离式隧道中间山体地貌及植被应予以保护。图3-1洞口山体植被保护3.1.2隧道进洞前,二次衬砌台车必须进场。图3-2二次衬砌台车3.1.3洞口设有明洞,且洞口地质情况相对较好的隧道,可先进暗洞,由内向外施作洞口明洞模筑衬砌,再进行洞身段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施工。3.1.4当洞口围岩条件很差时,要严格控制进洞施工顺序。应在完成套拱或超前大管棚后,立即进行明洞主体模筑衬砌施工,再进行暗洞浅埋段施工。3.1.5当洞口地处陡壁处,无法形成工作面时,可在线路外侧设施工横洞进洞,横洞位置岩体需稳定可靠,横洞掘进

26、至主洞后,由内向外施工。 图3-4明洞及仰坡绿化3.1.6隧道洞口场地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基底需稳定密实,汽车运输通道还必须采用20cm厚的C15混凝土作为面层。3.1.7洞口前的桥梁、涵洞及路基等相关工程应及时安排施工,减少对隧道施工的干扰。3.2施工准备3.2.1隧道洞口开挖前,施工单位应对洞口段地形地貌进行复测,认真调查地质情况,同时编制隧道进洞施工方案;建设管理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可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各个洞口进行现场核对,进一步优化进洞方案及洞门形式。3.2.2隧道进出口联测已完成,且贯通误差符合规范要求;放样进洞控制桩,并保护边、仰坡开挖边线、明暗洞交界里程等测量放样已

27、按要求完成。3.2.3洞顶截水沟已砌筑完成,洞口初步形成畅通的排水系统。3.2.4对洞口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洞口的地形情况,有无不良地质或偏压,边、仰坡有无危石;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构筑物情况,征地拆迁情况;洞口及附近的地表水系对隧道工的影响程度;植被分布情况;洞口地表有无泉眼,地下水分布情况,洞口土体、塑性指数等原始参数等。3.2.5洞顶沉降观测点、基点已布设完成,并取得第一组数据。3.2.6机械设备及人员已到位,材料已完成报验。3.3施工工艺洞口与明洞工程的施工流程为:洞顶截水沟开挖、砌筑洞口排水工程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及成洞面临时防护洞口套拱、管棚棚架式体系等辅助进洞措施施工明洞基础及洞身

28、施工明洞防排水施工明洞回填洞门施工。3.4施工要点3.4.1洞口土石方开挖1)施工宜避开降雨期,如确需在雨季施工时,应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和防护措施,同时应加强对山坡稳走情况的监测、检查,防止因洞口开挖造成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洞门端墙处的土石方,应视地层稳定程度、洞口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等选择施工时机和施工方法。2)口边、仰坡土石方的开挖应减少对岩、土体的扰动,严禁采用大爆破;边、仰坡上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浮石、危石要清除或加固,坡面凹凸不平应整修平顺。3)应在进洞前按设计要求对地表及仰坡进行加固防护;开挖边、仰坡松软地层时,宜随挖随支护,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当洞口可能出现地层滑

29、坡、崩塌时,应及时采取预防和稳定措施稳定坡体,可采取地表砂浆锚杆、地表注浆等辅助工程措施或路基施工中稳定边坡的措施。4)偏压洞口施工应做好支挡、反压回填等工作后再开挖。开挖方法应结合偏压地形情况选定,不得因人为因素加剧偏压。5)洞口边坡及仰坡采用明挖法施工,自上而下分阶段、分层进行开挖。第一阶段挖至设计临时成洞面,并视围岩情况,结合暗洞开挖方法,预留进洞台阶;第二阶段开挖其余部分,形成永久边仰坡。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洞口有邻近建(构)筑物时,应采取微震控制爆破。6)洞口边、仰坡排水系统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合理连接,不得侵蚀软化隧道和明洞基础,不得冲刷洞口前路基边坡及桥涵锥坡等设施。7)洞口

30、永久性挡护工程紧跟土石方开挖及早完成,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8)洞口仰坡上方洞身范围内禁止修建施工用水池。9)进洞前必须完成边仰坡的开挖及防护,保证边、仰坡的稳定;废弃的土石方座堆放在指定的地点,边、仰坡上方不得堆置弃方。3.4.2排水工程1)洞外排水工程包括边坡和仰坡外的截水沟、排水沟和洞口排水沟、涵管组成的排水系统,所有开挖与铺砌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及施工图纸要求。2)边坡、仰坡外的截水沟或排水沟应于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完成,防止地面水冲刷而导致边坡、仰坡落石、塌方。截水沟及排水沟的上游进水口应与原地面衔接紧密或略低于原地面,下游出水口应顺接已有排水系统。3)边坡、仰坡以外的山体表面,如有坑

31、洼积水时,应按设计要求予以处理,但不得用土石方填筑,以免流失堵塞排水沟渠,影响洞口安全。4)反坡施工洞口,施工期间洞口应设渗水盲沟或暗沟,防止洞外水流入洞内。3.4.3坡面临时防护1)为保证洞口坡体的稳定性,应及时采取锚喷等形式进行防护。2)当洞口下方有道路、桥梁、建筑物、河流、施工点时,应设置防护网、隔离墙等安全防护设施。3)坡面临时防护施工前,应将岩面浮渣及危岩清除干净并用高压风将坡面清理干净。4)如坡体含水量较大或有地下水,坡面渗漏水较多,应增设泄水孔或平孔排水。3.4.4进洞辅助措施1)超前管棚及超前小导管等辅助工程措施的施工方法按本指南第5章的相应项目执行。超前管棚推荐采用履带式潜孔

32、钻机。2)辅助工程措施所用钢筋、钢管等材质,环向间距、纵向搭接长度、方向等布设参数,以及锚固所用材料均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对有采用注浆施工的洞口工程,施工单位注浆前应认真分析围岩性质,选择合理的注浆设备和施工工艺,确定合理的注浆初始压力、终压力。监理工程师应认真进行旁站,记录单孔注浆压力和单孔实际注浆量, 图3-5履带式潜孔钻机记录内容包含以下内容:施作里程范围、小导管(管棚)根数、长度、最大单根注浆量、最小单根注浆量、总注浆量(注浆量以使用水泥袋数或公斤为单位)、注浆控制压力。对小导管、管棚的安装和注浆必须要有影像资料。 4)套拱基础应设置在符合图纸要求且稳固的地基上,地基承载力满足设

33、计要求,基坑的渣体杂物、风化软层和积水应清除干净。5)套拱内预埋的导向套管应严格控制其方向和角度,确保钻孔定位准确。6)洞口超前大管棚施工,一般先施作护拱,再在导向管的导向下进行钻孔施工。 图3-6洞口施工导向套管和超前管棚3.4.5明洞与洞门施工1)边墙施工明洞边墙基础应设置在符合图纸要求且稳固的地基上,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基坑的碴体杂物、风化软层和积水应清除干净,严禁超挖回填虚土。偏压和单压明洞的外边墙基底,在垂直路线方向应按设计要求挖成一定坡度的向内斜坡,以提高基底的抗滑力。基础开挖时,应注意核查地质条件,如挖至设计标高,不满足基底承载力要求时,应提出变更设计。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回

34、填,避免雨水等侵蚀地基。2)明洞衬砌及防、排水施工明洞衬砌与暗洞衬砌线形应顺畅;明洞衬砌前,及时施作拱脚纵向排水管、横向盲沟。衬砌施工符合除隧道整体式衬砌要求外,在其端部与拱、墙首轮环节处都要设置挡头板。为控制拱圈厚度,在拱部加设外模并架立骨肋连接固定。明洞拱圈外模拆除后,与暗洞防水板连接良好,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并及时按设计规范要求施作防水层。3)明洞回填施工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拱墙背防水设施完成后,方可回填拱背土方。明洞段回填土方应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两侧回填的土面高差不得大于0.5m;底部应铺填0.51.0m厚碎石、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并夯实;回填至拱顶后应分层满

35、铺填筑,顶层回填材料宜采用粘土以利于隔水。明洞粘土隔水层应与边坡、仰坡搭接良好,封闭紧密。石质地层中墙背与岩壁空隙较窄时,可采用与墙身同级混凝土回填;空隙较大时,可采用片石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回90%实;土质地层墙背应按设计要求到填。使用机械回填时,拱圈混凝士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且需先用人工填筑夯实回填至拱顶以上1.0m后,方可使用机械施工。明洞回填压实度不得小于90%。4)洞门施工洞门基础开挖应注意基坑的支护,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应做好防水、排水工作,防止基底被水浸泡。基坑废碴、杂物等必须清除干净。洞门拱墙应与洞内相邻的拱墙衬砌同时施工,连成整体。洞门端墙应与隧道衬

36、砌紧密相连接。洞门端墙的砌筑(或浇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产生偏压。洞门完成后,洞门以上仰坡坡脚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并应确保坡顶以上排水系统的完好与连通。隧道明洞回填、洞门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洞口边坡及仰坡的地表恢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做好水土保持。洞门砌筑施工应满足:a)面层料石一丁一顺分层砌筑,砂浆饱满。b)砌筑砂浆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机械拌制。c)勾凹缝后,可按要求在缝内喷涂,以增强视觉效果。d)砌体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按设计布置泄水孔,对个别出水点及时将水引出,并做好墙背后反滤层、排水盲沟等。图3-7洞门采用料石砌筑e)砌体的大面要平整,缝宽要一致。5)隧道洞门不允许

37、粘贴石板材,尤其是抛光的石板材。图3-8洞门质量及安全隐患4洞身开挖4.1一般要求4.1.1洞身开挖的基本原则:在保证围岩稳定或减少围岩扰动前提下,根据隧道断面大小及形式、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支护条件、工期要求、隧道长度、机械设备能力、经济性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采用适宜的开挖方法,尤其应与支护条件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自稳能力,采用有利于减少超、欠挖,减少围岩扰动的开挖方法。施工方案应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方案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4.1.2开挖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l)开挖轮廓形状和断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尽量减少开挖轮廓线的放样误差,宜采用激光投向仪、隧道激光断面仪等辅助手段确定开挖轮廓线

38、和炮孔位置。2)通过爆破试验,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应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对振动波的监测,不断调整钻爆参数,实现光面爆破,把对围岩、支护、二次衬砌的扰动减到最小程度。3)施工过程中应把围岩监控量测、地质预报纳入工序中,做好设计与施工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修正开挖方法和参数,实现优化设计和安全施工。4)所有开挖应按图纸标明的开挖线并加入预留沉降量后的尺寸进行施工,开挖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严禁二次爆破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测定隧道轴线位置和高程。5开挖后应及时做好地质素描工作,围岩级别变化处或地质发生变化处,应有相应影像资料及文字说明。6)开挖爆破作业应在上一循环喷射混凝土终凝后进行(一般不小

39、于4h)。4.1.3隧道开挖面应以衬砌设计轮廓绒为基准,必须考虑足够预留变形量和测量贯通误差等因素。1)预留变形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宽度、埋置深度、施工方法和支护情况等条件,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2)测量贯通误差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及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规定。3)隧道周边围岩变形量与隧道跨度、施工方法、施工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施工中应根据量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调整下一阶段同级围岩的预留变形量,以防止围岩的实际变形量超过预留变形量造成初期支护侵入二次衬砌,或因预留变形量过大造成二次衬砌厚度增加,加大施工成本。4.1.4当两相对开挖工作面相距3040m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

40、指挥,并采取浅眼低药量,控制爆破震动。开挖侧每次爆破作业时应提前30min通知停挖侧,停挖侧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应撤至安全距离以外。当两开挖工作面距离剩下1015m时,应从一端开挖贯通,一端必须停挖,将人员机具撤走,并在安全距离(200m)处设立警告标志。开挖至贯通面5m时,在上导坑中心位置采用小导坑开挖施工,首先贯通小导坑。小导坑开挖宽度、高度约1. 5m左右。小导坑贯通后,再向周边开挖,依次贯通上、中、下导坑;单向开挖时应反向开挖不少于30m且不小于洞口超前管棚长度,尽量避免在洞口处贯通。4.1.5双洞开挖时,应根据两洞的轴线间距、洞口里程距离、地质条件及其它自然条件,选择适当的开挖方法,小

41、净距隧道(净距小于1.5倍的开挖宽度)应严格控制两洞开挖面距离差,先行洞二次衬砌工作而超前后行洞开挖面20m以上,防止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周壁产生不良影响。4.1.6应做好洞内施工过程测量工作,洞内应每隔l00m设置一个水准点,每掘进300m进行一次导线复核测量。4.1.7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根据开挖面、围岩变形的量测结果,辅以超前地质预报,结合岩层构造、岩性及地下水情况,提出围岩分级的修改意见,并判定坑道围岩稳定性,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4.1.8仰拱部位开挖应满足:挖至设计高程时,底面应圆顺,碴物应清除;做好排水设施,清除积水;隧道底两隅与侧墙连接处应圆顺;应采取措施保证施工交通安全。4.

42、1.9隧道开挖过程中应设置必要逃生管道。4.1.10隧道施工宜根据围岩级别情况选择开挖方法,具体如下表。高速公路隧道各级围岩主要开挖方法 表4-1开挖方法适用围岩级别地下水状况说明循环进尺控制(m) 说明全断面法I、II、III干燥或潮湿3.04.0正台阶法III、干燥或潮湿1.02.0 两台阶长度4060m环形预留核心土法、V有渗水或股状水0.51.O上中下台阶长度35m三台阶七步流水作业法、V有渗水或股状水1.02.0上中下台阶长度35m双侧壁导坑法V、有渗水或股状水0.51.0两或三车道隧道:施工应尽量减少开挖分部,用大断面分部中洞法双联拱隧道0.51.0中隔壁法(CD)V或浅埋段0.5

43、1.O交叉中隔壁法(CRD法)V、0.54.2开挖方法4.2.1全断面开挖法1)施工工艺断面光面爆破法施工。采用钻孔作业台车(简易钻孔台架)钻孔,喷射机械手配合湿喷机喷混凝土。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装碴,自卸车出碴。施工中合理调整工序,实行“钻爆、装碴、运输”机械化一条龙作业。围岩稳定性好时复喷混凝土作业与钻爆作业可拉开距离平行作业。2)施工工序施工工序:全断面开挖 初期支护全断面二次衬砌。主要适用于两车道II、III及级围岩和三车道I、II级围岩的施工。3)工艺要点循环进尺宜控制在34m;采用大型机械配套作业;超前开挖导洞时,应控制好开挖距离。4.2.2台阶法施工1)施工工艺上半断面开挖超前下

44、半断面3050m,开挖后及时施作喷锚支护,上断面采用凿岩机钻孔,下断而采用凿岩车(简易台架)钻孔,非电毫秒雷管微差起爆,喷射机械手湿喷混凝土作业,上台阶洞碴用挖掘机扒至下台阶,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出碴运输。开挖后及时施做全部初期支护,下半断面施工3050m后施做仰拱及填充。根据围岩量测信息确定合理的衬砌时间,衬砌后根据进度需要施做水沟电缆槽。2)施工工序3)施工要点两台阶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满足机具正常作业,一般应控制在3050m之间;当顶部围岩破碎,需支护紧跟时,可适当缩短台阶长度。施工亦应先护后挖,宜采用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等辅助施工措施。开挖应尽量采用微震光面爆破技术。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面a

45、上台阶施工时,钢架底脚宜设锁脚锚杆和纵向槽钢托梁以下台阶开挖安全。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开挖。隧道两侧的沟槽及铺底部分应和下台阶一次开挖成型。台阶分界线不得超过起拱线,上台阶长度不得大于60m,下台阶马口落底长度不大于钢拱架的长度,应一次落底,并尽快封闭成环。台阶长度不宜过长,应尽快安排仰拱封闭间,改善初期支护受力条件。4.2.3环形开控预留核心土法1)施工工艺先开挖上部导坑成环形,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2)施工工序上弧形导坑开挖。拱部初期支护。预留核心土开挖。下台阶开挖。 边墙初期支护。仰拱超前浇筑。全断面二次衬砌。图4-2预留核心土开挖法示意图3)施工要点一般环形开挖进尺为0.51.0m左右不宜过长,核心土长度为46m,台阶长度为洞径的1.5倍。下半断面落地时,采用拉中槽跳间挖马口,马口长度2.53.0m,每循环落地后应立即施工仰拱进行封闭,二次衬砌距离台阶长度为3050m。图4-3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核心土与下台阶开挖应在上台阶支护完成后、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为防止上台阶初期支护下沉、变形,其底部宜加设槽钢支垫,并与钢架连为一体,钢架底部应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