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统计指标设计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0427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统计指标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第2章统计指标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2章统计指标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2章统计指标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2章统计指标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统计指标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统计指标设计ppt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2章 统计指标理论与多指标综合评价,第一节 统计指标的基本问题,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从质的方面来定义,包括三个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定义,包括六个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和指标数值,一、统计指标(statistical indicator)的内涵,2,按照所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不同: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也称为总量指标,或外延指标。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总体单位总量;二是总体标志总量。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相

2、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指标,反映总体现象的内部联系和对比关系,因此有时也称为内涵指标。又可以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二、统计指标的分类,3,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界限并不完全明确。一些指标同时具有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性质,如平均密度、平均比重等指标,归入平均指标亦可,归入相对指标也可。也有的研究认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划分并没有对统计指标穷尽,如标志变异度、指数、相关系数等,也没有与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完全一一对应,因此建议把这些指标命名为其他指标,归类于质量指标,然后把所有指标统一冠以综合指标。,二、统计指标的分类,4,按照计量尺度

3、的不同:定类指标、定序指标、定距指标和定比指标定类尺度是对统计客体类别差异所作的测量;定序尺度是对统计客体顺序差异所作的测量;定距尺度是对统计客体绝对差异所作的测量;定比尺度是对统计客体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所作的测量。根据反映的时间特点的不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二、统计指标的分类,5,根据作用或功能的不同: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描述指标是用于反映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和基本情况的指标,如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外汇储备额等;评价指标是用于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估和考核的指标,如评价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产品销售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预警指标是用于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变化进行预报和警示的指

4、标。如股票市场中的股票价格指数等指标。根据功能划分指标并不绝对,有些指标既可以用于描述,也可以用于评价和预警。,二、统计指标的分类,6,根据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根据数据依据的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客观指标是指其取值依据是对统计的实际度量或计数,具有客观性和具体性,这类指标多与实际物体相联系;主观指标是指不可能或难以用直接度量或计数取值而只能凭人们的感受、评价确定取值的指标,如民意测验、满意度测评等。主观指标的客观化处理在现实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此外,统计指标还有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系统指标和绩效指标等划分。,二、统计指标的分类,7,实

5、物量指标综合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统计指标体系复合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数,三、统计指标的发展,8,第二节 统计指标的构造,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明确指标名称、指标定义、指标类属与作用、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空间限制、时间限制、指标数值、数据采集方式等九个构成要素。,一、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一)指标定义的方法,提要法示算法穷举法限定法,9,(一)指标定义的方法提要法,是指在指标的定义中给出该统计指标内涵需要掌握的要点。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最终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这一定义就是给出了三个要点:在空间范围规定上强调以经济领土内的常住性为基础;在

6、指标的项目构成上强调最终产品的价值;在指标部门范围上强调所有物质生产和服务提供部门。在揭示三个要点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概念得以明确。,10,(一)指标定义的方法示算法和穷举法,示算法是在定义中直接给出指标的计算方法。例如,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用以衡量劳动者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相对指标一般多采用示算法定义。穷举法是从外延的角度把统计指标的各个构成项目都列举出来的方法。例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一段时期内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一般来说,穷举法多用于定义总量指标。,11,(一)

7、指标定义的方法限定法,限定法是将通过指出指标之间的包含(母指标)与被包含(子指标)关系来定义子指标的方法。例如,固定资产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长期存在和多次使用的国民财产。这一定义在给出母指标国民财产的基础上通过限定条件定义子指标固定资产。显然,限定法应同时给出指标所属的母体范围与相对明确的限定条件,缺一不可。,12,(二)指标类属与作用,在定义统计指标的内涵时,必须考虑定义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明确指标的类属。指标类属划分是多维的。从所属体系上可划分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科技指标、资源环境指标;从所反映的内容上可划分为总量指标、结构指标、动态指标、比较指标等;从作用性质上可以划分为正指标、逆指

8、标和适度指标等。指标的类属决定着指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例如,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的作用就各不相同。,13,(三)计算方法,指标的计算方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指标的计算公式,解决指标如何计算的问题;(2)指标计算公式内含的计算原理,包括前提条件、计算依据等。如GDP的三种计算方法,14,(四)计量单位,有名数或无名数;单一计量单位或复合计量单位;实物量单位、价值量单位或劳动量单位。,部门范围。指标计算包括国民经济哪些部门,不包括哪些部门,应有明确规定。地区范围。地区范围有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之分。活动主体范围。指标计算包括哪部分人,不包括哪部分人,应有明确规定。项目构成范围。不

9、同指标的项目构成各不相同,明确不同的项目构成及其对指标性质的影响十分必要。,(五)空间限制,15,(六)时间限制时间限制表现为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这也是区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依据。统计指标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共同构成了通常所说的统计指标的“计算口径”。(七)指标数值及其功能含义指标数值是实际统计工作的结果。对于部分指标而言,可以估计其取值范围,找出具有取值变化的转折点,并判断指标的功能含义。其中,指标数值的功能含义是指指标所取数值对人们的利益影响指向。按照功能含义的不同,指标可以分为正指标、逆指标和适度指标。,16,(八)数据采集方式主要有统计调查、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统计估算等。统计调查又

10、可以细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等。数据采集方式不同,统计投入不同,统计数据质量也不同。如何在统计投入与统计数据质量找到一个合理的均衡点,是统计实践中的重点。,17,明确测量的目的,给出测量对象的理论定义选择待构指标的标志,给出操作性定义设计指标计算内容,选择指标合成方法实施指标测验 当然,实践中并不是所有指标的设计均要经过上述四个步骤,有时这四个步骤之间的区分是不明显的,部分环节是可跨越的。,二、统计指标的构造过程,18,任何统计指标都产生于人们对客观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的需要。研究目的直接支配着统计指标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也是评价统计指标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明确了目的,也就明确了统计指标测

11、量的对象。其次,根据有关科学理论知识,对测量对象的特征进行抽象或概括,形成准确的理论定义。同一现象的不同理论定义会导致最终设计的统计指标也不同。如由于对“社会生产”这一现象特征的理论定义不同,MPS与SNA这两种核算体系才会在生产、分配、使用等环节有完全不同的统计指标。,(一)明确测量的目的,给出测量对象的理论定义,19,.陈述操作性定义 由理论定义可度量的标志(指名称)的过程,即操作化。由操作化得到的度量特征称为操作性定义。有明确度量功能的理论定义对应操作性定义比较容易给出。如,成本现象的理论定义是指消耗在产品中的物化劳动和必要劳动。从测度的角度考虑,劳动的消耗必然转化为费用的支出,因此,成

12、本指标的操作性定义就是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支付。没有明确度量功能的理论定义对应的操作性定义往往要采取替代的方法,即寻求“替代度量特征(标志)”。常用的替代方法有:,(二)选择待构指标的标志,给出操作性定义,20,(1)相近特征替代法。从现象性质接近的其它具有度量功能特征中,选择最相近的替代。例如,“农场规模”这一现象特征不可直接度量的,可以具有测度度量的相近特征如耕地面积、职工人数、资金额、产值等替代(2)因果特征替代法。从现象变动的原因或现象形成的结果等具有测度功能的特征中,选择最能体现其本质的替代。例如,工人生产技术水平取决于工人接受文化教育专业训练的年限,以及工龄等,因此可以

13、从中选择最能体现其本质的特征来获取工人生产技术水平指标的操作性定义。,操作化中常用的替代方法,21,(3)测量手段替代法。根据现象特征的性质和运动规律,设计专门的测量手段作为统计指标的操作性定义。如,根据儿童智力现象特征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可设计具有测度功能的“智商”儿童达到的智力年龄(儿童答对年龄的全部智力测验题即为达到某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商,作为观察儿童智力现象的统计指标的操作性定义。(4)品质计算替代法。按照现象的品质差异设计顺序递增或递减的等级,使原来只能计质而不具备测度功能的特征转变为可以测度的特征。例如,按照一定标准来判别产品外观形态和内在性能的优劣,将产品质量划分为一等品、二等

14、品、一等品,达到测度目的。,操作化中常用的替代方法,22,b理论定义与操作性定义的关系,(二)选择待构指标的标志,给出操作性定义,23,b理论定义与操作性定义的关系 设计标准:理论定义应毫无遗漏地被映射成为操作性定义;现实:二者往往有一定距离。例如,要设计一个反映国民文化素质的统计指标,理论定义可以表述为“国民有关文化知识与水平”,而操作性定义通常也可表述为“国民接受学历教育情况”,二者有距离。要求:理论定义的准确性;操作性定义尽可能反映理论定义;所选标志及指标能有效地体现操作性定义目标:所设计的指标能实现统计描述的目的。,(二)选择待构指标的标志,给出操作性定义,24,a确定指标计算内容(1

15、)根据指标的操作性定义及指标资料的可获性,确定指标口径,或者说是指标的计算项目,即明确“同质现象有哪些表现形式”,解决“哪些项目要算,哪些项目不算”的问题。当设计的是一种复合统计指标时,常常要对标志或指标进行适当的筛选。定性筛选:依据设计人员的经验与理论知识做主观定性的判断选择;定量筛选: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动态聚类、极小广义方差法、主成分分析法、极大不相关法、“冗余度”与“辨别力”计算等。,(三)设计指标计算内容,选择指标合成方法,25,a确定指标计算内容(2)指标的总体范围,即明确“什么时空范围内的哪些同质的个别事物应列入该指标的测度总体内”,解决“哪些单位要算,哪些单位不要算”的问题。,

16、(三)设计指标计算内容,选择指标合成方法,26,b设计指标合成方法 即指标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 将标志合成指标的常用方法有“总和法”、“平均法”、“个值法”、“对比法”、“模糊综合法”、“多元统计分析合成法”、“特殊组合法”、“熵值法”等。,(三)设计指标计算内容,选择指标合成方法,27,b设计指标合成方法特殊处理 标志同质化方法,标志数量化方法,权数的构造方法,指标公式的近似、派生与区间化等技术(1)在某些场合,同一标志在不同取值区段上往往具有不同的意义,需要进行同质化(包括同量纲化、同方向化、同数量级化三个方面)处理后方可合并。如“标准实物量”和综合评价中的“无量纲化处理”就是典型的“标志同

17、质化”技术。(2)对于那些反映主观态度方面的标志,必须先作数量化处理(通常用态度量表技术),然后才可合成统计指标。,(三)设计指标计算内容,选择指标合成方法,28,b设计指标合成方法特殊处理(3)在用“平均合成法”进行指标合成时,需要寻找甚至构造统计权数,作加权平均处理。(4)当理论上的指标公式所需资料难以取得时,可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采用“近似计算公式”。如农业统计中计算“粮食作物占用的耕地面积”时,不是逐一地块进行统计,而是采用“修正复种指数”来间接推算。(5)有些统计指标可以有许多形式不同但结果相同的计算公式,即“派生公式”,如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6)有些指标的取值范围(值域)是有要求

18、的,这时还应对原公式作进一步的函数处理。,29,总量指标名称中常常会用“(总)量”、“(总)值”、“(总)额”、“(总)数”等后缀,通常没有前缀;相对指标名称中常用“度”、“率”、“指数”、“系数”、“比(例)”、“程度”、“速度”、“密度”等后缀,通常也没有前缀;平均指标名称中除了用上述词或字(一般不包括“总”字)为后缀之外,常常以“平均”为前缀。,(三)设计指标计算内容,选择指标合成方法,c统计指标的命名,原则:尽量准确完整地反映指标的含义,通俗易懂,不易让人产生混淆。,30,a指标测验的内容(1)指标计算内容的有效性测验,即检测统计指标是否包括了设计目标所要求的全部内容,是否包含了不应包

19、含的内容;(2)指标计算方法(包括指标合成方法、标志同质化方法及构权方法如果有的话)的正确性测验;(3)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测验,即分析判断统计指标计算所需的原始资料在实践中能否准确地获取,无法或很难取得准确资料的指标,或者即使能取得但费用很高的指标都是不合格的。,(三)实施指标测验,31,b指标测验的方法实践测验:将设计的指标应用于对实际社会经济问题分析中或政府统计调查中,由实践来评判该指标在计算内容与计算方法等方面是否存在缺陷。逻辑测验:通过逻辑分析和数据模拟试算分析等方式来检测统计指标在计算内容与计算方法上是否符合原设计目标,常用的逻辑测验方式有“关联性测验”、“方向性测验”、“关键点测验”

20、等三种。,(三)实施指标测验,32,对于测验不合格的指标,必须找出错误源,做出修订甚至重新设计,直到满意为止。有时候,统计指标构造完毕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使用效果进一步的修改、充实和完善。,(三)实施指标测验,33,第三节 统计指标体系的构造,一、统计指标体系的构造内容,系统元素的构造系统层次结构的构造,34,一、统计指标体系的构造内容元素的构造,元素构造是明确构成一个统计指标体系的每一个具体统计指标及其概念、计算内容、计算方法和计算单位。元素构造首先要对统计认知实践活动的测量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对特征和理论定义进行逻辑划分,分成若干个子目标、子特征和子类型,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子子

21、目标、子子特征和子子类型。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特征与不同的概念均可以用不同的理论定义和操作性定义来反映,从而得到统计指标体系的构成指标。,35,一、统计指标体系的构造内容层次结构构造,层次结构构造是明确统计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和层次关系。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通常表现为相对的高、低层指标结构。高低层次之间的衔接方式,硬性衔接柔性衔接多维矩阵结构,36,一、统计指标体系的构造内容层次结构构造,硬性衔接:即通过对低层指标的量的汇总及质的变换运算得到所要求的指标数据;硬性衔接简单直观,易于表达,但高层指标对低层指标的覆盖性要求较高,会造成低层指标的设置与运算结构特征困难。柔性衔接:在高层指标中增

22、设直接采集的原始信息指标,把构成原始信息中的最重要的相关因素设为低层指标,从而造成低层指标原始信息某种程度的冗余度,形成高低层间具有缓冲能力的柔性结构。柔性衔接避免高层指标的覆盖性要求,但要求高层原始信息指标的描述具有逻辑表全性,其数据具有可采集性。,37,一、统计指标体系的构造内容层次结构构造,多维矩阵结构:反映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元素的相互关系,进而构造出矩阵结构指标体系。矩阵结构指标体系能够综合有效反映各元素间的逻辑互动关系,但也存在矩阵空缺较多和联系不易解释等缺点。,38,多维矩阵结构,39,二、统计指标体系的构造过程,40,二、统计指标体系的构造过程理论准备,对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的把握

23、。例如,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则首先必须深刻认识对可持续发展涉及的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学中的相关理论及技术问题;(2)统计理论与方法以及系统评价素养的准备;(3)详细了解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设计中的经验教训。,41,二、统计指标体系的构造过程指标体系的初选,从测量目的和原则出发,考虑统计指标的充分性、可行性、稳定性、必要性等因素,采用一定的方法初步确定指标和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常用的指标体系初选方法有(苏为华2001):,综合法分析法交叉法指标属性分组法,42,常用的指标体系初选方法综合法,它是对已存在的一些指标群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聚类,使之体系化的一种构造方法。例如,西方许多国家

24、的社会指标体系设计,常常是在一些公共研究机构拟定的指标体系基础之上,作进一步的归类整理,使之条理化之后而成的。,43,常用的指标体系初选方法分析法,它是指将测量对象和测量目标划分成若干部分、侧面(子系统),并逐步细分(即形成各级子系统及功能模块),直到每一部分和侧面都可以用具体的统计指标来描述、实现。就对象的分解来说,常用的分解标志有以下两个:,44,常用的指标体系初选方法分析法,对象的分解时常用的分解标志有以下两个:对象的运动过程。如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主体系是按社会产品再生产过程(两种运动的合分合过程)来设计的。商业统计指标主体系是按商品流转(购、销,调、存)过程来设计的。纵向对象的构成要素(

25、通常是人、财、物、机构、成果等方面)。如各部门统计指标体系多是包括劳动统计,财务统计、机构(网点)统计、效益统计等。横向 上述两个分解标志是可以(且通常是)交叉的。,45,常用的指标体系初选方法分析法,就目标的分解来说,通常是将指标体系的度量目标划分成若干个子目标或子子目标。然后每一个子目标都用若干个指标来反映。,46,常用的指标体系初选方法分析法,对象(目标)结构树,47,常用的指标体系初选方法交叉法与指标属性分组法,交叉法它是通过二维或多维的交叉,派生出一系列的统计指标,从而形成指标体系。如矩阵结构指标属性分组法。它是从指标属性角度出发构思指标体系的各元素构成。,48,二、统计指标体系的构

26、造过程指标体系的完善,对初选的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化处理,也就是进行科学性测验。指标体系的测验除了要进行前面的单个指标的单体测验外,还要进行包括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完整性三个方面内容的整体测验。,49,指标体系的完善 重要性测验,重要性是指保留那些重要指标,剔除对评价结果无关紧要的指标。一般可以采用德尔菲法,请多位专家评议。并对专家的评议进行三个方面的统计分析:,(1)集中程度,第i个指标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平均得分),指标i第j级重要程度的量值(一般j=l,2,3,4,5),认为第i个指标为第j级重要程度的专家人数,专家人数,50,指标体系的完善 重要性测验,(2)离散程度,第i个指

27、标重要程度评价的分散程度,51,指标体系的完善 重要性测验,(3)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V和协调系数K表示,专家对第i个指标评价的协调程度,专家对一层指标整体评价的协调程度,全部指标集中程度的均值,越小,K越小,说明专家意见越协调,M某一层指标的指标数,52,指标体系的完善 重要性测验,也可考虑使用主成分分析来剔除不重要的指标。其基本思路是:在M个指标x1,x2,xm的主成分分析中,根据一定的准则,获得前m个主成分。如果在前m个主成分中,指标xi的系数都近似于0,就把这个指标从初选指标体系中删除,否则,应保留该指标。,53,指标体系的完善 必要性测验,54,指标体系的完善 完整性测验,完整性是指

28、指标体系是否已全面地、毫无遗漏地反映了最初设定的测量目标。理论上,指标体系应该反映测量目标对象的总体价值,而且是最节俭的有效指标子集,亦即最小完备集。可以用熵度量:,具有相关关系的指标二元组序对个数,称为外延长度,全部指标个数,M2-M是全部指标二元关系最大可能数目,即最大可能外延长度,55,常用的指标体系构造方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结合,第一种方法是:先满足全面性再满足代表性的方法。首先选取若干方面联合反映被评价对象的整体属性,而且每个方面代表研究对象不同方面的特征,接着在每个方面里选取若干候选指标。对每个方面中的指标群进行非参数Kruskalwa

29、llis检验,将没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归为一个子类,这样每个方面就细分为若干子类。从每个子类中选择代表性最强的指标来反映该子类的属性,最后将每个方面各个子类中代表性最强的指标联合起来,就构成了理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王璐、庞皓,2007),56,常用的指标体系构造方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结合,第二种方法是:先满足代表性再满足全面性的方法。其大体思想是:首先,同方法一选取若干方面联合反映被评价对象的整体属性,建立起候选指标群。从中选出代表性最强的指标,并归为要求的指标体系中。然后将剩余的候选指标同选出的指标相互进行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

30、和选出的指标没有差异的那些候选指标可以直接剔除;对有显著性差异的候选指标则将其保留。接着再从候选指标中选择代表性最强的指标,重复上面的非参数检验过程,直至候选指标群中指标选择完为止。最后将那些选出的代表性最强的指标联合起来,就是理想的指标体系了。(王璐、庞皓,2007),57,二、统计指标体系的构造过程指标体系的使用,通过指标体系的使用,最终确立统计指标体系,58,第四节 统计指标体系的社会应用,社会指标是测度社会现象的统计指标。社会指标包括经济指标以及有关的人口、健康、住房、环境、社会安全、人民生活和福利、闲暇等相关方面的指标。传统社会指标主要是从一个侧面来考察和分析社会,而现代社会指标是传

31、统社会指标的深化,是全方位的、利用整体和联系的观点考察和分析社会。,59,一、美国社会指标运动,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始阶段:强调从“大社会”角度建立社会指标体系,并开发与国民经济账户对应的社会账户,指导社会决策(哈佛的雷蒙德鲍尔(Raymond Bauer)等.社会指标,1966);强调社会变化指标、社会评价指标、社会政策等的应用(美国卫生、教育和福利部.走向社会报告,1969)。20世纪70年代,高峰阶段:以个人福利为出发点,以社会指标为主要研究方向。1974、1977和1981年,美国为向政府机构提供社会统计数据而先后编制了三期美国社会指标。,60,一、美国社会指标运动,20世纪80年

32、代后,由于对政府决策指导相对有限、理论框架缺乏、指标加总评价困难等原因,美国的社会指标运动陷入低谷。20世纪90年代后,受州、地方及社区的推动,社会指标运动又开始呈现复苏迹象,新的社会指标研究侧重于地方特别是社区指标的研究和建立。,61,二、全球社会指标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取代经济增长观,一些新的社会发展观得以提出。分别是,60年代的“社会观”,7080年代的“文化观”,20世纪80年代后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其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发展观的转变不仅导致了社会指标的产生,而且促使了社会指标研究深度和广度的不

33、断加深和扩展。社会发展观的转变要求监测社会发展的指标不能仅仅以经济指标为主,而要建立综合反映社会的全面发展、体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指标或社会指标体系。,62,二、全球社会指标研究,20世纪60-70年代,国际组织和各国通过开发的社会指标体系对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测量,指标主要涉及就业、住房、健康和教育等领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指标的开发领域主要侧重于生活水平、基本需要、分配平等、贫困等社会关切的问题,一些描述和评价这些社会问题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和社会指标体系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和完善,社会指标和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逐渐扩展

34、到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环境在内的可持续发展领域。,63,二、全球社会指标研究,全球社会指标研究成果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综合性统计指标或指数(包括单一指标、复合指标或综合指数)和社会指标体系。综合性统计指标的特点是具有直观、简单和慨括性,比较适合国家层次的比较研究。社会指标体系的特点是指标繁多,反映全面,能够揭示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尤其适合于区域层次的比较研究。两者各有千秋,在实践中都有应用。,64,二、全球社会指标研究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石小玉.世界经济统计研究新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Human Development Report,2006。,65,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35、(PQLI),开发方:1975年美国海外开发委员会构成:婴儿死亡率、预期寿命、识字率合成方法:PQLI=(婴儿死亡率+预期寿命+识字率)/3用途:测度一个国家特别是贫困国家在满足人民基本需要营养、卫生和教育方面的物质成就局限性:指标偏重于健康和教育,缺乏物质生活;评价注重结果,不能反映过程;简单平均合成计算没有考虑权数,66,社会发展综合指数ASHA指数,开发方: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构成:就业率、识字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均GNP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婴儿死亡率合成方法:ASHA=(就业率识字率预期寿命人均GNP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婴儿死亡率)用途:反映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和人口生活质量

36、状况局限性:偏重于社会指标,结果对个别指标的极端值敏感,计算没有考虑指标加权。,67,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社会进步指数(ISP),开发方:1984年美国埃斯特思提出,1988年又提出加权社会进步指数(WISP)构成:包括教育、健康状况、妇女地位、国防、经济、人口、地理、政治参与、文化、福利成就等10个领域36个指标合成方法:用Z-score法处理原始数据,调整逆指标方向,然后计算分类指数和总指数用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进步状况局限性:缺乏社会秩序与安全、闲暇、收入分配方面的指标,各领域指标数量不均衡,影响指标综合权数构造。,68,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社会进步指数(ISP),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全球

37、50个代表性国家 2013年“社会进步指数”(SPI)显示,瑞典名列第一,其次是英国、瑞士、加拿大、德国和美国,中国名列第32位,在约旦和南联盟之间指数编制所依赖的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微博等机构,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Michael Porter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制作,得到众多企业和慈善组织的支持。指数共分基本人类需求、社会基础设施和机会三大项,每大项包括四小项。基本人类需求包括营养和基本医疗保障、空气/水/卫生、住房和个人安全。社会基础设施包括信息获得、知识获得、健康和生态可持续性。机会包括个人权利、教育、个人选择和平等/包容。http:/,69,社会发展综合指数可持续发展福

38、利指数(ISEW和GPI),开发方:1989年美国Daly提出ISEW,1995年Cobb等修正提出GPI构成:GDP和其他外部性支出合成方法:用外部性支出修正GDP,ISEW和GPI考虑的外部性支出内容不同用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真实生活质量局限性:非市场性货物和服务的核算困难,发展中国家结果不准确,70,社会发展综合指数可持续发展福利指数(ISEW和GPI),最初的GPI计算公式大致是:GPI=家庭消费支出+未计入GDP的家务劳动+各种义务劳动和服务 犯罪活动 环境破坏因素(资源耗竭、臭氧层破坏、污染等等)-离婚和其他负面家庭因素 工作压力 家庭债务压力 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均。ISEW 个

39、人消费非防护性支出资产构成防护支出环境损害费用自然资产折旧杜 斌.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衡量城市可持续性的应用研究,71,社会发展综合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开发方: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构成:出生时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小学、中学和大学综合毛入学率、对数人均GDP合成方法:用极值无量纲化法将各个指标转换成指数形式,其中成人识字率和综合毛入学率按2:1加权得到一个指数,然后进行简单算术平均用途:反映一个国家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方面即健康长寿的生活、知识和体面的生活水平的总体成就局限性:未能全面反映人类发展水平,极值设置缺乏说服力,与GDP相关性较大,72,社会发展综合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

40、DI),构成公式: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2010人类发展报告中对其进行了修改,利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取代了识字率,利用预期受教育年限(即预期中儿童现有入学率下得到的受教育时间)取代了毛入学率;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2010人类发展报告中采用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取代GDP来评估。,73,社会发展综合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指标要求:每个指标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出生

41、时预期寿命:25岁和85岁;成人识字率:0%和100%;为15岁以上识字者占15岁以上人口比率。综合入学率:0%和100%;指学生人数占6至21岁人口比率(依各国教育系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100美元和40000美元;,74,社会发展综合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2009年之前的计算公式:指数值=(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预期寿命指数=(LE-25)/(85-25)教育指数=(2/3)XALI+(1/3)XGEI成人识字率指数(ALI)=(ALR-0)/(100-0)综合粗入学率指数(GEI)=(CGER-0)/(100-0)GDP指数=log(

42、GDPpc)-log(100)/log(40000)-log(100)其中,以上出现的字母缩写含义如下:LE:预期寿命ALR:成人识字率CGER:综合粗入学率GDPpc: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75,社会发展综合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2010年新的计算方式:1.预期寿命指数(LEI)=(LE-20)/(83.2-20)2.教育指数(EI)=(MYSIEYSI)-0)/(0.951-0)2.1 平均学校教育年数指数(MYSI)=(MYS-0)/(13.2-0)2.2 预期学校教育年数指数(EYSI)=(EYS-0)/(20.6-0)3.收入指数(II)=(ln(GNIpc)-ln(1

43、63)/(ln(108211)-ln(163)而HDI值为三个基本指数的几何平均数LE:预期寿命MYS:平均学校教育年数(一个大于或等于25岁的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年数)EYS:预期学校教育年数(一个5岁的儿童一生将要接受教育的年数)GNIpc:人均国民收入73最新发展编辑HDI在方法论上吸取了PQLI合理的内核,又增补了人均GDP,并用PPP($)进行换算,在知识变量中增加了平均受教育年限等,可以说HDI把PQLI向前大大发展了一步。而且,自公布以来,HDI在构建及各变量最大、最小值的选择上,还在不断完善和变化。,76,社会发展综合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首先,上述报告中的在校平均年限变量

44、已被组合的小学、中学、大学注册率取代。其主要原因是,计算平均上学年限的公式复杂,而且需要大量的数据,然而,有关平均上学年限的数据未被任何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提供技术注释。此外,该报告中计算上学年限时所用的收入折扣计算方法与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所使用的方法相同,尽管这种方法常被用于评估分析,但不总是受欢迎。综合注册率克服了这两方面的问题。它能很容易地显示出对24岁以下人口的识字率的评估。其次,最小收入值已从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200美元修正到100美元。进行这次修正的原因是,在构建各国GDI时所观察到的女性收入最小值为人均100美元,因此100美元便作为较低目标值。运用这个最低值建立总HDI,

45、以保持HDI和GDI之间在构建上的一致,并保证两组指数之间的可比性。对HDI来说,这个修正只是微不足道的,对HDI值的影响因而也很小。4揭示内容编辑人类发展指数从动态上对人类发展状况进行了反映,揭示了一个国家的优先发展项,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政策提供了一定依据,从而有助于挖掘一国经济发展的潜力。通过分解人类发展指数,可以发现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预警。,77,社会发展综合指数性别发展指数(GDI),开发方:199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构成:男女预期寿命、男女综合毛入学率、对数人均GDP合成方法:同HDI用途:反映与性别相关的人类发展状况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人

46、类发展水平、易受极端值影响,78,社会发展综合指数性别赋权尺度(GEM),开发方:199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构成:包括男女政治参与和决策、男女经济参与和决策、男女对经济资源的权利3个方面合成方法:采用指标比例数值进行简单算术平均用途:反映男女在政治经济决策参与上的机会平等状况局限性:指标不易量化和比较,79,社会发展综合指数人类贫困指数(HPI),开发方:199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构成:包括寿命、知识、生活体面程度和社会包容的匮乏情况4个方面合成方法:先对4个方面指标(预期寿命在40 岁以下人口比重、成人文盲比重、拥有医疗服务的人口比重、拥有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重、5 岁以下营养不良的人

47、口比重这五个指标)的立方进行简单算术平均,然后再开立方用途:反映人类发展总体进展的分布情况,衡量依然存在的贫困程度局限性:发展中国家个别有效量化指标缺乏,80,二、全球社会指标研究技术成就指数(TAI),开发方:200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构成:包括技术创新、新技术传播、原有技术传播和人类技能4个方面(具体指标参见: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成就指数比较.pdf)合成方法:采用人均指标进行比较综合用途:反映一个国家在创造和传播技术及培养人类技能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局限性:指标不易量化和比较,81,三、社会指标的应用三个主要领域,社会报告是通过一些社会指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反映社会状况和趋势。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出版综合性或专题性的社会报告。生活质量研究在以前的主观测度和评价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用于定量分析和评价生活质量的指标和指标体系,如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可持续发展福利指数(ISEW和GPI)等。社会核算是将整个社会运行看作一个“投入一产出”过程,利用投入产出理论,采用经济核算矩阵方法,将社会活动数据联系在一起。其中基础工具是社会核算矩阵(SAM)。社会核算的用途是定量描述社会系统、衡量社会活动、计量社会成本和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