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磷肥教学教材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0453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磷肥教学教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3章磷肥教学教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章磷肥教学教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3章磷肥教学教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3章磷肥教学教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磷肥教学教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磷肥教学教材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磷 肥,1 植物的磷素营养2 土壤磷的状况3 化学磷肥的性质与施用4 磷肥的合理分配,1 植物的磷素营养,1.1 磷在作物体内的生理作用1.2 作物对磷的吸收1.3 作物缺磷与磷供应过多的主要症状,促进细胞分裂;P是ATP的成分;促进植物早期根系的生长;促进作物早熟;增强作物的抗逆性.,1 植物的磷素营养,1.1 磷在作物体内的生理作用1.2 作物对磷的吸收1.3 作物缺磷与磷供应过多的主要症状,溶液偏酸时,溶液中的磷酸根以H2PO4-为主;溶液偏碱时,以HPO42-为主;中性溶液中的H2PO4-和 HPO42-两者的比例相当。,作物吸收P的机制,ATP酶,ATP,ADP+Pi,H2P

2、O4-,H+,H+,H+,H+,H2PO4-,外 膜 内+-,H+/H2PO4-共运,1 植物的磷素营养,1.1 磷在作物体内的生理作用1.2 作物对磷的吸收1.3 作物缺磷与磷供应过多的症状,植物缺P症状,P供应过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消耗过多,成熟过早。常引起代谢紊乱,诱发植物缺Fe、Zn等,使P供应过多本身的症状反而不明显。,2 土壤磷的状况,2.1 土壤P的来源及含量 2.2 土壤P形态2.3 土壤P的转化2.4 影响土壤P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来源,成土矿物,施用含磷肥料,含量,世界土壤:200-5000mg/kg(全磷),平均500mg/kg.我国土壤:200-1100mg/kg。

3、,影响土壤P含量的主要因素,风化程度,影响土壤P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培肥,土壤全磷量降低,影响土壤P含量的主要因素,生态系统 我国西沙群岛长期海鸟群居,土壤全磷量可达2%。,施用磷肥,2 土壤磷的状况,2.1 土壤P的来源及含量 2.2 土壤P形态2.3 土壤P的转化2.4 影响土壤P有效性的主要因素,2 土壤磷的状况,2.1 土壤P的来源及含量 2.2 土壤P形态2.3 土壤P的转化2.4 影响土壤P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机P的矿化与无机P的生物固定,影响该平衡的重要因素为有机物的C/P:,无机P的固定作用,土壤对P的固定作用,吸附作用,化学沉淀,机械闭蓄,生物固定,2 土壤磷的状况,2.1

4、土壤P的来源及含量 2.2 土壤P形态2.3 土壤P的转化2.4 影响土壤P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土壤有效P,概念 土壤中能为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磷。测定方法(常用化学浸提法),影响土壤P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土壤pH,pH与土壤对磷的固定,土壤水分状况,干旱限制作物对P的吸收,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时,作物对P的吸收即受到严重抑制。土壤在淹水后,有效P含量显著增加,主要原因如下:淹水条件下,土壤P的总溶解量增加。土壤淹水后pH趋于中性,而在中性范围内土壤P的有效性最高。土壤Eh降低,Fe3+还原为Fe2+,磷酸铁的有效性提高,同时有利于闭蓄态P释放。有机物分解不完全导致有机酸等中间产物

5、增加,有机酸可螯合Fe3+、Al3+、Ca2+、Mg2+等固P离子,从而减少对P的固定。P有80-90%是依赖扩散到达根际的,淹水使P的扩散作用增强。,3 化学磷肥的性质与施用,3.1 磷肥的资源概况 3.2 磷肥的制造与分类3.3 常用磷肥的性质与施用,磷矿资源分布,我国磷矿资源的主要问题:(1)分布不平衡 主要富矿区只集中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5省,其贮量约占全国总贮量的80-90%。(2)品位较低 含P2O5大于30%的磷矿只占7%。,3 化学磷肥的性质与施用,3.1 磷肥的资源概况 3.2 磷肥的制造与分类3.3 常用磷肥的性质与施用,原 料,制造方法,磷肥类型,代表肥料,磷

6、矿,酸制法,热制法,机械法,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3 化学磷肥的性质与施用,3.1 磷肥的资源概况 3.2 磷肥的制造与分类3.3 常用磷肥的性质与施用,普通过磷酸钙(普钙),制造 浓硫酸处理磷矿,使其中的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水溶性的磷酸一钙。,普通过磷酸钙(普钙),成分 有效成分:为水溶性的磷酸一钙Ca(H2PO4)2.H2O;副成分:游离酸(硫酸+磷酸)硫酸钙(40%)其它主要品质指标:(1)有效P(以P2O5计)含量,一般在14-18%之间,但不稳定,应注意检测;(2)游离酸含量,一般要求低于5%(以P2O5计)。此外,如果用工业废硫酸处理磷

7、矿,在过磷酸钙肥料中可能含有三氯乙醛,对作物有高度毒性。,普通过磷酸钙(普钙),施入土壤后的转化 过磷酸钙的溶解为异成分溶解。,异成分溶解:过磷酸钙在溶解的过程中,溶液中的P/Ca不断变化的现象。,溶液中P/Ca可由2.78升至3.50,普通过磷酸钙(普钙),为提高肥效应采取的措施集中近根施用;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做根外追肥;不与碱性物质混合。,3 磷肥的合理分配,3.1根据轮作制度合理分配磷肥水-旱轮作 遵循“旱重水轻”的原则,即磷肥应重点施于旱作物,水田则应少施甚至可不施。原因:淹水条件下土壤磷的有效性明显提高。,3 磷肥的合理分配,3.1根据轮作制度合理分配磷肥旱-旱轮作 磷肥应重点施于对磷敏感的作物(如:棉花、油菜、豆科绿肥等双子叶作物)。,3 磷肥的合理分配,3.2 根据土壤特性合理分配磷肥土壤pH 因过磷酸钙中含游离酸,施于酸性土壤会加剧铁、铝对有效磷的固定,应主要用于中性、石灰性土壤;钙镁磷肥及磷矿粉则应主要用于酸性土壤。土壤有机质 磷肥肥效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磷肥应重点施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土壤有效磷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