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全球环境变化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05371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全球环境变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7章:全球环境变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7章:全球环境变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7章:全球环境变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7章:全球环境变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章:全球环境变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全球环境变化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球环境变化:是指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香花作用。广义的研究内容包括气候变暖、海洋及水资源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河水污染、森林与湿地退化、土地利用格局改变和土壤荒漠化、环境安全等。全球环境变化是各种生态与环境危机以及人类无序活动的集中反映,其不断加剧将直接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近2030年来,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研究。,第七章 全球环境变化,针对这些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解决全球和地区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因此,人类应开展广泛合作,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利益。国际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把双边和多边协调、合作作为集体行动的基础。恪守和平解决国际环境争端

2、的原则和共享共管全球共同资源的原则。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把人类的共同利益放在首位,取得共识,才能克服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耗竭)水资源匮乏、海洋渔业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全球性危害,都应该依靠国际合作来解决。,本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全球变暖 第二节 臭氧层耗竭 第三节 酸雨危害加剧 第四节 全球生态系统退化 第五节 环境安全及国际合作 第六节 案例,大气中某些物质具有允许太阳短波辐射通向地表,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的特性,使其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温室效应。,第一节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概念:,温室气体CO2、CH4、N2O、O3、CFCs、SO2等。

3、温室气体的源和汇人类活动排放的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究竟如何使全球变暖,尚未完全搞清楚。,第一节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近代人类活动对大气中CO2浓度的影响(引自IGBP,Science 4,2001),第一节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在2001年IPCC公布的气候变化评估对未来100年气候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100年地面气温将升高1.45.8,此增幅高达20世纪增幅的210倍。全球变暖将使降水量增加,但降水量分布变化很难确定 海平面上升将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第一节 全球变暖-未来全球变暖的可能情景,20002100年地面气温变化趋势(引自IPCC,2001),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海

4、平面上升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三角洲、海岸带和低地地区被淹没。气候带北移热带多雨地区将面临洪涝多发威胁,沿海城镇将遭受风暴频繁袭击。极地冻土带下的大量CH4将释放出来,加速全球增温。给许多病菌的繁殖、传播提供更为适宜的温床。,第一节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及协调行动,世界经济损失 据UNEP报告,如不对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措施,今后50年内,每年所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最多可达3000亿美元。对中国的可能影响 引发自然灾害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大,第一节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及协调行动,保护全球气候的协调行动,第一节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及协调行动,在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

5、境与发展大会”上,该文件获得通过,并有153个 主权国家和欧共体正式签字。公约包括序言和26条正文。并就“责任”、“限控指标”、“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进行真诚 国际合作”、“资金与技术转让”、“义务”、“目标”等问题作了比较公正的表述和规定,基本照顾了各方的利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全球气候的协调行动,第一节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及协调行动,1997年12月,京都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美国削减;

6、日本削减;俄罗斯、乌克兰“零”排放;澳大利亚增排;冰岛增排10目前,一些国家对此尚有较大的争议,美国一直拒绝签字。六种气体应当减排:CO2、CH4、N2O、HFCs、PFCs、SF6。,京都议定书,保护全球气候的原则和措施,为了实现公约规定的目标:“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能够可持续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各缔约方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切实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预计到21世纪中期,大气中CO2的浓度将达到560ppm,是产业革命前的2倍。为此各成员国必须努

7、力,采取以下措施:调整能源结构 发展替代技术,推广清洁能源 提高燃料效率 大力推行节能环保技术 加强绿化保护森林 采取适当措施减少CH4 加强环境意识教育,促进全球合作,7.2.1 臭氧层存在的重要意义 O3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中全部UV-C射线及约90UV-B射线;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生命免受高能辐射损害的天然屏障。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直接影响平流层温度场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并对全球气候和生命形成演化有深远影响。,第二节 臭氧层耗竭,图:北半球大气臭氧总量的逐年递减趋势(引自WMO,1999),7.2.2 大气臭氧层的形成及破坏,紫外辐射增强可能导致的后果有以下几方面:威胁生态系统的安全 损害人体

8、健康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危害人类生存环境 影响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 其他负面影响,7.2.3 臭氧层耗竭的潜在威胁,SOx和NOx 经一系列大气化学转化和物理输送过程后,所产生的酸性化合物随雨、雪降落到地面,即成酸雨。,7.3 酸雨危害加剧,酸雨污染的态势 大气中CO2(32510-3 mL/L)与降水中CO2成气液平衡时,pH为5.65,小于此值的降水为酸雨。人类活动排放酸雨前驱物SO2和NOx逐年增加,全球大气降水本底值实际pH为4.85.0。酸雨的形成 SO2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 酸性物质来源:自然源和人为源 NOx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7.3 酸雨危害加剧,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水生生态

9、系统的影响:酸化水体危害鱼卵正常孵化和健康生长,破坏水生生物的食物网结构,威胁鱼类生存。,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抑制土壤有机物分解和N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Ca、Mg、K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森林受酸雨破坏后的衰败景象(引自Planet under stress,1990),7.3 酸雨危害加剧,1990-2000年,全世界森林自然增长及人工种植面积每年仅为 5.2104km2,森林砍伐面积却高达14.6104km2,平均每年净减少 9.4104km2。,在20世纪一百年间,全球热带森林面积减少近1/5。世界各地草原大多都有不同程度退化。,7.4 全球生态系统退化-森林与湿地萎

10、缩,7.4 全球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淡水资源污染使水资源短缺 据联合国统计,世界河流稳定流量约40已受污染 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堆放场、地下排污管道泄漏、地下油库、农业径流、各类矿场、工业和生活废水,都可造成地下水污染,7.4 全球生态系统退化-淡水资源匮乏,7.4 全球生态系统退化-土地退化及荒漠化,概念 类型 原因,5.4 全球生态系统退化-土地退化及荒漠化,草地退化,5.4 全球生态系统退化-土地退化及荒漠化,湿地退化,5.4 全球生态系统退化-土地退化及荒漠化,土地滥垦,7.5.1 环境安全的概念概念:是指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相关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处于良好状况或未遭受不可恢复的

11、破坏。环境安全具有两层含义:生产、生活、技术层面的环境安全:因环境污染和破坏所引起的有害于人群健康的影响;社会、政治、国际层面的环境安全: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引起的有害于国际和平、国家利益、社会安定的影响。,7.5 环境安全及国际合作,生物安全生物生长发育及环境协调一致的动态安全过程,是指在基因、细胞、个体、种群与群落水平上皆处于不受威胁的良好状态。生物入侵 转基因生物安全食物安全 蔬菜、粮食中残留的超标的化肥、农药,向饲料中非法添加激素和生长促进剂,受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污染水产品等都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7.5.2 环境安全的主要内容,全球广为分布的地方病是发生在特

12、定地区、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病按致病因素分为:地球化学性地方病人体从环境中摄入的元素量若超出或低于一定阈值,便可能出现化学性地方病。如地方性氟中毒、缺碘(富碘)性甲状腺肿;生物性地方病因某种致病生物或某种媒介生物滋生繁殖引发,特点是致病因子均为生物体,如血吸虫病主要由于中间宿主钉螺引起。,健康安全,7.5.2 环境安全的主要内容,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恶化,环境资源已成为各国、各地区争夺对象。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安全属于资源和经济安全。全球有261条河流、176块重要湿地跨国界。其中,可能因缺水而导致国际冲突的10个地区中,有5

13、个在严重缺水的中东地区。水资源安全包括:粮食安全的最低用水;基本生活用水;生态用水。,资源安全,7.5.2 环境安全的主要内容,环境退化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引起暴力冲突,危及国家稳定。我国人口-耕地矛盾突出,导致大量农村过剩人口转向城市。城市不能充分就业,不利于社会稳定。造成大规模难民的根本原因:自然资源匮乏耕地减少环境破坏生存条件恶化,绿色卡片:环境退化与环境难民,危险废物指在操作、储存、运输、处理和处置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带来重大威胁的废物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3亿吨。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至少有1/10是越境转移处置

14、的。,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7.5.2 环境安全的主要内容,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跨国、跨地区环境问题对各国的社会、经济稳定造成很大危害,7.5.3 环境安全的国际合作,背景,措施,咸海的历史变迁及其对环境影响 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面积66 000km2,水量1000km3,目前却面临极严重环境灾害。20世纪60年代,苏联规划者将中亚指定为棉花供应地后,90的水用于农业灌溉,咸海面积缩减一半,储水量减少3/4,水中矿物质增长4倍,大部分海洋鱼类和野生生物不能生存。过去15年肝病者、尤其是癌症患者增长30倍。,7.6 案例研究,(UNEP,Topham引自:全球环境展望3,2002),本章小结,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各类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国家合作环境安全的概念,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其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温室效应及臭氧层破坏的机理如何?它们对环境、经济、社会有哪些主要影响和危害?国际上对重大全球环境问题的对策有哪些?,问题与讨论,阅读资源,丁一汇,张锦,徐影等.气候系统演变及其预测.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宁大同,王华东.全球环境导论.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王庚辰.大气臭氧和臭氧空洞.见:秦大河主编.全球变化热门话题.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杨志峰,刘静玲等.环境科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