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大司乐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0587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大司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三讲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大司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三讲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大司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三讲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大司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三讲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大司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大司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大司乐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大司乐,第三讲,第一节 西周的礼乐制度,一、礼乐制度二、雅乐,电影孔子礼乐仁和,影片中的每个细节都渗透着礼乐文明的厚重、庄严、肃穆。电影孔子多次提到西周礼乐制 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复习:西周前“礼乐风俗”,远古到商代末期形成的礼乐风俗原始社会:万物有灵先民对音乐的神秘认识礼仪性祭典(咒语、祷词、舞蹈、音乐的巫术仪式)巫术效应“礼乐”概念萌生商代:“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礼记表记人与神的关系巫、觋原始宗教文化(神权)娱神礼序神鬼巫术文化巫乐淫乐西周:“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表记人与人的关系

2、大司乐礼乐制度文化(政治)娱人礼序人伦治国之道,1、西周对“神”与“人”关系的重新认识“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周代的“尊礼尚施”要比商代的“尊神”更突出对“人”的尊重、提高了“人”的地位。因为“礼”与“乐”是为人而制定的,不是为神而制定的。周注重仪礼形式,打着“敬神”的旗号,把宗教作为愚民的工具,但对上天采取保留态度。,一、礼乐制度,一、礼乐制度,2、西周礼乐制度等级制之政治基础宗法制、分封制,一、礼乐制度,2、西周礼乐制度的产生及其概念 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在奴隶社会的周代,国家大事有两件:一是要祭祀祖先,二是要带兵打仗。周武王死后,

3、周公摄行王政。为了巩固其统治,他依照周国原有的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维护奴隶制统治的制度。其中有一种制度叫作“礼乐制度”。“礼乐制度”,也就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这是一种颇为完备的典章制度。乐有“房中”、“雅”、“颂”之分,舞有“大武”、“勺”(1315)、“象”(1520)之别。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明确的“雅乐”体系和比较完备的音乐教育制度。,作为音乐制度,包括乐县、舞列、用乐等都有其森严的规定。在祭祀、宴享、朝贺等场合的礼节仪式中,都规定了与之相配合的各种音乐。,3、礼乐制度的具体规定 乐悬、舞列:关于乐队、舞队的编制,按等级的不同,规定所施行的用乐规模。乐悬:周礼大司乐中载有

4、:“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的规定,可见其等级的森严。舞列:“王”“八佾”(64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士“二佾”。天子四面乐队(宫悬)八佾乐舞 64诸侯三面乐队(轩悬)六佾乐舞 36 卿大夫二面乐队(判悬)四佾乐舞 16士一面乐队(特悬)二佾乐舞 4,一、礼乐制度,用乐:按场所、身份、步骤不同,规定所用的乐。如宫廷祀天神“奏黄钟、歌大吕、舞大夏”;祭地示“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举行大飨时“两君相见,楫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楫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升歌清庙,下管象武,夏籥序兴客出以雍彻振羽”(礼记)。诸侯宴使臣时,可用小雅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左传襄公四年)。,

5、一、礼乐制度,4、建立的目的和原因: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明确尊卑等级,建立良好的统治秩序。并以来宣扬制度的合法化.,“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上 庶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数不上等级,在礼乐方面毫无权利,只好自己击缶而歌。音乐包含有利于统治阶级所要求的“德”。外有礼乐制度,内有道德思想约束人民“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把德放在音乐的首位,把形式与技术放在次要地位。,“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原意和字面意思只是“连这个都能忍受,还有什么不能忍受”。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和汉书刘向传载,季氏可能是昭公、定公时的季平子,即季孙如意。他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天子。以当时宫

6、廷的舞乐队来说,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即季氏只能用四佾,鲁昭公应用六佾,只有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预习并找视频,曾侯乙墓乐器,1、概念:雅乐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所演奏的音乐。名称来源于歌辞“典雅纯正”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当时的雅乐实际上包括用于郊社、宗庙、宫廷、礼仪、乡射和军事大典等各方面使用的音乐。,二、雅乐,西周的礼仪,二、雅乐,2、西周雅乐内容包含三大类:六

7、代乐舞;小舞:帔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宗教性乐舞舞雩,3、雅乐的目的意义 雅乐的目的是使参加典礼的贵族子弟受到伦理教育的感化,造成庄严、肃穆、和谐的气氛,这也是雅乐更重视政治性而忽略艺术性的原因。,二、雅乐,4、雅乐的特点 以齐奏为主 雅乐的特点:曲调简单 节拍缓慢,第二节 大司乐与音乐教育,一、大司乐 周朝宫廷兼管音乐行政、音乐教育和音乐演出的机构。据周礼春官大司乐载,这个机构的官员和乐师多至1463人,均有固定名额,各有专门职司。,音乐机构职能分工:大司乐:最高领导者,教习国子乐德、乐语、乐舞乐师:教习国子六小乐舞等大师:掌教六律、六同(双数的六个律)、五声、八 音、六诗小师:掌教鼓、鼗、柷(zhu)、敔(yu)、埙、箫、管、弦、歌等瞽朦:配合大师奏鼗、柷、敔、埙、箫、管、鼓琴、瑟、弦歌、诵诗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靺师:教东方夷族乐舞典庸:掌藏乐器、庸器司干:掌舞器等,龠演奏员,第二节 大司乐与音乐教育,二、音乐教育培养对象:世子王和诸侯的嫡子 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 教习内容:音乐思想、演唱和舞蹈,乐德统治阶级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和、祗庸、孝友乐语实际所需的诗歌:兴道、讽诵、言语乐舞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学习时间:13岁20岁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富家子弟成年后带冠,普通百姓扎头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