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0593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过程,第一节 以人为中心的有关理论第二节 患者中心疗法概观第三节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过程和策略第四节 患者中心疗法的评价,第一节 以人为中心的有关理论,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他生命的最后15年主要致力于世界和平工作,尤其是减少种族冲突,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他被称为“安静的革命者”。,1、人的主观性2、人的实现的倾向,一、对人的基本看法(人性观),二、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自我(self):真实的自我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知觉和认识,1、自我概念的发展,(1)有机体的评价过程(2)自我概念的早期发展(

2、3)价值的条件化(4)在自我概念中价值条件作用的影响,2、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预测一下:人是如何心理失调的?(1)经验或体验的过程:被忽视。被个体准确地知觉到并强化。被歪曲。予以否认。,适应程度低或高的个体的表现是不同的,(2)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的不一致(3)潜识、防御和焦虑(4)崩溃和紊乱状态(5)自我概念是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 无效的自我概念是心理失调的原因!,无效的自我概念的作用:使人感受到需要的满足,也是个体适应的源泉。其中包含有许多价值的条件作用。价值的条件作用越是深深地根植于自我概念中,就越难以改变。价值的条件化对个体来说具有使个体价值感下降的作用,这使个体很少能有足够的勇气承认和

3、面对对自身的矛盾之处。,3、自我概念与心理治疗,当经验、体验与自我的不一致有可能被意识到、知觉到时,焦虑就产生了。一旦防御机制失控,个体就会产生心理失调。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相信个体中蕴藏着的实现的倾向的强大推动力,相信积极的成长力量,相信人有能力调整和控制自己,相信人是能够发现其自我概念中的问题的,他们会评价自我经验对自我实现的作用,不断地使自我概念适应于新的经验。(心理治疗),第二节 患者中心疗法概观,患者中心疗法的基本体系是由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一手发展起来的.按照吉利兰德(Glliland)等人的看法,患者中心疗法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以罗杰斯1942年出版咨询和心理

4、治疗一书为标志。其中一个关键思想是:只有当事人才能够充分、深刻地了解自己。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就要依靠当事人来指导治疗过程。,第一阶段:“非指导性治疗”,第二阶段:“当事人为中心疗法”以当事人为中心疗法的出版(1951年)为标志。在理论方面,关于人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与机体经验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得到更深入、更清楚的探讨和分析。在实践方面,也从重视反映来访者所说的事实内容转为同时重视反映隐蔽的情感,从而真正深刻、准确地“进入”来访者的“现象世界”。,第三阶段:“经验阶段”从19世纪50年代晚期到19世纪70年代,重点是研究治疗的充分必要条件。即究竟需要什么条件才能使来访者发生改变。并力图使自

5、己的理论受到严格的经验检验。这一努力导致他对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伙伴关系”的强调,重视咨询者的态度对来访者的影响,重视双方的情感、体验的交流。,第四阶段:“以人为中心治疗”从19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以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群体以及解决冲突和对世界和平的研究为标志。在19世纪80年代,罗杰斯直接致力于把以人为中心疗法应用于政治领域,特别致力于争取世界和平。,“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特点,基本理念的人本主义色彩;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由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咨询者做来访者的“朋友”和“伙伴”。,第三节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过程与方法,一、治疗过程1.来访者前来求

6、助2.治疗者向来访者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3.鼓励来访者情感的自由表达4.治疗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5.来访者成长的萌动6.治疗者对来访者的积极情感加以接受和认识,7.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8.帮助来访者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动9.疗效的产生10.进一步扩大疗效11.来访者的全面成长12.结束治疗,二、非指导的治疗方式,罗杰斯早在1942年就在其名著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倡非指导的治疗方式。这种治疗的着眼点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具体地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促进其自我概念向着更接近自我的经验、体验的方向发展。,指导性治疗与非指导性治疗,指导式的治疗者最常用的技术依次为:(1

7、)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2)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3)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4)向来访者提出活动方面的建议;(5)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6)列出证据,说服来访者采纳行动的建议;(7)指出需要纠正的问题或条件。,非指导的治疗者常用的会谈技巧顺序如下:(1)确认来访者表达时所反映出的情感与态度;(2)确认来访者的行为举止所反映的情感与态度;(3)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4)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5)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6)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7)根据来访者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三、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罗杰斯曾指出:“治疗

8、的成功主要并非依赖治疗者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治疗者是否具有某种态度。”1957年,他在治疗性人格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一文中,提出治疗者应以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四、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应用领域,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表明,以人为中心疗法对很多问题都有效,包括焦虑、酗酒、受心理影响的生理问题、恐惧症、交往困难、情绪低落、癌症以及人格分裂。以人为中心疗法已经应用于个体、群体和家庭治疗、专业人员训练和助人工作辅助人员的训练。这种治疗方法重视与来访者相处,因此以人为中心疗法比其他治疗模式让来访者感到更安全。,特别强调:以人为中心疗法对治疗师有很多要求,有效的以人为中心治疗师必须是脚踏实地的、集中精力、关心、投入、重视、耐心、以成熟的方式接受来访者。没有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态度或生活的方式,仅仅有应用的技能可能是无用的。,第四节 患者中心疗法的评价,一、患者中心疗法的贡献 贡献一:对咨访关系的研究。贡献二:对人的能力的积极信念。贡献三:强调咨询者的人格和态度的重要性。,二、患者中心疗法的局限 局限一:它的整个体系透露出一股强烈的重情轻理的气息。局限二:整个体系的个人主义取向。局限三: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咨询者显得过于消极,有时简直是易受来访者的操纵。局限四:以人为中心治疗体系排斥任何诊断或评估,不对障碍进行任何分类,也忽视具体策略和技术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