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0679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节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五节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五节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五节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五节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节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节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是一种兼性寄生虫,在寄生世代中,成虫主要在宿主(如人、狗、猫等)小肠内寄生,幼虫可侵入肺、脑、肝、肾等组织器官,引起粪类圆线虫病(strongvloidiasis)。,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一、形态1自生世代:虫体细长、体壁薄、角皮具细横纹。雄虫大小约0.040.7 0.040.05 mm,尾端向腹面卷曲,具交合刺二根与一根引带。雌虫大小约1.0 mm 0.050.075 mm,尾端尖细,食道呈双球状,阴门位于虫体腹侧中部略后。,2寄生世代 粪类圆线虫在宿主体内的生活阶段包括成虫、虫卵、杆状蚴

2、和丝状蚴。寄生世代罕见雄虫。,成虫,雌虫大小为2.2 0.030.075mm,虫体半透,表具细横纹,尾尖细,末端略呈锥形,口腔短,咽管细长,生殖器官为双管型,子宫短,前后排列,各含812个虫卵,单行排列,阴门位于体后1/3处。虫卵形似钩虫卵,卵壳薄、无色透明,大小5058m 3034m,部分卵内含1条胚幼。,幼虫,杆状蚴头端钝圆,尾部尖细,长约0.20.4 mm,口腔短,食道前后膨大呈双球型。丝状蚴即感染期幼虫,长约0.40.7mm,食道细长约为体长的12。尾端尖细,呈分叉状。,生活史,生活史,生活史特点:(1)间接发育 指粪类圆线虫在适宜 环境下进行的自生世 代发育。(2)直接发育 在外界环

3、境不利下粪 类圆线虫进行的寄生 世代发育。,宿主 人、狗、猫等 寄生部位 成虫寄生在宿主的小肠;蚴虫可侵入人的肺、脑、肝、肾等组织器官。感染阶段 杆状蚴和丝状蚴。感染方式 经皮肤、黏膜、口感染;亦可经体内自身感染:,自身感染:孵出的杆状蚴在黏膜内直接侵入血循环继续发育,引起直接体内自身感染;亦可自黏膜内逸出,进入肠腔,迅速发育为具感染性的丝状蚴,再经小肠下段或结肠经黏膜侵入血循环,引起间接体内自身感染。当排出的丝状蚴经肛周皮肤侵入,可导致体外自身感染。,有的虫体可寄生在肺,在支气管产卵,并孵出杆状蚴,发育至丝状蚴随痰排出或寄生在泌尿生殖系统,自尿排出的多为杆状蚴。,致病 粪类圆线虫的致病作用与

4、其感染 程度、侵袭部位及人体免疫功能状 态密切相关。人感染后可有三类病 型:第一类由于有效的免疫应答,清 除了轻度感染,而无临床症状;,第二类由于慢性自身感染持续存在,间歇出现胃肠道症状;第三类是播散性超度感染,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激素或艾滋病患者中可引发播散性超度感染。,粪类圆线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 1.皮肤损伤 丝状蚴侵入皮肤后,可引 起小出血点、丘疹、并伴有刺痛和 痒感,或出现移行性线状或带状荨 麻疹(荨麻疹出现的部位及快速蔓 延,常是粪类圆线虫幼虫在皮肤移 行的重要诊断依据)。,2.肺部症状 当幼虫在肺部移行时,穿破毛细血管,引起肺泡出血,细支气管炎性细胞浸润。,一般表现为

5、过敏性肺炎或哮喘。,若幼虫在支气管内发育为成虫,雌虫在其中寄生、产卵,并孵出幼虫时,则病情加重,病程更长。,肺部弥漫性感染,患者可出现高热、肺功能衰竭,3.消化道症状 雌虫在肠黏膜内产卵,孵出的幼虫在肠黏膜内发育,引起机械性刺激和毒性作用,轻者以黏膜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为主的卡他性肠炎;,中度 可表现为肠壁增厚、水肿性肠炎;重者 为溃疡性肠炎,肠壁增厚、黏膜 萎缩并有许多溃疡;甚至出现肠 壁糜烂,导致肠穿孔。亦有 重症粪类圆线虫病并发消化道大 出血和死于以慢性肠梗阻为主要 表现的病例报道。,粪类圆线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 4.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细胞 毒药物或患各种消耗性疾病(如 恶性肿瘤,白血病

6、、结核病等)以 及先天性免疫缺陷和艾滋病患 者体内,可导致播散性超度感 染。,丝状蚴和成虫可移行至其他器官,形成肉芽肿病变,引起弥漫性粪类圆线虫病。,大量幼虫在体内移行,可将肠道细菌带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可造成各种器官的严重损害;,可出现强烈的超敏反应。,此外,虫体代谢产物和分解产物可引起神经精神症状和中毒症状,如发热、烦躁、抑郁、失眠、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诊断 粪类圆线虫病由于缺乏特有的临床表现,故常致临床误诊。病原诊断 取患者粪便、痰、胃、肠液、尿或脑积液,检出幼虫或培养出丝状蚴为确诊依据。在腹泻患者的粪便中也可检出虫卵。患者常出现间歇性排虫现象,故应反复多次进行病原检查。,病原诊

7、断 对疑似肺粪类圆线虫病、痰检阴性者,应用支气管镜刷检及支气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可提高检出率。对胃肠粪类圆线虫病,胃和十二指肠液引流查病原体,检出率高于粪检。,流行与防治 粪类圆线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温带和寒带地区则呈散 发感染。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群感 染率可达30%左右。该病已被WHO 列为重要的人类肠道寄生虫病之一。,诊断 免疫诊断 皮试法及以鼠粪类圆线 虫脱脂抗原的ELISA,对轻、中度感染者,具 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其他检查 血象显示白细胞总数和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仅 在轻、中度感染病例中 增高。,在我国,据1996年调查显示,有26个省(市,区)有粪类圆线虫感染者。人群的感染率大多在10%以下。有的地区,如广西的东南地区,人群感染率可达11%14%。在个别山区,20岁以下人群感染率高达88.2%。估计全国感染人数为151万。,流行与防治 本虫的防治原则与钩虫者相似。除加强粪便、水源管理及做好个 人防护外,应避免发生自身感染。临床使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 剂前,应作粪类圆线虫常规检查,如发现有感染,需及时治疗。,对粪类圆线虫病的驱虫药物以噻苯达唑的效果最好,治愈率达95%。但对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此外,阿苯达唑、噻嘧啶和左旋咪唑也有一定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