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旅游者地理研究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0979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旅游者地理研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一章旅游者地理研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一章旅游者地理研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一章旅游者地理研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一章旅游者地理研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旅游者地理研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旅游者地理研究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旅游者地理研究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了解影响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及其影响强度的地域差异、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掌握旅游决策行为与空间行为规律。了解我国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地域结构特征及客流产生于变化的规律。,第二章 旅游者地理研究,第一节 旅游者概述,一、国际旅游1.居民:如果一个人在他到另一个国家不满一年以前在前一个国家生活了至少一年或连续12月,他被认定是前一个国家的居民。2.国际旅游:一个人到他通常居住的国家以外的另一个国家旅行不超过一年,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国家获得经济利益。3.国际旅游者:指离开居住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小时

2、以上的人,同时确认下列人员也是旅游者:为娱乐、家庭和其他原因而旅行的人;为参加国际会议而旅行的人;为商业原因而旅行的人;在海上巡游途中停靠某地,即使停靠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人。国际游客是指到另一国家并且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其旅行目的是娱乐、医疗、宗教、探亲、运动、会议学习的过境人员;中途停留的轮船或飞机乘客停留时间不到1a的外国商业或企业人员,包括安装机器设备的技术人员;国际团体雇佣不超过或回国短暂停留的侨民。4.国际一日游游客二、国内旅游1.居民2.国内旅游3.国内旅游者3.国内一日游游客,第一节 旅游者概述一、国际旅游,国际上的定义1.国际旅游者 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 h

3、以上的人。2.国内旅游者 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 h而少于1 a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国际上的定义,中国的定义1.海外游客: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到其他国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2.海外一日旅游客:指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中国的定义1.海外游客: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一、自然地理背景

4、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基调景观差异。由于地理纬度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形成的具有完全独立景观特征的东西带状延伸南北依次更替的的自然地理环境单元。2.二级差异:同一自然带内沿海与内陆的差异,体现在海路交界地带特有的景观、宜人气候和内陆水面也无法提供的运动的环境的条件。3.三级差异:由于地区性的地质原因形成的奇特、秀美景观。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不同基调景观间沿海与内陆间具有相互吸引、因此,他们互为客源地,与接待地,奇特秀美的自然景观对一般环境和人为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具有单向吸引作用一般环境、人为环境地区则是其客源地。二、文化地理环境:1.文化地理环境概述2.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一级差异:文化圈(2

5、).二级差异:文化区(3).三级差异:民族小区,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一、自然地理背景,3.文化地理背景的影响(1)景观彼此差异越大吸引强度越大。最大的是异质文化区之间,其次是同质文化区域内不同文化区之间,再次是同一文化区内不同民族区域之间。(2)不论同质换是异质文化区中、历时越悠久文化景观越丰富的地区,吸引强度越大 三、经济地理背景1.经济发达地区是主要的旅游客源地:经济发达地区为旅游者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经济发达地区促动国人出游。2.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主要的旅游接待地:世界上有两种经济发达地区:一种是悠久的历史传统经济中心,如西欧各国;一种是历史较短的后起之秀,如美国。3.城市与乡村间

6、的相互吸引激发:发达地区之间彼此之间的互相激发,发达与落后之间的单向激发。20世纪出现的乡村旅游表现了相互的激发。四、环境质量背景五、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旅游地背景的影响最终结果是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从而产生游客与资金的流动。任何物质流动都是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趋势旅游客流形成的力称为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与制约条件有三点: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3.文化地理背景的影响,1.互补性:并不是任何客源地和目的地都存在相互作用。从供需关系角度 出发,两地之间相互作用需要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一个有某种东西提供,而另一个对此种东西恰有需求 这是才能实现两地之间的作用过程,不同

7、类型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如山地和海滩2.替代性:两个旅游地的互补性导致两地间的旅游流动。但是,也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当游客在A和D两地间移动时,A和B两地间介入另一个于B一样性质的旅游地C,于是A地游客转向C地移动这种现象为同类旅游地间的替代性.3.可进入性:可进入性是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表现在:(1)具有互不性的旅游地之间要有通达便利的交通条件.空间组织的距离衰减规律起作用.(2)不同旅游地对距离的敏感性不同,和它们的旅游价值有关.另一方面旅游可达性也是时间的函数,主要受运输工具的影响.,1.互补性:并不是任何客源地和目的地都存在相互作用。从供需关,第三节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8、及旅游活动层次,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1.旅游需要分析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就产生了行为动机,旅游是人旅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人类各种需要的一种,关于需要的理论目前有影响的是亚伯、马斯洛(Maslow)关于需要层次论的解释:基本生理需要:衣食住等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最低层次.安全的需要: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免于受到伤害免于受到剥夺免于失业等.社会的需要:感情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宿感的需要.尊重感的需要需要有自尊心以及受别人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最高层次.,第三节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旅游活动

9、层次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低一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是以后,最求高一级的需要就成为继续奋进的动力。在某一个时刻,可能存在好积累需要,但各类需要的强度,不是均等的。这是研究旅游动机的基础,当人们满足了温饱之后,就自然而然地罪囚高层次的享受,旅游动机就是人们在满足了最低生理要求后提出来的。自 尊 我 归 重 实 需 安 属 现 要 生 全 与 的 理 相 相 爱 对 强 度 心理的发展,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低一级的,2.、旅游动机及其种类日本学者田中喜一朗将旅游动机归为四类:心情的动机、身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和经济的动机。每一种动机

10、反应了不同的需求。美国学者罗泊特麦金拖森也将旅游动机分为四类:1).身体的动机2).文化动机3).交际的动机4).地位与声望的动机问题:这些动机相互之间有没有等级关系?用马斯洛需求理论进行对比分析。3.旅游动机的激发旅游动机有三部分构成:内动力、外动力、和中间条件。缺少任何一个部分都不会形成旅游行为。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的作用的三个条件: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2.、旅游动机及其种类,二.旅游活动的行为层次1.基本层次:游览观光2.提高层次:娱乐和购物3.专门层次:休养、宗教朝拜、出席会议、各种科学和社会考察、调查以及其他专业活动,包括商业、文化交流、大型会议、登山探险的活动。4.相

11、互关系:不同的的旅游行为层次可以同时并存,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并不一定要在较低的行为的优势出现以后才出现,但一般来讲,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的出现,是在较低层次的旅游活动行为出现之后。,二.旅游活动的行为层次,第四节 旅游者的决策行为,从旅游决策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旅游活动分成两类:一类是旅游者实际不参与决策或对旅游目的地选择余地很小的旅游,如会议旅游、商务旅游、团体福利旅游等;另一类旅游则相反,其决策由旅游者本人完成,或在家庭成员、旅伴之间协商作出,如各种形式的自费旅游。,第四节 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从旅游决策的角度,我们可,一、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1.感知环境2.最大效益原则(1)最小旅游时间比:从居

12、住地到旅游地单调旅行所耗费的时间与在旅游地游玩所耗费的时间的比值小于某个临界值时,人们才会作出到该地旅游点的决策,这个比值叫旅游时间比。(2)最大信息收集量:对最大旅游信息收集的追求使人们选择旅游地时有以下倾向: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选择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3旅游偏好:年龄、学历、职业。,一、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二、旅游决策过程旅游决策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对旅游需求的认识阶段;第二步是信息收集阶段;第三步是评价对比阶段;第四步是决策阶段。1.旅游需求的认识2.旅游地信息收集3.评价对比4.决策,二、旅游决策过程,三、普雷德(Pred)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 1

13、967年,普雷德提出一个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矩阵中,H11至Hnn表示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显然,只有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感知机会)和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可达机会),才进入旅游决策,成为真正后选的旅游目的地(现实机会)。,三、普雷德(Pred)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 19,王家骏(1997)完成的无锡市居民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和可达机会的调查结果对开拓无锡市客源市场很有价值,其两点推论对一般旅游目的地营销也具有参考价值。旅游者的可达机会随距离增加而急速衰减。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主要靠历史积淀的人文事象得以提高。,王家骏(1997)完成的无锡市居民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四、旅行距离决

14、策模式 旅游者旅程的长短是根据一定条件决定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时间、费用和旅途不适。德国经济学者霍斯特 托特认为,如果时间限定,则旅行距离也是限定的。,四、旅行距离决策模式,五、旅游者的空间行为,1.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1).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2).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3).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2.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1).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2).旅行路线影响旅游效果。,五、旅游者的空间行为1.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六、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资源个体的评价独特性、共性和近邻效应旅游路线的设计和宾馆选址,六、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资源个体的评价,探讨与思考,

15、1.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旅游者、国际旅游者还是国内旅游者。2.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如何产生?3.举例说明自然环境背静和文化地理背静的三级差异。4.影响旅游者决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认识这些因素对旅游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5.旅游者各个尺度的空间行为特征是什么?它们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路线设计和旅游宾馆选址中得意义如何?(后一个问题待学完第十二章后一起讨论),探讨与思考1.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旅游者、国际旅游者还是国内,参考文献,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郭来喜.旅游地理学.见:李旭旦主编.人文地理概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3.埃德华简小梅奥等.张健等译.旅游心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4.王大悟,魏小安主编.新编旅游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保继刚.北京国内游客行为.见:陈传康、保继刚等.北京旅游地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参考文献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北京: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