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1056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评价目标:1.识记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与教育的基本关系。2.理解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3.运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分析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评价目标:,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通过对教育政策、方针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人们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统的标准的确定,基

2、本上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但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反过来,它对政治经济也产生积极的作

3、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自古以来,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要想得到维持、巩固和发展,都需要不断有新的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反过,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学校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藉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间接取决于这个

4、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是宣传、,练习1:新的政权产生后,通常都会颁布新的教育政策和方针,制定教师和学校领导聘任的资格和方法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教育的领导权)练习2: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的规定,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任命与聘用等,反映了政治经济制度决定。A 教育的领导权 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目的 教育的独立性练习3: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是

5、由 决定的。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水平 C 文化传统 D 学校,练习1:新的政权产生后,通常都会颁布新的教育政策和方针,制定,练习4: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 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政治制度)练习5: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们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这充分说明。(教育可以促进民主)练习6: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当然,我们不能把教育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以为可以通过教育的作用解决政治、经济的根本问题是不现实的,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因此“教育

6、救国论的思想是错误的。,练习4: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 是直接,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该国的文盲率、入学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

7、发展的水平直接相关。,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尽管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但从历史上看,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另一种情况是,在生产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下,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甚或传统的影响,其教育的思想内容甚至方法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

8、构的变化,(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

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2.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金钱和精神收益。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2.人力资本理论,练习:在农业社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教育系统中所占比例很小,工业社会里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迅速提高,到了信息社会,高等教育的比例迅速提高,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10、甚至普及化。这说明。A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结构有影响 B 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内容 C 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D练习: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人力资本)练习:最早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练习:在农业社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教育系统中所占比例很,三、教育与科学技术,(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

11、择和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制的设定。,三、教育与科学技术(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一方面,科学发展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每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数量的发展。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学校类型、规模的扩大,教育设施的兴建,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

12、用。,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但是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为什么?(老师、学生、学校的硬件)2.教育能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最初的研究机构是出现在大学之中,大学对于科研体制化有重要作用。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这被称为“科学的体制化”。,(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从事着直接的科研工作,这在高校里尤为突出,高校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

13、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三)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对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这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在线学习、人机互动、网络教育等,使人们对学习和教育的观念大为改变。学习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三)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信息

14、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奖励和惩罚。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民主化。,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练习:在传统社会,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就是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教学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鉴别知识和选择知识的方法。这说明科学技术。A 会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 会改变教育者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C 会改变受教育者的数量 D 会改变教学的内容 练习:工业革命以前,自然科学知识常常被排除在大学的课堂之外,而工业革命以后,自然科学知识越来越受到大学的重视。这说明。A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方法 B 科

15、学技术会影响教育内容 C 科学技术会影响教学手段 D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目的,练习:在传统社会,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就是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在,四、教育与文化,(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教育具有传递文化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的双重文化属性,决定了他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教育具有传承文化、选择与整理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功能。练习16:教育具有 的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四、教育与文化(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2.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其他

16、文化体中的人看来毫无存在价值和道理的某些文化特质,在另一文化中却是不可或缺的,这是构成和保持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基础。教育与文化在相互制约中发展与变化。,2.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二)学校文化(这是第四节的重点,经常考填空和选择题)1.学校文化界说学校文化不仅包括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一些观念和行为,而且也包括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观念和行为。学校文化既可能给学校预定教育目的达成带来积极意义,也可能阻碍教育目的的达成。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二)学校文化(这是第四节的重点,经常考填空和选择题),2.学

17、校文化的特性(简答题:学校文化有什么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学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它是学校的内部形成的内化了的观念为核心,以预期的目标为动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形成的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2.学校文化的特性(简答题:学校文化有什么特征?),(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学校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产物,它又是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的,是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它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在某些方面是文化精神、要求的集中体现。(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18、。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的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两大类。,(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即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是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有人把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属于校园文化的理性因素;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即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练习: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

19、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二是。A 组织文化 管理文化设施文化制度文化练习: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练习: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 C 精神或观念文化 D 管理文化练习: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A 领导作风 教风学风校风,练习: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二是,(三)学生文化1.学生文化的成因(可能出简答题)(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三)学生文化,2.学生的文化的特征(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

20、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产物。(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2.学生的文化的特征,练习:学生文化既有成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存在某种差异,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认可成人的价值观念。这说明学生文化具有。A 过渡性特征 B 非正式性特征 C 互补性特征 D 多样性特征 练习:学生文化中蕴含着学生群体的价值和规范,这些文化特征构成一种环境,影响着出于这种文化情境的每一个学生,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这种文化。这充分说明学生文化具有。A 过渡性特征 B 非正式性特征 C 互补性特征 D 多样性特征,练习:学生文化既有成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存在某种差异,同时又在,练习24:同一所中学,高一有高一的学生文化,高三有高三的学生文化,男生有男生文化,女生有女生文化。这说明。A 过渡性特征 B 非正式性特征 C 互补性特征 D 多样性特征,练习24:同一所中学,高一有高一的学生文化,高三有高三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