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化学能与电能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1059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87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化学能与电能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化学能与电能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化学能与电能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化学能与电能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化学能与电能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化学能与电能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化学能与电能课件.ppt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第1课时,学习目标定位 1.熟悉能源的分类和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2.知道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过实验会说明原电池的原理,会判断原电池的正极、负极,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熟知原电池的应用。,Contents Page,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习小结,内容索引,01,02,03,当堂检测,04,1电能使用电器时都需要电能。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2火力发电火电(火力发电)是通过燃烧,使化学能转变为,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然后带

2、动发电机发电。燃煤发电是从煤中的化学能开始的一系列能量转换过程,该过程可表示为,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热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其中,是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燃烧(氧化还原反应),3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化学能可通过 反应直接转化成电能。,氧化还原,归纳总结,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对比,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B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C火力发电是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解析水力发电

3、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活学活用,D,2下列各项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气电力A BC D解析煤、石油、天然气等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而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称为一次能源;煤气、电力、汽油、煤油、焦炭等,是在一次能源基础上经过加工转换而来的,称为二次能源。,A,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并填表:,锌片逐渐溶解,表面有气泡;铜片表面无气泡,锌片逐渐溶解,铜片表面有气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两锌片逐渐溶解且表面都有气泡,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无现象,锌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2,而铜则不能,锌与稀硫酸反应,但氢气在铜片上产生,导线中有电流,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但导

4、线中无电流,乙醇是非电解质,与Zn、Cu都不反应,2.原电池(1)原电池的概念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 反应。(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理论上,自发的反应均可构成原电池。具体条件是:具有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溶液:两电极均插入 溶液中;导线:两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化学,电,氧化还原,氧化还原,活动性不同,电解质,(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根据原电池反应原理,分析下图并填空,原电池总反应式:;,Zn2H=Zn2H2,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能量转化过程:原电池在工作时,极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极

5、,溶液中氧化性物质 电子,发生 反应,这样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断发生,极不断地失电子,失去的电子不断地通过导线流向 极,被氧化性物质得到,闭合回路中不断有 产生,也就形成了电流,即 能转变为 能。,负,正,得到,还原,负,正,电子流,化学,电,(4)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比较金属活动性作负极的金属活动性,作正极的金属活动性;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如:在Zn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CuSO4溶液,则Zn置换出的铜和锌能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从而加快Zn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强,弱,设计原电池如:把Fe2Fe3=3Fe2设计成原电池,可用 作负极,作正极,作电解质溶液;保护金属设备如:船体是钢铁材料,在海水

6、中易被腐蚀,在船体外壳焊接上比铁活泼的金属(如Zn),则构成以Zn、Fe为电极的原电池,被消耗掉而 得到保护。,Fe,铜(或石墨),FeCl3溶液,Zn,Fe,归纳总结,还原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还原反应,电子流入,电流流出,还原性较强的金属,氧化反应,电子流出,电流流入,3如图装置中,明显有电流产生的是(),活学活用,解析依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可知:A选项中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B选项中的两电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不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因而也不能构成原电池;D选项中的装置没有构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只有C选项中的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答案C,理解感悟原电池

7、的判定方法:一看反应原理(能否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二看构成条件(两极一液成回路: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装置形成闭合回路)。,4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3)装置丙中溶液的pH变化是_。(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解析据装置甲知活动性:AB,A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2e=A2;据装置乙知活动性:BC,正极反应式为Cu22e=Cu;据装置丙知活动性:DA,正极反应式为2H2e=H2,故c(H)减小,pH增大。据甲、乙、丙知活动性强弱顺序:D

8、ABC。,答案(1)A2e=A2(2)Cu22e=Cu(3)变大(4)DABC,学习小结,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当堂检测,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氢气为一次能源B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D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1,2,3,4,5,1,2,3,4,5,解析A项,H2不是一次能源;B项,风力发电不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项,砷不是金属元素。答案D,2有a、b、c、d四种金

9、属,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d、c、a、b Bd、a、b、cCd、b、a、c Db、a、d、c,1,2,3,4,5,B,1,2,3,4,5,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酸性均减弱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1,2,3,4,5,解析因乙烧杯中锌片和铜片没有接触,没有构成闭合回

10、路,故不能构成原电池,因此乙烧杯中铜片上没有气泡,只有锌片上有气泡。因甲烧杯中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构成原电池,加快了锌的溶解,铜片上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乙烧杯中锌片上产生气泡的速率快。又因两烧杯中的锌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消耗H,导致两烧杯中溶液的酸性均减弱。答案C,1,2,3,4,5,理解感悟金属铜和锌插入稀硫酸中后,铜不反应,锌溶解并产生气泡。若用导线连接两金属或将两金属直接接触,就构成了原电池,现象也就发生了变化:铜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比未构成原电池时锌表面的气泡产生速率要快。这一原理可用于实验室制氢气:在稀硫酸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与锌粒混合后,锌置换出铜,覆盖在锌的表面,形成许多微小

11、的铜锌原电池,使得产生氢气的速率大大加快。,1,2,3,4,5,4在铜锌原电池中,以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锌为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锌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_;铜为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是_;铜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2,3,4,5,解析CuSO4为电解质溶液时,铜锌原电池的负极为锌,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所以锌片不断溶解,正极为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所以铜极不断变粗,电池总反应式为ZnCu2=Zn2Cu。答案负氧化Zn2e=Zn2锌片溶解正还原Cu22e=Cu铜极变粗ZnCu2=Zn2Cu,5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_;负极反应:_。,1,2,3,4,5,2Fe3Cu=2Fe2Cu2,2Fe32e=2Fe2,Cu2e=Cu2,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