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临江仙》陈与义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1570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临江仙》陈与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临江仙》陈与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临江仙》陈与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临江仙》陈与义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临江仙》陈与义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临江仙》陈与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临江仙》陈与义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1,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2,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背景,这首词大概是在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时年四十六或四十七岁。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二十多年前的洛中旧游,那时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天下还承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

2、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艰苦备尝,而南宋朝廷在播迁之后,仅能自立,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作品简介,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4,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

3、文,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注释】午桥:桥名,在洛阳县南十里外。长沟:此句即杜甫旅夜书怀“月涌大江流”之意,谓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新晴:指雨后初晴时的月色。渔唱:打渔人的歌儿。这里作者叹惜前朝兴废的历史。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5,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

4、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译文,6,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赏析,“忆”字开篇点题,回忆当年豪饮欢乐的生活画面。“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的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7,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赏析,杏花点明时间,春天的夜晚。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明月随着流水静静地消失了。,8,部编

5、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赏析,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换歌到天明的动静,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嬉闹的游乐情形。,9,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赏析,作者在政和三年做官后,曾遭贬谪;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经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哭。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噩梦的感触。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10,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闲登小阁看新晴,赏析,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情

6、。“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回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体现。,11,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赏析,这两句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超越了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作哲理性的思考,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洞达世事看淡烟云的旷达之情。,12,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上阙;忆旧下阙:感怀,小结,这首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1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主旨,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14,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