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1762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38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颈腰腿痛的康复,颈腰腿痛的康复,颈肩腰腿痛:一组以引起颈肩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的总称,是骨科常见病。国外统计:5070的人一生曾患有腰腿痛 14的人一生曾患有颈肩痛,颈肩腰腿痛:,第一节 颈肩腰腿痛的临床分类诊断 颈肩痛:特指颈项部、肩胛部等处疼痛及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 腰腿痛:特指腰、腿、臀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 不包括脊柱肿瘤、结核等特异原因所引起,第一节 颈肩腰腿痛的临床分类诊断,一、脊柱本身疾患1脊柱损伤(1)急性损伤:脊柱骨折、脱位、急性椎间盘突出(2)慢性损伤:脱位、脊柱滑脱、椎间盘突出2脊柱炎症(1)化脓性炎症:(2)特异性感染:脊柱结核(3)非化脓性炎

2、症:强直性脊柱炎,一、脊柱本身疾患,3退变性骨关节病4代谢性疾患5、骨发育异常6、脊柱肿瘤(1)原发性脊柱肿瘤(2)继发性脊柱肿瘤二、椎管内疾患三、骶髂关节疾患四、脊柱旁肌筋膜疾患五、内脏疾病牵涉痛类疾患,3退变性骨关节病,一、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 指慢性劳损、寒冷、潮湿等引起颈背部筋膜及肌组织出现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一、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一)病因与病理 长期屈颈等不良体位 使颈背部肌肉处于牵张状态 致使痉挛、缺血、缺氧 寒冷、潮湿引起血液循环改变:缺血、缺氧 筋膜、肌肉充血、水肿、渗出:引起纤维化,(一)病因与病理,(二)临床表现 1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青年

3、常见2冬、春、深秋季节常见。空调普及,夏季也常见3疼痛特点 颈肩背部弥漫性酸胀痛、沉重感、思睡,烦躁 疼痛可向后枕、上肢放射,多无阳性体征 疼痛部位可触及结节、条索 遇热或按摩疼痛缓解4疼痛部位 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附着处或肌腹5功能障碍 颈椎及相应肩关节活动受限,(二)临床表现,(三)诊断要点1病史:有受寒、潮、长时间屈颈不良体位史2有典型疼痛,封闭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3四肢肌力、感觉、反射无改变4辅助检查 X-线颈椎生理性前凸可减小或消失 CT和MRI无异常、RF(-)、ASO(-)、CRP正常(四)鉴别诊断 颈椎病、颈椎结核、肿瘤 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三)诊断要点,二、颈部软

4、组织劳损 颈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病变(一)病因与病理 颈部急性软组织损伤末及时治疗,受损肌肉及筋膜纤维化及瘢痕,压迫周围神经引起疼痛 受损肌肉及筋膜弹性反复损伤,诱发疼痛 长期不良体位致颈部反复小量肌肉损伤,引起肌肉疲劳、纤维化、弹性降低、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二、颈部软组织劳损,(二)临床表现 劳累后颈项部酸胀不适或疼痛 后枕、肩部沉重感,一般无放射症状 轻症者颈部活动无受阻,重症者颈部活动受限 颈椎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压痛点 痛点封闭症状减轻或消失 X线检查:部分患者可有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50岁以上者可有颈椎骨质增生和椎间隙变窄(三)诊断 病史、体征、辅助检查,(二

5、)临床表现,三、颈椎病 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颈椎骨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推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者称为颈椎病。,三、颈椎病,(一)病因 1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最基本的原因 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及椎体上/下软骨板组成 维持颈椎正常解剖结构 保证颈椎生理功能正常进行 椎间盘在2025岁后逐渐退变 表现:髓核、软骨板水含量下降 纤维环透明变性,纤维增粗,紊乱,裂隙形成,(一)病因,各种急慢性损伤可加快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变后,椎间隙高度下降椎后关节囊、棘上、棘间、黄及前后纵韧带松弛脊柱稳定性降低,相邻推体间出现异常活动椎体前后缘、钩椎关节、关节突增生黄

6、韧带、后纵韧带肥厚、钙化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食管受压迫,各种急慢性损伤可加快椎间盘退变,2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椎管正中矢径与椎体正中矢径比值0.75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人群椎管内容积小 椎间盘退变后更易引起相应症状3颈椎的先天畸形 先天性椎体融合 融合的椎体相临的椎间盘负荷加大 椎间盘退变加剧,2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二)分类诊断 1颈型发生于颈椎退行性变初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刺激窦椎神经及反射性肌痉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枕、颈、肩疼痛、酸胀不适,压痛点颈肌僵直、颈部活动受限,无明显神经系统体征X线:颈椎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MRI:颈椎间盘变性,(二)分类诊断

7、,2神经根型 常见于3050岁 突出的颈椎间盘、增生的小关节及钩椎关节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引起 累及一根或多根神经根,单侧多见,亦可双侧 根性症状如麻木、疼痛是典型的症状 范围与颈神经根支配区域一致 颈肩部多伴有疼痛,痛点封闭无效,2神经根型,压顶试验:头偏向患侧,用手向下压迫头部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臂丛牵拉试验:手抵于颞侧顶部,将其推向健侧,另手握患者手腕牵向相反方向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引颈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托住患者下颏,逐渐向上牵引颈椎以扩大推间孔,患者上肢疼痛、麻本等症状减轻或消失,压顶试验:,影像学检查:X线:颈椎生理弯曲减小,变直或反向受累节段钩椎关节、椎后关节增生,骨赘形成部分

8、患者项韧带钙化、椎间隙变窄MRI:椎间盘变性、髓核突出偏向一侧,神经根受压CT:钩椎关节、后关节突部增生,椎间孔前后径狭窄,影像学检查:,3脊髓型 约占颈椎病的1015 颈脊髓受压迫、缺血 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 椎体束损害为本型主要特点表现:四肢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行走、持物不稳 腱反射活跃或亢进,出现病理反射 严重者可出现不完全性痉挛性截瘫 可伴有脊髓丘脑束损害,表现痛温觉减退,3脊髓型,影像学检查:X线:椎体后缘、关节突增生;椎管绝对值14mm 部分患者椎管与椎体正中矢径比值0.75MRI:硬膜囊受压,可伴有相应节段颈髓变性CT:椎间盘后中央型突出、椎体后缘增生 黄韧带钙化、硬膜囊受压变

9、形,影像学检查:,4椎动脉型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钩椎关节、上下关节突增生肥大椎间不稳定使椎动脉狭窄、扭曲变形、痉挛椎动脉硬化或先天性狭窄,4椎动脉型,临床表现:眩晕:旋转性、摇摆性,眩晕时可伴有耳鸣 偏头痛:颞部、顶枕部,多为跳痛或刺痛 猝倒:椎动脉受刺激痉挛引起 突然四肢乏力而摔倒,然后可自行站立行走 眼部症状:突发眼肌痉挛、复视、视物不清、弱视、失明 其他: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 胃肠不适,呼吸心血管症状上述症状多因颈部活动而诱发加重,临床表现:,辅助检查:X线:颈椎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窄 颈椎不稳定及枕颈段畸形 CT及MRI:椎间孔狭窄 MBA:椎动脉有无狭窄、扭曲、变形 DSA:显示椎动

10、脉图像,明确诊断及手术定位 TCD:显示颅内主要动脉的流向、流量 70患者椎基底动脉血供异常,辅助检查:,5交感神经型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颈椎病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头晕、枕后痛、眼后痛 眼干涩、视力下降、Horner征阳性 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不适、血压升高 四肢多汗、头面肢体麻木乏力、发音障碍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头昏眼花、心动过缓、血压偏低 胃肠蠕动加强、流泪、鼻塞等,5交感神经型,影像学检查:X线:颈椎退行性改变,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MRI:椎间盘变性,影像学检查:,6其他型(主要指食管受压者)椎体前方骨质增生,骨刺明显突出压迫食管引起临床表现:进食尤其

11、是进硬质食物后有梗咽感部分患者有进食后胸骨后烧灼样疼痛感X线:椎体前方骨形成,骨赘突出钡餐检查显示食管狭窄、钡剂通过缓慢,6其他型(主要指食管受压者),(三)鉴别诊断 1颈型颈椎病的鉴别(1)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2)肩周炎 又称五十肩、冻结肩 多发于5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 肩关节周围疼痛,可伴背部、上臂痛 肩盂、结节间沟、三角肌起点有压痛点 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内外旋受限明显 患肢无感觉、肌力和反射异常,(三)鉴别诊断,2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鉴别(1)颈椎结核发病缓慢,早期可表现颈肩背痛可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甚至四肢瘫结核史,低热、消瘦、盗汗、食欲不振、乏力受累颈椎棘突可有压痛及叩痛X线

12、、CT、MRI: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影扩大抗涝治疗有效,2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鉴别,(2)腕管综合征 腕管内压力增加、导致正中神经受压迫引起 正中神经支配区麻木、刺痛、拇外展肌无力、萎缩(3)肘管综合征 肘外翻、尺神经沟骨折畸形愈合、骨质增生,肘管内肿物刺激或压迫尺神经引起 手尺侧半痛温触觉减退,手内在肌萎缩,“爪形手”(4)腕尺管综合征 骨折、腕横韧带增厚、囊肿等致腕尺管狭窄、尺神经受压引起 环小指麻木、手内肌无力,(2)腕管综合征,(5)网球肘 前臂伸肌止点处慢性损伤引起肱骨外上髁周围疼痛 封闭治疗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6)胸廓出口综合征 压迫臂丛神经、锁骨下血管引起上肢症状 上

13、肢麻木、乏力、疼痛 上臂、前臂及手部尺侧半钱感觉减退 尺侧屈腕肌、指浅屈肌、手内肌肌力减弱(7)其他 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骨间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5)网球肘,3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1)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 多为青壮年发病,对称性大小鱼际肌萎缩、无力 逐渐累及上肢、躯干及下肢 可伴肌束震颤,全身感觉正常,病理征阳性(2)肌萎缩性侧家硬化症 40岁后发病,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损害为特征 肌萎缩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手部肌萎缩首发症状 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可出现吞咽困难 无客观感觉异常,有主观感觉异常,麻木、疼痛 肌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3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3)脊髓空洞症 30岁左

14、右发病,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可伴有上肢肌力减退,肌萎缩 皮肤营养障碍,关节损害,脊柱侧弯 MBI检查可明确诊断(4)脊髓内肿瘤 进展较快 较早出现四肢肌力、感觉及膀胱功能障碍 脑脊液蛋白含量增多 MRI检查有助于鉴别,(3)脊髓空洞症,4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1)梅尼埃病 内耳疾病(迷路积水),眩晕、听力障碍和耳呜为特征 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水平眼震、耳鸣 每次眩晕发作均使听力受损(2)冠心病 胸骨中上1/3部位疼痛 多向左肩、左上臂、前臂及手的内侧放射 有明确的诱因、口服硝酸甘油后疼痛症状缓解5其他 食道癌多见于老年患者,进行性吞咽困难为特征 食管吞钡X线检查、食管

15、脱落细胞检查可鉴别,4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四、棘上棘间韧带损伤(一)病因及病理 腰5骶1是棘间韧带损伤最好发部位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易发生急性损伤 长期弯腰工作易发生慢性损伤(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主诉有外伤史或长期弯腰工作史 腰痛、乏力,弯腰时明显伸腰困难,翻身受阻 棘上韧带损伤压痛较浅,棘间韧带损伤压痛较深 痛点封闭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四、棘上棘间韧带损伤,五、急性腰扭伤 劳动或运动时,腰部肌肉、筋膜或韧带纤维断裂,导致系列临床症状称为急性腰扭伤(一)病因及病理 姿势不当:弯腰、伸膝、搬重物、弯腰扭身持物急性应力:滑倒、踏空、抬物失衡、交通意外早期:肌肉、筋膜纤维撕裂、出

16、血、渗出、水肿后期:血肿机化、瘢痕组织形成,五、急性腰扭伤,(二)临床表现及诊断有明确外伤史,伤后即出现腰痛伤重者当即出现剧烈腰痛,伤轻者次日出现腰痛咳嗽、翻身、起立、颠簸时腰痛加重卧床休息症状好转体格检查:腰部压痛点,触及条索状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诱发腰痛,但下肢无放射性疼痛封闭后腰痛好转,直腿抬高试验正常X线:腰椎生理性前凸减小或消失及脊柱侧凸,(二)临床表现及诊断,六、腰背部筋膜纤维织炎 寒冷、潮湿、劳损等致腰背部筋膜及组织出现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病因与病理 早期:肌筋膜组织充血、水肿、渗出 后期:肌肉及筋膜纤维化、粘连及小结节形成(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7、 受潮、受凉、劳累后腰、背、臀部疼痛 久坐、久卧后疼痛加重,遇热后疼痛减轻 腰、背、臀部可有一处或多处压痛点 痛点封闭可减轻疼痛症状,六、腰背部筋膜纤维织炎,七、腰肌劳损 腰部受凉及其筋膜长期受牵张、扭伤、受压等积累性损伤所致(一)病因与病理 长期坐位、弯腰者腰部肌肉、筋膜反复损伤 急性腹扭伤未经及时治疗可致腰肌劳损 病理变化:肌肉、筋膜及韧带的无菌性炎症,七、腰肌劳损,(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反复腰部钝痛或酸胀沉重感 晨起重、活动减轻,劳累、气候变化加重 有压痛点,封闭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轻者腰部活动不受限,重者腰部活动受限 下肢无感觉、肌力及反射异常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X线多无明显异

18、常,(二)临床表现与诊断,八、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退变,纤维环撕裂,髓核向后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出现的综合征 是腰腿痛常见原因 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负荷和运动过程中承受强大的应力,易劳损和退变 95的腰椎间盘突出位于L4L5、L5S1,八、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解剖概要 脊椎骨共32块,椎间盘共23个 椎间盘总厚度约占脊柱全长的1/5、l/4 连接、稳定、增加活动及缓冲震荡等作用 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及髓核构成(二)病因与病理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损伤是主要原因 20岁后椎间盘开始退变 髓核及纤维环含水量逐渐减少,髓核张力下降 软骨板退变,逐渐变薄并囊性变 积累性损伤是退变主要原因和

19、突出的主要诱因,(一)解剖概要,(三)临床分型1膨出型 椎间盘均匀凸出终板边缘,纤维环表层完整 临床症状较轻,经保守泊疗症状多数缓解2突出型 纤维环大部分撕裂,髓核局限性凸向椎管 引起腰腿痛、常需手术治疗3脱出型 纤维环完全撕裂,髓核局限性凸向椎管 腰腿痛常见,多需手术治疗4游离型 破裂椎间盘碎块游离椎管内,压迫神经根或马尾 腰腿痛严重或大小便障碍,非手术治疗无效,(三)临床分型,(四)临床表现 多发于2060岁,男女比例约4:l 重体力劳动、剧烈体育运动、伏案及弯腰工作易患1症状最突出的症状: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 50患者:先腰痛后下肢痛 33患者:腰痛及下肢痛同时发生 17患者:先下肢痛后腰

20、痛疼痛的性质:麻痛、刺痛、放射痛、烧灼样痛加重因素:腹压增高(咳嗽、打喷嚏、大笑、排便)久站、久坐、劳累、受凉缓解因素:卧床休息症状减轻,(四)临床表现,2体征(1)步态 轻症者步态正常 重症者身体前倾,臀部凸向一侧跛行,患肢步幅小(2)腰部外观 腰椎生理性前凸减小或消失 腰椎侧凸方向与突出物和神经根的比邻相关,2体征,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3)腰椎活动受限 腰椎各方向活动均不同程度地受限(4)压痛点 突出节段、患侧棘间或棘突旁压痛 向患侧下肢放射(5)受累神经支配区痛触觉异常(过敏或减退)S1神经根受压:足背外侧、足底感觉异常 L5神经根受压:足背内侧感觉异常 L4神经根受压:小腿前内

21、侧感觉异常,(3)腰椎活动受限,(6)运动障碍及肌萎缩 L5:踇长伸肌肌力减弱 Sl:踇长屈肌、小腿三头肌肌力减弱 小腿三头肌萎缩 L4:胫前肌、股四头肌肌力减弱及肌萎缩(7)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L34:膝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L5S1: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L45:膝跳反射、跟腱反射改变均不明显,(6)运动障碍及肌萎缩,(8)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仰卧位,下肢直腿抬高70可诱发坐骨神经痛加强试验阳性:稍下降患肢,疼痛消失,背伸踝关节,出现放射性疼痛(9)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健侧下肢,突出物位于患侧神经根内下侧时,可诱发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阴性:突出物位于患侧神经根背外侧时,患侧下肢症状减轻,(8

22、)直腿抬高试验,(10)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俯卧位手按压骨盆,扳患肢过伸以牵拉股神经 L34神经根受压迫,可产生股神经放射痛(11)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双手压迫两侧颈静脉,使颅内压升高 从而使脑脊液压力升高,硬膜囊扩张 神经根受刺激,诱发疼痛,(10)股神经牵拉试验,3影像学检查(1)腰椎x线片 腰椎生理弯曲改变,椎间隙变窄 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椎间孔变窄(2)脊髓造影 造影剂有碘水和碘油两类 可见神经根鞘袖短缩、消失、变扁、抬高、变尖(3)CT 突出部位、大小,硬膜囊受压,神经根移位、变形 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增生,椎体后缘增生,椎管狭窄(4)MRI 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显示椎间盘信号变化 突

23、出部位大小、突出物与脊髓马尾及神经根的关系,3影像学检查,4诊断 病史、体格检查 椎管造影、CT、MRI等辅助检查 强调病史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不能单纯依靠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所显示的异常能解释临床症状和体征时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4诊断,5鉴别诊断(1)腰椎管狭窄症 起病隐匿,进展缓馒,临床症状较重 腰痛,臀部痛,下肢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 CT、CTM或MRI可鉴别(2)腰椎滑脱 受累椎体、上关节突、横突向前滑移 腰骶疼痛,弯腰加重,平卧减轻,翻身困难 腰椎侧位片:受累椎体在下位椎体上方滑移,5鉴别诊断,(3)腰椎结核 起病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 病情进展出现腰痛,劳累加重,休息减轻 低热、盗汗

24、、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症状 后期出现下肢麻木、疼痛,大小便功能障碍 血沉、X线、CT、MRI有助于鉴别,(3)腰椎结核,(4)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腰痛进行性加重,夜间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间歇性,加重缓解因素 同位素扫描、MRI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5)椎管内肿瘤 症状为渐进性,无明显外伤史,无缓解因素 腰椎棘突压痛、叩痛不明显 直腿抬高试验不典型 椎管造影及MRl有鉴别作用,(4)脊柱肿瘤,第二节 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治疗原则遵循综合治疗的原则依靠一种方法难以收到良好效果或效果难以持久共性化的治疗方法:非手术疗法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第二节 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治疗原则,一、祛除病因或诱因 1

25、纠正不良工作姿势 避免长时间在固定的、强迫体位下工作 特殊工种无法避免时,每2小时应做工间操2避免受潮和受凉,颈肩腰背部热敷或理疗3加强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伤害 加强颈项肌及腰背肌功能锻炼4某些病因经非手术治疗不能祛除时需手术治疗,一、祛除病因或诱因,二、缓解或消除症状 绝大多数的颈肩腰腿痛可通过非手术方法治疗获得治愈或缓解 非手术方法:物理疗法、牵引、运动疗法、推拿 封闭疗法、药物治疗、心理疗法 非手术治疗方法可为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后的恢复提供条件,二、缓解或消除症状,三、预防复发 急性期的系统的、彻底的治疗 宣传教育、消除致病因素、加强功能锻炼 适当支具保护,三、预防复发,第三节 颈肩腰腿痛

26、的临床康复一、颈肩痛的临床康复(一)功能评定 1颈椎活动情况 前屈3545后伸3545 左右侧屈各45 左右侧旋各6080 2肌力测定 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常伴有肢体肌力改变,第三节 颈肩腰腿痛的临床康复,3颈椎生理曲度的检查 颈椎生理弯曲减小或后凸畸形、斜颈4脊柱稳定性评定 过屈过伸动态X线片检查 与邻近椎间隙成角超过15或移位超过3mm 可诊断脊柱不稳定5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3颈椎生理曲度的检查,(二)颈肩痛的康复治疗方法 1颈椎牵引作用:限制颈椎活动,解除颈部肌肉痉挛 减轻神经根及突出物的充血水肿 扩大椎间隙及椎间孔,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 减少椎间盘压力,利于突出组织消肿或回缩

27、 减轻钩椎关节骨刺对神经根及椎动脉的刺激 牵开重叠的小关节或被嵌顿的关节囊,(二)颈肩痛的康复治疗方法,坐位,头前倾1530重量自5Kg开始,日增lKg,最大可达15Kg1520分钟/次,1次/日,23周一疗程主要用于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型及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则不宜采用,坐位,头前倾1530,2推拿疗法 疏通筋络,缓解肌紧张和肌痉挛 改善关节活动,松解粘连 整复滑膜嵌顿和小关节脱位,2推拿疗法,3物理治疗(1)直流电药物离子导人法(2)电兴奋法(3)调制中频电疗法(4)超短波电疗法(5)红外线疗法(6)超声波疗法(7)磁疗法,3物理治疗,4运动疗法 减小不良体位对颈椎的影响,预防疼痛发生

28、 锻炼颈肩背部肌肉,增加颈部肌肌力及弹性 防止肌萎缩,增强颈椎稳定性,增加活动度 预防或延缓颈椎关节囊挛缩、颈椎僵硬 促进颈肩背部血液循环及代谢物吸收 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及脊髓型颈椎病 避免诱发症状的动作(侧颈、转头、颈后伸),4运动疗法,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5颈肩痛的药物治疗(1)非类固酵抗炎药 吲哚美辛(消炎痛),25mg,3次/日 双氯芬酸(双氯灭痛),25mg,3次/日 布洛芬,0.2g,3次/日 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0.3g,2次/日(2)肌松

29、剂(非麻醉用药)氯唑沙宗,0.20.4g,3次/日(3)维生素类 维生素Bl,l0mg,3次/日 维生素B12,250ug,im,1次/日(4)中成药 根痛平冲剂、颈复康冲剂、天麻杜仲胶囊 追风透骨丸、风湿骨痛胶囊,5颈肩痛的药物治疗,6颈肩痛的封闭治疗(1)肩胛内上角封闭 肩胛骨内上角进针(2)肩肿骨脊注缘封闭 肩胛骨脊脊柱缘痛点进针(3)颈椎椎旁肌封闭 颈椎椎旁肌痛点进针 药物:曲安缩松0.5ml、0.5利多卡因510ml 23次一疗程,6颈肩痛的封闭治疗,7心理疗法 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有关情况 明确诊断,让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主要特点 制订治疗方案,让患者了解治疗措施的重要性和

30、必要性 取得较好疗效是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的保证 建立良好随访制度,使疗效更加巩固和持久,7心理疗法,8手术疗法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常复发者应行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宜早行手术治疗手术目的:一为减压,二为稳定,8手术疗法,二、腰腿痛的临床康复(一)功能评定 1脊柱功能评定(1)腰椎活动 屈40伸30 左右侧屈各30 左右侧旋各30(2)肌力测定 腰痛患者常伴有腰肌、髂肌、下肢肌力减弱(3)腰椎生理曲度的检查 腰椎生理弯曲减小或后凸畸形,前凸增加,侧弯(4)脊柱稳定性评定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评定,二、腰腿痛的临床康复,(二)腰痛的康复治疗1常规治疗(临床治疗原则)2卧床休息 可减轻脊柱应力负载,

31、促进软组织恢复 缓解肌肉痉挛及受压迫神经根水肿 卧床休息超过12天,可给病人带来不良影响 随着休息时间延长,不良影响愈严重,(二)腰痛的康复治疗,3运动疗法 腰椎特点:承受负荷最大 骶骨及骨盆相对固定,腰椎所受应力最集中 腰椎小关节与矢状面呈45角 这一结构使腰椎既具有较大的活动度 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3运动疗法,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1)伸展训练 减小腰椎间盘后纤维环及神经根的张力 改变椎间盘内的压力 增强伸展肌力、耐力和柔韧性 改善腰椎后凸及骨盆后倾 通过伸展训练可减轻腰病症状 腰椎管狭窄症、重度腰椎滑脱症或腰椎间盘游离应慎用此训练,(1)伸展训练,1)俯卧法:,1)俯卧法:,颈肩腰

32、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2)仰卧法:五点支撑法 四点支撑法,2)仰卧法:,颈肩腰腿痛的康复精选课件,(2)屈曲训练 降低椎间关节压力,加强腹肌及屈髋肌肌力 减轻椎间盘后压力,扩大椎间孔,伸展腰伸肌 腰椎间盘突出症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应慎用,(2)屈曲训练,4骨盆牵引(1)骨盆牵引的作用 限制腰椎的活动 缓解神经根、肌肉筋膜、韧带软组织水肿 减轻椎后关节压力,使半脱位小关节复位 减轻关节突对神经根的刺激 减轻椎间盘内压力 缓解膨出或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 扩大椎间孔及神经根管入口,减轻神经根压迫,4骨盆牵引,(2)牵引方法 持续骨盆牵引:每侧牵引重量1015kg 行反向牵引,2周为一疗程 间断骨

33、盆牵引:自动牵引床进行,体重的60逐渐增至100 30分钟/次,l2次/日,2周一疗程(3)牵引注意事项 症状、体征加重,应减轻牵引重量或停止 孕妇、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用,(2)牵引方法,5封闭治疗(1)几种常用封闭点的封闭1)棘突间封闭:棘突间直接进针或从棘突旁斜行进针至棘突间2)棘突旁封闭:3)髂后上棘封闭:4)骶棘肌止点外侧缘封闭:5)骶髂关节封闭:,5封闭治疗,注射药物配方:地塞米松10mg 11普鲁卡因5m1 维生素B12 0.25mg 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5ml 醋酸强的松50mg 0.5普鲁卡因4060ml 1利多卡因1520m1 醋酸去炎舒松A混悬液1015m1 维生素B12 0.1mg,注射药物配方:,(2)封闭疗法的注意事项 仔细寻找疼痛点,否则疗效不佳或无效 预防过敏反应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 皮肤破溃、感染处禁止封闭治疗 伴有结核、肝肾功能不良、身体虚弱者禁用 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患者不用激素,(2)封闭疗法的注意事项,6、推拿疗法 镇静、止痛、消肿、消炎、解痉、散淤功能 孕妇、腰椎结核、肿瘤禁用手法治疗7、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代谢 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消炎、消肿、解痉、止痛,6、推拿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