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主题班会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1780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物中毒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食物中毒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食物中毒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食物中毒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食物中毒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物中毒主题班会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中毒主题班会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目的要求:1.掌握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掌握食物中毒的原因、常见食物中毒的 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3.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方法、步骤及 调查内容。,课 题: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案 例,2001年11月27日,湖南省汉寿县某村村民在家中摆设酒宴。121人进餐。从27日晚10点,出现第一例病人,腹泻呕吐、畏寒。到28日上午,有80多人出现类似的症状。截至30日上午10点,出现病例93人,均为参加酒宴者。发病率78%。发病者未参加宴会的家人没有发病。,问题: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有什么特点?,发病概况,中毒的93人中,男性42人,

2、女性51人。年龄最大80岁,最小11个月。潜伏期最短7小时,最长66小时,平均为16小时。主要症状:头晕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大便呈黄绿色水样便,有的有粘液或脓血。体温38-40度。,问题: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询问:发病者中93人均进食了没熟透的肉末蛋卷 汤。未发病者中,只有1人吃过该汤。,现场调查,厨师为当地农民。饭菜在自家厨房制作,厨房面积16平方米,通风不良,卫生条件较差。温度32度。无冷藏设施,生熟案板和刀具不分。粗加工的蛋卷肉末在烹调前在台子上已经放了13小时。,问题:从以上描述中,可以发现哪些问题?,实验室检查:,肛拭法采集病人大便7份;剩余肉末蛋卷1份,经细菌培养,大便中检出

3、3份沙门氏菌,肉末中检出1份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问题:这是哪一种细菌引起的?总结其发病特点。,健康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后而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但不包括因摄入食物而感染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等食源性疾病,以及摄入非可食状态(如未成熟水果)食物和因暴饮暴食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等。,食物中毒的概念,中毒的特征:潜伏期短,多呈爆发,短时间出现大批病人;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与食用某种食物有关,发病范围与致病食物分布范围呈一致性,不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食物后,人群发病停止;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染,无继发病例;细菌性

4、、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多见于夏秋季,肉毒中毒多见于冬春季。,中毒的分类: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若按中毒食品则可分为细菌性、真菌性、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食物中毒五类,概 述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种。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夏秋季(气温高,适合细菌生长繁殖;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易感性增强)。发病率高,除肉毒中毒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外,一般病死率低、恢复快、预后良好。一般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细 菌 性 食 物 中 毒(food poisoning due to bacteria),概 述 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感染型和毒素型,

5、常见的是沙门氏菌属、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肉毒毒素等引起的食物中毒。,细 菌 性 食 物 中 毒(food poisoning due to bacteria),病原已知有2000多种血清型,我国100多种。以猪霍乱、鼠伤寒、肠炎沙门菌较多见。该菌为G-杆菌,2037迅速繁殖。不耐热,100立即死亡。可被氯、碳酸等杀灭。,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中毒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畜禽肉类,其次是蛋类、奶类及水产品等。畜禽肉类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分为生前感染和宰后感染。沙门氏菌属不分解蛋白质,故被污染食物常无感官性状变化。中毒机制:菌血症,内毒素和活菌侵犯肠粘膜,引起炎症改变、抑制水和电解质

6、吸收。,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多见,如病死牲畜肉、冷荤等。也可由鱼、禽、奶、蛋类食品引起。多发生在510月,但全年均可能发生。中毒原因为加工食品用具、容器或食品储存场所生熟不分所致交叉污染,食前未加热处理或加热不彻底引起。,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448小时。症状:恶心、头晕、头痛、寒战、冷汗、全身乏力、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等。急性腹泻以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为主。预后:轻者34天症状消失,病情严重或年老体弱者及儿童会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病死率在0.5%左右。,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诊断依据 1.符合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

7、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2.从可疑食品、同一患者呕吐物或腹泻便中检出血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3.如无可疑中毒食品,从同一起中毒的几个病人的呕吐物或腹泻便中检出血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4.观察分离出的沙门氏菌与病人血清的凝集效价,恢复期比初期有所升高(4倍以上),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2.防止食品污染。不食用病死牲畜肉,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3.高温杀灭沙门氏菌。4.控制沙门氏菌繁殖。低温冷藏储存食品。若能避光、断氧,效果更佳。,预 防 与 控 制,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病原 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能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为革兰氏阳性兼

8、性厌氧菌。3137繁殖最快。特别是在PH值67、水分较多、含蛋白质及淀粉较丰富的环境中,最易繁殖并大量产生肠毒素。肠毒素有8个血清型,B型耐热性最强,A型毒力最强。,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中毒机制肠毒素作用于双侧迷走神经内脏分支和脊髓,使粘膜分泌较多水分并使水分重吸收量减少,引起水和电解质在肠道内潴留而发生呕吐、腹泻等一系列急性中毒性胃肠道炎症。,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1.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它季节亦可发生。2.中毒食品主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各类熟肉制品,其次为含乳的冷冻食品。3.中毒原因主要是被葡萄球菌污染后的食品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时间过长,如在2530环境中放置51

9、0小时,就能产生足以引起食物中毒的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临床表现:起病急,潜伏期一般24小时。呕吐(严重者可呈喷射状)、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年龄越小,病情越重。病程较短,一般13天痊愈。诊断依据:符合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从可疑食品中直接检出葡萄球菌肠毒素,并确定其型别。从中毒食品、患者呕吐物或腹泻便中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从分离的菌株培养物中检测出与食品中同一型别的葡萄球菌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 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2.控制污染来源。3.食品加工或消费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4.带奶油的糕点及其它奶制品等食品要

10、低温保藏。,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病原: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在中性或弱碱性基质中能生长繁殖。温度为2035,PH值68.2且缺氧的情况下,于适合的基质上(罐头、腊肠)可产生外毒素即肉毒毒素。该菌主要存在于土壤、江河湖海淤泥沉积物、尘土及动物粪便中。在新疆、青海、宁夏和四川等多发地的土壤中,该菌检出率为22.2%,发酵食品中检出率为14.88%。,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1.中毒食品与饮食习惯有关,主要为家庭自制的发酵豆、谷类食品(面酱、臭豆腐),其次为肉类和罐头食品。2.中毒多发生在冬、春季。3.中毒原因主要是被肉毒毒素污染的食品在食用前未进行彻底的加热处理(破坏毒

11、素)。,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7天。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复视、张口困难、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垂头。病死率相对较高。诊断依据:中毒病人有共同进食史,未食者未发病。同一起中毒病人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从可以中毒食品或患者的血液、粪便中检出肉毒毒素,并确定其型别。,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控制与预防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2.自制发酵酱类时,盐量要达到14%以上,并提高发酵温度;经常日晒、充分搅拌,使氧气供应充足。3.不吃生酱。,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二)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三个主要条件为:食品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

12、毒素、食前未加热或加热不彻底。故应采取以下措施:1.防止食品的细菌污染,如预防性健康体检、牲畜宰杀前做好卫生检疫、生熟分开以防交叉污染。2.控制细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如低温保藏、脱水、盐渍等。3.杀灭病原体和破坏毒素,主要是彻底加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某小学校160名学生,在饭店订做课间餐,学生在当天上午8:50-9:00食用,大约3小时后,其中有79人出现头晕、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泻主要是黄绿色水样便,一日数次至十余次。腹痛多在上腹部,伴有压痛,体温一般在38-40.问题:本次食物中毒最有可能是哪种食物中毒?,案例1,某小学校学生课间餐进食奶油面包,其后2-4小时,相继出现恶

13、心,剧烈呕吐,中上腹剧烈绞痛,腹泻轻,体温正常或略高,卫生防疫人员到达现场后,经初步调查疑似一起食物中毒,其最可能是哪种食物中毒?,案例2,包括 动物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毒,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一、真菌性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 due to fungi)1.发生特点:食物受真菌污染。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是小分子化合物,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2.处理要点:黄曲霉毒素中毒要注意保护肝脏;3-硝基丙酸要注意保护大脑(消除脑水肿和改善脑血液

14、循环)。,非细菌性食物中毒,1.霉变谷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等。主要食物为玉米。毒素有黄曲霉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2.赤霉病麦中毒:除新疆外,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多发生于麦收季节。毒素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于2-3月间(收割后堆放霉变)。毒素为3-硝基丙酸。,常见的真菌性食物中毒,1.黄曲霉毒素中毒粮食及时晒干。挑出霉粒。碾轧加工,精度越高,去毒效果越好。加水搓洗,倾去悬浮物。脱胚去霉,如将玉米碾碎后加水浸泡。加碱去毒后用白陶土吸附处理。,常见的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控制与预防,2.3-硝基丙酸中毒甘蔗成熟后收割。存放时间不要超过

15、2周。不吃霉变甘蔗。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中毒选用抗赤霉病的品种。降低田间水位。及时脱粒、晾晒,降低谷物水分。粮食储存场所注意通风。,常见的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控制与预防,我国主要是河豚鱼和鱼胆中毒。1.河豚鱼中毒1.1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及长江、珠江等河流入海口处。河豚鱼的卵巢和肝脏毒性最强,肌肉和血液也含有。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最强。67月产卵后卵巢萎缩,毒性减弱,故中毒多发生于春季。,动 物 性 食 物 中 毒(food poisoning due to zootoxin),河豚鱼特征,肚大尾小背部有花纹牙为门齿,世界各地的河豚鱼,1.2 临床表现:潜伏期30分钟6小时,

16、先感觉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并有四肢无力、肌肉麻木以致行走困难,全身麻痹成瘫痪状。严重的一般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病死率50%左右,一般在病后46小时,最快的仅10分钟,若超过9小时未死亡,则预后较好。),河 豚 鱼 中 毒,1.3治疗: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故早期催吐、洗胃和导泻,以及补液(如高渗葡萄糖液)以促进毒素排泄非常重要。其它主要为维持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治疗。1.4预防和控制:严禁销售鲜河豚鱼;干制品加工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程序;加强宣传教育,不擅自吃河豚鱼或不认识的鱼;严禁饭店、酒店自行加工河豚鱼。,河 豚 鱼 中 毒,主要食品:豆角(菜豆、四季豆)、毒蘑菇

17、(菌)、马铃薯、银杏等。1.毒菌中毒1.1流行病学特点:无明显的地域性;多发生在春秋阴雨季节;以家庭散发为主。1.2临床表现:分为五种类型胃肠炎型,多见于红姑属。多在食后2小时左右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以上腹部和脐部为主,剧烈腹泻,水样便,每日可多达10余次,不发热。该型病程短,及时治疗恢复快,预后好。,植 物 性 食 物 中 毒,精神神经型:引起该型的毒蘑菇有30多种,潜伏期0.54小时。以精神兴奋、精神错乱、精神抑制为特点,重症病人出现谵妄、抽搐、昏迷等。病程12天,病死率低。溶血型:初期以胃肠道症状为主,34天后出现溶血性黄疸、肝脾肿大、肝区疼痛,少数出现血红蛋白尿

18、。严重会出现肾功能衰竭。,植物性食物中毒-毒菌中毒,脏器损害型:此型最严重,病死率极高。按病情发展可分为潜伏期(1024小时)、胃肠炎期、假愈期(毒素由肠道吸收,通过血液进入脏器与靶细胞结合)、脏器损害期(主要是肝肾,可出现DIC。病死率70%左右)、恢复期。日光性皮炎型:由胶陀螺(猪嘴蘑)引起,潜伏期24小时左右。上肢和面部可出现皮疹,病人嘴唇肿胀外翻、形似猪嘴。,植物性食物中毒-毒菌中毒,1.3治疗:尽早迅速排毒;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副交感神经兴奋用阿托品,精神错乱者可用镇静剂;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毒伞、白毒伞早期可用巯基解毒药;对症治疗。1.4预防和控制:停止食用并清

19、洗盛放容器;掌握毒菌的辨认方法,对不熟悉的不要采摘食 用。,植物性食物中毒-毒菌中毒,有毒蕈与无毒蕈的区别,毒伞蕈,豹斑毒伞蕈,毒蝇伞,褐鳞小伞蕈,白毒伞蕈,鳞柄白毒伞蕈,大青褶伞,白毒鹅膏菌,鸡丛菌,鸡腿菇,牛肝菌,松 茸,山神菇,部分可食菌类,老人头(怡灵),喇叭菌,部分可食菌类,1.发生原因1.1有毒化学物直接污染食品误食农药拌种加工的食品、喷洒农药不久的蔬菜和水果;用盛放化学毒物的容器存放食品;将化学毒物误作调味剂或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误作食盐;滥用有毒化学物,如工业酒精甚至甲醇勾兑白酒。,化 学 性 食 物 中 毒(food poisoning due to chemical to

20、xicants),1.发生原因1.2无毒或低毒化学物在体内转化为有毒或高毒化学物,如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1.3有毒化学物间接污染食品,如吸收有毒化学物的动物或植物。,化 学 性 食 物 中 毒(food poisoning due to chemical toxicants),2.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2.1与进食含有毒化学物食物有关。2.2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2.3发病一般有群体性,病人临床表现相同。2.4一般无地域性、季节性,亦无传染性。2.5剩余食品、呕吐物、血或尿等材料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化学性食物中毒,3.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处理3.1突出“快”字!根据病情,确

21、保抢救质量。3.2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等措施。3.3清除已吸收的毒物:血液净化,如血液透析(过滤);加速毒物排放,如利尿措施。3.4应用特效解毒剂或功能拮抗剂,如解磷定(有机磷农药)、解氟灵(氟乙酰胺)、二巯基丙磺酸钠(砷中毒)、美蓝(亚硝酸盐)等。3.5对症、支持治疗。,中毒原因:误食亚硝酸盐,如误作食盐;进食大量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食物,如腐烂变质的蔬菜(新鲜蔬菜一般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在肠道硝酸盐还原菌如埃希式大肠菌作用下变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可高达146mg/kg;饮用含硝酸盐、亚硝酸盐多的水,如苦井水、蒸锅水;食用添加过多亚硝酸盐的食品,如香肠。,亚硝酸盐中毒,临床表现潜伏期:纯亚

22、硝酸盐一般为1015分钟,大量食入蔬菜为13小时。症状体征: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痛,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高,血、尿中亚硝酸盐阳性。,亚硝酸盐中毒,治疗:清除毒物,催吐、洗胃、导泻。解毒剂,美蓝12mg/kg,加入50%葡萄糖液30ml左右,缓慢静脉注射。VitC对消除高铁血红蛋白有辅助功效。吸氧。重危患者输血,必要时考虑换血。纠正酸中毒,其它对症处理。预防:妥善保管好亚硝酸盐。禁食腐烂变质蔬菜,短时间进食大量蔬菜时应先在开水中焯5分钟。腌菜要腌20天以上再吃,禁止吃变质腌菜。不饮用苦井水。,亚硝酸盐中毒,1、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3、2、对患者采取紧急处理:停止使用中毒食品采取患者血液、尿液、吐泻物等样本,以备送检进行急救处理,包括催吐、洗胃和清肠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如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使用特效解毒药,防治心、脑、肝、肾损伤等3、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采集剩余可疑中毒食品,以备送检追回已售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4、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得消毒处理,食物中毒处理总则,1、报告登记2、组织开展现场调查3、样品的采集与检验4、调查资料的技术分析5、事件控制和处理,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与方法,本次课主要讲述了食物中毒的特点和种类、食物中毒的原因(本身有毒、污染、误食)和主要中毒食品、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常见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其防治对策,简单介绍了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与处理方法。,小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